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方法.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11129301 上传时间:2020-0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题型及方法 一般来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最为薄弱的。在六年级总复习时,必须加大训练力度,指导他们掌握一些解题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阅读能力。我把小学阶段的阅读文章分为八类,每类文章,告诉学生应从哪些角度去理解。学会基本的阅读方法。 “六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法。即略读法。它的特征是翻看读物,首先看序文、目录、开头或结尾,然后从头至尾地浏览,力求迅速明确主要内容。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 ,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2、进行速读训练。速读法。

2、即不发言,不辨读,其特点是快,速读时可采用“扫视法” ,培养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性阅读习惯。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 。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的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二是“限量速读法” ,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3、品味性的精读。即精读法。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好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

3、遍,甚至熟读成诵。4、赏读成诵法。鼓励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对自己喜欢的、文质兼美的短文、片断,要出声、入情赏读,直至诵记于心。5、精读法。即逐字逐句精细研读的阅读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增强语言修养。6、学会积累。掌握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要想在课外阅读中收到实效,就要学会从书中汲取精华,学会积累。(1) 、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批注法。就是阅读过程中边读边批注,引导学生做到边读边思边勾画圈点或写上几句心得,随读随写,手脑并用,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 。 。 。 。 。 ”“?”符号分别表示重点

4、词句、疑难困惑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可以品评谴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2) 、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储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因此,大家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包括摘录优美、精彩的语句、片断,编写提纲,写读后感等,这种读书方法,可以提高综合能力。是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是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是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是

5、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3)编赏手抄报。通过范例引路,同学们定期将自己阅读中发现的优美文段编成“小报” ,既有文字,又配插图,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这种方法,大家不仅会爱上读书,而且会爱读好书。阅读方法很多,我们要注重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书籍、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第一类:写人类文章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主要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的叙述,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阅读写人类文章时,指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入手:1感悟人物的外在形象。 2读懂人物语言。3分析人物动作

6、。 4剖析人物的内心活动。5关注人物所处环境。 6分析细节描写。7抓住文章主要情节。第二类:写记事类文章写人类文章,一般是指以写事为主的记叙文。这类文章有着比较鲜明的特征:时间、地点、事件、人物。四大要素的交代给我们的有效阅读提供了重要信息。做好记事类阅读题目,要求学生做到:1仔细地去阅读,去发现作者将要告诉我们的事情。2对文章的篇章结构进行基本的分析和准确的把握,能够比较精确地概括出文段的段意,总结出文章的中心思想。3能根据作品中提供的事情或问题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或看法。第三类:咏物类文章以描摹物体的形状、状态、色彩等元素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称为咏物类记叙文。阅读此类文章的方法是:1

7、理解作者具体写了什么事物,这个事物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点?2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是写物的整体,后写物的部分;还是先写物的部分,后写物的整体;是先上后下,还是与之相反,等等。3要明白作者“ 咏” 的物是什么,是怎样由事物展开丰富的联想去“咏”的;事物和联想有什么必然的联系,通过联想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第四类:绘景类文章写景记叙文,是以描写大自然的各种风物景致、社会环境中的人文建筑、设施等为主要内容的记叙文。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1了解作者在文章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是静态的还是动态的,是从景物的哪些方面来写其特点的。2分析描写景物是按照什么顺

8、序来写的。(由上到下、由远及近、由外及内等顺序)。3理解作者在文章里表达的思想感情及作者是怎样把对景物的感情融合到景物中去的,用了哪些生动的语言。4仔细体会作者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第五类:议理类文章议理类散文,通过讲述一个现实的、历史的小故事来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1仔细阅读文章中的每一句话,进而对全篇进行整体把握性的理解。2对文章中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或段落进行着重的反复阅读仔细地咀嚼、品位作者的行文目的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深刻道理。3找出文章的点睛之笔,也就是文章“议”的部分,回到原文中再仔细品读,把“议”读通、读懂并能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见解。第六类:说明类文

9、章说明文是一种侧重于对事物进行解说、说明的通俗易懂的文学形式,是向人们介绍产品、自然现象、生活、健康等方面知识的文章。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1清楚地了解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了解文章的说明对象,可从题目、段落的第一句话、文章的中心句去分析;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可从事物的形态、构造、变化、成因、功能等方面去思考。)2清楚文章的说明方法。3注意体会语言的准确性。第七类:寓言类文章寓言往往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用一种人们喜闻乐见、容易接受的形式,来告诉人们关于大自然、关于社会、关于做人的道理。阅读次类文章的方法是:1仔细地去阅读,去发现作品中将要告诉我们的故事。2把故事中的启示运用到客观现实生活中,从而

10、对我们生活中遇到的事情提供借鉴。第八类:散文类文章散文是用精炼、生动、优美的文学语言写成的叙事、写人、绘景、状物的短小精悍的文章。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聚” 。在阅读散文时,注意指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感受语言文字的美。要求一边读一边在头脑中想象散文中描绘的形象,体会文句所蕴涵的意义,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2体会文中的“神” 。在充分感受文学语言、形象画面的基础上,矮琢磨理解散文中的“神”,也就是它给我们的的启迪和教育。3抓住文章线索。散文线索有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有以感情发展为线索,有以时间为线索,有活动为线索,有空间为线索等等阅读记叙文的要点与提示一、什么是记叙文

