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化学】培优易错 难题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辅导专题训练附详细答案一、硅及其化合物1A、 B、 C、 D、 E 五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图所示。已知:A 为单质,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 E 为无色有毒气体。回答下列问题:( 1) B 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_( 填“酸性氧化物”或“碱性氧化物” ) 。(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4)在 D 的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气体的离子方程式为_。高温高温2 -【答案】酸性氧化物SiO2 2CSi 2COSiO2 CaOCaSiO3SiO3+2H2 O+2CO2=2HCO3 - +H2SiO3【解析】【分析】A 为单质,可
2、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则A 为 Si,E 为无色有毒气体,结合转化关系可知,B为 SiO2, SiO2 与碳反应生成Si、 CO,所以 E 为 CO; SiO2 与 CaO反应生成C 为 CaSiO3; SiO2与 NaOH 反应生成 Na2SiO3 和水。据此解答。【详解】(1) B 为 SiO2,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酸性氧化物;(2)反应是 SiO2与 C反应生成 Si、 CO,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高温2SiO +2CSi+2CO,高温故答案为: SiO2 2CSi 2CO+;(3)反应是 SiO2与 CaO 反应生成3CaSiO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高温高温S
3、iO2CaOCaSiO3,故答案为:SiO2 CaOCaSiO3;+(4) D 为 Na2SiO3,其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iO3+2H2O+2CO232332-+2H223-+H232NaHCOH SiO,其离子方程式为:SiOO 2CO2HCOSiO,故答案为:+=2-+2H223-+H233SiOO+2CO =2HCOSiO 。2 某课外学习小组对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M 进行探究。已知C 可在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M 与其他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1 所示 (部分产物已略去):(1)写出B 的电子式_。(2)若 A 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
4、,写出式_ 。A 和 B 水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3)若 A 是 CO2 气体, A 与 B 溶液能够反应,反应后所得的溶液再与盐酸反应,生成的物质的量与所用盐酸体积如图2 所示,则 A 与 B 溶液反应后溶液中所有溶质的化学式为CO2_ ;c(HCl)=_mol/L。(4)若 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A 与 B 溶液能够反应,则将过量的F 溶液逐滴加入E 溶液,边加边振荡,所看到的实验现象是_ 。(5)若 A 是一种可用于做氮肥的化合物, A 和 B 反应可生成气体E, E 与 F、 E 与 D 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 E 与 D 的反应检验输送D 的管道是否泄露,写出E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
5、程式为_ 。(6)若 A 是一种溶液,可能含有、Al3H 、NH 、 Mg 2、 Fe3、CO32- 、 SO4 2-中的某些离子,当向该溶液中加入 B 溶液时发现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随B 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如图3 所示,由此可知,该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离子是_ ,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_。【答案】Si+2OH- +2H2O=SiO32-+2H2NaOH、 Na2CO30.05先有白色沉淀生成,随后沉淀逐渐减少最终消失23Cl2 8NH3=N2 6NH4Cl H、 Al3 、 NH 4、 SO4) c( NH2) 1 1 2 3c(H) c(Al34 ) c(SO4【解析】【分析】(1) C 可
6、在 D 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为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HCl,可推知 C 为 H2 、D 为Cl2、 F 为 HCl,M 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由转化关系可知,M 的溶液电解生成氢气、氯气与 B,可推知 M 为 NaCl、B 为 NaOH;(2)若 A 是一种非金属单质,且可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则A 为 Si, Si 和 NaOH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 Na2SiO3 和 H2;(3) 曲线中,从0.4L 0.6L 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 +H2O,该阶段消耗盐酸为200mL,而开始产生二氧化碳时消耗盐酸为400mL,大于 200mL,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NaOH、Na
