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电 力力 行行 业业 管管 理理 与与 执执 法法 实实 务务 全全 书书 防雷电安全技术(一) 卢炳瑞 主编 中国言实出版社 图 书 在 版 编 目 (CIP)数 据电 力 行 业 管 理 与 执 法 实 务 全 书 /卢 炳 瑞 主 编 北京 中国言实出版社 2004.9ISBN 7-80128-321-6电 卢电力工业 法规 中国 汇编 F407.616中国版本图书馆 CIP 数据核字(2004)第 103281 号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 京 市 西 城 区 府 右 街 2 号 邮政编码 100017)中铁十六局印刷厂787 1092 32 499.125 印张2004 年 9
2、月第 1 版 2004 年 9 月第 1 次印刷印数 1 1 000 册定价 2560.00 元 (本 卷 16.00 元 )目 录监控系统防雷技术方案 .1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10防雷减灾管理办法 .18雷电基本名词解释 .25雷电的生成 .26雷电灾害 .28雷电的特点 .31防雷基本方式 .33陕西雷电的分布 .40雷电的基本知识 .46防雷电知识 .51陕西的雷电分布 .58雷电灾害 .60关于二三年防雷电装置定期安全检测的通知 .64关于加强防雷电装置安全检测工作的通知 .66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 .69宝鸡市局努力开创防雷事业腾飞的
3、新局面 .73防雷中心全体职工投保意外和 非典 险 .74宝鸡市局大力改善防雷法制环境 .75关于进一步加强防雷工程质量监督的通知 .75宝鸡天王镇钓鱼台村发生大面积雷电灾害 .78I计算机场地如何防雷电 .79高电压设备防雷电 .82建 (构 )筑 物 防 雷 电 .82易燃易爆场所防雷电 .83单位应该怎样进行雷电灾害防范 .83浅谈防雷电方式 .84如何防止雷电袭击 .88雷电发生时应该如何注意人身安全 .90陕西雷电的自然分布 .91陕西防雷电的重点 .92雷电的破坏作用有那些 .92雷电是怎样产生的 .93人体防雷电 .95个人防雷击十大 秘诀 .96防静电 防爆安全检测技术标准 .
4、97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防雷安全检测技术标准 .98建筑物防雷装置质量标准 .98新建建筑物防雷设施监理 .116新建 改建 扩建建筑物防雷图纸审核标准 .121建筑物防雷图纸审核 施工监督 竣工验收中应 注意的几个环节 .122雷电灾害触目惊心 .124防雷中心介绍 .125关于加强雷电灾害防御管理工作的通知 .126关于加强建(构)筑物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130防雷电的对象 .132接地布线 .135选用避雷器的注意事项 .136低压供电系统的防雷防浪涌保护 .140防雷产品的发展 .144夏季防雷 .156非常规防雷电 .160常规防雷 .161防雷地线 .164电涌知识介绍 .
5、165雷暴 .171雷电的破坏 .171雷电的主要特点 .173雷电的产生 .174雷电知识 .176过电压造成建(构)筑物及设备损坏的几个方面 .180多层分级(类) 保护的避雷装置 .182通信站防雷 .187防雷电安全技术 1监控系统防雷技术方案1 概述 1.1 雷的危害 雷击是年复一年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 今日已是电子化时代 日益繁忙庞杂的事务通过高速电脑 自 动化设备及通讯设备得以井然有序 而这些敏感电子 设备的工作电压却在不断降低 其数量和规模不断扩 大 因而它们受到过压特别是雷电袭击而受到损害的 可能性就大大增加 其后果可能使整个系统的运行中 断 并造成难以估算的经济损失 雷电和浪
6、涌电压成 了电子化时代的一大公害 因此 避雷防过压已成为 具有时代特点的一项迫切要求 1.2 雷击的分类 雷击一般分为直击雷和感应雷击(1)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 构架树木 动植物上 由于电效应 热效应等混合力作用 直接摧毁建筑物 构架以及引起人员伤亡等 (2)感应雷是指 雷 云 之 间 或 雷 云 对 地 之 间 的 放 电而在附近的架空线路 埋地线路 金属管线或类似 的传导体上产生感应电压 该电压通过传导体传送至 设备 间接摧毁微电子设备 感应雷击对微电子设备 防雷电安全技术 2特别是监控设备 通讯设备和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防雷电安全技术 3危害最大 据资料显示 微电子设备遭雷击损坏
7、 80% 以上是由感应雷击引起 1.3 雷电传播途径 雷 电 过 压 对 大 楼 内 部 电 子 设 备 的 损 害 主 要 有 以下三个途径 (1)直击雷经过接闪器(如避雷针 避雷带 避雷 网 等 )而 直 放 入 地 导 致 地 网 地 电 位 上 升 高电压由 设备接地线引入电子设备造成地电位反击 (2)电流经引下线入地时 在 引 下 线 周 围 产 生 磁 场 引下线周围的各种金属管(线)上经感应而产生过 电压 (3)大 楼 或 机 房 的 电 源 线 和 通 信 线 等 在 大 楼 外 受 直击雷或感应雷而加载的雷电压及过电流沿线窜入 入侵电子设备 2 防雷设计方案依据 (1)建筑物
