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新时代面向对象的高校医学图书馆服务的实践和思考(论文).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1764763 上传时间:2018-08-2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3.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面向对象的高校医学图书馆服务的实践和思考(论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时代面向对象的高校医学图书馆服务的实践和思考(论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时代面向对象的高校医学图书馆服务的实践和思考(论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2014年第4期(总第96期) 新时代面向对象的高校医学图书馆 服务的实践和思考 王 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书馆上海200025) 摘要在对医学院图书馆服务对象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讨论在技术引领的新时代医学院图书 馆服务模式转变的几个措施。针对不同读者群的特点,既要提升使用实体图书馆的体验水平,又要发挥虚拟 图书馆的作用以适应学科服务的要求,也要通过构建医学图书馆联盟以延伸服务至临床医学院。 关键词 医学图书馆面向对象图书馆服务 图书馆在现代医学院校中的作用渗透到医教研 的方方面面,丽高校图书馆的直接服务对象则是校 园中的人,因此,只有对不同读者人群的不同需求

2、进 行分析,才能更精细地做好服务工作。另一方面,科 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面临一个新的时代,在 图书馆界不断出现了很多新的概念、理论和实践探 索,这包括对大数据时代的探索,全媒体新媒体 时代的信息服务模式 ,泛在知识环境与嵌入式服 务 J,图书馆2O个性化信息服务 J,移动掌上图 书馆 -7,Living Library -91,未来的智慧型图书 馆 。等等。如何将这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技术为需 求服务,来提升医学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是我们要思 考的问题。 1 多方位提升使用实体图书馆的体验水平 对于大学来说,图书馆是知识和文化的象征;对 大学生来说,图书馆是他们课外学习、交流的场所和 永久的学习

3、生活记忆。所以一方面图书馆应提供尽 可能多的图书资源供学生阅览,另一方面图书馆也 应该提供舒心的阅览环境和合适的交流环境。这是 图书馆人最基本的职责所在。能来图书馆的医学生 并不多,主要是大学前两年半的学生和一年级研究 生,因为其他时间他们要去临床医院学习,而大学一 年级的前半年他们又不在医学院上基础课。所以, 提升他们在这段有限时间里在医学图书馆的体验, 有助于提高他们对医学院的归属感。 去图书馆借还书和在阅览室看书自修是学生利 用图书馆的最基本需求。这是任何图书馆都必须要 满足学生的。我馆很早就做到了一门式全开架服 务,阅览室开放时间达到每周96小时。在此基础上 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把工作做得

4、尽善尽美,尤其是在 现在的大数据和全媒体时代,应使学生在图书馆中 有一个紧跟时代发展的数字化环境。目前大部分学 生都有笔记本电脑,我们几年前就在每张阅览桌上 加装电源插座并实现了全馆的无线网络覆盖。面对 智能手机的普及,我们推出手机图书馆,学生可以通 过手机检索图书和实现续借,目前正在向微信图书 馆推进。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学生使用图书馆的体 验,我们曾在阅览室尝试了两个智能书架,尽管并不 怎么成功,但积累了经验。目前我们正在加紧实施 RFID项目以实现学生自助借还书。在此基础上,我 们还可以进一步实现书库无线导航技术,精确定位 想要获取的图书。 图书馆不仅是阅览和自修空间,也应该成为知 识共享

5、的空间;不仅是人和书本知识互动的场所,也 应该成为人和人之间交流、各种思想碰撞的场所。 所谓Living Library,就是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中的 图书借阅外延到了知识的借阅和有知识的人的借 阅。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功能也受到我们的一贯重 视,我们有坚持了多年的法语沙龙、英语沙龙活动, 每周都由聘请的外籍教师前来主持。我们与学生工 作指导委员会(学指委)合作举办了“书海夜泊”读 书活动,至今已经举办了l6期,每期一本书一个主 一】一 题,如第一次活动的书是讲述哈佛医学生的小说白 袍,紧扣医学生的生活。我们每年在读书节前后开 展密集的读书讲座系列,内容宽泛,既有医学情报方 面的又有生活和艺术方面的

