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人价值重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研究.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97481 上传时间:2018-08-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人价值重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人价值重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人价值重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中国人价值重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研究中国人价值重构规律和心理承受能力研究2001-07-04自 1978 年开始的社会转型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在逐渐摆脱物质贫困、步进小康社会的同时,中国人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亦体验到了复杂的嬗变,经历了曲折的路程。一般国家在转型期间,社会存在着三种结构状态:原结构状态、解构状态与重构状态。并且,这三种状态是程度不同、相互混杂的呈现着。社会转型的中国,政治还处于原结构状态,经济与文化却都发生了重大的解构;同时,在经济和文化领域也在发生着力度和向度不同的重构;即使在政治领域,也出现了某种程度的结构松动现象,如基层*选举,政府机构改革等。经济结构的转

2、轨和文化价值取向的转向必然会对政治结构的转制提出要求。在政治、经济、文化和人格体系之间,以及各自的体系之内的不协调是暂时的,是社会转型这个过渡时期所容忍的。但是,这种不协调又不能长久存在,要么是上层建筑的变迁,使其更加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要么是经济实践的调整,使其更加符合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性质。转型期的中国人既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又面对着巨大的生存挑战。无论是积极地追求发展,还是被动地适应生存,这两者都会对中国人在价值取向上的变化产生直接而又深远的影响。伴随着转型期社会结构的解构和重构过程的是中国人在价值体系和人格体系上的解构和重构过程。一般而言,由原结构状态所决定的是传统的中国人,由

3、重构状态所决定的是现代的中国人,由解构状态所决定的是中间的中国人。由于目前中国社会很多领域正处于解构与重构状态,因此大部分中国事夹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或者说转型期的中国人是矛盾的中国人,是挣扎在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之间、理想信仰和世俗行为之间、理性和感性之间、生存发展和尊严保持之间,难以作出正确选择的人类。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所遭受的也许不再是物质的贫困而是哲学的贫困,而对于那些下岗职工和少数农民来说,他们的贫困不仅是哲学方面的,而且又是物质方面的。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来说,精神的匮乏比物质的匮乏是更加危险和致命的。因此,重建精神家园,再构价值体系是转型期中国人最急迫的任务之一

4、。 ( fw.nseac.编辑发布) 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在向一个典型的市场社会迈进。所有市场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的市场社会,无不按照对立同一的发展模式运行,即按照竞争机制和福利机制二者相互制约、互相转化的规律运行。这二者在市场社会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福利机制而没有竞争机制,组织治理就缺乏激励因素,社会发展就缺乏前进的动力,只有竞争机制而没有福利机制,社会就会背离整个人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法则,造成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就会动摇市场经济社会的正当性基础。转型期的中国人所处的自然人文环境是中国人最宝贵的生存资源,善待自然环境就是善待人类自身,善待人文环境就是善待人类自己的精神家园。可持续发展不仅是经济

5、上的,而且是历史文化和理想信念方面的。*是转型期的中国人必须面对的一个社会顽症,根据我们的调查,当前中国人最为关注的六个题目中,排序第一的就是*题目,而*题目说明权力需要监视与制约,这也进一步说明加强*化,推进政治改革的必要性。重办*分子是一件大快民心的事,但是从制度上铲除*分子产生的条件,从文化上改造滋生*的土壤,这才是更加重要的工作。同时,我们还要留意从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上来堵洞塞源,使现行的*分子揪一个少一个,而不是相反。转型期的中国人价值取向的变化呈现五种趋势:从传统价值向现代价值的转变,从他人导向向自我导向的转变,从义务导向向利益导向的转变,从集体取向向个人取向的转变,和从理想主义向

6、现实主义的转变。从静态结构分析,按照传统现代二元分析架构,转型期中国人的现代价值取向高于传统价值取向;按照政治经济知识情感四元分析架构,转型期中国人的价值优先表现为情感第一、熟悉第二、经济第三、政治第四的价值选择,组成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感性文化价值体系;按照传统评价人文用具四元分析架构,转型期中国人又表现为人文价值第一、传统价值第二、用具价值第三、评价价值第四的先后顺序。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和政治背景的差异,不同地区的中国人在价值选择上的优先权是不同的。转型期的中国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但所幸的是,心理承受能力是可以培养,可以加强的,关键在于要让人们了解事情的*,让人们自己对自己负起责任。

7、转型期的中国人在心理上逐渐成熟,心理承受能力日益增强。随着人们主观感知压力的增大,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增强。但是,当主观感知的压力和实际压力接近一致时,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会发生迟钝和脆变。因此,把握改革力度和发展的速度,使它们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冲击不超出国人所能忍受的极限范围之内,依然是我们需要时刻加以往意的。当前社会上所出现的各种丑恶现象,一方面可以从变化了的社会现实中找到原因,这也许是主要的,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中国人的国民性格上找到原因。信仰在转型期的解构,造成了一部分中国人的信仰真空状态,使各种拜物教和泛神教乘虚而进,引发了体制内、体制外的叛逆倾向,它表现为高级干部的*堕落、群体犯罪、法人犯罪,和民心、民魂的离散。因此,兴道德,*治,扬哲学,谈人文,是治理社会郁闷、扫除人气萎靡的良方。中国的题目需要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社会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主要是指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在国际社会已进进后现代性的时代,我们这里还需把弘扬现代性作为第一要务,这说明我们与国际社会的时间差距是何其巨大!从文化观念上说,我们整整落后一个时代,这需要我们全体中国人的努力奋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题目。:夏学銮:中国改革2001 年第 6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