8、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计算机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3) (3) 通 信 局 ( 站 ) 接 地 设 计 暂 行 技 术 规 范 (YDJ26-8(9) (4)现场环境的勘测 3 防雷器选用依据 防雷电安全技术 4符合德国 VDE 国际电工 IEC 及 GB 有关防雷标准 防雷电安全技术 54 措施 (1)电源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 (2)信号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 (3)等电位连接措施 (4)屏蔽措施 (5)共用接地 5 具体规划措施 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好电视监控设备设施 我司本着 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 的指导思想进 行规划 按照国家规范 本方案按第三类防
9、雷设施设 计 5.1 电源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 (1) 电 源 第 一 级 防 雷 保 护 选 用 进 口 德 国 DEHNport255*4(三相四线制 泄流量 100KA 10/350 波形 响 应 时 间 100ns 残 压 3.5KV)模 块 式 防 雷 器 一 组 安 装 在 地 下 室 总 配 电 箱 内 其 前 端 应 加 装 C63-3P 空气开关保护 让非雷电脉冲事故时自动隔离 主电路和防雷器 (2)电 源 第 二 级 防 雷 防 过 压 组 合 保 护 选用进口 德国 DEHNguard275*2(单相 泄流量 40KA 8/20 波形 防雷电安全技术 6响 应 时 间 25
10、ns 残压 1.1KV) 过 压 器 组 合 模 块 二 组 分别安装在监控室机房分配电箱内和对其它区摄防雷电安全技术 7像头供电处分配电箱内 前加 C32-3P 空气开关保护 (3)电 源 第 三 级 防 雷 精 细 保 护对 监 控 机 房 内 的画面分割器 主距阵等重点设备 其它区摄像头供电 变 压 器 处 及 红 外 报 警 器 前 采 用 德 国 DEHNrail48 FML(泄流量 10KA 响应时间 25ns 残压 600V)防 雷器防护脉冲过压 5.2 信号系统防雷防过压保护 从室外进入监控机房的视频线及数据控制线路大都暴露户外 而且走线较长 最容易遭受雷电感应 产生强大的感应
11、电流 从而通过线路损害连接设备及 其后接设备 为此 (1)我 们 在 室 外 摄 像 机 的 端 口 处 和 画 面 分 割 器 的 端口处分别加 DEHNUGKF/B-L(带宽 300MHz 响应时间 1ns 泄流量 1 0KA)视 频 信 号 防 雷 器 对 设 备 进 行 保护 (2)对 控 制 云 台 数 据 线 在 云 台 控 制 器 的 端 口 前 加装 DEHNBLITZDUCTORCTBD48(工作电压 48V 嵌位电压55V 响应时间 100ns 泄流量 20KA)信号防雷器 对控制设备进行保护 从而保障数据通讯正常工作 (3)对 控 制 红 外 探 头 数 据 线 在 报
12、警 器 的 端 口 前 加 装 DEHNBLITZDUCTORCTBD24(工作电压 24V 嵌位电压防雷电安全技术 827V 响应时间 100ns 泄流量 20KA)信号防雷器防雷电安全技术 9对报警设备进行保护 5.3 等电位连接措施(屏蔽 共用接地) 在监控中心机房防静电地板下 沿着地面上布置40*3 紫铜排 形成闭合环接地汇流母排 将配电箱金 属外壳 电源地 避雷器地 机柜外壳 金属屏蔽线 槽 门 窗 等 穿 过 各 防 雷 区 交 界 的 金 属 部 件 和 系 统 (设 备的外壳) 以 及 对 防 静 电 地 板 下 的 隔 离 架 进 行 多 点 等 电 位 接 地 就 进 至
13、汇 流 排 并 采 用 等 电 位 连 接 线 4-10mm2 铜芯线螺栓紧固的线夹作为连接材料 同时 在机房找出建筑物主钢筋 经测试确与避雷带连接良 好 用 f14 镀锌圆钢通过铜铁转换接头将接地汇流母 排 与 之 连 接 起 来 同 时 将 室 外 摄 像 机 的 金 属 支 架 用 40*3 镀锌扁铁建筑物主钢筋连接起来 形成等电位 6 优质服务承诺 36 个月工程质量保证期 在此期间 若发生工程 质量问题 公司根据相关保险条例进行工程赔偿 免费为用户提供技术培训和技术应答 如果用户需要 公司技术人员 48 小时内到达现场服务 为用户提供完善的工程设计方案 安装说明 合同签订后 将在用户
14、现场举行技术协调会 考察实地 并做相应项目测试 为项目施工工作做准备 防雷电安全技术 10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雷减灾工作的通知省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市 县 区气象局 防雷办 近 年 来 我 省 认 真 贯 彻 国 家 防 雷 减 灾 管 理 办 法 防 雷 减 灾 工 作 取 得 了 一 定 成 效 为 了 进 一 步 推 动防雷减灾工作再上新台阶 切实预防和减轻灾害损 失 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根据 4 月 11 日省防雷减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现就有关问 题通知如下 一 切实提高对防雷减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省是雷电灾害多发的省份之一 随着全省经济社 会 的 快 速
