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1512519 上传时间:2018-07-2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医学与养生学在科技史的诸多领域中,近代科学的出现,使世人的眼光移向西方,唯独在医药学方面,中国传统医药学仍独树一帜,至今闪耀着灿烂的异彩。我国古代很早就摆脱了巫术的羁绊,使医学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此后各个时期,人们撰写了大量的医学著作,据不完全统计,现存的即近 8000 种,占我国古代各门学科著作数量的首位。中医的人体经络的客观存在正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根据经络学说的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疗法有效性,也为当今西方世界所折服。第一节 中国传统医学的文化特点“中医文化”包含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中医文化”是指中医本身就是“文化” ,中医作为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防病治病

2、规律的学科,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因科学属于大文化范畴,因而中医本身就是“文化” ;狭义的“中医文化” 的内涵主要指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及其蕴含的人文内容和文化特征,而不大涉及关于人体生命和具体的防病治病手段、技术和措施。通常所称的“中医文化”采用狭义的概念。中国传统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医文化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特点表现如下:一、 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中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特点,都会深深地融合其中,形成独特的中国传统医学文化 1、 周易文化特点中医论著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孕育形成并经数千年而不衰,是光辉依旧

3、的中华文化瑰宝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 周易是我国哲学、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一部巨著,是炎黄的智慧结晶。自古以来 ,周易不仅被哲学家、史学家所重视,而且同样被医学家所青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第一部分最重要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 。它总结了先秦的医学实践和理论知识,强调人体的整体观念,运用周易中的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化学说等,形成了一套肮脏和经络学说。正如有的学者所说, 易经具内经之理, 内经得易经之用,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交相辉映。 漫漫数千年,易说未衰,贯通于中医生理、病理、经络、脉学、方剂等几乎所有的中医论著中,实为中医论著的河头源水。比如东汉末年张机的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另一部奠

4、基性著作,它把内经的基本理论与临床实践更具体、紧密地结合起来,确立了我国临床医学理论“辨证施治”的基础。2、宗教文化特点中国尽管没有出现宗教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期,但中国文化史上所形成的本土宗教道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以及具有宗教特点的儒家文化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同中国的传统医学产生了联系,因此是中国的传统医学具有宗教文化的特点。道教文化。道教起源于商周的巫祝祭祀鬼神及战国秦汉时代的方士求仙采药。在古代神仙信仰的基础上,沿习方仙道、黄老道的某些观念和修持方法,于东汉中期形成。道教吸收和融会了华夏民族许许多多优秀有价值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所构成的一种宗教。道教利用“符水” 、 “咒语”为传教手段

5、并兼修医术,随后道教与医学紧密结合为中医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汉代另一中医论著难经 ,提出了在中医学上影响较大的“左肾右命”之说,成为此后中医命门相火之论的开端。同时“虚无恬淡,寂寞无为”是道家最恰当的生活方式和最理想的养生之道,这种思想就被中医典籍所吸收,成为中医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且古语中素有“医道同源” , “医道一家”之说,大凡修道之士,都精通医理, “十道九医” 。儒教文化。儒教源自儒家思想,是一种和谐均衡的“中道哲学” 。其特征是一个含盖自然、社会政治、伦理、宗教于一体的“天人合一” 、 “天人合德”的图式。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医知识结构和理论的形成。集先秦医学之大成而承两汉医家之

6、心传的我国最早的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建立了中医体系的雏型,这个体系为中国传统医学长盛不衰奠定了基础。中医临床学专著伤寒杂病论 ,同样深受儒家思想的巨大影响。由于儒家思想基本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一方面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理念渗入中医思想之中。如用君臣关系阐述脏腑十二官的关系;用“君、臣、佐、使”之说配伍中药方剂。 清道光年间李氏医案一书分为五卷,以仁、义、礼、智、信为卷名等等,无不嵌刻有儒家伦理思想的标记。 儒家伦理思想的价值取向、调解功能以及“推己及人” 、 “能近取譬” 、 “将心比心”等方法、原则,大量渗透于中医学的伦理道德之中。因此,很多医家在自己的医学