7、2CO3;(4) 若过量的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与NaOH 溶液能够反应,则A 为 Al, E 为 NaAlO2,则将HCl 溶液逐滴加入NaAlO2 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铝,而后氢氧化铝溶解;(5) 若 A 是一种氮肥,实验室可用 A 和 NaOH 反应制取气体 E,则 E 为 NH3、 A 为铵盐, E与氯气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 与氯气的反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露,则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同时生成氮气;(6) 由图可知,开始加入 NaOH 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一定没有 CO32-,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则一定没有Mg2+、 Fe3+,一定含有 Al3+;中间
8、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 NH4+OH-=NH3?H2O 的反应,则含有NH4+,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SO42-,根据各阶段消耗的NaOH 体积结合离子方程式计算+): n(Al3+n(H): n(NH4 )之比,再结合电荷守恒计算与 n(SO42-)的比例关系,据此计算。【详解】(1)B 为 NaOH,其电子式为;(2) A 为 Si,Si 和 NaOH 的水溶液反应生成 Na2SiO3和 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232-+2H2;+2H O=SiO(3) 曲线中,从0.4L 0.6L 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CO2 +H2O,该阶段消耗盐酸为200mL,而开始
9、产生二氧化碳时消耗盐酸为400mL,大于 200mL,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成分NaOH、Na2CO3;生成 0.01molCO 2 需要的盐酸为200mL,结合反应原理3220.01molNaHCO +HCl=NaCl+CO +H O,则 c(HCl)=0.05mol/L ;0.2L(4) 若 A 是一种常见金属单质,且与NaOH 溶液能够反应,则A 为 Al, E 为 NaAlO ,则将过2量的 HCl 溶液逐滴加入 NaAlO2 溶液中,先生成氢氧化铝,而后氢氧化铝溶解,故看到的现象为:液中逐渐有白色絮状沉淀生成,且不断地增加,随后沉淀逐渐溶解最终消失;(5) 若 A 是一种氮肥,实验室可用
10、A 和 NaOH 反应制取气体 E,则 E 为 NH3、 A 为铵盐, E与氯气相遇均冒白烟,且利用E 与氯气的反应检验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泄露,则氨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同时生成氮气,反应方程式为:3Cl2 +8NH3 =N2+6NH4Cl,(6) 由图可知,开始加入NaOH 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一定没有 CO32-,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消失,则一定没有Mg2+、 Fe3+,一定含有 Al3+;中间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 NH4+-32NH4+,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SO42-,发生+OH =NH ?H O 的反应,则含有反应 H+-23+-+OH =H O,氢离子消耗 NaO
11、H 溶液的体积为 1 体积,发生反应 Al +3OH=Al(OH)3,铝离子消耗NaOH 溶液的体积为3 体积,发生反应NH4+OH-=NH3?H2O,铵根消耗氢氧化钠为2 体积,则 n(H+):n(Al3+):n(NH4 +)=1:1: 2,由电荷守恒可知,n(H+):n(Al3+2-: 1:2: 3+3+):c(SO42-)=1:1:2: 3。): n(NH4): n(SO4 )=1,故 c(H ): c(Al ): c(NH43 某同学用某化合物X(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中还观测到生成黑色固体和无色无味气体,生成的溶液可作为建筑行业的一种黏合剂。请回答:(
12、1) X 的化学式是 _,步骤的离子方程式是 _。( 2)步骤的化学方程式是 _。【答案】 Mg2Si2+42+4422322Mg Si +4H =SiH +2MgSiH +2KMnO =2MnO +Na SiO +H +H O【解析】【分析】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与过量烧碱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灼烧后得到白色固体的为MgO, 4.0g 白色固体可得X 中 0.1molMg 原子,无色气体A 与高锰酸钾可生成黏合剂硅酸钾溶液,可知无色气体A 具有还原性且含有Si 元素,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根据化合物X 7.20g 计算得到Mg原子与Si 原子个数之比为2:1,则X 的化学式为Mg2S
