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坐井观天课例分析第一次教案一、直接导入今天,宫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片新的课文,第十三课坐井观天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解题1.讲解“观”的意思。2.讲解“坐井观天”的意思。三、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1.课件出示生字,学习生字。各种方式朗读,巩固记忆。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 60 页,自己来读一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结合课件提示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完成大屏幕填空:这篇课文讲了_和_争论_的故事。四、学习课文三次对话(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生活在井底的小青蛙和在空中飞翔的小鸟怎么会遇上了呢?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1.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2.认读
2、“井沿” ,老师领读。3.“井沿”指的是井的哪一部分?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4.“沿”是什么意思?根据所学,理解“沿 ”的含义,并结合图片进行拓展。 (碗沿、帽沿、河沿)(二)学习第一次对话过渡:那青蛙和小鸟都说了些什么呢?课件出示二、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2.指名读小青蛙的话,体会小青蛙的语气。3.齐读小青蛙的话。4.指名读小鸟的话,结合生活实际,讲解一百多里,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读出路途的遥远。5.老师范读,让学生说说从老师的朗读中自己听出了什么?6.指名读小鸟的话,体会到小鸟的辛苦,读出自己的感受。(三)学习第二次对话过渡:一百多里,小青蛙根本就不相信小鸟的话,于是他们争论
3、了起来。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1.请同学们同桌两个人合作来读一读这一组对话。2.指名同桌两人读这组对话。3.“说大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它认为天有多大呢?4.小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指名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小鸟回答说1.指名读小鸟说的话。2.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呢?“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并结合图片进行拓展。3.小鸟飞呀飞,飞过了蔚蓝的大海,飞过了烈日炙烤的沙漠,飞过了牛羊成群的草原,飞过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却从没有到达过天的边际,所以它非常肯定、非常诚恳地对小青蛙说:生齐读。(四)学习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1.听了这话,青蛙笑了,说指名读2.小鸟也笑了,说指名读3.
4、小青蛙和小鸟都笑了,它们都在笑些什么?体会小青蛙的自以为是和小鸟的无奈。4.一起学习“不信” ,老师领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一个人把想说的话写到纸上,这叫“写信” ;一个人说话算话,这叫“守信” ;一个人怀疑另一个人的话,这叫“不信” 。文中是谁不相信谁的话?5.它们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一个认为 “天是无边无际的”,那为什么他们的看法会不一样呢?用:因为_,所以_。6.到底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呢?一起来做个试验。用本子卷成筒,看一下天花板的大小。理解位置的不同,会导致看法不一样。7.你认为谁的看法正确?老师阐释坐井观天的比喻意义。五、拓展1.如果有一天小青蛙听从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了井口,
5、它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它会对小鸟说些什么?2.老师结合学生学习生活,讲解坐井观天带给我们的启示。六、指导写字学习:沿 际 信,三个字。第二次教案一、 直接导入今天,宫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片新的课文,第十三课坐井观天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 解题讲解“观”的意思。讲解“坐井观天”的意思。三、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1.课件出示生字,学习生字。各种方式朗读,巩固记忆。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第 60 页,自由地读一读课文。结合课件提示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完成大屏幕填空:这篇课文讲了_和_争论_的故事。四、学习课文三次对话(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过渡:生活在井底的小青蛙和在空中飞翔的小
6、鸟怎么会遇上了呢?一起来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1.老师范读。2.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3.认读“井沿” ,老师领读。4.“井沿”指的是井的哪一部分?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理解。5.“沿”是什么意思?根据所学,理解“沿 ”的含义,并结合图片进行拓展。 (碗沿、帽沿、河沿)(二)学习第一次对话过渡:那青蛙和小鸟都说了些什么呢?课件出示二、三自然段。1.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2.指名读小青蛙的话,体会小青蛙的语气。3.老师范读,之后请学生自由朗读。4.指名再读小青蛙的话。5.指名读小鸟的话,结合生活实际,讲解一百多里,让学生体会路途的遥远,读出路途的遥远。6.老师范读,让学生说说从老师的朗读中自己听
7、出了什么?7.指名读小鸟的话,体会到小鸟的辛苦,读出自己的感受。(三)学习第二次对话 过渡:像这样一问一答就是一次对话,下面请同学们快速的浏览课文找出小青蛙和小鸟的第二、第三次对话。1.指名回答,说说找出的两次对话。2.课件出示第二次对话,同桌两人合作读一读。3.指名同桌两人读这组对话。4.“说大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青蛙认为小鸟在吹牛?它认为天有多大呢?小青蛙不相信小鸟的话,指名读一读小青蛙的话。小鸟回答说1.指名读小鸟说的话。2.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呢?“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指名回答,指名读小鸟说的话,感受天的无边无际。3.老师范读,学生练读,再展示。结合图片进行拓展,进一步理解“无边无际