11、记叙文是指记人、叙事、写景、状物等类的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记述为主,但往往也间有描写、抒情和议论,它是一种形式灵活、写法多样的文体。古代的记、传、序、表、志等,现代的消息、通讯、简报、特写、传记、回忆录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二、记叙文的分类侧重写人的记叙文,以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为主。侧重记事的记叙文,以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经过和结果为重点。侧重绘景的记叙文,以描绘景物、寄托情怀为主。侧重状物的记叙文,以状物为主,借象征抒怀。记叙文阅读理解方法指导1. 着重对人物和事物的分析。 文章的思想意义是通过对人物、事件和场景的描述来展现的,这就要由表及里,由文字反映的意象来挖掘思想内涵

12、。 2. 理清读物的线索。 线索是贯穿全文的脉络,理清了线索,文章的段落、层次就好掌握了。一篇记叙文一般只有一条线索,也有的一主一次或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有的以某一事物为线索,有的以行踪为线索,有的以时间为线索,还有的以感情为线索等。 3. 把握记叙的顺序。 记叙是记叙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把握了记叙的顺序,就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条理和层次,便于把握全文的结构和中心了。记叙文的顺序较常见的,一是以时间为序,或正序或倒序,其中也常有插叙和补叙。二是以空间为序,或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或由上及下,或由下及上;或由内及外,或由外及内。三是以事理为序,按某一思想的发展程序,或按不同关系分类描述,或选取若干侧

13、面逐一叙述。所有这些记叙顺序虽然变化无穷,但只要按上述类别去分析,顺序是可以把握的。 4. 分析多种表现手法。 记叙文除以记叙为主外,还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如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描写还有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细节描写等手法。总之,对各种表现手法的特点、作用进行分析,看作者是怎样把这多种表达方式巧妙结合、熔于一炉、恰到好处地运用的。 5. 分析语言的运用。 好的语言必然准确、鲜明、生动、形象,而且句式多变化,运用多种修词法。注意分析语言的特色,既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又可以得到欣赏之乐,还可学习语言,有利于写好文章。三、答题方法与基本格式1.文章体裁此文是一篇:诗歌、小说、

14、散文(抒情散文、叙事散文) 、剧本、说明文、议论文。2.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3.如何找主题句(中心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议论抒情句。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 、事件、进行综合、概括。【格式】什么人做什么事;什么东西怎么样。5.归纳文章的中心【格式】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表现了(赞美了、揭示了)6.材料组织的特点:紧紧围绕中心选取典型事件,剪裁得体,详略得当。7.层次划分(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4)总分总(掐头去尾)8.记叙线索及作用【线索】 (1)

15、核心人物 (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得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9.为文章拟标题【方法】 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 (3)核心事件(4)作者的情感10.记叙顺序及作用(1)顺叙: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楚,读起来脉络清楚、使人印象深刻。(2)倒叙:先交代结果再写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事件【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11.语言特色结

16、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12.写作手法及作用(1)拟人手法【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2)夸张手法【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3)象征手法【作用】把特定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4)对比手法【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的表现文章的主题。(5)衬托(侧面烘托法)手法【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烘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

17、感情等。(6)讽刺手法【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7)欲扬先抑【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8)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9)设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得文章情节曲折。13.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得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4

18、)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14.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加点词语含义方法】联系词语本意,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 ,找出其指代的就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将比喻、象征还原) 。【加点词语的作用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15.句子含义(1)理解句子的深层含义,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在理解句子的含义时要联系文章的中心内容,思考句子

19、后面是否有省略的言外之意。(2)理解句子深层含义,要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或目的。运用特定的修辞方法,都有其一定的效果和目的。所以,我们在理解句子深层含义时一定要抓住修辞方法,思考其运用的效果和目的。(3)理解句子的含义,要联系文章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身份和思想,思考作者在句子中想要告诉读者哪些信息。(4)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性词语。(5)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些句子的含义与上下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顾及全篇才能理解句子的含义。(6)联系实际,通过联想来理解。(7)从比喻、象征意义中去理解。注意:分析一句话的含义也可以从分析关键词入手,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

20、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 (方法同上)16.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分析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要从两方面去分析:A.结构上:(1)承接上文( 2)开启上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 (3)承上启下(过渡) (4)为后文做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题目)B.内容上:一般与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17.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18.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引发读者思考,点名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9.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0.描写的种类及作用对人物描写:(1)外貌

21、描写(2)神态描写(3)动作描写(4)语言(对话)描写(5)心理描写(6)细节描写对环境的描写:A 自然环境描写又叫环境描写(景物描写) B 社会环境描写21.环境描写的作用:A、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B、社会环境(1)交代背景( 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的心情22.散文种类(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23.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24.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25.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构成。26.题目的作用:A、概括内容 B、揭示主题 C、提示线索 D、题目本身能吸引读者阅读的兴趣27.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28.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29.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基本考点】1.整体感知,分清要素、线索、顺叙。2.划分文章段落、层次,概括段意、层意,明确详略,归纳中心。3.理解重点堕落、关键语句含义及作用。4.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5.欣赏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现手法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