收藏 分享(赏)

科举制度的兴起和衰落.ppt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0891837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度的兴起和衰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科举制度的兴起和衰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科举制度的兴起和衰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科举制度的兴起和衰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科举制度的兴起和衰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科举制度的兴起与衰落,科 举 制 创 立 的 背 景,魏晋以来选拔官员的弊端:按照门第的高低选拔官吏 高门子弟做大官,寒门子弟无法做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科举制的创立,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史载隋文帝开皇十八年(598年),诏京官五品以上及总管刺史,并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牛弘为吏部尚书,高构为侍郎选举,先德行,次文才,最为称职。隋炀帝于大业三年(607年)始设进士等科考试取士,科举制正式创立。,科举制的创立过程,隋炀帝:设进士科,创立科举制

2、隋文帝:分科考试,唐朝科举制的完善,唐朝科举制逐渐完善,常设的考试科目很多,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千人以上,录取极严,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进士。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状元。唐太宗对发展科举事业,很是自负。有一次,他见到新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有人写诗说:“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继唐太宗之后,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有一年,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

3、自出题面试,用了几天的时间。这是殿试的开始。武则天还让各州每年选送武艺好的人,进行骑射等项考试,称为武举。在武则天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扩大国学规模,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内容,开创殿试武举,那时候,进士及第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为“登龙门”。发榜之后,新科进士聚集在京城长安的曲江参加国宴,有时皇帝也在曲江边的楼上垂帘观看。宴后,这些新科进士还要在大雁塔下题名留念。又要遍游名园,以同榜年少者二名为“探花使”,探采名花。正所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还有不少高门权贵,到此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许多新科进士充满了春风得意的情怀,有一首及第谣,反映了他们当时的心情

4、:“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 三十三人名字香。”,大雁塔,“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五十少进士,三十老明经唐摭言,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白居易),宋朝改革时期,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 唐摭言,宋人殿试图,殿试之后的待遇,按“三甲五等”发榜 第一甲:名列第一,第二等者,赐以“进士及第” 名义。 第二甲:名列第三等者,赐以“进士出身” 名义; 第三甲:名列第四,第五等者

5、,赐以“同进士出身”名义。,明代鼎盛时期,(1)确定“三年大比”制度。 (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 (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 (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三年大比” 制度,洪武十七年 (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 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童生试(院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 ; 乡试: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八月举行,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

6、”,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发榜图) 会试:中央级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举行,试期在春季二月,称“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入宫廷参加殿试; 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一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乡试发榜,八股文特点,1、取材于四书五经 2、代圣人立言 3、采用排偶文字,文体本身集诗、赋、论、 策于一体。 古怪题目:截搭题:“则吾从先进” “其为仁之本欤?子曰巧言令色” 枯窘题:“互乡”、“居”、“其然”、“叟”,清朝科举的灭亡,(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 (2)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

7、密。“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科举考试的影响与评价,与此前的用人制度相比较, 科举制结束了魏晋以降凭家世高低取士任官的制度,它所体现的在考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一定程度上扼制了世族官僚在人才荐举和考察时的营私舞弊,士人经由考试而入仕,为庶族知识分子开辟了广阔的入仕道路。,科举制度间接扩大了教育范围,打破豪门贵族垄断教育的状况,刺激了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增加,也扩大了学习的内容,除四书五经外,有诗赋杂文,也有经史典籍,还有策论。由于科举考试注重文章辞赋,疏空迂阔,轻视和排斥实用技艺,既阻扼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学子们不愿从事冷静的学术研究和深入的思考,不愿从事对国计民生

8、有实用价值的科学技术研究,只会舞文弄墨,有才而无用。科举考试导致教书先生教条主义地传经引典,学生机械地死记硬背,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和开发,科举制对世界上其它国家的文明和用人制度的影响,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这表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科举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诞生,科举制度,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完善,影响,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状元梦,古人也作弊哦!,宋真宗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家不有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