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劝学篇情境默写含答案(最新)1、荀子劝学连用多个比喻,论证君子如能广泛地学习且每天省察自己,就能做到“_”;通过登高而招、顺风而呼等四组比喻,说明“_”,只是善于利用外物而已。2、强调学习积累的重要性时曾指出,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劝学一文中,以行路设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3、荀子在劝学里曾说,即使整日思索,也“_”,这和提起脚后跟眺望,却“_”是类似的道理。4、荀子劝学中,荀子以设喻引出“_,_”的论断,进而推出人只有博学自省,才能智慧明理,行为无过的观点。5、荀子劝学篇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_,_”的观点是相同的。6、荀
2、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的君子,就要“_”7、荀子劝学中强调了积累的重要。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渊可以兴风雨、生蛟龙设喻,引出“_,_,_”的观点。8、荀子.劝学指出,蚯蚓虽然身体柔弱,却能“_,_”是用心专一的缘故。9、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10、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这句话印证了这点。11、在劝学中,荀子认为原来笔直的木材做成车轮后,“_,_”,是火烤使它这样的。12、在劝学中,写无身体优势的蚯蚓,可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是因为用心专一;“_,_”,是因为用心浮躁。答案1、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君子生非异也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不如登高之博见也4、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8、上食埃土 下饮黄泉9、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10、学不可以已。11、虽有槁暴 不复挺着。12、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