6、。我们还与卢湾图书馆 建立了讲座交流。此外,我馆也承担起学术交流中 心的角色,经常由专业学院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 者开设学术讲座,还有每年一次的研究生学术年会。 这些活动确确实实起到了促进图书馆知识传播和交 流的作用。 图书馆也应该是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自我 提升的一个重要场所。我们成立了图书馆学生管理 委员会(学管会),让学生多方位地参与图书馆的运 作管理,还给他们安排了办公室以便于讨论工作。 学管会作为学生会中的一个比较独立的组织,今年 计划由学指委和图书馆共同管理,并由图书馆派出 兼职馆员直接参与。通过学管会我们每年至少两次 组织学生代表前往书店选购书籍,征集意见,负责图 书馆和学生的

7、沟通,将来可以进一步扩大管理范围, 包括参与负责勤工俭学,甚至实现图书馆阅览室的 自主管理。 2充分发挥虚拟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学科服务水平 学校的教师,包括研究人员和研究生作为图书 馆的常客,是图书和文献资源的主要使用者,由于科 研的需要,他们需要及时了解学科领域的最新成果 和动态,而通常这些成果是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 以往图书馆都是以收藏学术期刊的齐全为荣,而如 今,绝大部分学术期刊都出版了电子版,或者说都以 数据库的形式提供访问,教师不再需要来图书馆查 找和复印资料了,他们可以在实验室或办公室内直 接访问数据库,甚至不需要直接访问图书馆的网站。 像生物医学科研人员使用比较普遍的Medline

8、摘要 数据库,只要图书馆购买了相关数据库的访问权,就 能呈现相关的全文链接,就好像与图书馆毫无关系 一样。所以对这部分读者来说,图书馆似乎被隐形 了、虚拟化了。 那么,图书馆的虚拟化是否就意味着不需要图 书馆的存在了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图书馆可以 以虚拟的形式出现,但实体化的图书馆馆员队伍是 虚拟图书馆的坚实后台。图书馆的任务是要打造好 馆员队伍,提高业务水平,在建设好后台的基础上并 尽可能地把服务前移,嵌入到教学和科研之中。 所谓后台就是网络和资源。一方面是保证网络 畅通和全覆盖并将网络变化及时和数据库商沟通, 一2一 另一方面是扩大数据库资源的数量。在上海交通大 学电子资源库的的基础上,

9、医学院重点评估和购买 医学数据库。我们医学院曾经在全国首家引进了 Medline光碟数据库,也是国内首家通过评估引进 informa、benthm等数据库的单位,去年还全部购买了 Nature的生物医学杂志库,使医学文献的保障率大 为提升。除了增加有用的数据库以外,我们也利用 文献传递系统与国内外多家机构建立联系作为补 充,我们向读者许诺保证达到95以上的文献保障 率。 在服务前移方面,我们也一直在努力践行。文 献检索课程教学、数据库及软件使用培训、课题查新 服务等工作是学科服务中比较能体现图书馆员价值 的重要工作,已成为参考咨询的日常工作。我们一 直注重查新的质量,在医学课题查新方面享有良好

10、 的信誉。目前我们正在推动的服务前移工作是将图 书馆的服务工作嵌入到教学和科研中去,要求馆员 进入到课题组,利用自己的专长来提供服务。然而, 鉴于医学学科的细分和很强的专业性,一般的图书 馆员很难做到。我们尝试成立了学科服务小组,将 医学院本部按学科类别分成若干院系,每个小组成 员分别与这些院系的科研秘书建立了比较紧密的联 系。当他们有需求时,可以方便地找到联系人来解 决问题。这些小组成员除了文献支持外,还有一项 任务是送书上门,当研究人员定的外文书到馆后可 以直接获得代办借书服务。虽然这很初步,但由于 是主动服务,获得了好评。再进一步,我们正在考虑 利用图书馆网页或手机图书馆主动推送一些个性

11、化 的信息,比如说生物医学新闻。而要做到真正嵌入 到课题组中,还有很大差距。另外,为学校的科研管 理决策提供文献信息服务也可以是图书馆的业务之 一,我们已经连续几年撰写了科研管理文献计量分 析报告,这部分工作也同样得到了有关部门认可。 通过上述两端(前端前移和后台扩充)的扎实 工作,尽管在这一方面作为流通环节的中间部分(实 体图书馆)虚拟化成了网络上的一个节点,但图书馆 的工作并没有弱化,相反图书馆的地位和重要性得 到了提升。实际上,有些工作,如培训和查新申请等 工作还可以进一步提交到网上完成,使这方面的服 务进一步虚拟化和个性化。 3切实做好医学图书馆联盟以搭建更大的服务平 台 医学学习与其

