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中考初中化学金属及酸碱盐反应的图像1 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 M, 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判断合理的是A M 中一定含有碳酸钠B图中 ab 间 (不含 a、 b 两点 )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C bc 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有气泡产生D d 点溶液中的溶质为两种【答案】 B【解析】【分析】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硫酸钡沉淀和水,硫酸钡不溶于稀盐酸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根据题意,只含一种杂质的硫酸溶液M,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后,再加足量的稀盐酸,开始沉淀增加,然后沉淀不变,最后沉淀减少一部分,然后保持不变。【详解】A、 M 中一定不含有碳酸
2、钠,因为是硫酸和碳酸钠二者反应生硫酸钠和水、二氧化碳,不能共存,不符合题意;B、 ab 过程中沉淀不变,说明加入的盐酸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氢氧化钡显碱性,故图中 ab 间(不含 a、b 两点)滴入酚酞溶液变红色,符合题意;C、 bc 段表示沉淀部分消失,因为溶液中不可能存在碳酸根,故沉淀中没有碳酸盐沉淀,故无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D、 d 点溶液中有溶于盐酸的沉淀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盐,有盐酸与剩余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的氯化钡,还可能有剩余的盐酸,故溶质不少于两种,不符合题意。故选B。2 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A向 MnO2 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
3、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不考虑温度变化)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故 A 正确;B、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铜,反应的关系式为2Al+3CuSO 4 = Al 2SO4 3+3Cu份的铝和硫酸铜反应生成192 份的铜,则溶液的54, 54192质量减少,反应完全,溶液的质量不变,故B 正确;C、向一定量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溶解,溶质质量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增大,当溶液达到饱和时,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再增加
4、,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C 正确;D、向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反应完全,沉淀的质量不变,故 D 不正确。故选D。3 向一定量的 Ba( OH) 2 溶液中逐滴加入稀 H2SO4 下列图象中 V 表示加入稀 H2SO4 的体积 , 其中正确的是ABCD【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随着反应的进行沉淀量不断增大,直至恰好反应,沉淀量不再改变,图象正确,故此选项正确;B、硫酸与氢氧化钡反应会生成水与硫酸钡沉淀,一开始就有沉淀生成,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C、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
5、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pH 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D、氢氧化钡显碱性,随着酸量的增加溶液的碱不断减少,pH 值变小,直至恰好反应pH=7,再加入稀硫酸酸性不断增强,故选 A。pH 小于7,图象错误,故此选项错误。4 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ClH242322、中的一种或几种,取适量SO、 Na CO 、 BaCl 、 MgCl该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证确的是()A O A、B C过程中均没有发生化学反应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H2SO4、 MgCl2C该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O3、BaC
6、l2、 NaClD C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有NaCl、 NaOH【答案】 B【解析】【分析】开始一段时间内不产生沉淀,说明氢氧化钠先和稀硫酸反应,即溶液中含有硫酸,则溶液中不含有氯化钡、碳酸钠,是因为硫酸和氯化钡、碳酸钠不能共存,硫酸完全反应后,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钠,不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含有氯化钠。【详解】A、 OA过程中,稀硫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H2SO4、 MgCl2,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溶液中一定没有 Na2CO3、BaCl2、可能含有 NaCl,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 C 点中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该
7、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B。5 现有盐酸和 CaCl2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滴入23Na CO ,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与滴入Na2CO3 溶液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先冒气泡,后产生白色沉淀B滴至 bg 时,溶液中的含HCl、 NaCl 两种溶质C滴至 cg 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D滴至 dg 时,溶液pH7【答案】 B【解析】【详解】A 、向盐酸和 CaCl 2 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入 Na2 CO3 溶液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后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故正确;B、滴至 bg 时,溶液中不含 HCl ,含有反应生成的 NaCl