15、 发 展 ,高 层 建 筑 易 燃 易 爆 等 危 险 物 品 存 储场所及计算机 通 信 等 设 备 大 量 增 加 ,雷 电 灾 害 逐 年增多,因灾损失逐年扩大 加 之 目 前 我 们 工 作 中 还 存在的防雷设施不完善 防雷设计不合理 防雷产品 质量不合格以及防雷检测工作不到位等问题 使防雷 减灾形势日趋严峻 对此 各级政府 各有关部门一 定要高度重视 广泛开展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活动 努 力 提 高 全 社 会 对 防 雷 减 灾 工 作 重 要 性 和 必 要 性 的 认 识 ,牢 固 树 立 防 雷 减 灾 意 识 ,克 服 侥 幸 心 理 ,坚 持 预 防为主 防治结合 的原则
16、认真贯彻 气象法 安 全生产法 等法律法规 采取有效措施 依法组织和防雷电安全技术 11照开展防雷减灾工作,全面提高防雷减灾工作水平 二 全面落实建(构)筑物防雷设计专项审查制度 实 行 防 雷 设 计 专 项 审 查 是 从 源 头 上 防 御 雷 电 灾害的根本措施 凡新建 扩建 改建建设工程 建设 单位都要按照省气象局 省建设 厅 关于加强建 (构 ) 筑物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陕气发200245 号) 要求 主动向防雷设计审查部门申报 接受防雷设计 专项审查 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将防雷设计专项审查 纳入基建审批程序 与气象部门密切配合 使专项审 查制度落到实处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向社
17、会公开审 查标准和程序 搞好专项审查的组织管理 加强监督 严格审查 搞好服务 保证专项审查工作普遍开展 三 强化防雷电装置定期安全检测 定期检测防雷电装置是防御 减轻雷电灾害的主要手段 各级防雷检测机构要充实队伍 增加设备 提高检测能力和检测水平 要按 陕西省气象条例 的有关规定 认真开展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 努 力提高防雷检测覆盖面 突出抓好易燃易爆 化学危 险品储存场所 计算机信息系统(场地)等重点部位和 通信 广播电视 石油 化工 文物 教育等重点行 业的防雷检测 确保重点部门和行业防雷电安全 各 防雷电安全技术 12级防雷主管机构要定期开展防雷检测专项检查 对拒防雷电安全技术 13
18、绝检测 非法实施检测等违法行为要坚决查处 保证 检测制度落到实处 四 严格防雷设计 施工及检测的资质(格)管理 加强防雷工程设计 施工及检测单位资质和从业人员资格管理 是确保防雷工程质量 提高防雷电装 置合格率的保障 省防雷办要根据有关防雷专业资质 (格)管理办法 定期举办防雷技术培训班 加强对从 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从严审批从业人员资格 继续 推行防雷从业单位资质准入制度 认真开展防雷工程 设计 施工及检测单位的资质认证工作 要向社会公 布资质认证条件和程序 提高工作透明度 对已经取 得资质的单位要加强年检 认真审核 对不具备资质 条件的单位 要坚决取消其从业资质 对新申报资质 的单位要从严
19、审批 宁少勿滥 要及时向社会公告防 雷从业单位 杜绝无资质的单位开展防雷设计 施工 和检测业务 逐步将防雷资质(格)管理纳入规范化轨 道 五 完善法规体系建设 依法规范防雷减灾工作 省气象局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抓紧起 草 陕西省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 (草案) 按照程序报审 争取尽快颁布实施 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 防雷电安全技术 14制定规范性配套文件 完善规章制度 工作细则和办防雷电安全技术 15事程序 要进一步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严格执法 规 范执法 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和能力 促进防雷减灾管 理工作法制化 规范化 省防雷办要根据 4 月 11 日省防雷减灾工作领导 小组会议精神 组织力量抓紧
20、修改 陕西省防御雷电 灾 害 预 案 明 确 工 作 任 务 落 实 工 作 责 任 各市气 象部门也要组织制定防御雷电灾害预案 建立健全防 雷安全生产责任制 六 明确职责 密切协作 共同 搞好防雷减灾工作 防雷减灾是一项综合性工作 各级政府要切实加 强领导 完善防雷减灾组织机构 及时协调解决防雷 减灾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 各 司其职 认真履行防雷减灾职责 各级气象部门要加 强防雷减灾工作的组织管理 人才培养和科研开发 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 各级质监部门要加强防雷电产 品的质量监管 严厉打击生产 销售假冒伪劣防雷电 产品的不法行为 确保防雷电产品质量 各级建设部 门要协助气象部