7、论著中,以显要的位置,大量的篇幅或辟专篇阐发伦理学问题,探讨医生的行为规范,医患之间的关系准则。 在儒家崇古尊经的思想影响下,中医学形成了一种“习医之人 ,必以研读医经为首务” 。而研读医学之人,也都以注解医经为归宿的治学方式,使 2 0 0 0多年来的中医学一脉相承,保持了中医论著发展的连贯性和继承性,从而形成了中医论著的独特体系。佛教文化。佛教自公元一世纪传入中国,与儒道融合,演变成中国佛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佛教带来了印度的医学知识,丰富了中医学论著。隋唐史上记载了 10 余种由印度翻译过来的医书和药方,如佛教大藏经内存有大量的医学内容。唐代医家孙思邈著千金要方引用印度佛学“地、

8、水、风、火”四大理论,对疾病的自然痊愈和人的必然死亡提出了四种可能:凡人火气不调,举身蒸热;风气不调,全身强直,诸毛闭塞;水气不调,身体浮肿,气满喘粗;土气不调,四肢不举,言无声音” 。 3、民俗文化特点 清代考据学风盛行,许多文人致力于考据,编纂了大部典籍,如四库全书医书类等,此期医学同样注重于考证,大多医家都致力于研究古书、整理文献的工作,但在中医论著的写作体裁上却呈现出多采多姿的面貌:既有宏富严密的长篇大论,也有短小精悍的医学小品,如医案医话、随笔杂谈、书评序跋乃至歌诀、箴言等,尤以医话与歌诀最具中医特色。医话将科学性、实用性、文学性恰到好处地融会在一起,成为中医的重要经典。 以歌诀形式

9、编写的医著, 言简意赅,医文并茂,加之音韵天成,所以脍炙人口 使人喜读易诵。其二是用诗词、赋文戏曲形式编写,如伤寒药性赋是蒲松龄以赋体形式,对伤寒论用药特点和规律所作的专题阐述,介绍了一些常用药物的药性气味、所属经络、主治功效、配伍应用,颇具特色,达到了科普的作用。 综上所述,对于以儒、道为治学初阶的中医来说,把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学深深地融化在其对医理的论述,学说的创建以及临床诸方面。也就是说,既重视“以名举实”的语言功用,又力图超脱语言对医理灵活理解与运用的种种束缚,乃是中医论著语言文学的一大特色。从以上中医文化特点可以看出,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息息相关、丝丝入扣的亲缘关系。正是这种亲

10、缘关系,使得中医论著从传统思想文化这一丰腴的母体中,源源不断地吸收其养料,积淀起深厚的内涵与功力,从而保持了经久不衰的生命力,为中医药学的发展铸造起辉煌的历史碑铭。二、中医传统文化包含独特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中医精神文化是指精神层面的中医文化,包括中医理论文化、中医生命文化、中医比较文化等;中医物质文化是指中医药物、器具、店堂等物质所蕴含的文化。此外,还有中医的行为文化,是指在中医诊疗活动所蕴含的文化意义。中医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1、中医哲学是中医文化的核心部分中医学伴随着人类进化的脚步诞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极具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中医学在其理论体系形

11、成的过程中深受古代哲学的影响。古代哲学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社会、心理、习俗等体系。道家认为, “道”是宇宙万物生成、发展之源,并以阴阳五行、元气学说进一步论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的学问,中医哲学就是中医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论。中国传统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一部分,在中医理论上得到了集中体现。如中医理论的“整体性、辨证性和人文性”成为中西医的显著不同之处,也是中医文化的核心。因此中医哲学不仅与易、儒、道、释哲学有相同的共性,而且还有与易、儒、道、释哲学不同的个性。2、医生命文化医学的对象是人的生命,换句话说,生命是医学的本元,而生命文化可以说就是医学

12、的元文化。中医在认识生命的本质、规律问题上,有着不同于西方的鲜明的个性色彩。如中医将“气”看成是生命的本源和动力,将阴阳五行看成是生命的过程序列,并以此建构了藏象、经络、证候等理论系统;中医将自然人与社会人作动态比附,建构了一个心与身同构、同序的小生命体系统和人与宇宙同构、同序的大生命体系统。中医比任何一门其他医学更反映本民族的文化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与其将中医看成是一门生命科学,倒不如将中医看成是一种生命文化。3、天人合一、形神一体的整体观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等中医理论的基本构架与哲学文化有很深的渊源。阴阳学说最早阐明了对立统一的规律,五行又可以说明自然界多种事物间复杂的关系

