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14399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研究以交通银行为例 单增建 交通银行河南省分行 摘 要: 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尤其是在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方面。在降杠杆、强监管的背景下, 大部分商业银行的息差继续收窄。为了更好地适应利率市场的变化, 结合利率市场化情况和有关银行的经验, 分析商业银行息差现状, 并结合实际息差情况, 对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存息差管理进行一些探讨, 旨在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息差管理能力。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净息差; 计息负债成本率; 管理策略; 作者简介:单增建 (1967) , 男, 河南郑州人, 经济师, 行长, 研究方向:商业银行转型发展。收稿

2、日期:2017-10-15Study on Commercial Banks Interest Margin Management at the Background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Taking BOCOM as an ExampleSHAN Zeng-jian Abstract: The commercial banks faced the enormous chanc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especially in the interest

3、 margin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Most of commercial banks interest margin kept narrow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lowering leverage ratio and strengthening regulatory. For better adapting to the changes of interest rate marke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interest margin condition of commercial ba

4、nks by combining with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situation and related banks experiences, and then made some discussions on saving interest margin management of commercial bank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BOCOMs actual interest margin situation, in o

5、rder to improve the commercial banks capacity of interest margin management.Keyword: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net interest margin; interest bearing debt cost rate; management strategy; Received: 2017-10-15一、引言近 20 年来, 我国一直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随着 2014 年、2015 年取消商业银行存款、贷款利率浮动上下限管制, 利率市场化改革工作已基本完成。与此同时, 国

6、内商业银行息差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变化。第一阶段是 2000 年左右, 各家银行息差水平主要由央行的基准利率决定, 差异不大;第二阶段是2012 年开始, 随着利率管制逐步放开, 银行面临了新的挑战, 银行管理水平在息差水平差异化中逐步显现;第三阶段是 2015 年资本市场引发的流动性危机, 受市场资金供求影响, 息差波动逐渐加大。中国金融体系一直是由银行间接融资模式主导, 利息净收入是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 在各家银行营业收入中的比例, 现阶段仍达到 70%甚至 80%以上。粗放的息差管理模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银监会的定量测算也表明, 如果今后 10年内完全放开存款利率, 实现完全利率市场

7、化, 银行息差收入可能下降 60-80个基点, 银行利润将降低一半, 这对于习惯靠息差生存的我国银行业来说, 是巨大的挑战。因此, 本文主要基于利率市场化情况和有关银行的经验, 结合交通银行的实际案例, 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对银行息差管理的影响, 旨在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的息差管理能力。二、我国商业银行息差整体情况(一) 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息差大幅收窄2013 年 7 月, 央行取消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贷款基准利率的下限, 并自 2015 年 10 月起不再设存款利率浮动上限, 前者增加了客户贷款议价的能力, 后者增加了客户存款议价的能力, 意味着银行在资产负债两端面临着前后夹击, 资金来

8、源成本上升, 资金运用回报下降。从图 1 可以看到, 2010 年以来,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 无论是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市商业银行, 净息差呈现逐渐收窄的趋势1。图 1 20102016 年我国上市银行净息差走势图 下载原图从 2016 年度上市银行的报表来看, 尽管计息负债成本在下降, 但生息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幅度远大于负债成本的下降幅度, 商业银行净息差历史上首次降至2.5%以内, 上半年净息差仅为 2.27%, 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 0.24%, 较第一季度也下降了 0.08 个百分点。17 家上市银行 (含重庆农村商业银行) 上半年净息差的简单平均数为 2.26%, 不及商业银行

9、整体平均水平。10 家低于均值的上市银行中净息差最小的是光大银行的 1.88%和中国银行 1.90%, 较一季度而言, 17家银行净息差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预计全年的净息差还会进一步收窄。(二) 交通银行息差收窄较快, 面临严峻挑战作为股份制银行的重要代表, 交通银行息差收窄尤其明显, 持续下滑, 已显著低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平均水平。2017 年上半年, 交通银行净息差为 1.57%, 较上年收窄 6 个基点, 招商银行净息差 2.43%, 相差 86 个基点。还原增值税价税分离因素后, 交通银行净息差为 1.72%, 同比下降 44 个基点。横向来看, 近年来交行整体息差

10、水平不佳, 与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对标同业相比优势不明显 (见表 1) 。纵向来看, 受近年来经济增速下行、投资回报率下降、利率市场化 (存款利率上限完全放开和基准利率下调) 等因素影响, 银行业净息差整体显著收窄, 近三年的降幅达 79 个基点。目前交通银行面临第一个压力即是息差收窄导致的利润增长后劲不足的压力。在资产端, 直接融资、互联网金融等快速发展, 给获取优质资产资源、提升定价水平带来较大挑战;在负债端, 央行先后上调 MLF 利率、逆回购利率和 SLF 利率, 市场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 资金紧张形势成为常态, 负债成本控制难度较大。表 1 近年来同业净息差对比 (%) 下

