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豌豆杂交实验.ppt

上传人:kaixinyidian 文档编号:12222673 上传时间:2021-11-16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豌豆杂交实验.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豌豆杂交实验.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豌豆杂交实验.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豌豆杂交实验.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豌豆杂交实验.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如:豌豆的花色、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茎的高矮等都可以称之为性状。,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生物表现出来可以观测到的特征),2、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相关概念:,1)牵牛花的阔叶与小麦的窄叶 ( ) 2)兔的白毛与黑毛 ( ) 3)猫的长毛与卷毛 ( ),请判断下列性状是否为相对性状:,不是,是,不是,下面都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 红葡萄与白葡萄 黄菊花与白菊花 黑头发与黄皮肤 白猫与黑狗 高杆水稻与矮杆水稻 黄牛与奶牛 A、 B、 C、 D、,C,3、自交:雌雄同体生物的自体受精。 植物:指雌雄同花植物的自花授

2、粉或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均为自交; 动物:由于多为雌雄异体,所以基因型相同的个体间交配即为自交,其含意较植物要广泛些。 4、杂交:不同基因型的个体之间的交配。即指不同种、属或品种的动、植物进行交配。,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原因一:,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闭花受粉,花未开放时,已经完 成受粉的过程。,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 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 上的过程。,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 程。,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原因二:,豌豆有一些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原因三:,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原因四:,繁殖周期短,子代数目多。,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

3、验,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杂交操作步骤,1、去雄,2、套袋,3、授粉,4、套袋,时间:花蕾期,父本,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母本,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去雄,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常用符号:,1)父本:,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母本:,3)亲本:,P,6)杂种后代:,F,4)杂交:,7)杂种子一代:,F1,8)杂种子二代:,F2,5)自交:,显性性状,在杂种子一代(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子二代(F2)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高茎),在杂种子一代(F1)中未显现出的性状。,(矮茎),相关概念:,互交,杂交时,父本母本相互

4、交换。分为正交和反交。,若甲为父本,乙为母本为正交,则乙为父本,甲为母本为反交,P(亲本),F1 (子一代),(高茎),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讨论: 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呢?难道矮茎就这样消失了吗,还是它依然存在只是隐藏起来了?如果这样,如何证明?,787 : 277,P,F1,F2,3:1,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现象。,偶然?还是必然?是个别现象?还是普遍现象?,孟德尔对豌豆的其它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其结果也与茎的高度相类似。如下表:,F2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是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中按一定比例分离?,观察实验、发现问题,1)性

5、状由遗传因子决定,每个因子决定着一种 特定的性状。,孟德尔提出假说:,决定显性性状(如高茎)的遗传因子。 用大写字母表示。(D、B、P) 如:高茎的显性遗传因子为D。,决定隐性性状(如矮茎)的遗传因子。 用小写字母表示。(d、b、p) 如:矮茎的隐性遗传因子为d。,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解释问题,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如:纯高茎遗传因子是DD, 纯矮茎遗传因子是dd。,孟德尔提出假说:,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如:纯高茎DD,纯矮茎dd。,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如:F1中的高茎Dd。,纯合子,杂合子,隐性个体一定是纯合子,纯合子

6、的性状能稳定遗传 杂合子的性状不能稳定遗传,对分离现象的解释,3)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孟德尔提出假说,D对d有显性作用, F1(Dd)只表现为高茎。,对分离现象的解释,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孟德尔提出假说:,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成对遗传因子分离,雌雄配子随机结合,DD:Dd:dd=1:2:1 高茎:矮茎=3:1,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图解,配子,F2,高茎,高茎,高茎,矮茎,3 : 1,F2发生性状分离的关键并不是F2本身,而在于F1代产生配子时产生了几种类型的配子。,表现

7、型:,是指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是一定的基因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表现,基因型:,是指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表现型=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相关概念,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用同一个英语字母的大小写表示,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演绎推理(纸上谈兵),1、概念:测交杂种一代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2、测交的过程,不看书试着写出测交过程图解,测交:让F1 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d,d,高茎,dd,矮茎,1 : 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说、解释问题,根据假说、演绎推理,

8、设计实验、验证假说,结果与预期相符,实际的测交实验结果,测交结果符合预期设想: 1)证实F1是杂合子; 2)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中。,分离定律内容,在生物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细胞学基础:,减数分裂中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开。,适用范围:,真核生物、有性生殖过程、核遗传、一对相对性状,红果西红柿与黄果西红柿杂交,F1所结的果实全是红色。这说明西红柿果实红色是_性状,黄色是_性状。将F1产生的种子种下,100株F2中将有_

9、株是结红色果实的。,想一想,显性,隐性,75,一株高杆小麦自花传粉产生200粒种子,长出的幼苗中148株为高杆,52株为矮杆。可知,_是显性的,_是隐性的。,高杆,矮杆,想一想,基本概念,1.交配方式,2.性状类,3.个体类,4.基因类,1、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狗的长毛和卷毛 B.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C.玉米叶梢的紫色和叶片的绿色 D.豌豆的高茎和蚕豆的矮茎,2、用纯种的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进行杂交试验,产生种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其比为。 的遗传因子组合有种,其比 为 F2的表现性状有 种,比例为,:,:,:,3、一对杂合子的黑毛豚鼠交配,生出四只豚鼠。它们的性状及数量可能

10、是 A.全部黑色或白色 B.三黑一白或一黑三白 C.二黑二白 D.以上任何一种都有可能,4、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的是 ( ) A.表现型的比为 B.产生配子的基因型比为 C.基因型的比为 D.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为,B,5、关于纯合子和杂合子的概念,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B纯合子能够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C杂合子不能稳定地遗传,它的自交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D高茎甲与高茎乙杂交,后代全是高茎的,所以高茎甲和高茎乙是纯合子,D,6、基因型为Dd的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一条染色体上的一条染色单体上有D基因,那么与其共用一个着丝点的另一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应是( ) A.dB.D C.D或d D.D和d,B,7、下列对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B.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C.在相同的生活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 D.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中学实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