13、,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强调了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万物存在着共同的规律,因此人体必需顺应天地、宇宙的变化规律。中医学主张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人既生活在自然界中,也生存在人类社会之中,因此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的因素。因此,中医学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去理解和认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十分重视自然环境和心理因素的作用。同时,中医强调要把整个人体和身体的其他部分组成机整体看待。因此在诊断、治疗和调养方面,要把人的生理机能看作一个整体,因而把人体的生理机能与自然环境看作一个整体,把治病过程看作一个统一性运动。因此中医强调“四诊” 、 “八纲” 。一

14、僧在“四诊”的基础上,依照“八纲”之间的相互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病人进行综合性的辨证治疗。这种形神合一,以神统形的整体观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一统的整体观。4、阴阳平衡观中医学认为阴阳分别代表人体内相对的双方。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人就会显得非常健康;如果出现一方偏衰,也就是人体出现了不平衡,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会紊乱,人就会出现病理状态。因此,一个人,无论是饮食起居,精神调摄,自我锻炼,药物调理等,都离不开协调平衡这一宗旨。治病防病,贵在调和阴阳;防止衰老也贵在调和阴阳。第二节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演变与影响中国传统养生学源远流长,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历代医家和广大劳动

15、人民通过长期防病保健的实践,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养生学的内容,逐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系统的养生方法,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 起源阶段 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和发展,逐步学会了创造简单工具去寻觅、猎取食物以充饥;择居处、筑巢穴以避风寒、防野兽;存火种以照明、御寒、熟食。 在与大自然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地认识了自然,并努力改造自然,适应自然、创造生存条件。 中国传统养生学的萌芽可追溯上古时期,但已无从考证。人类为了生活生存,必须猎取食物。原始人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偶尔发现某些食物吃后可使增强体力,减少疾病,遂从偶然食用到主动寻求,经过相当长的积累,逐步得出了一些经验,这就是饮食调

16、养的萌芽。火的应用,熟食的烹煮、促进了饮食调养的形成。 原始人在狩猎的前后,披上兽皮,插上羽毛,戴上花朵,模仿某些动物跳跃和飞翔的姿态欢舞起来,以示祝福和庆祝,久而久之,发现这些动作、歌舞有强壮筋骨的良好作用。此外,与原始人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关系,人们在疲劳体乏时闭目静养片刻,或伸展一下肢体,即感到轻松舒适;腰腿酸痛时自行拍击,或按摩之后,即减轻不适感,古人在这些体验中,逐渐萌生出“宣导”之法用以保健。 环境养生的萌芽,也可追溯至上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在河谷地区聚族而居,因为河谷地区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食物丰富,可以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即使遇到自然灾害,被迫迁徙时、也要对居住地进行一番选择。

17、这段时期,出于生存的需要,人类已经注意到居住地域的环境条件的选择。 这段时期养生学特点是顺应自然,以饮食调养和宣导为主,并巳注意到环境养生。二、 成长阶段 从十四世纪殷商时代的甲骨文的考证可以看到,当时记载的多发病即有:疾止 ( 足 ) 、疾肘、疾骨、疾目、疾耳、疾齿、疾口、疾首、疾胸等十多种,还有一些个人卫生(如沐、浴)与集体卫生(如大扫除称寇帚)的记载,说明当时已有讲卫生与保健防病的萌芽思想,表现出人类对健康和平安的追求。 据周礼记载,西周时己经注意到四时气候与疾病的关系:“四时皆有病疾,春时有疤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疾,冬时有嗽上气疾。 ”并对各类饮食的寒热温凉(指服食)及四季的五

18、味所宜都有明确的规定。当时,有掌管用王与贵族阶层饮食的食医,负责“六饮、六膳、百镁、百酱”等饮食问题。同时,有疾医负责治病,“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 ”这个时期还有负责环境卫生的官员。 春秋战国时期,养生学有了较快的发展。 人们已经注意到房室起居对养生的关系,并对四时、五节、六气等与健康的关系引起重视。导引术在这个时期已形成一种专门学问,如果说上古时期人们作舞以宣导疗疾病是种原始、无定型的动作的话,那么,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导引已经发展成了较为系统的保健功。 诸子百家学说的兴起对养生学有很大促进作用,诸子也正是在探讨自然规律及生命奥秘的过程中,提出有关养生思想观点的。有代表性的主要是易经、道