11、载原表 三、交通银行息差收窄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一) 从息差指标看, 负债成本较高、结构不合理是主要原因国内外的研究普遍采用净利差率, 即净息差 (NIM) 作为净利差的数据指标进行计算分析。2净息差=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余额=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平均生息资产余额= (平余生息资产余额生息资产收益率-平均付息负债余额计息负债成本率) /平均生息资产余额=生息资产收益率-付息负债成本率 (平均付息负债/平均生息资产) 。从公式中不难看出:平均付息负债/平均生息资产相对稳定, 不是造成交通银行年度息差收窄的主要因素。那么净息差水平主要取决于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因此分析生息资产

12、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的影响因素, 是分析商业银行息差变化原因的关键。1. 从总量上来看, 交通银行的计息负债成本较高我们选取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及与交通银行体量相当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的有关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 (见表 2 和表 3) 。从数据可以看到, 近 6 年来, 交通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平, 在五大行中排名一直处于首位;与股份制银行相比, 接近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 具有一定的优势, 这与交通银行的市场地位和规模相匹配。但是计息负债成本也最高, 以 2016 年为例, 交通银行计息负债成本率为 2.17%, 显著高于四大行, 并分别高于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0.54 和 0.05

13、个百分点。3可见, 造成交通银行净息差水平较低的主要原因为计息负债成本率过高。表 2 近年来同业生息资产收益率对比 (%) 下载原表 表 3 近年来同业计息负债成本率对比 (%) 下载原表 一是市场化负债利率占比较高, 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大。2017 年一季度交行市场化利率负债占比为 9.19%, 高于四大行平均水平 25 个基点。二是负债增长主要依赖于封闭式理财存款。2017 年一季度交行封闭式理财存款余额在该季度负债增长中的占比达 136%。三是存款定活结构不均, 活期存款占比有所下降。2017 年一季度交行活期存款占比较年初下降 3.59 个百分点, 其中结算类活期存款占比下降 4.37

14、个百分点。2. 从结构上看, 产品配置结构和到期期限结构不合理虽然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的高低, 受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的影响, 但银行本身可以主动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结构, 来尽可能最优化生息资产收益率和较低的负债成本率。静态来看, 即假设基准利率和市场利率保持不变, 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和付息负债成本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结构配置的合理性。(1) 产品配置结构中, 交通银行高收益资产和低成本负债产品占比较低。低成本类负债和收益类资产占比越高, 整体的收益率就越高。因此, 有限的资产新增额度要优先配置至高收益资产。而通过与招商银行的对比可以看出 (见表 4、表 5) :表 4 2016 年生

15、息资产结构、客户贷款结构对比 下载原表 表 5 2016 年计息负债结构、客户存款结构对比 下载原表 资产配置方面:交通银行的高收益的资产, 特别是零售贷款、房地产贷款, 在整体资产中占比较低。2016 年交行个人贷款占客户贷款为 28.91%, 房地产行业贷款占客户贷款为 4.97%, 分别低于招商银行 9.64 个百分点和 2.01 个百分点。因此, 能否将有限的资产新增额度优先配置于高收益的资产, 成为交通银行改善息差能力的一个关键因素。负债结构方面:交通银行的低成本负债在计息负债中占比较低, 2016 年交通银行客户存款占计息负债为 69.05%, 活期存款占客户存款为 51.77%,

16、 个人活期存款占个人存款为 47.59%, 分别低于招商银行 3.75、11.16、26.49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交通银行在个人金融领域的议价能力较弱, 管理有待进一步提升。(2) 到期期限结构中, 长期资产和短期重定价资产占比较低。在资产期限结构中, 静态来看, 较长到期期限资产占比越高, 整体收益率越高。因此, 在流动性管理得当的前提下, 要优先配置较长到期期限资产。动态来看, 即当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处于上行或下行通道中时, 银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的边际变化还要看重定价期限结构。重定价期限 (重定价日和到期日孰短者) 越短, 越能更快消化利率下行的负面影响, 更快享受利率 (基准利率或市场