8、 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钙两种溶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 滴至 cg 时,沉淀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此时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D、滴至 dg 时,溶液中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和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因此溶液显碱性,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 B。6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的实验操作的是A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B相同质量的铁和锌分别与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反应C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D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其中一份加入少量 MnO 2【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向稀硫酸和硫酸铁的混合溶液中滴加
9、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后再与硫酸铁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沉淀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错误;B、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反应速率快,反应时间短;由于盐酸是足量的,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的相对原子质量,要生成等质量的氢气,需要的铁就较少,所以相同质量的锌铁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时,铁生成的氢气多,水平线靠上,故选项图象正确;C、向一定量氯化钡与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至过量,碳酸钠先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溶液的酸性逐渐减弱,pH 逐渐增大,稀盐酸消耗完,溶液显中性, pH=7;碳酸钠再与氯化钡反应生成
10、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这一过程中pH=7;继续滴加碳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pH 大于 7,故选项图象错误;D、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故选 B。7 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 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示意图是()ABC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滴加盐酸溶液最终变为酸性,与图像不符,A 错。B、加入稀盐酸,首先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大,其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溶
11、液质量增大,但是增大幅度小一些,最后碳酸钠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稀盐酸,溶液质量增大,幅度和稀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时相同,与图像相符,符合题意。C、加入稀盐酸,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开始不能产生气体,与图像不符,故C错。D、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立即产生氯化钠,图像不符,故D 错。故选: B。8 下列四个图像中有关量的变化趋势与对应叙述关系正确的是( )A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C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D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答案】
12、 D【解析】【分析】【详解】A. 向 pH=4 的盐酸溶液中不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由于反应中有水生成,溶液的pH 会不断趋近于14,但不会大于14,不符合题意;B. 在密闭容器中加热木炭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铜的质量不断增大,当反应完全后,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C. 向一定量的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稀盐酸先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该过程不会产生沉淀,氯化铁再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氯化钡,沉淀质量增加,反应完全后,沉淀质量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D. 向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中分别加入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锌和盐酸反应生成
13、氯化锌和氢气,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 2H 2, Fe2HCl=FeCl 2H 2,。当盐酸少量时,因为加入盐酸的质量相等,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也相等;当盐酸过量时,根据方程式可知,每 65 份质量的锌产生2 份质量的氢气,每56 份质量的铁产生2 份质量的氢气,所以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铁产生的氢气多,图像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9 向盛有一块铝片的容器中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该铝片没有打磨B ab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l+2HCl=AlCl2 +H 2C 0 c 段容器内液体的