8、” 。4.小鸟飞呀飞,飞过了蔚蓝的大海,飞过了烈日炙烤的沙漠,飞过了牛羊成群的草原,飞过了郁郁葱葱的树林,却从没有到达过天的边际,所以它非常肯定、非常诚恳地对小青蛙说:生齐读。(四)学习第三次对话课件出示第三次对话1.听了这话,青蛙笑了,说指名读2.小鸟也笑了,说指名读3.小青蛙和小鸟都笑了,它们都在笑些什么?体会小青蛙的自以为是和小鸟的无奈。4.一起学习“不信” ,老师领读。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一个人把想说的话写到纸上,这叫“写信” ;一个人说话算话,这叫“守信” ;一个人怀疑另一个人的话,这叫“不信” 。文中是谁不相信谁的话?5.它们一个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一个认为 “天是无边无际的
9、”,那为什么他们的看法会不一样呢?用:因为_,所以 _。6.到底谁的看法是正确的呢?一起来做个试验。用本子卷成筒,看一下天花板的大小。理解位置的不同,会导致看法不一样。7.你认为谁的看法正确?学生试着说一说“ 坐井观天”的比喻意义。五、拓展1.如果有一天小青蛙听从了小鸟的劝告跳出了井口,它会看到什么样的风景?它会对小鸟说什么呢?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得到了什么启示?六、指导写字学习“沿” “际” “信” ,学生练习。课后反思坐井观天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一则有趣的寓言故事,课文主要写了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讲了两人争论天到底有多大的故事。而寓言本就是通过简单的故事向我们揭示深刻的道理
10、,因此课文看似简单,却很有深意,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思考问题和认识事物要眼界开阔,不要受自己已有的经验的局限,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和反映问题,否则就会像青蛙那样目光狭小,却自以为是。坐井观天是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因此学好本篇课文是学好后面课文的基础。因为课文比较短,生字也较少,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一个故事,因此我用了一个课时,来解决生字,学习课文,理解寓意。课堂顺利进行,但还有不尽人意之处,反思如下:一、教学目标及反思1.会认,会写“沿” “际” “信”三个字。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体会小青蛙的自以为是。3.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并从中得到启示。反思:本课的生字较少,在学习过程中我采用了集中识
11、字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集中识字主要解决了字音,随文识字主要侧重了字义。在理解他们的意思时,我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他们常见的事物进行了拓展,帮助孩子明白理解了“沿” “际” “信”的意思。(1)图文结合,并通过我们熟悉的“帽沿” “河沿”理解“沿” ;通过回忆已有知识、经验,来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2)借助组词来理解一个字的不同含义,并及时地回扣课本。 相信学完之后,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这三个生字。这一目标,在本节课完成较好。新课标倡导以读为本,引导学生在读中学,在读中悟。这篇课文主要是小鸟与小青蛙的对话,因此更应该重视朗读。通过预习大多数同学已经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2、但在读出感情体会文中人物性格上还很欠缺。这一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对课文的理解不够深刻,因此我抓住了“一百多里” “说大话” “无边无际”这几个关键词,让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理解了,就能读出感觉了。但在上课时,由于指导朗读,范读较少,所以部分孩子们的朗读还是停留在正确流利的层面。寓言的作用就是给人以启示。在理解坐井观天的含义时,由于担心孩子们说得不到位,所以没有把问题放给学生,而是老师说出来的,因此学生在课堂上失去了表达的机会,二、教学内容反思本节课的重要内容是小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在处理的时候我抓住了这一重点。 (1 )抓住了其中的关键词,如: “一百多里”“说大话” “无边无际” “天天
13、” “一就” ,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2)引导孩子们做实验,体验“观天” 。学生用纸卷成筒看天空,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 ,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了解青蛙的感受。探头窗外看天空,了解小鸟的感受。这一实验让学生明白了小青蛙和小鸟看法不一致的原因,让同学们从中得到了启示。但在教学时没有对三次对话进行说明,指导朗读也很不够。(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多识广。(4) 重视积累和运用。课文最后,我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的环节,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想象,深化认识。三、教学过程的反思教学时,我非常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本节课上,学生也展现了一系列的好习惯,如摆好姿势再
14、书写、认真倾听也是一种学习、完成任务马上坐端正、积极回答问题表现自己、说话完整等。讲课时,学生能积极举手,大胆发言,学习积极性较高。低年级教学,主要是以读代讲。本次课读的时间比较多,但是齐读占了较多的比重。指导之后,学生练读的时间较少的,因此指导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读的层次性也就无法展现。范读是最好的、最直接的朗读指导。第二次讲课时,我适当的加入了范读、自由练读的比重,取得较好的效果。四、 教学效果的反思这节课,学生已经能够正确朗读、理解文中生字,也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学完之后,同学们都对小青蛙和小鸟的观念有了正确的判断,理解了坐井观天的含义,并能够由此得到启示指导自己以后的学习生活。不足之处是朗读,在读中学,在读中悟,但是读却没有读出自己的感悟,还有待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