13、i,在盐酸作用下会生成硅烷气体与氯化镁,故其离子方程式为:Mg 2Si+4H+=SiH4 +2Mg2+,故答案为: Mg 2Si; Mg 2Si +4H+=SiH4 +2Mg2+;( 2)在强氧化剂高锰酸钠的作用下,硅烷被氧化为硅酸钠与氢气,同时生成黑色固体二氧化锰,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与元素守恒可得,其化学方程式为:SiH4+2KMnO4=2MnO2 +K2SiO3+H2 +H2O。4 探究无机盐X(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 1) X 的化学式是 _。( 2)白色粉末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 3)白色沉淀用途广泛,请列举一例:_。【
14、答案】 Mg2SiO4 或 2MgOSiO2SiO2 2OH-=SiO32-+H2O优良的阻燃剂等【解析】【详解】无机盐 X(仅含三种短周期元素),加入过量盐酸溶解,离心分离得到白色胶状物沉淀和无色溶液,白色胶状沉淀为硅酸,白色沉淀充分灼烧得到白色粉末1. 80g 为 SiO2,物质的1 8g60g/mol0.03mol,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无色溶液为硅酸钠溶液,说明无机量 .盐中含硅酸根离子或原硅酸根离子,物质的量为0. 03mol ,若为硅酸根离子其质量0.03mol76g mol228g4.20g 2 28g1.92g/ .,金属质量- .,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则判
15、断为Mg( OH) 2,金属离子物质的量0. 06mol ,质量为0.06mol 24g/ mol 1.44g,不符合,则为原硅酸根,物质的量为0. 03mol ,质量0.03mol 92g/ mol 2.76g,金属质量 4. 20g- 2. 76g1 . 44g,物质的量 1. 44g 24g/ mol 0. 06mol ,得到 X 为 Mg2SiO4。(1) X 的化学式为, Mg2SiO4;(2)白色粉末溶于氢氧化钠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SiO2 2OH- SiO32- +H2O;(3)氢氧化镁是优良的阻燃剂。5 设计如下实验探究某矿石(仅含四种短周期元素)的组成和性质,已知矿石含有一定的
16、结晶水:(1)矿石的组成元素是H、 O 和 _、 _(填元素符号),化学式为_ 。(2)白色粉末3 溶于 NaOH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是_。【答案】 Mg, Si MgSiO-2- H2O32H2O2OH SiO2=SiO3【解析】根据流程图,矿石灼烧后生成无色气体1,冷凝后得到无色液体1,该无色液体为水,质量为 3.6g,物质的量为0.2mol ;白色粉末2 能够溶于过量盐酸,得到白色胶状沉淀2,和无色溶液 3;根据盐酸提供的氢离子和氯离子分析,白色胶状沉淀2 可能是氯化银沉淀或硅酸沉淀;白色胶状沉淀2 灼烧得到白色粉末 3,该物质能够溶于氢氧化钠溶液,说明白色粉末为二氧化硅,不可能为氯化银,
17、因此白色胶状沉淀2 为硅酸;无色溶液3 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得到白色沉淀,说明白色沉淀3 为氢氧化镁 , 5.8g 氢氧化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 ,因此白色粉末2 中含有4g 氧化镁和6g 二氧化硅,因此白色粉末2 为硅酸镁 。(1)根据上述分析,矿石的组成元素是H、 O、 Mg和 Si,硅酸镁的质量为10g,物质的量为10 g3.6g=0.2mol ,因此化学式为MgSiO32H2O,故100 g / mol=0.1mol,水的物质的量为18g / mol答案为 Mg ; Si; MgSiO32H2O;(2)白色粉末3 为二氧化硅, 溶于 NaOH 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 2OH- SiO2=
18、SiO32- H2O,故-2-H2O。答案为 2OH SiO2=SiO3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推断。本题的难点是白色胶状沉淀2 和白色粉末 3的判断,可以根据反应物中有盐酸结合白色粉末3 能够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考虑。6已知 A 与 D 均为非金属单质,其中A 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1)反应 为工业制粗硅原理,写出E 的化学式:。(2)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答案】( 1) CO; (2)2Mg CO22MgO C。【解析】试题分析:( 1)反应 制取粗硅,常用 C 和 SiO2 的反应: 2C SiO2Si 2CO, D 为非金属单质,则D 为 Si, E