14、质量一直增大D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从图中可知,0 a 段没有生成氢气,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空气中和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加入盐酸后盐酸首先与氧化铝反应,没有氢气生成,所以0a 段没有生成氢气,说明加入的盐酸首先是和铝片表面的氧化铝反应,这就说明该铝片在加入盐酸之前没有打磨,选项 A 正确;B、 ab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其化学方程式是:2Al+6HCl=2AlCl3 +3H 2,题中所给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选项B不正确;C、 0 a 段容器内,随着盐酸的加入,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
15、水,没有气体生成,液体的质量为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化铝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一直增大;ab 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但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加入的盐酸质量与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之和,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b c 段容器内,反应已经结束,但随着盐酸的加入,液体质量也一直增大。因此0 c 段容器内液体的质量一直增大,选项C正确;D、因为 0 a 段,发生的是盐酸和氧化铝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b c 段加入的盐酸没有反应,所以a b 段发生的反应是铝和 c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两种: AlCl3 和HCl。选项D 正确。故选B。10 向含 HCl、 CuCl22
16、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 溶液,随着2+、 Mg2+依和 MgClpH 增大, Cu次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溶液中析出固体质量与pH 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 pH 小于 4.2 的范围内,无化学反应发生B a 点处析出的固体是Cu( OH) 2 和 Mg ( OH) 2C pH 在 6.7-8.6 范围内,溶液中有3 种溶质D若 m2 =2m1,则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相等【答案】 C【解析】【分析】向含 HCl、 CuCl2 和 MgCl2 的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 溶液, HCl 先和 NaOH 反应生成 NaCl 和H O, CuCl 再和 NaOH 反应生成 Cu
17、(OH) 沉淀和 NaCl,MgCl再和 NaOH 反应生成 Mg(OH)22222沉淀和 NaCl。【详解】A、 pH 小于 4.2 的范围内,是HCl 和 NaOH 反应生成 NaCl 和 H O,没有固体析出,不符合2题意;B、 a 点处是 CuCl2 和 NaOH 反应生成 Cu(OH)2 沉淀和 NaCl,析出的固体是Cu(OH)2,不符合题意;C、 pH 在 6.7-8.6 范围内, HCl、 CuCl2 已完全反应, MgCl2 还未反应,所以溶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有3 种溶质,符合题意;D、 若 m2=2m1,说明生成的Cu(OH)2 和 Mg(OH)2 质
18、量相等,均为 m1,设原溶液中氯化铜的质量为 x,氯化镁的质量为 y。CuCl 2Cu(OH) 2MgCl 2Mg(OH) 2135989558xm1ym1135 x95y98m158m1x1.38m1y 1.64m1所以原溶液中氯化铜和氯化镁的质量不相等,不符合题意。故选C。11 探究稀盐酸与氧化铝粉末发生反应的实验,烧杯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b 点对应溶液中的溶质是AlCl3B该实验是将氧化铝粉末逐渐加入稀盐酸中C a 点和 b 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不相同D a 点和 b 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的质量相等【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
19、 b 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含有的溶质有氯化铝和氯化氢,故A 错误。B、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铝中,故B 错误;C、盐酸具有挥发性,所以a 点和b 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都是氯化铝,故C 错误;D、 a 点表示氧化铝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b 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a 点和b 点对应溶液中铝元素质量相等,故D 正确;故选:D12 已知 CO2+H2O+CaCO3Ca(HCO3) 2,下列图象表示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某些量随通入二氧化碳质量的变化趋势,其中不正确的是()ABCD【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将二氧
20、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Ca(OH) 2 +CO 2 =CaCO 3+H 2O ,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再发生如下反应: CO 2 +H 2O+CaCO 3 =Ca(HCO 3 )2 ,故溶质的质量先逐渐减小,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时,减小至零,后逐渐增大,待碳酸钙完全反应时,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B、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二氧化碳先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待氢氧化钙完全反应后,二氧化碳会继续与碳酸钙沉淀、水反应,故沉淀的质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减小至零,不符合题意;C、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
