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课 遇到危险我不慌目的要求:1感受安全给我们带来的快乐。2具有区分善恶的能力,学会自护自救。3知道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危害少年儿童的事例,学会正确对待生活中的问题。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日常生活中容易出现的危害少年儿童的事例,学会自我保护。难点:如何正确的区分善与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图片等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资料。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同学们,在生活中处处要注意安全,无论是家里还是户外。今天课文中就提出了许多应该引起我们重视的安全问题。二、学习课文,辨别真伪1读课文“辨析角” , 思考萧萧。勇勇和欣欣三人谁
2、做的对?2四人小组讨论:如果是你,那会怎么做?为什么?3汇报交流。允许学生辨析争论,教师不做结论。4写下你的做法。三、倾听故事,明白事理1听录音故事,猜一猜小红家是被谁偷的。2这个事例说明了什么?3你还知道犯罪分子有哪些不法手段?四、动动脑筋,想想办法1小品演示课文安排的情境剧内容。2小组讨论:如果你是片中的主人公,你将怎么办?3选小组代表全班交流,评选最佳方法。第二课时一、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反光镜”中情境。2自由想象,续说露露的结局。3教师小结:同学们讲了很多的结局,都提到了安全问题,看来我们在户外活动时确实应该选择比较安全的活动场所。二、合作研究1看图片,说说他们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
3、你曾经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和同桌同学说说。3你觉得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些什么?填空表格玩耍内容 注意事项三、自护自救1同学们讲得很好,要注意户外活动安全。但有时因为我们的疏忽,还是会遇到危险,课文的“活动角”当中就给我们做出了一些提示。2学习“活动角”了解常见安全隐患。3把你知道的急救方法告诉你的同桌同学。四、安全知识竞答,分男女生进行。五、总结:学习“安全歌”六、实践活动 设计一次有关“户外活动安全”的宣传活动。 参考资料:安全教育: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问答家庭生活安全同学们生活在幸福、温暖的家庭里,受到父母和家人的关心、爱护,似乎并不存在什么危险。但是,家庭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事情需要倍加注意和
4、小心对待,否则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家庭生活中也有安全问题。如何安全使用煤气?人们通常把天然气、石油液化气、煤气等可燃性气体都叫做煤气。煤气给人们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但如果使用不当,它也会造成灾难。使用煤气要注意以下各点;1认真阅读燃气器具等的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操作、使用。2使用人工点火的燃气灶具,在点火时,要坚持“火等气” 的原则,即先将火源凑近灶具然后再开启气阀。3经常保持燃气器具的完好,发现漏气,及时检修;使用过程中遇到漏气的情况,应该立即关闭总阀门,切断气源。4燃气器具在工作状态中,人不能长时间离开,以防止火被风吹灭或被锅中溢出的水浇灭,造成煤气大量泄漏而发生火灾。5
5、使用燃气器具(如煤气炉、燃气热水器等) ,应充分保证室内的通风,保持足够的氧气,防止煤气中毒。如何安全用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了。因此,我们有必要掌握以下最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l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总电源。2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3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4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插拔电源插头时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电线的绝缘皮剥落,要及时更换新线或者用绝缘胶布包好。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
6、用手去直接救人;年龄小的同学遇到这种情况,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6不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哪怕安装灯泡等简单的事情,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户外活动安全同学们到户外郊游、野营、游戏、体育锻炼,活动的空间更广阔,接触的事物更加复杂多样,存在的危险因素也增加了。户外活动应当注意的安全问题有哪些呢?登山活动应注意什么?登山对人的身心健康大有好处,但也潜伏着一定危险。为了保证安全,应该做到;l登山时有老师或家长带领,要集体行动。2登山的地点应该慎重选择。要向附近居民了解清楚当地的地理环境和天气变化的情况,选择一条安全的登山路线,并做好标记,防止迷路。3
7、备好运动鞋、绳索、干粮和水。在夏季,一定要带足水,因为登山会出汗,如果不补充足够的水分,容易发生虚脱、中暑。4最好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绷带等,以便在发生摔伤、碰伤、扭伤时派上用场。5登山时间最好放在早晨或上午,午后应该下山返回驻地。不要擅自改变登山路线和时间。6背包不要手提,要背在双肩,以便于双手抓攀。还可以用结实的长棍作手杖,帮助攀登。7千万不要在危险的崖边照相,以防发生意外发生自然灾害时的自护自救自然灾害是指洪水、地震、台风等自然现象给人类造成的灾害。以目前人类的科学技术水平和能力,人们还无法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也无法完全抵御自然灾害的破坏。但是完全可以根据自然灾害发生的规律和
8、特点,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地减少损失。外出时如何避免遭受雷击?雷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它实质上是天空中雷暴云中的火花放电,放电时产生的光是闪电,闪电使空气受热迅速膨胀而发出的巨大声响是雷声,雷雨天容易遭受雷击,致人受伤甚至死亡。避免雷击应当做到:1在外出时遇到雷雨天气,要及时躲避,不要在空旷的野外停留。2雷电交加时,如果在空旷的野外无处躲避,应该尽量寻找低凹地(如土坑)藏身,或者立即下蹲、双脚并拢、双臂抱膝、头部下俯,尽量降低身体的高度。如果手中有导电的物体(如铁锹、金属杆雨伞) ,要迅速抛到远处,千万不能拿着这些物品在旷野中奔跑,否则会成为雷击的目标。3特别要小心的是,遇到雷电时,一定不能到高耸的物体(如旗杆、大树、烟囱、电杆)下站立;这些地方最容易遭遇雷击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