21、门落实防雷设计专项审查制度 严格 把好防雷设计审查关和竣工验收关 各级公安机关要 加 大 对 计 算 机 信 息 系 统 (场 地 )防 雷 设 施 和 防 雷 检 测 的 监 督 检 查 力 度 ,配 合 气 象 主 管 机 构 做 好 计 算 机 信 息 系统(场地)防雷工作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把防防雷电安全技术 16雷安全管理作为安全生产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 加大 监督管理力度 减少雷电灾害隐患 省防雷办要切实 履行专职管理的职责 加强与各地和省级有关部门的 协调和信息沟通 及时掌握和了解全省防雷减灾工作 动态 推动全省防雷减灾工作有序开展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22、 国 家 标 准 建 筑 物 防 雷 设 计 规 范 (GB50057-9(4)(选摘) 第一章 总 则第 1.0.1 条 为使建筑物(含构筑物,下同)防雷 设 计 因 地 制 宜 地 采 取 防 雷 指 施 ,防 止 或 减 少 雷 击 建 筑 物所发生的人身伤亡和文物 财 产 损 失 ,做 到 安 全 可 靠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制定本规范 第 1.0.2 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建筑物的防雷设 计 本 规 范 不 适 用 于 天 线 塔 共 用 天 线 电 视 接 收 系 统 油罐 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第 1.0.3 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 理 地质 土壤 气象 环境等条件和
23、雷电活动规律 以 及 被 保 护 物 的 特 点 等 的 基 础 上 ,详 细 研 究 防 雷 装 置 的形式及其布置. 防雷电安全技术 17第 1.0.4 条 建筑物防雷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 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 建筑物的防雷分类第 2.0.1 条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 使用性质 发 生 雷 电 事 故 的 可 能 性 和 后 果 ,按 防 雷 要 求 分 为 三 类 策 2.0.2 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一类 防雷建筑物 一 凡制造 使用或贮存炸药 火药 起爆药 火 工 品 等 大 量 爆 炸 物 质 的 建 筑 物 ,因 电 火 花 而 引 起 爆
24、 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 具有 0 区或 10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 具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 2.0.3 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二类 防雷建筑物 一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 国家级的会堂 办公建筑物 大型展览和博 览建筑物 大型火车站 国宾馆 国家级档案馆 大 型城市的重要给水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 国家级计算中心 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 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没备的建筑物 防雷电安全技术 18四 制造 使 用 或 贮 存 爆 炸 物 质 的 建 筑 物 ,且 电 火 花 不 易 引 起
25、爆 炸 或 不 致 造 成 巨 大 破 坏 和 人 身 伤 亡 者 五 具有 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 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 具有 2 区或 11 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 工 业 企 业 内 有 爆 炸 危 险 的 露 天 钢 质 封 闭 气 罐 八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06 次/a 的部 省级办 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 0.3 次/a 的住宅 办公楼 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注,预计雷击次数应按本规范附录一计算; 第 2.0.4 条 遇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划为第三类 防雷建筑物 一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
26、案馆 二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12 次/a,且小于或等于 0.06 次/a 的部 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 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三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6 次/a,且小于 或等于 0.3 次/a 的住宅 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 物 防雷电安全技术 19四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 0.06 次/a 的一般 性工业建筑物 五 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 并结合当地气象 地形 地 质 及 周 围 环 境 等 因 素 ,确 定需要防雷的 21 区 22 区 23 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 在平均雷暴日大于 15d/a 的地区,高度在 15m 及以上的烟囱 水 塔 等 孤
