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代书坛亟待健康的书法批评二一七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论文评审综述 本刊记者 二一四年十月十五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文艺评论的重要性时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 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 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 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 更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 把文艺作品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 信奉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文艺批评褒贬甄别功能弱化, 缺乏战斗力、说服力, 不利于文艺健康发展。书法艺术是文艺大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书法批评自然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理应反映出文艺批评的共性品质。同时, 它依然也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为了进一步提升书学研究水平, 探究当前书法批评存在的问题, 推动当代书法批评机制的建构和书法评价体系的建设, 促进当代书法艺术健康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书法杂志社、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于二一七年二月正式启动二一七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学术活动, 并于九月十五至十七日在古城苏州举办了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课题第二次研讨会暨二一七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论文评审会。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课题由浙江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承担,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陈振濂担任课题负责人。
3、该课题第一次研讨会于二一六年七月在杭州市滨江区召开。在第一次研讨会的基础上,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庞井君;中国书法出版传媒董事长、总经理, 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李世俊等六位课题评议专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陈振濂,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兼书法篆刻艺委会秘书长、中国书法杂志主编朱培尔,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方爱龙,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兼书法篆刻艺委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
4、家协会理事兼学术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王伟林,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委会副秘书长、杭州市滨江区书法家协会主席俞少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书法导报副总编姜寿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兼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安徽省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安徽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史培刚, 浙江大学中国文艺评论基地副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副所长、教授金晓明, 中国书法杂志社社长助理、第二编辑部主任朱中原, 杭州日报编委、文体副刊中心主任骆东华,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书法研究书法杂志责任编辑、首席记者杨勇, 中国文
5、艺评论家协会书法篆刻艺委会委员、书法报编辑部主任张波, 浙江大学中国艺术研究所副教授林如等来自全国各地的三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课题负责人陈振濂表示,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建设, 是当代书坛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性大事, 其影响力必将持久深远。按照第一次研讨会的讨论成果, 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课题主要分为评价评估评审评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各个部分再分别展开, 具体分为: (一) 书法艺术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其他艺术门类的比较;美学定位、艺术学学科逻辑;书斋文化到展厅文化。 (二) 书法的书家主体、环境客体、艺术史本体;书家个人、书法时代、书法历史诸因素的构成;写字与书法、文化视角与专业视角
6、、文人与艺术家;评估的各种立场。 (三) 以作品为对象具体的评审操作;具体的展览评审与获奖评审;分层次为技法、形式、主题、作品氛围塑造、视觉表现独创性原则等评价的五大技术标准。 (四) 理论形态;学术研究与艺术批评之区别;现象、时代、人物、事实、历史五大评价要素;以书论人与以人论书;发生学之评论;评论的学术化;褒贬优劣找结论与追根寻源找缘由;评论的公信力等方面分章阐述。试图构建一个可以量化和通用、可以在不同场合由不同评价主体重复使用的评价体系。陈振濂说:书法作为一门艺术, 是晚熟的, 当然需要一个史料积累的过程。但书法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文化的承载者, 把书法的评价体系建立起来, 体现出了评论家们
7、站在历史和现实的角度, 对整个艺术所做的一种关注。有时代的期望, 纵横古今, 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和标准有利于文化的发展。陈振濂指出:一流企业做标准, 二流企业做品牌, 三流企业做产品。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顶层设计, 我们的目标就是系统提出书法评价标准, 做好此课题。而建立这样的评价体系, 将有利于几代人。当代书法评价体系是要给当下甚至未来建立一个严密的理论模型, 想要这一体系具备长久的生命力, 就不能满足于常识性的泛泛而谈, 必须拒绝平庸, 论述充分, 观点鲜明。研讨会期间还召开了二一七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论文评审会, 本次征稿启事自二一七年四月在中国书法等媒体刊出后, 截止到六月十五
8、日, 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应征论文一百零四篇。本次论坛的征稿范围较广, 涉及历代书法批评理论研究、历代书法批评家研究、书法评价体系建构的要素、书法批评的方法研究、书法批评与书法创作、当代书法批评个案研究、当前书法批评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及有关书法批评的其他问题等。当代书法评价体系的建立第二次课题研讨会现场评审会上, 参会的专家学者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及关注当下, 兼顾选题的宗旨进行阳光评审。为此, 专门组成二一七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征文评审委员会和监审委员会, 评审分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初评评委达二十余人, 共分四个组进行评审;终评委共九人。经过全体评委、监委的认真评审并经为期十天的公示,
9、 二一七当代书法批评苏州论坛共有二十篇论文正式入选, 本期予以全部刊发 (p38127) 论坛将于二一七年十一月下旬在苏州举办。本次入选的二十篇论文从不同角度阐发了书法批评的要件要素、必要性及书法评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等论题, 具有一定的学术高度和理论高度。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文艺评论杂志主编庞井君说:我们书法研究者、书法评论工作者都应该从人民审美的美学角度来看待书法作品。对文艺评论而言, 各个艺术门类是现代化分工的结果, 我们的审美是整体性的解读。艺术工作者也要注重在艺术理论层面的提升, 我认为这是非常必要的。关于评价体系, 庞井君认为, 这是当代书坛具有重要意义的标志性大事, 其影响力必将持久深远。这不仅是对书法发展以往经验的总结, 更是为今后确立一个详尽、细致又有宏观视野的评价体系做好了铺垫, 后来人都可以从中感受到它的积极意义。他表示, 听了课题研讨会上专家的发言后, 感觉信心十足。大家的研究都很深很细, 水平非常高, 这个课题难度很大, 完成后可能引起社会各界强烈的反响。我们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 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评价体系就是书法艺术的一把尺子, 对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升审美、引领风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