17、利率) 上行的收益, 因此, 在看多利率时, 宜缩短重定价期限, 否则拉长。从表 6 可以看到, 截至 2016 年末, 交通银行资产余额中 3 个月以内到期或重定价的资产占比 48.94%, 低于招商银行 8.46 个百分点。这使得招商银行在当前市场利率抬升阶段, 可以更好更快地改善息差水平, 也是 2017 年以来交通银行相比招商银行息差收窄加快的重要原因。表 6 2016 年末各到期期限或重定价资产占比 下载原表 (二)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 影响交通银行息差收窄的其他因素分析1. 市场环境变化影响息差稳定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发展与宏观经济的繁荣萧条息息相关。经济新常态下, 伴随着经济增速换挡

18、, 商业银行经营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困难, 高增长、高息差和高利润的“三高”时代已成过往。今年以来, 市场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央行实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 央行将表外理财资产纳入 MPA 广义信贷, 经济结构调整、监管升级、金融脱媒、互联网金融冲击、客户需求多元化, 利率市场化带来的金融体系价格变动和资金逐利性流动更加频繁, 在这样的监管和市场环境下, 银行间市场流动性趋紧, 银行同业负债成本显著上升, 但资产收益却没有同步上升。4在核心负债增长不足的情况下资产快速投放, 必然导致主动负债的被动吸收, 而这些主动负债由于资金面紧、价格偏高, 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息差水平的稳定。2. 前瞻性预期管理

19、不完善影响息差管理现代市场经济中, 预期管理非常重要。无论是股市、债市, 还是货币市场、商品市场、期货市场, 都离不开预期管理。市场主体的每一个行为都是跟着预期走的, 都是先有预期, 再采取行动。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终目标, 是逐步过渡到以 SHI-BOR 为基准的市场利率调节方式, 淡化存贷款基准利率。5目前商业银行普遍采取全额资金管理方式, 并采用 FTP 进行内部计价。FTP 能否及时跟进 SHI-BOR 的波动变化, 对于提高议价能力具有直接影响。随着市场资金供求态势的日趋多变, 需要商业银行准确预判价格走势, 建立预期机制, 并缩短从总行决策到一线响应的传导时间, 实现基于市场

20、利率的浮动定价、动态议价、快速反应, 提高定价策略落地的时效性, 增强营销竞争力。目前, 交通银行利率预期研究及其运用具备一定基础, 但存在职责分工不够清晰、专业研究队伍不够健全、内部协同合作不够充分和机制流程不够完善等问题, 全集团统一的利率预期管理体系未建立, 这都影响了息差的及时管理。3. 经营策略不明晰影响息差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产品设计、商业模式、运营管理等方面都越来越表现出趋同性。在利率市场化、息差不断缩小的形势下, 商业银行趋同性的特点容易演变成价格竞争。而要改变这种局面, 各类银行应在准确把握自身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 寻求差异化的发展策略。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历史沿革、资产

21、规模等优势可以发展全产品线业务, 但由于内部严格的审批机制, 其提供的产品一般都是标准化的, 且由于风险容忍度较低, 其业务的定价水平不会太高, 薄利多销将成为未来息差收入的发展方向。而股份制银行则应坚持“特色”路线, 明确市场定位, 例如打造“零售银行”“中小企业伙伴银行”等。6以招商银行为例说明, 该行就是就是将零售业务作为战略方向并长期坚持, 精耕细作, 造就了显著的息差优势。因此商业银行要明确自身定位, 形成自己特色鲜明的经营模式, 以提高息差水平。在利率市场化环境下, 交行的很多问题主要源于定位不清。虽然是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 但资产规模与其他四家行相比差距较大, 因此很难照搬四大

22、行的业务模式, 监管模式和自律要求也不同于股份制银行。因此, 交通银行需要有加强自身研究, 找到正确市场定位, 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 走出一条转型发展的康庄大道。4. 稳健风险管理要求息差策略适宜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 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逐步放缓, 伴随着存款竞争加剧, 存款理财化, 互联网金融分流, 相应地会在资产端产生提高收益的需求。而高资产收益率形成高息差, 但也伴随较高的风险, 产生不良贷款。可能由此带来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增加。如果银行不具备与风险水平相适应的风险识别能力和控制能力, 单纯提高风险偏好以期获取更高的资产收益、扩大息差水平, 可能会因风险爆发而承担损

23、失。因此, 商业银行在估算资产收益的时候, 要根据资本要求预估负债成本容忍区间, 与风险承受能力相协调。目前, 交通银行正在不断地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水平, 引入新的风险管理技术, 建立规范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精准的风险计量控制模型和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着力提升风险识别能力, 全力塑造专业化、精细化和精准化的风险定价能力。四、进一步提高息差管理的建议(一) 优化顶层设计, 搭建战略框架首先, 加强顶层设计。息差管理需要全行上下、前中后台、总分支行在经营理念、战略定位、风险偏好、业务模式、资负配置以及激励考核等方面通盘考虑、协同一致、整体推进。7从长远看, 在利率市场化条件下, 把息差管理列入

