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伊川县第一高中办学特色化伊川县第一高中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深化发展内涵,逐步拓宽办学思路,逐步形成了伊川县第一高中“博学厚德,善思笃行”的校训、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的教风和“真诚勤奋,热情专注”的学风,最终形成了“和谐秩序,团结进取”的校风。 “三风”是一高师生智慧的结晶,更是一高师生行为的准则,是一高兴校强校的根本。伊川县第一高中有一个端正、明确的办学思想。学校领导站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相信每一个学生能够成功,帮助每一个学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秉承“对学生一生幸福负责,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路,按照“养成习惯,形成个性,
2、培养特长”的育人准则,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创造,重视学生的成长,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 “注重体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日益彰显。按照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艺术教育的目标,以承担省市级教育科研课题为载体,我校进行教育改革和创新,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连年名列全市前茅,先后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性高中、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省级园林式单位、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洛阳市文明学校、洛阳市教育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3、、洛阳市高考优胜单位、洛阳市教育装备与实验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承担了教育部“多元学习法与学习潜能开发”的课题研究,承担了省教科所“研究性学习”的多个课题并取得显著进展。河南教育杂志、 洛阳日报 德育报 、洛阳电视台等多次对我校办学经验做过专题报道;省市县各级领导多次到我校指导工作,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林炎志,省人大副主任李柏拴,副省长贾连朝,省教委主任王日新,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广州市人大副主任戴治国等曾先后到校检查指导,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些成绩的取得与我们学校的特色办学有着很大的关系。1.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建设一所学校有什么样的特色课程,就有什么样的办学特色,一所优秀的学校最关
4、注的永远是课程建设。特色学校只有用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做支撑才具生命力,学校课程开发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彰显学校特色,提升学校内涵的过程。为此,我校在坚持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具有一中特点的学校课程。我校的学校课程主要由各种选修课组成。我校根据社会的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充分挖掘地方资源和学校资源,依托河洛文化的优势,开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选修课。其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校内,成立合唱、舞蹈、篮球、排球、书法、绘画、泥塑、手工制作、播音主持、围棋、象棋等兴趣小组;一种是在校外,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的活动,以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学校自编并开设了花
5、木栽培技术 、 我爱伊川 、 伊川高中体育俱乐部教程 、 诗说伊川等校本课程。坚持每周一节综合实践课,理、化、生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到电厂、九皋山、伊河等地考察学习,语、史、地教师带领学生分别到龙门石窟、范仲淹墓、二程陵园等处实地教学。校本课程的开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与舞台。2.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多年来,我们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措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首先,科学制定规划,实现目标管理。为落实发展规划,先后制定学校五年工作目标、近三年工作目标及年度工作目标。 打造一支甘于奉献、志存高远、以身作则、以学校发展为己任的班子团队。学校领导团队善思善学,不断
6、更新教育理念,不断研究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不断探寻学校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领导班子团队任劳任怨,务实求真,不断提高指导新课改的能力,带领全体教师积极走在新课改的路上。学校领导班子团队倡导民主作风,实行人文化管理,营造和谐宽松的工作、学习和发展氛围。学校的领导班子被评为洛阳市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市教育局先进党组织。打造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奋进、朴实严谨的优秀教师团队。学校优秀教师团队乐观向上,激情饱满,有理想,有追求,充满爱心、责任心和奉献精神,不断革新教育观念,不断研究新课程,努力提高新课程的实施能力,敢于创新和实践,大胆探索与反思,努力提升专业水平。目前,学校已拥有一支品格优秀、业务精良、职业
7、道德高尚的教师队伍。每位教师恪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行动准则,坚持以德立身,自尊自律,以自己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风范教育和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社会的尊重。在职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有 45 人,高级教师已达 46%,有 30 多位教师荣获国家、省、市优秀教师称号,各个学科均有市、区级骨干教师任教。五年来,教师个人获奖 256 人次,全国优秀教师 3 人,省级优秀教师 8 人,市级 23人。发表学术论著 50 余部,论文 266 篇。有 50 余位中青年教师在省、市级学科讲赛和竞赛辅导中获奖打造班主任带领的班级团队。班级团队热爱生活,勤学刻苦,努力拼搏,个性飞扬