27、 立 的 高 耸 建 筑 物 ;在 平 均 雷 暴日小于或等于 15d/a 的地区,高度在 20m 及以上的 烟囱 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第三章 建筑物的防雷措施第一节-般规定 第 3.1.1 条 各类防雷建筑物应采取防直击雷和 防雷电波侵人的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 2.0.3 条 四 五 六 款 所 规 定 的 第 二 类 防 雷 建 筑 物 尚 应 采 取 防 雷 电 感 应的措施 . 第 3.1.2 条 装有防雷装置的建筑物,在防雷装 置 与 其 它 设 施 和 建 筑 物 内 人 员 无 法 隔 离 的 情 况 下 ,应 采取等电位连接 第二节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
28、 3.2.1 条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雷电安全技术 20一 应 装 设 独 立 避 雷 针 或 架 空 避 雷 线 (网 ),使 被 保护的建筑物及风帽 放散管等突出屋面的物体均处 于接闪器的保护范围内 架空避雷网的网格尺寸不应 大于 5m 5m 或 6m 4m 二 排放爆炸危险气体 蒸气或粉尘的放散管 呼吸阀 排风管等的管口外的以下空间应处于接闪器 的保护范围内,当有管帽时应按表 3.2.1 确定;当无管 帽时,应为管口上方半径 5m 的半球体 接闪器与雷闪 的接触点应设在上述空间之外 有管帽的管口外处于 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空间隔 三 排放爆炸危险气体 蒸气或粉
29、尘的放散管 呼吸阀 排 风 管 等 ,当 其 排 放 物 达 不 到 爆 炸 浓 度 长 期点火燃烧 一 排 放 就 点 火 燃 烧 时 ,及 发 生 事 故 时 排 放物才达到爆炸浓度的通风管 安 全 阀 ,接 闪 器 的 保 护范围可仅保护到管帽,无管帽时可仅保护到管口 四 独立避雷针的杆塔 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架 空避雷网的各支柱处应至少设一根引下线 对用金属 制成或有焊接 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 支柱,宜利 用其作为引下线 五 独立避雷针和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及其接 地装置至被保护建筑物及与其有联系的管道 电缆等 金 属 物 之 间 的 距 离 ,应 符 合 下 列 表 达 式 的 要
30、求 ,但 不防雷电安全技术 21得小于 3m 地上部分 当 hx5Ri 时, Sa1 0.4(Ri+0.1hx)(3.2.1-(1) 当 hx 5Ri 时, Sa1 0.1(Ri+hx)(3.2.1-(2) 地下部分 Se 0.4Ri(3.2.1-(3) 式中 Sa1-空气中距离(m) Se1-地中距离(m); Ri-独 立 避 雷 针 或 架 空 避 雷 线 (网 )支 柱 处 接 地 装 置的冲击接地电阻(?) Hx-被保护物或计算点的高度(m) 六 架空避雷线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 放散管等物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 3m 七 架空避雷网至屋面和各种突出屋面的风帽 放 散 管 等 物 体
31、 之 间 的 距 离 应 符 合 下 列 表 达 式 的 要 求 但不应小于 3m: 八 独立避雷针 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应有 独立的接地装置 每一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 于 10A 在土壤电阻率高的地区 可适当增大冲击接 地电阻 第 3.2.2 条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雷电感应的措 防雷电安全技术 22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防雷电安全技术 23一 建筑物内的设备 管道 构架 电缆金属外 皮 钢屋架 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 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金属屋面周边每隔 18 24m 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 次 现 场 浇 制 的 或 由 预 制 构 件 组 成 的
