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校名 推荐欧洲的宗教改革一、中世纪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直接原因 :在思想文化和经济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教会贪婪腐败,其掠夺最终引发改革运动(天主教地位:经济上 ,是最大的封建地产所有者;政治上 ,教权高于世俗王权,至高无上; 思想文化上 ,支配文化教育,钳制人们思想;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广大人民深受教会束缚。)经济根源(根本原因):随着西欧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天主教会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政治因素 :民族观念的崛起。民族国家的形成要求打破中世纪天主教会“一统天下 ”的局面文化因素 :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推动宗教改革德国因素 :德国受罗马天主教会压榨最重二、典型的宗
2、教改革(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改革的原因1)根本原因: 15 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提出了国家统一的要求,但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外交手段阻挠德国的统一。2)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3)思想因素:人文主义的熏陶。4)直接原因(导火线) : 1517 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5)主观原因:马丁路德立志改革2、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1517 年 10 月 31 日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 1)思想核心是 “因信称义” ;( 2)圣经 是信仰的惟一权威。 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否定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 ( 3
3、)提出要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 ( 4)生活中一切正当手艺和职业都是善功; ( 5)主张建立民族教会;4、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影响( 1)确立了与罗马教廷不同的基督教派,冲击了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打开天主教神权体系的缺口,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2)推动了广大人民的反封建斗争(闵采尔人民起义 )5、改革的实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二)日内瓦的“教皇”卡尔文宗教改革1、背景:(1)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 2)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3)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2、内容:(1)信奉“因信称义” , 坚持圣经是最高权威,反对教皇权威;(
4、2)提出“先定论” ,宣扬选民和弃民,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节制、忍耐等美德;(3)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建立廉俭教会,简化宗教仪式。3、影响:( 1)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 2)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卡尔文思想被奉为指导思想;1名校名 推荐( 3)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泛传播,并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比较加尔文与路德两大新教教义的异同。为何说加尔文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相同:强调圣经的地位主张信仰得救主张简化
5、教会仪式,建立廉俭教会不同: 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也宣称“先定说” ,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卡尔文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 即人的得救与否完全由上帝预定, 人的意志无法改变; 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 )路德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 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 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
6、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这种主张彻底否定了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的作用,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也为资产阶级剥削提供依据,所以说该教义更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更为激进。(三)国王领导的英国宗教改革享利八世宗教改革1、背景:( 1)16 世纪,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英国社会各阶层特别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教会的情绪高涨,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2)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2、时间:1534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至尊法案”,进行宗教改革。3、内容: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纳年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
7、上与罗马教廷的联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成立专门机构, 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保留天主教主制、 基本教义和仪式; 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4、影响: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它的最高首脑是国王而不是教皇,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改革很不彻底, 英国随后出现了清教运动,要求进一步清除天主教的残余,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5.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领导和方式:由国王领导,依靠王权自上而下进行的内容: 国王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建立了民族教会,但也不彻底,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和教规。体
8、现了英国王权与罗马教廷的权利之争。影响: 宗教改革其实是加强英国的封建专制 ,当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引发了资产阶级的清教徒运动。三、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一)、性质: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二)、作用:1、政治上;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它剥夺了教会在各国的政治、经济权益,各国王权得到加强,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2、经济上: 确立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夺取了大量原属教会的财产,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名校名 推荐3、思想文化:( 1)、打破了天主教会精神垄断,使人们的思想得到解放,发展了人文主义。( 2)、帮
9、助新教徒阅读圣经 ,发展本民族文化,各国普遍重视教育,兴办学校,增加包括自然科学在内的学习科目,促进了西欧各国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3)、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旗帜(尼、 英资产阶级革命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1)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在当时, 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人们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同时, 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
10、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 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相同点( 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 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 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
11、古典文化, 马丁 ?路德从 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 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 ?路德就是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以上这些相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 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 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不同点( 1)在人的问题上,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 2)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 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
12、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 3)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 4)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5)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 ?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