8、,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实践与探究的能力等,使团队的每一个人都获得成功。其次,加强体制建设,狠抓组织落实。我校成立了学校课程领导小组,由教导处负责选修课程的计划制定、课程设置、课时安排及教学活动的实施。学校落实精细管理,狠抓常规教学。常规教学的原则是“严” ,即领导从严治校,教师从严治教。结合备、讲、批、辅、考等重要环节,学校明确提出了“四备” 、 “四讲” 、 “四要” 、 “四多” 、 “四有”要求。 “备”: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强调突出一个“细”字;“讲”:讲道理,讲方法,讲思路,讲规律,强调突出一个“精”字;“批”:要求要严格,布置要具体,批改
9、要认真,评讲要及时,强调突出一个“多”字 ;“辅”:多去,多呆,多问,多解,强调突出一个“勤”字;“考”:考有目的,有考必改,有改必统,有统必评,强调突出一个“严”字。第三,建立必要制度,实施规范管理。在认真贯彻各类教育法规的基础上,我校根据教育教学的实际,制定了伊川一高课改方案 ,制定了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设立了课改中心。在实施过程中,重视以德管理,以情管理,以法管理,注重日常的指导和检查,并组织评价工作,使各项制度得到落实。3.独具特色的环境营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校园文化是一种隐性课程,是另外一种形式的校本课程。因此我校十分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我校校园广播站利
10、用课间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播一些音乐作品。为了办好音乐播放节目,我校还成立了一个“校园音乐播放的研究”课题组,重点研究一年四季不同时间对节目应如何选择,经典作品的重播率及时间间隔等问题。我校的宣传栏经常展出学生、老师的作品。徜徉在校园中,你会感到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赋有一种艺术教育的功能。学校坚持升国旗制度,利用国旗下的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我校坚持每年新生军训、演讲赛、歌咏赛、书画赛、篮球赛、运动会、艺术节和年终大型的文艺汇演等,并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规范学生行为、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素质、丰富师生的文化艺术生活。学校还进行隆重的开学典礼,贯彻学校工作计划,明确学校发
11、展方向,最后师生还进行鼓舞人心的集体宣誓。学校经常利用大型集会、党课、团课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育。定期邀请司法、公安等单位的同志到校做法制专题报告。坚持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等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重视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渗透,抓住课堂主渠道,寓德育于课堂教学和各项活动之中。学校重视加强网络建设,成立了德育领导小组和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形成了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的育人氛围。学校重视心理教育,成立心理咨询室,安排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经验,洛阳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曾经予以专题报道。办学特色
12、化就是让学校找到令自己卓越的领域,从优势项目到项目特色,从项目特色到学校特色,再从学校特色到特色学校,这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创新过程。在此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我校的“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被评为全国先进俱乐部。同学们自发创办的“春芽文学社” 、 “荆山文苑” ,三年来发表刊物 30 多期、稿件 3000 多篇。我校积极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跑操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在校学生周泰吉被中央电视台“向幸福出发”栏目邀请为佳宾并出席该栏目节目,我校学生参加过河南电视台“跃出地平线”的演出,曾在洛阳电视台“周末擂台赛”中获一等奖。在洛阳“晨光杯”比赛活动中我校团队获得过男篮和乒乓球男
13、团、女团的冠军和亚军,并代表洛阳市参加了全省男篮和乒乓球的晨光杯比赛。学校荣获了“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还被聘为河南省学生体育总会篮球协会副主席单位。五年来,我校师生在省级以上各级各类艺术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付莎莎同学在全国“七彩阳光”青少年优秀艺术人才电视选拔歌曲总决赛中荣获金奖。赵静怡同学曾荣获河南梨园春十年擂主争霸赛“十五强”称号。王卓远同学的书法作品曾荣获河南省和全国书画大赛优秀奖。有十余位老师和学生在市教学技能及才艺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另外,学校还以“研究性学习”为载体,经常让学生参加科技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有 14 位教师、21 名学生在活动中获奖。学校体育馆成功承办了全国
14、男篮甲 A 联赛、河南省第二届、第三届农民篮球邀请赛等省级以上体育赛事。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宋祖英、刘斌、郁钧剑等曾到我校进行演出。著名书法家司马武当在我校挥毫泼墨,题词留念。广泛的体育、艺术对外交流和校运动场、体育馆等现有资源的对外开放,推动了社区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学校一年一度的元旦文艺晚会精彩纷呈,盛况空前,在县电视台播出后,赢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口称赞。社会贤达张胜贤先生慷慨解囊,捐款 200 万元,在我校设立“博时置业奖学金” 。澳大利亚专家学者曾到我校讲学;新奥皇家新西兰学院与我校达成了合作办学意向。全省有 20 多个兄弟学校前来我校参观考察。社会各界人士为伊川一高的发展而骄傲,伊川一高也因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而更加发奋努力。办学特色化给我校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我校将坚持不懈地“注重体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特色,立足师生的长远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着眼于规范制度文化,加强科学管理,着眼于精神追求,实施人文管理,建设师生共享的精神家园,最终完成“提升核心竞争力,创建中原特色名校”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