12、他门类的学习在形式上的最大不 同是医学生分为前期学习和后期学习,所谓后期就 是去医院临床上课和实习。医学院都有临床教学医 院,都有临床教师。本科生2年半以后,研究生半年 到一年以后,就转到附属医院去完成余下的后期学 业,为此医学院就有大量的临床教师和研究生导师 以及临床医学院的管理人员。尽管附属医院临床 医学院一般都建有图书馆,但通常规模不大而且归 属科教科或信息科领导,他们显然无法提供足够的 支持来满足医学院对师生的要求。由于承担前期教 学任务的医学院本部与在附属医院中的临床医学院 通常有较远的距离,所以充分发挥医院图书馆的作 用,并由医学院图书馆充分发挥技术和资源优势提 供支援,是完成上述

13、任务的有效方法。这样,组成医 学图书馆联盟就成为一条必选之路,而技术的进步 也使联盟之间的资源共享网络成为合作的推动力。 医学图书馆资源共享联盟成立于2008年,现在 包括有14家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院和附属卫生学 校。主要目标是在有限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共享以帮 助在医院中的医学院师生在医教研工作中获取图书 文献方面的支持,并通过馆际交流以提高各医学馆 的业务水平。自联盟成立以来,平均每年有至少两 次的业务交流活动,对推动医院图书馆的发展起到 了一定的作用,不但很好地解决了师生的文献查阅 问题,同时也把学科服务理念乃至实际服务工作辐 射到了各医院各临床学科,对临床医学教学和科研 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14、。 为了更好地利用各馆的资源,我们还逐个医院 地建立图书联合目录,至今已经完成了4个附属医 院之间的基于汇文系统的主分馆模式的联合目录, 并于近期签订了物流协议以实现图书快递流通。这 些措施可以真正实现图书远程借还,从而拓展了实 体图书借阅的覆盖范围。除了实体图书实现共享以 外,我们也正在考虑和规划电子图书的问题,包括原 版教学参考书。显然,远距离投送电子书籍远比快 递实体书经济,但使用效果如何还有待运行一段时 间后的评估。 4结语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形成的各种“新时代”,催 生了图书馆本身的变革,既有危机和挑战,对实体图 书馆的原有运行模式产生了很大冲击,提出了新的 要求也产生了新的发展机遇

15、,学科发展更依赖文献 信息大数据的优质服务。不管是挑战还是机遇,图 书馆总是为读者服务的,也应该为读者的需求而改 变运行模式。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对读者的需求 进行了梳理和分类,紧跟时代的发展,确立了新时代 医学图书馆的服务模式,在已有的基础上经过近两 年的运行实践,获得了较好的初步效果。虽然还有 很多工作有待细化和深化,与很多高校医学院图书 馆还有差距,但通过上述服务和运行模式的整理与 重新设定,使我们能始终紧跟时代的发展,并在对医 教研的服务和支撑中一直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发 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文彦,武瑞原,于洁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初探J 图书与情报,2012(6):1521

16、 2黄永全媒体时代的医学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J中 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423(6):3335 3谢守美泛在知识环境下嵌入式学科服务研究J图 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1):2729,42 4 Li Si,Wenming Xing,Limei Zhou,Sha LiuEmbedded Services in Chinese Academie LibrariesJJ0umal of Ac ademic Librarianship,201238(3):175182DOI:10 1016 5冯英华,刘磊基于需求的高校图书馆20个性化信息 服务模式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8(198):5O

17、一61DOI:CNKI:112746(;2201112201834003 6刘红丽国内移动图书馆研究现状与趋势J国家图 书馆学刊,2012(2):9298 7梁欣移动图书馆联盟: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未来 的发展趋势J情报资料工作,2012(2):6569 8张蕾Living Library与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J中 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322(2):4345,76DOI: 103969jissn16713982201302012 9徐璩Living library: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创新 点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工作研 究,201054(1):5861 1O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 图书馆建设,2011(12):15 作者简介 王 成,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图 书馆馆长、硕士生导师。 一3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