19、为 CO;( 2)C 和 O2 反应生成 CO2,反应 是: CO; (2)2Mg CO22MgO C。考点:考查工业制硅、镁和CO2 的反应等知识。7( 14 分)某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K 由两种非金属元素组成,它是一种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性。它是以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为原料来生产的,图中C、 M、 K 均含 A 元素, M 的分子式为A(NH2 )4; E 为不含 A 元素的氢化物,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G、 F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H 为氧化物,J为气体;其余物质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物质。(提示:NH3 和H2O 的化学性质在某些方面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
20、)写出指定物质的化学式: A, C, F。(2) K 的化学式为。(3)写出图中下列序号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反应 。(4)写出图中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答案】( 14 分)( 1)Si ( 2 分); SiCl4( 22344 ( 2 分);分); H SiO(HSiO )( 2) Si3N4( 2 分)( 3) Si 2NaOH H2O Na2SiO3 2H2( 2 分) SiO 2 2NaOHNa2SiO3 H2O ( 2分)( 4) SiO 3 2 2CO2 2H2O H2SiO3 2HCO3 ( 2 分)【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中各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F 均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21、H 为氧化物, H 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产生I,I 与过量的 CO2 发生反应产生 F,数目 F 是弱酸,而且不稳定,受热发生分解反应,结合化合物A 可谓形成四个共价键可知A 元素为 Si 价化合物, C、 H、 K 均含有 A 元素, K 抗腐蚀能力强,氮溶液被氢氟酸腐蚀,数目K 中含有 Si 元素,由此可取代 A 是 Si,H 是 SiO22323,I 是 Na SiO ,则 F 是H SiO , E 为不含 A 元素的氢化物,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E 与 AgNO3 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的F 为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则F是 AgCl, E 是 HCl,所以 B 是 Cl2。 C 是 SiC
22、l4, SiCl4 与过量的 NH3 发生反应产生M 是 Si3N4,K 是含有 Si 元素的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超硬物质,具有耐磨、耐腐蚀、抗冷热冲击、抗氧化的特性。则K 是 Si3N4。( 1) A 物质的化学式:是 Si; C化学式是 SiCl4, F 是 H2 SiO3,( 2)K 的化学式为 Si3 N4;( 3)图中 Si 可以与 NaOH 溶液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Si 2NaOH H2ONa2SiO3 2H2;反应 是酸性氧化物SiO22与碱 NaOH 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NaOHNa2SiO3 H2O;
23、( 4)由于酸性 H2CO3 H2SiO3,因此硅酸盐与碳酸发生反应产生硅酸,由于 CO2过量,因此反应产生的碳酸盐是酸式盐,图中反应 是的离子方程式32SiO2CO2 2H2OH2 SiO3 2HCO3【考点定位】考查了物质转化关系和判断、物质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的知识。【名师点睛】本题是无机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题,全面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要掌握元素及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应用,同时把反应现象和题干信息充分结合,与材料及制取方法结合,注意物质的量的多少对反应及产物的影响。本题考查的非金属元素N、 Cl、Si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的知识。从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中找准
24、突破口,问题就会各个击破,迎仍而解。8 6 分 物质 AJ 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并有如下图转化关系,A 是常见液体,D、F 为组成元素相同的无色气体, B、 E、 G、 H是单质,且 E 是常见光太阳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G、 H 呈气态,且 H呈黄绿色。请回答下列问题:(1) A 的电子式为。(2) I 的化学式为。(3)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 H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答案】( 1)( 2)SiCl( 3) 2C+SiO高温4Si+2CO2Cl(4) Cl 2+2OH+ClO +H2O【解析】试题分析: E 是常见光太阳电池中的半导体材料,应为硅,H 呈黄绿色