32、 钢 筋 混 凝 土 屋 面 ,其 钢 筋 宜 绑 扎 或 焊 接 成 闭 合 回 路 ,并 应 每 隔 18 24m 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二 平行敷设的管道 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 金属物,其净距小于 100mm 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 点的间距不应大于 30m;交叉净距小于 100mm 时,其交 叉处亦应跨接 当长金属物的弯头 阀门 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 渡电阻大于 0.03?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对有不 少于 5 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 接 三 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 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A 防雷电感应的 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 架空
33、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的 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本规范第 3.2.1 条 五款 的要求 屋 内 接 地 干 线 与 防 雷 电 感 应 接 地 装 置 的 连 接 ,不防雷电安全技术 24应少于两处. 第 3.2.3 条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雷电波侵人 的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低 压 线 路 宜 全 线 采 用 电 缆 直 接 埋 地 敷 设 ,在 入 户 端应将电缆的金属外皮 钢管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 装置上 当 全 线 采 用 电 缆 有 困 难 时 ,可 采 用 钢 筋 混 凝 土 杆 和 铁 横 担 的 架 空 线 ,并 应 使 用 一 段 金 属 铠 装 电 缆 或 护 套 电 缆
34、穿 钢 管 直 接 埋 地 引 人 ,其 埋 地 长 度 应 符 合 下列表达式的要求 但不应小于 15m (3.2.(3)式中 l-金 属 错 装 电 缆 或 护 套 电 缆 穿 钢 管埋于地中的长度(m); -埋电缆处的土壤电阻率(A.m) 在 电 缆 与 架 空 线 连 接 处 ,尚 应 装 设 避 雷 器 避雷器 电缆金属外皮 钢管和绝缘子铁脚 金具等应连 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10A 二 架空金属管造,在进出建筑物处,应与防雷电 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距离建筑物 100m 内的管道,应 每 隔 25m 左 右 接 地 一 次 ,其 冲 击 接 地 电 阻 不 应 大 于
35、20A,并宜利用金属支架或钢筋混凝土支架的焊接 绑 扎 钢 筋 网 作 为 引 下 线 ,其 钢 筋 混 凝 土 基 础 宜 作 为 接 地 装置 埋 地 或 地 沟 内 的 金 属 管 道 ,在 进 出 建 筑 物 处 亦 应防雷电安全技术 25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 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保护国家 利 益 和 人 民 生 命 财 产 安 全 促 进 经 济 建 设 和 社 会 发 展 依 据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气 象 法 有 关 规 定 制定 本办法 第 二 条 在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领 域 和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36、管 辖 的 其 他 海 域 内 从 事 防 雷 减 灾 活 动 的 组 织 和 个人 应当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防雷减灾是指防 御和减轻雷电灾害的活动 包括雷电灾害的研究 监 测 预警 防御等 第三条 防雷减灾工作 实行预防为主 防治结 合的方针 第 四 条 国 务 院 气 象 主 管 机 构 负 责 组 织 管 理 和 指导全国防雷减灾工作 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在上 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 负责组织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防雷减灾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 部 门 和 地 方 各 级 人 民 政 府 其 他 有 关 部 门 所 属 的 防 雷 减灾机构 应当接受同级气象主管机构的行业管理 密切合作 共同做好防雷减灾工作 第 五 条 国 家 鼓 励 和 支 持 防 雷 减 灾 的 科 学 技 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