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4.2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学设计上海市市东中学 吴 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3 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中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有如下说明: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本节内容用 2 课时,本节课为第 2 课时。一、 指导思想以国家高中生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Tag内容描述:

1、4.2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学设计上海市市东中学 吴 巍本节为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 3 必修稳态与环境(人民教育出版社)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中第二节的内容。在课程标准中对本节内容有如下说明: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本节内容用 2 课时,本节课为第 2 课时。一、 指导思想以国家高中生命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为基础设计本节课。重点突出倡导探究性、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理念。1.教材分析 “种群的数量变化”所授内容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

2、复习目标,1.能说出种群的概念 2.能说出种群的特征 3.能概述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 4能描绘种群数量变化的特点。,以下描述是种群吗?,1.什么是种群?,预习检测,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 3.某岛上四季常绿的苔藓 。 4.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部学生和老师。 5.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蜂,知识要点:,1.种群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的要点:一定地域内,同种生物构成全部个体的总和。,种群内部的生物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思考: 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结成了什么关系?,种群是一。

3、第30讲:种群的特征、种群数量的变化,以下描述是种群吗?,1.什么是种群?,1.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蛇。 2.我国长江流域的全部白暨豚。3.某岛上四季常绿的苔藓 。 4.此时此刻我们所在教室内的全部学生和老师。5.一个蜂巢中所有的蜂,知识要点:,1.种群的概念: 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概念的要点:一定地域内, 同种生物构成 全部个体的总和。,种群内部的生物关系:种内互助和种内斗争。,思考: 种群内部的生物之间结成了什么关系?,思考?,种群和生物的进化有什么关系?种群和生物的繁殖有什么关系?种群和群落有什么关系。

4、第 1 页 共 2 页如何在种群数量变化中应用模型构建法高二生物组范秀娟种群数量的变化这节内容在高考大纲中考查级别是二级,就是除了学生能说出本节涉及的基本内容外,还要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时间够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第二部分是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包括种群增长的 J 型曲线、种群的 S 型曲线、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第三部分是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本节课着重是讨论前两个内容。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是本复习的侧重点,在建立模型的方法上,我是从一种细菌的繁殖问题出发,与学生一。

5、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 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组成 性别比例,种群的数量变化,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种群数量的变化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 。2建构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合理假设用 表达 。3表达形式 (1)数学方程式:优点是 。 (2)曲线图:优点是 。,数学形式,数学形式,检验或修正,科学、准确,直观,特别提醒 :(1)相对于曲线模型,数学模型更准确,但缺乏直观性。(2)构建数学模型需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之上,必须经过大量。

6、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复习回顾:1.种群不同于个体有哪些特征? 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2.研究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有什么意义? 这些都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 。3.研究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有什么意义? 年龄组成对于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具有重要意义,性别比例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2,4,8,16,32,64,128,256,512,1,2,3,4,5,6,7,8,9,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

7、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章节名称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2. 种群的数量变化 学时 1学习目标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生物本节(课)学习目标:知识和能力:(1)说明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2)比较种群数量增长的“J”型曲线和“S”型曲线。(3)尝试运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初步学会使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过程和方法:讲授法、讨论法、举例法相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学生特征从能力的方面说,此时的学生已经具。

8、授课教师:陈丽,于都二中,高三一轮总复习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于都二中 陈丽,政府如何确定何时为最佳的开渔期?政府为何要严格规定鱼网的网目大小?,从9月25日至10月10日,历时16天,让渔民们等待了3年的滇池开渔终于落下了帷幕。 在这期间要下海捕鱼的渔民需办理捕鱼证,并按政府规定的网目购网捕鱼。对于捕捞鲢、鳙、鲤、鲫、鲌鱼的网具、网目有严格规定,捕鲢、鳙、鲤、鲫鱼丝网网目为7厘米以上,网高3米以下;捕鲌鱼丝网网目为3.5厘米以上,网高2米以下,滇池开渔,请结合下列问题,分析种群还有哪些数量特征,与种群数量变化有何关系。

9、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1.细菌是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2细菌的繁殖的方式是什么?,3细菌繁殖了n代后的数量是多少?,细菌增长的数学模型研究,4绘制细菌增长的曲线图。,问题探讨,3,问题探讨,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讨论: 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在一个培养基中,细菌的数量会一直按照这个公式增长吗?如何验证你的观点?,Nnn,解:n 60min x72h20min216Nnn 2216,细菌数量不会永远按这个公式增长。可以用实验计数。

10、,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细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尝试建构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2、掌握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及机制; 3、能正确理解环境容纳量,了解“S”型曲线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分裂繁殖一代,讨论: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 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问题探讨,Nnn,12,24,38,416,532,664,7128,8256,9512,22,21,23,24,25,26,27,28,29,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1、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11、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第四单元 种群和群落,考纲解读,1.怎样估算种群的密度 2.种群的数量特征 3.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 4.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 5.关注人类活动对种群数量的影响,考向指南,本讲内容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近几年来的高考重点,从种群密度的调查、海洋捕捞、害虫防治、野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等生活实际应用出发来考查对调查数据坐标图、种群数量曲线图的分析。,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概念:,例:一个湖泊中的全部鲤鱼就是一个种群,它是由鱼苗、小鱼和大鱼组成的;一块棉田中的全部。