25、,为氯气,B、C 是碳与二氧化硅,A 为水, D 为 CO,F 为 CO2 , G为氢气, I 为四氯化硅, J 为氯化氢,( 1) A的电子式为;( 2)I 的化学式为SiCl 4;( 3) B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SiO2高温Si+2CO;( 4) H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Cl 2 +2OH+ClO +H2O考点:考查无机元素推断,考查硅及其化合物的知识。9 铝硅合金材料性能优良。铝土矿(含30% SiO2、40. 8%2 32 3等)Al O和少量 Fe O干法制取该合金的工艺如下:(1)焙烧除铁反应:4(NH4)2SO4+Fe2O32NH4Fe(SO4)2+3
26、H2O+6NH3(少部分Al2 O3 发生类似反应)。氧化物转化为硫酸盐的百分率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图,最适宜焙烧温度为_。指出气体I 的用途_(任写一种)。(2)操作包括:加水溶解、过滤 _、 _ 。若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溶液,含铝微粒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NaOH( 3)用焦炭还原 SiO2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答案】 300 制氮肥或用硫酸吸收气体(氨气)循环到焙烧过程中洗涤干燥Al 3+4OH -=AlO2-+2H O2C+SiO22CO +Si2【解析】【分析】铝土矿(含 30% SiO2、40. 8%2 32 3等)加硫酸铵焙烧,2 3转化为Al O和少量 Fe OFe ONH
27、 Fe(SO )同时生成氨气,加水溶解、过滤,滤渣为SiO 和 Al O ,用焦炭在高温条件下44 2223还原 SiO2 、Al2O3 得到硅铝熔体,在加纯铝搅拌,得到硅铝合金,据此分析解答。【详解】(1)焙烧时尽可能是氧化铁反应,而氧化铝不反应,由图可知在300时,氧化铁转化为硫酸盐的百分率很高,而氧化铝转化为硫酸盐的百分率最低,所以最适宜焙烧温度为300 ;气体为氨气,氨气可以用于制氮肥,也可以用硫酸吸收来备硫酸铵循环到焙烧过程中;故答案为: 300 ;制氮肥或用硫酸吸收气体(氨气)循环到焙烧过程中;(2)由流程分析可知,操作应包括: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溶液中含有铝离子与氢氧根离
28、子生成偏铝酸根离子,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 3+-2-2+4OH =AlO+2H O;故答案为:洗涤;干燥;Al 3+4OH -=AlO 2-+2H 2O;(3)在高温条件下,焦炭与SiO2 反应生成 Si 和 CO,其反应的方程式为:2C+SiO 22CO +Si,故答案为: 2C+SiO 22CO +Si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和提纯基本操作,注重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分析解决问题,侧重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10 化学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能源、环境、材料以及日常生活等都离不开化学。(1) 硅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请你举出两种含
29、硅的材料名称_;铝制品表面因有一层氧化铝薄膜而经久耐用,但该氧化膜易被酸、碱破坏。若将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作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 。(2) 氯气用于漂白时,实际上起漂白作用的物质不是Cl 2 而是它和水反应生成的_( 写化学式 ) 。缺铁性贫血患者补充的铁,通常以硫酸亚铁的形式,而硫酸铁则没有这种药效。当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要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这层糖衣的作用是_ 。(3) 从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角度考虑,制取硫酸铜最好的方法是_( 填选项字母) 。A铜和浓硫酸反应B铜和稀硫酸反应C氧化铜和硫酸反应D铜与 Fe (SO )溶液反应243【答案】 玻璃、水泥、陶瓷、光导纤维等Al2
30、O3 2OH =2AlO2- H2O HClO 防止 Fe2 被氧化 C【解析】 (1) 含硅的材料有玻璃、水泥、陶瓷和光导纤维等;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 32-2O 2OH =2AlO H O。(2)Cl2 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 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漂白性,因此实际起漂白作用的物质是HClO; Fe2+容易被氧化,因此用硫酸亚铁制成药片时外表要包有一层特殊的糖衣,防止Fe2+被氧化而使药品失效。(3) 铜和浓硫酸反应会生成具有污染性的气体SO2,同时生成 1molCuSO4 消耗 2molH 2SO4,成本较高, A 错误;铜和稀硫酸不反应,B 错误;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的产物无污染性,且生成 1molCuSO4只需要消耗24, C 正确;铜与24 3溶液反应生成的41molH SOFe (SO )CuSO中混有 FeSO4 ,增加分离的成本, D 错误,故制取硫酸铜最好的方法是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答案选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