24、战略管理非常必要, 以协调、推动全行息差管理工作, 整合行内外研究资源和信息资源, 持续做好息差管理的预判和决策。其次, 完善机制体制。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建立是否科学有效, 不仅是对管理能力的反映和体现, 也是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保障。由于息差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也是转型发展的一项重大改革, 而配套政策的支持和制度措施的跟进都非常重要。一方面, 进一步完善息差管理的“三大体系”建设, 包括一站式综合服务体系建设、一体化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和立体化渠道拓展体系建设。另一方面, 不断创新息差管理的“五大机制”, 包括创新综合平衡定价机制、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机制、创新业务流程再造机制、创新科技信

25、息支撑机制和创新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再次, 优化产品结构与管理工具。把降成本作为息差管理的首要任务, 作为增收创利的主要渠道。聚焦于优化客户结构、渠道结构、业务结构, 打造专业化、特色化的经营优势, 让较高而稳定的息差成为银行战略“水到渠成”的结果。8在业务层面, 客户经理最需要的工具是能够随时查询自己所管客户的综合贡献, 着重打造有效的系统工具, 准确及时地向客户经理反映客户综合贡献;在系统支撑方面, 优化利润预测模板, 前台部门出去谈业务, 需要事前掌握贷款定价的依据, 如果没有系统工具支持, 客户经理作贷款定价只能依靠经验、靠拍脑袋, 管理方式相对粗放。(二) 建立预期机制, 做好风险防控

26、随着我国货币政策框架逐步向间接型、价格型转型, 以及利率市场化改革、金融去杠杆的持续深入推进, 利率调控呈现新特征, 影响因素增多, 传导路径复杂, 波动幅度加大,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配置、业务产品定价管理、利率风险管理、息差管理、预算考核管理、流动性管理等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而对利率走势的准确预判是银行做好上述管理工作的基本前提, 有助于前瞻、动态地优化资产负债配置和业务产品定价, 在确保流动性安全的同时稳固息差, 争取获得超额利润。而风险管理水平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净利润, 息差管理不能完全脱离银行风险偏好等政策指标。一方面, 坚定不移地坚持稳健与审慎的风险管理取向, 建设稳健、安全、健康和

27、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这样的发展战略和风险偏好框架下, 做好息差管理;另一方面, 在息差管理设计和分配指标时, 避免脱离整体策略, 要在业务、风险等方面综合考虑, 避免不利影响。既不为提高息差而不顾风险、贸然加大对高风险资产配置, 也不对新情况、新问题、新业务、新模式畏缩不前。(三) 明确客户定位, 提高客户黏性息差是表象, 客户是根源, 优化客户结构是改善息差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聚焦客户细分, 以 AUM 为统领, 通过细分客户和细分市场, 突出重点客户、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 深入细致地做深产品、做透客户、做出品牌、做大有效客户数和交易型客户数, 争取优质客户和优势业

28、务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通过精准的客户定位, 从根本上扭转息差管理的不利局面, 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坚持以客户为中心, 聚焦客户细分, 大力提升客户营销服务能力, 优化服务流程、提高响应速度, 以良好的客户体验赢得客户认可。加强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创新服务方式, 保持优质服务的行业领先地位。牢固树立内部客户服务意识, 改进工作作风, 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形成“后台为前台, 前台为一线, 全行为客户”的高效服务链条。坚持把服务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做优主业、做精专业, 提高客户黏性。参考文献1王轶, 刘璐.利率市场化与商业银行经营效率J.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17, 9 (344) :

29、41-46. 2喻茂竹, 孙英隽.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净息差的影响因素研究J.财税金融, 2014 (28) :88-90. 3孟志芳, 罗琳.新常态下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探究A.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2017, 8 (343) :49-55. 4姜欣欣.商业银行创新息差管理的策略N.金融时报, 2017-06-26 (012) . 5郑作标, 袁秀霞, 吕炜, 李秀红.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时代金融, 2014 (10) :123-124. 6巴曙松, 李慧华.利率市场化下商业银行存贷款业务应对策略J.苏州大学学报, 2017 (1) :96-100. 7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课题组.上市银行净息差分化的深层原因及启示J.中国银行业, 2017 (1) :59-62. 8鄂永健, 仇高擎, 武雯.商业银行息差管理:新挑战、新观念、新策略J.商业银行, 2017, 7 (189) :45-47. 注释(1) (1) 数据来源:2016 年银行业运行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