12、必修三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全章复习种群的数量变化增长曲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2)区别种群的增长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2能力目标 能应用数学模型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自主的精神。(2)认识研究种群动态的意义,关注人类活动对各种生物种群增长的影响。二、教学手段 (1)教学多媒体课件。三、教学重点、难点 比较两种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据此解释种群数量的变化并进行应用。四、教学步骤(一。

13、第28课 种群的特征与种群数量的变化,一、种群的特征 二、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 B、一块田地里的狗尾草 C、一颗树上的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树,B,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_的_的总和。,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种群特征种群有的,但个体没有的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种群密度,种群在_或_中的个体数量。,单位面积,单位体积,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逐个计数法,2、估算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时。,调查分布。

14、复习提问,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什么? 2.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哪些?调查一块农田中某双子叶植物、某田鼠、蚜虫和蚯蚓的种群密度,分别采用什么方法? 3.样方法的适应范围及调查步骤? 4.标志重捕法的适应范围及计算公式?,1、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于( )A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B目前的年龄组成 C男女之间的性别比例 D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B,巩固练习,2.在田野的不同地点施放性引诱剂,最直接的效应是( ) A.害虫死亡率增高 B.害虫种群密度下降 C.害虫出生率下降 D.害虫种群性别比例失调,D,3.分析图。

15、1,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2,问题探讨,假设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3,曲线图与数学方程式比较,优缺点?,直观,但不够精确。,2 4 8 16 32 64 128 256 512,数学公式:(N2n),4,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5,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美国的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的增长如下图所示。,6,实例三,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7,世界人口的指数增长曲线,实例四,理想条件下的种群增长模型,8,存在环境阻力,自然条件(现实状态)食物等资源和空间总是。

16、 运用数学建模方式设计种群的数量变化一节课的教案 南宁三中郭文娟 一、教学设计说明 、基本理念 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习兴趣,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意识。教学要符合多元智能理论与智慧教育,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在愉快和自信的情绪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实践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生物实际相练习,运。

17、第二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知识扩展,1.预测种群数量有可能发生哪些变化?2.本节中的J型和S型曲线应属哪种?,增长、稳定、波动、下降,种群增长曲线,020406080100,202122232425,分裂,细菌繁殖产生的后代数量,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1个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代 讨论:细菌的生殖方式是怎样的?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分裂生殖(二分裂),解:n 60min x72h20min216Nnn 2216,Nnn,问题解决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的方法,资料:1.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 就是种群的数量变动规律。,2.为了直观、简。

18、中国水利网宁波、昆明、武汉等地,人躺在铺满水葫芦的湖面上,可以不沉;上海去年3万吨的水葫芦打捞量,今年已翻了3倍有余,上升至10万吨;让越来越多的水中生物痛失“家园”。,国家地理在几百年前,金丝猴在许多地区广泛分布,人口的增加和山林的破坏使金丝猴的分布区越来越小。现在,黔金丝猴的数量只有500600只,处于濒危状态,只在贵州省的梵净山区生存。滇金丝猴生活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端及四川西部长江上端金沙江上游的高山中,数量不到2000只,也处境濒危。,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问题探讨,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

19、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和应用兴陇中学 陈柳一、教学设计思想本课为生命科学第五章“生态系统”的第三课时,是学习群落、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有效的分析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是本课时的难点。初二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学读图能力,能看懂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曲线。但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生态学知识,如种群的概念、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等,所以在分析 J 型曲线和 S 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时存在一定难度。通过增加课外资料“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的自学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本课旨在通过图表分析、实例分析,。

20、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菁华高级中学 高二生物备课组,2,问题的提出,中国水利网:宁波、昆明、武汉等地,人躺在铺满凤眼莲的湖面上,可以不沉;上海去年3万吨的凤眼莲打捞量,今年已翻了3倍有余,上升至10万吨;凤眼莲所带来的水体富营养化,让越来越多的水中生物痛失“家园”。,3,问题的提出,国家地理:在几百年前,金丝猴在许多地区广泛分布,人口的增加和山林的破坏使金丝猴的分布区越来越小。现在,黔金丝猴的数量只有500600只,处于濒危状态,只在贵州省的梵净山区生存。滇金丝猴生活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端及四川西部长江上端金沙江上。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相关PPT文档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复习课件.ppt
第30讲: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ppt
2014种群数量变化.ppt
4.2---种群的数量变化.pptx
教研种群 的 特征和数量变化.ppt
种群的数量变化(很实用)分析.ppt
种群的数量变化(公开课).ppt
种群的特征及数量变化复习.ppt
4.2 种群数量变化曲线.ppt
种群的数量变化ppt.ppt
种群数量变化.ppt
种群的数量变化.ppt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ppt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相关DOC文档
4.2 种群的数量变化 教学设计.docx
种群的数量变化的教学反思.doc
种群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doc
种群的数量变化--增长曲线.doc
种群的数量变化.docx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及其应用.doc
标签 > 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编号:152545]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