19、家、儒家、杂家等的学术思想。 周易上通天文,下通地理,探讨宇宙、人生必变、所变、不变纳机理,进而阐明人生知变、应变、适变的法则。这种学术思想,也直接影响着养生学中,如阴阳学说,天人相应学说,顺应自然、调和阴阳,末病先防等原则,即源于易理。 春秋战国时期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说,提出了, “清静无为” 、 “返朴归真” 、 “顺应自然” 、 “贵柔”等主张,对中国传统养生学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道家所主张的“道” ,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即是其基本法则。 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就是关于“道”的具体阐述。所以,

20、人的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道家的宗旨之一,是追求长生不老 通过养生、避世、清心、寡欲等方式而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 管予的养生思想承袭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本原的思想,明确提出“道”即“精气”的观点。在养生方面,认为“精”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主张存精以养生, 并说“精气者,气之精者也” , “精存自生,其外安荣,内脏以为泉源” 。此外,他还提出存精的具体方法:“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摧,福将自归” ,即节欲存精的意思。管子还提出了起居有时、节制饮食、适应四时等重要的养生原则,并十分重视精神调养, 管子? 内业 “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 ”。调节情绪,保持乐观情绪,是养生的重要内

21、容。 儒家在养生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术思想和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强调精神调摄。养生首先要强调精神调摄,而最好的方法是减少物质欲望即所谓:“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尽心下) 。 论语颜渊中所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还提出了君子三戒,即“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孔子认为 “智者乐,仁者寿” ,孔子的“心斋”法,可视为第一个静功养生术。二是注意身体护养。这也是儒家养生思想的一个方面。合理的安排生活、注意起居有时、劳逸适度、饮食有节制是护养身体的基本原则。三是倡导饮食卫生。孔子对于饮食卫

22、生十分重视,为了保证身体健康,他提出了饮食保健的原则,即论语乡党中所说的:“食不厌精,烩不厌细” 。四是掌握“无怨”原则,也就是培养宽广的胸怀。 老子活了一百多岁 ( 见司马迁史记老子列传 ) ,庄子活了 83 岁,孔子活了 73 岁,孟子活了 84 岁。而依据历史资料,周秦时期平均寿命仅为 20 岁,对比之下,他们都是高寿,不能不说与善养生有关。 吕氏春秋是先秦杂家的代表作。全书计一百六十篇,涉及到养生内容的,约五十篇。 其思想体系不仅承袭了道、儒两家的内容,也旁采了墨、法等家之说。其养生思想的主要学术观点是:“毕数之务,在乎去害” 、 “趋利避害,顺应自然” 。 吕氏春秋强调精、气、神和形

23、体的统一,是生命的根本。如尽数篇说“故精神安乎形,而年寿得长也” 。认为“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吕氏还指出气不宣达与血脉壅塞都是不能长寿的原因。 战国末期的思想家苟况反对向天祈祷,积极地主张改造自然,首次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口号,有“人定胜天”的思想,认识到人的生命寿天井非由“天命”对养生学的发展有积极意义。 内经总结了先秦时期医药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中医养生学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它从医学的角度来讨论养生问题。 内经对人的生长发育、生理病理过程,以及对衰老、变老的机理,有了明确的认识。 内经对于养生的原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调摄精神与形体,提高防病

24、、防老机能;二是适应外界环境,避免外邪侵袭。 上古天真论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而去” ,是比较全面的概括。此外,还记载了许多具体的养生术,如异法方宜论的导引、按?等。 内经 的理论,对后世影像很大;历代的养生著作,多数是在内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先秦时期是我国从原始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生命。长期的医疗实践,为医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医理论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而内经则是这一时期内医学发展的系统总结和结晶,它为中