21、灰水中,一开始无碳酸氢钙生成,后碳酸氢钙的质量逐渐增加,碳酸氢钙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加,待碳酸钙完全反应后,不再变化,不符合题意;D、将二氧化碳气体缓缓通入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一开始生成碳酸钙沉淀,溶液的质量逐渐减小至零,后生成碳酸氢钙,溶液质量又逐渐增加,符合题意。故选 D。13 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A等质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B等质量,不同颗粒大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C常温下,烧杯中的KNO3 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DCO 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固体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答案】 B【解析】【分析】【详解】A、等质
22、量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锌比铁活泼,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B、等质量,不同颗粒大小的碳酸钙分别与等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粉末状碳酸钙和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快,反应需要时间短,最终生成二氧化碳质量相等,该选项对应关系正确;C、常温下,烧杯中的 KNO3 的饱和溶液中,恒温蒸发一定质量的水,部分硝酸钾析出,仍然是饱和溶液,温度不变,因此溶解度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也不变,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D、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最终固体质量不能是0,该选项对应关系不正确。故选: B。14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
23、关系的是()A如图表示在一定量的AgNO3 、Cu(NO3)2 混合溶液中加入Fe 粉B如图表示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C如图表示向pH 1 的 HCl 溶液中不断滴加pH 13 的 NaOH 溶液D如图表示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答案】 D【解析】【分析】【详解】A、在一定量AgNO3 和 Cu( NO3) 2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完全反应后再与硝酸铜反应,图中起点错误,还没有加入铁粉时,溶质有2 种,加入少量铁粉时,铁与硝酸银发生反应时溶液中有3 种溶质,故A 错误;B、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速率,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B 错
24、误;C、向pH=1 的HCl 溶液中不断加滴加pH=13 的NaOH 溶液,由于反应过程中有水生成,盐酸溶液也存在水,溶液的pH 不会等于13,故C 错误;D、向硫酸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氢氧化钡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硫酸耗尽再与氯化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反应完后,不再生成沉淀,根据Ba OH2 +H 2SO4 =BaSO4+2H2O171233,Ba OH+CuCl2Cu OH+BaCl222可知,加入相同质量的氢氧化钡,硫酸产生的17198沉淀质量多于氯化铜产生的沉淀质量,故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是一道图像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
25、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确定正确的图像。15 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 K 点和 L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
26、都为一种;图乙中M 点和 N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B取少量步骤 I 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步骤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C根据图数据分析,步骤II 最终生成硫酸钡沉淀的质量为4.5gD硫酸镁解毒的原理是: MgSO 4 + BaCl 2 =MgCl 2 +BaSO 4 。因此,本身无毒且能与氯化钡反应生成沉淀的物质,如纯碱也可解毒【答案】 A【解析】【分析】【详解】A、图甲中 K 点和 L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一种,是碳酸钡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钡,图乙中 M 点和 N 点时,溶液中的溶质都为两种, M 点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钡, N 点
27、是过量的氯化氢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镁,该选项说法正确;B、取少量步骤所得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和足量稀硝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说明步骤 I 中加入的稀盐酸已过量,这是因为氯化钡也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根据图乙数据分析,步骤中,当加入9.5g 硫酸镁溶液时,溶液增加的质量为:18.5g-14g=4.5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钡能够溶于胃酸中的盐酸,因此不能解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 A。二、中考初中化学科普阅读题16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资料 1)融雪剂按组成分为有机融雪剂和无机融雪剂。有机融雪
28、剂的主要成分为醋酸钾,一般用于机场等重要场所。无机融雪剂以氯化钠、氯化钙等为主要成分,其融雪原理与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食盐水的凝固点有关(见下表)。溶剂质量 (g)100100100100100溶质质量03.67.511.129.9( g)凝固点 ( )0-2.3-4.2-6.3-21(资料 2)钛( Ti )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它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低温、抗酸碱以及高强度、低密度的特点,广泛用于航空工业;它无毒且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理想的医用金属材料,可用来制造人造骨等。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在稀有气体和高温条件下,用四氯化钛和镁发生置换反应可制备金