25、国传统养生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养生保健方面,提出了主动改善个人、环境卫生,合理调配饮食等措施,并有相应制度,以加强防病保健。导引术在这个时期已形成系统的专门学问。 三、形成阶段 公元前 221 年,秦王政结束了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 秦始皇,还有汉代的汉武帝等,都是梦寐以求“长生不老”术的封建君主。在这一历史背景下,医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养生学作为医学的一个分支也进人了发展期。这一时期内,出现了不少著名医家、养生家以及养生专论、专著,从而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传统养生学形成了较系统的学科。 秦汉时期出现的了道家的炼丹养生术使养生学走了一段曲折的道路

26、。秦皇、汉武、唐太宗、高宗、宪宗、敬宗、武宗、宣宗等,都由于服食仙丹妙药而丧生。 西汉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集宾客所写的的淮南子 ,对“形”与“神”的相互关系的理论有了新的发展。 淮南子对养生的论述,十分重视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出“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 。主张形体和精神,都不能操劳过度,认为“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 , “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无休独知之精;人之死犹火之灭也” 。 这个时期的帛画导引图 、华佗五禽戏的出现,标志着秦汉时期的导引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汉末医学家华佗,重视运动对健康的重要作用。据三国志华佗传载,他曾对弟子吴普讲述以动养生的主张,他认为:“

27、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臂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 ”华佗仿照虎、鹿、熊、狼、鸟的动作创编的“五禽戏” ,是流传下来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动功养生术。 后汉书说,他的弟子吴坚照着去练,“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整。 ”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导引养生研究丰富多彩,走上玄、道、佛综合宗教化道路。从少数人的养生,扩展到整个封建社会。 玄学代表人物嵇康的养生学代表作有养生论 。形、神共养是嵇康的总原则。嵇康提出“形恃神以立,劳须形以存又呼吸吐纳,服食养生,知形神相亲,表里俱济也” (养生论) 。嵇康认为形神是互相依存的,常做

28、“呼吸吐纳”之气功,并配合药物治疗,就能使“身心俱健” 。 嵇康养神的方法是“去欲” ,即去掉一切名利、喜、怒、声色、滋味、神虑等嗜欲。只要能做到“清虚静泰、少私寡欲” , “旷然无忧患,寂然无思虑” , “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 ,就可进入“内视反听” 、 “遗世坐忘”的精神境界,进而达到“安心” 、 “保神” 、“全身”的目的。 唐代孙思递在养生方面贡献巨大,促使养生学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孙思邈创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卫生保健体操,如“卧起、平气正坐,手叉掩项,目南视,上使手项与争,为之三过” , “屈动身体四极,反张侧掣,宜摇百关,为之各三” (枕中方导引) 。他认为常做这种运动 ,

29、 “使人精和,血脉流通,风气不入,行之不病”(枕中方 行气) 。孙思邈在导引理论方面也有较大的突破,他认为常练行气导引,可以增进健康,祛病延年。 干金要方中的养生序、道林养性、居处、按摩法、调气、服食、黄帝杂忌和房中补益等篇,既继承了前人的养生思想,又有自己的创见。他既主张静养,又主张运动;既主张药疗,又注意食补;既主张保精,又反对禁欲。这种辨证思想至今还很有影响。 唐代的科学,特别是医学发展较快,人们对生命、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刻, “养生术”也更加普及。这个时期的养生主要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对养生理论的阐述往往是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于一体,各取其长。二是汉唐时期的养生家,往往也是著名的

30、医学家,具有丰富的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因而,对养生方法的论述,多具体、实际而有效。三是这一时期的养生专论、专著,在理论上有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既承袭了先秦的学术思想,又有所创新。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四、壮大阶段 两宋、金元时期,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思想上出现了融道、儒、佛二教于一炉的“理学” , 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 宋以后,养生保健的重点开始转移,到明清时代,基本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老年养生学体系,与此同时,食物养生不断地深化和普及。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养生学家,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传统养生学的内容,并使养生学得到更

31、大范围的发展。在这一时期,养生保健专著的撰辑和出版是养生学史的鼎盛时期。 在宋元时期,对食养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化。 医家和养生家都非常重视饮食保健,因为这是防病治病、健体延年的基础。蒲虔贯根据五味入五脏,五脏分别旺于四时以及五行生克理论,提出了四时的饮食五味要求“四时无多食所旺并所制之味,皆能伤所旺之脏也。宜食相生之味助其旺气” 。认为“旺盛不伤,旺气增益,饮食合度,寒温得益,则诸疾不生,遐龄自永矣” (保生要录饮食门) 。 宋元时期苏轼和欧阳修不但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而且也是导引养生行家。苏轼写了不少养生论著,如问养生 、 养生说 、 读养生说等。他说:王公贵人所以“常苦于多疾” ,乃是由于畏