29、属钛。依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别是_。( 2)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g 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_。(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_(答出2 条即可)。( 4)金属钛着火时 _(填“能”或“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_ 。【答案】有机融雪剂溶质的质量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低高强度、低密度不能稀有气体TiCl4+2Mg2MgCl2+Ti高温【解析】(1)有题意可知,若飞机场使用融雪剂,应选择融雪剂的类型是有机融雪剂;(2) 由无机融雪剂组成与凝固点的关系,从无机融雪剂的融雪原理得出:100
30、g 溶剂中,溶质质量和凝固点的关系是溶质的质量越大,溶液的凝固点越低; (3)钛金属广泛应用于航空工业的原因是高强度、低密度等; (4)由于金属钛不仅能在空气中燃烧,也能在二氧化碳或氮气中燃烧,所以,金属钛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5)四氯化钛制备金属钛的化学方程式是:稀有气体TiCl4+2Mg2MgCl2+Ti。高温17 阅读短文并回答问题。白炽灯泡白炽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作的,其灯丝发光时温度可达2000 左右,为防止灯丝在高温下氧化,在制作灯泡时要抽真空,在制作大功率灯泡时,还要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因此逐
31、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 1)由于钨的 _较高,所以用钨制作灯丝;( 2)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氦等,主要是为了_;( 3)白炽灯泡逐渐退出市场,是由于_。【答案】熔点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解析】【详解】( 1)金属钨的熔点高,所以可以用来制灯丝;故填:熔点;(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以用作保护气,使灯泡耐用,题干信息中把灯泡内充入稀有气体氩等,主要是为了防止灯丝在高温下升华故填: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因此逐渐被节能灯和LED灯所替代;故填: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
32、低,浪费能源。故答案为( 1)熔点;( 2)做保护气,使灯泡耐用;( 3)白炽灯泡工作时,电能转化为光能的效率较低,浪费能源。1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氮气的用途在日常生活中,氮气有广泛的用途。在电灯泡里填充氪气,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和减慢钨丝的挥发速度,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氮气可代替惰性气体作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在博物馆里,常将一些贵重而稀有的画页、书卷保存在充满氮气的圆筒里,这样就能使蛀虫在氮气中被闷死。近年来。我国不少地区也使用氦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真空充氮贮粮”,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产品。利用液氦给手术刀降温,就
33、成为“冷刀”。医生用“冷刀”做手术,可以减少出血或不出血,手术后病人能更快康复。使用液氦为病人治疗皮肤病,效果也很好。这是因为液氩的气化温度是一 195.8 ,因此,用来治疗表浅的皮肤病常常很容易使病变处的皮肤坏死、脱落。最近,城市街头出现了一种会冒烟的冰淇淋,这种冰淇淋现场制作,卖家先把奶油倒入料理锅中,将液氮缓缓倒入搅拌好的奶油料理中时,料理锅中不断冒出白色烟雾,然后迅速蒸发,会冒烟的冰淇淋随即完成。氮元素是农作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种单质,但是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必须将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例如硝酸盐、铵盐、氨气等。这种将氮元素的单质转化为氮元素的化合物的方法叫做
34、氮的固定。它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主要是用化学方法,制备出含氮化合物,工业上通常用氢气和氮气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气,从而实现人工固氮。自然固氦的途径主要有两种:通过闪电等产生含氮化合物的高能固氮,约占自然固氮10%,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2+O22NO;2NO+O=2NO; 3NO2+H2O=2HNO3+NO 生物固氮,即自然界中的一些微生物种群( 如豆科植物的根瘤菌 ) 将空气中的氮气通过生物化学过程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约占自然固氮的90%。请回答下列问题。(1) 氮气填充在电灯泡里,可防止钨丝的氧化,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请你分析其原因是_。(2) 氮气不能供给生物呼吸的
35、事实依据是_ 。( 写出一点 )(3) 列举氮气在医疗上的用途 _。 ( 写出一条 )(4) 从微观角度分析气态氮气与液态氮气的本质区别_。(5) 在制作“会冒烟的冰淇淋”时,液氮所起的作用是_。(6)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工业上合成氨气的反应原理_ 。(7) 分别写出一种硝酸盐和铵盐,硝酸盐:_,铵盐: _ 。( 用化学式表示)(8) 生物固氮的过程中发生了 _ 。 (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9) 分析酸雨中含有 NO3的原因 _ 。【答案】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与钨丝发生化学反应画页、书卷中的蛀虫会被闷死。或用氮气来保存粮食,使粮食处于休眠和缺氧状态、代谢缓慢,可取得良好的防虫、防霉和防变质效果,叫做“真空充氮贮粮”,氮气还可用来保存水果等农副产品。(答案开放,任写一点,合理即可)用氮气降温的“冷刀”做手术;或治疗皮肤病等。(答案开放,任写一条,合理即可)氮气分子间的间隔不同。液氮温度在195.8 以下,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