32、风寒,处优裕而就;农夫小子所以“未尝告疾” ,是因为不畏风寒,勤劳常动所成。苏轼还独创一套简便易行的养生术:即按摩、行气、叩齿、节食等。宋代的另一位大文学家欧阳修,在自己的养生实践中总结出“劳其形都长年,安其乐都短命”的规律,提出“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的主张,是十分宝贵的。宋代的导引养生不仅发扬了古代“动以养生”的思想,而且还创编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如无名氏创编的“八段锦”及道士蒲虔贯创编的“小劳术” 、陈希夷的“十二月坐功”等健身养生体操。 明清时期的养生家、医学家们搜集、整理了古代大量的养生资料并出版了很多有价值的养生著作。主要的有高濂的遵生八笺 (1591 年万历十九年刊

33、印 ) 、张景岳的景岳全书 ( 明末清初刊印 ) 等。这些养生著作图文并茂,记录和描绘了很多古代养生术式。在理论上也有所发展创新。明清时期的导引养生学,不仅在理论上有新的提高,在实践中也有新的发展。主要有简明八段锦及易筋经十二势等。明清时期的“八段锦”较宋代的“八段锦”简明易行。内容简明扼要,一学就懂,适应中老年人使用。另外,从八段锦和易筋经的理论和实践中创新而出的太极拳,有更高层次的保健价值。 宋元时期不仅充实和发展了前人的养生理论、原则和方法,而且对老年病学的防治和摄生保健有了突出了发展,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体系。明清时期养生专著大量发行出版,促进了养生学的深入和普及,在养生理论上丰富了以前的

34、养生学内容,提出了温补肾阳、治形宝精、调养五脏、动静结合等养生法则。同时,全面的发展了养生方法,使其具体实用。提倡导引保健、武术健身使老年养生保健又得到深入发展。总之,在这一时期,使养生学发展成为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较为系统的、科学的、完整的专门学说。 五、繁荣阶段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全世界的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中 90 年代,人们基本解决了温饱以后,人人重视养生与保健的问题,使得养生与保健的研究与实践进入了鼎盛时期,甚至成为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现代养生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普及性、广泛性、多样性、科学性等。养生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从分子和细胞的层次,利用现

35、代生命科学理论和手段,企图阐明影响寿命与健康的主要原因,从而提出新的保健方式。但迄今为止,除了对遗传和生命的本质、细胞调忘的规律有了重大突破外,具体养生保健方法还是处于总结前人的经验和规律,并注重从心理、社会和生活方式上全面开展养生保健的实践。目前,健身和美容成为继房子和汽车以后的第五大消费热点。可以预料,在 21 世纪随着生命科学的大发展,养生学的研究还会更加重视、更加普及,取得突破性进展。养生的研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会更加深远。 参考文献1、 顾建华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l998 年 8 月第 1 版2 、傅诗济中国文化的结构特征与中医理论模式 医学与哲学,1999(20)8:3

36、2-333 、谭兴贵中医论著的传统文化特点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1:19-234 、曹丽英,常存库中医体系文化模式论概要医学与哲学,1997(18)1:18-215 、杨东铭传统中医与传统文化相互关系略论宜春医专学报,1999(11)3:31-326、 陈国权,蒋有倩中医现代化研究的文化视点医学与哲学,1999(20)7:657 、何其灵对中医文化研究现状的思考医学与哲学,2001(22)6:36-388 、李如辉论中医文化学研究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2(26):4-79 、贾成祥中国文化与中医思维惯性的分析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18)3:78-791、 张岫峰中国传统养生学新华出版社, 1996 2、 张学梓,钱秋诲,郑翠娥中医养生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 3 、刘文诚,黄建文试论我国古代导引养生理论的发展演变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0 ( 34 ) 2 : 78-80 4、 曹 冬论先秦时期养生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对后世的影响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 ( 35 ) 3 : 26-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中医/养生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