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立方根【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2、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学难点与重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教学过程】
学练优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 10.2直方图1Tag内容描述:
1、6.2 立方根【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立方根的概念,并能熟练地进行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2、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使学生形成估算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3、经历运用计算器探求数学规律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学难点与重点】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的大致范围。【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新1. 判断题:4 的平方根是 2( )1 的立方根是 1( )0.125 的立方根是0.5( )的立方根是 ( )7836 是 216 的立方根( )2.求下列各式的值; ;32710331.25问题: 有多大呢?5(这里可以让学生回忆前面学习过程。
2、第 2 课时 含“” “”的不等式【教学目标】1、会根据“不等式性质 1 “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其解集;2、学会运用类比思想来解不等式,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3、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勇于发言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1. 难点:根据“不等式性质 1”正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2. 重点:根据“不等式性质 1”正确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小希就读的学校上午第一节课上课时间是 8 点开始小希家距学校有 2 千米。
3、5.4 平 移教学任务分析知识技能(1)了解并认识平移现象,理解平移的本质和平移的相关概念,能够利用平移作图(2)通过探索了解并掌握平移特征数学思考 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直观感知能力和归纳能力解决问题 能够利用已知条件对图形作相应的平移变化,能够利用平移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教学目标情感态度 (1)体验数学知识的观察猜想和验证过程,欣赏数学图形之美(2)体验数学的学习是一个观察、猜想、归纳、验证的过程重点 平移的含义和要素以及相关概念、平移特征难点 平移的二要素、平移特征的归纳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 活动。
4、101 统计调查第 1 课时 全面调查1了解收集数据的目的,掌握简单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方法;2掌握全面调查的概念;(重点 )3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难点 )一、情境导入小丽是班级的组织委员,为了响应学校提出的“全民健身、阳光体育”号召,她假期里准备组织全班同学观看一场球类比赛,为了吸引更多的同学参加,她应该组织观看哪种球类的比赛呢?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全面调查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A了解一批圆珠笔的寿命 B了解全国九年级学生身高的状况C调查人们保护海洋的意。
5、第 3 课时 平方根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重点)2了解开平方与平方是互逆运算,会用开平方运算求非负数的平方根(难点) 一、情境导入填空:(1)3 的平方等于 9,那么 9 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 ;(2) 的平方等于 ,那么 的算术平方根就是_;25 425 425(3)展厅的地面为正方形,其面积 49 平方米,则边长为_ 米还有平方等于 9, ,49 的其他数吗?425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平方根的概念及性质【类型一】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1)1 ;(2)0.0001;(3)(4) 2;(4)10 6 ;(5) .2425 81解析:把带分数化为假分。
6、91.2 不等式的性质第 1 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1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重点)2会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不等式(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小刚的爸爸今年 32 岁,小刚今年 9 岁,小刚说:“再过 24 年,我就比爸爸年龄大了 ”小刚的说法对吗?为什么?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不等式的性质【类型一】 比较代数式的大小已知x y,用“”或“”填空:(1)2x_2y;(2)2x_2y;(3) x_ y.23 23解析:(1)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2,不等式两边同乘以 2,不等号方向不变,故填; (2)根据不等式的性质 3,不等式两边同乘以2,不等号方向改变,故填;(3)根据不等式。
7、第 1 课时 全面调查【教学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概念;2、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3、掌握划记法,会用表格整理数据;4、会画扇形统计图,能用统计图描述数据;5、经历统计调查的一般过程,体验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全面调查的过程(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是重点;绘制扇形统计图是难点。【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遇到下面一些问题:投影 1(1)中央电视台 青年歌手大奖赛 的收视情况怎样?投影 2(2)班级里同学出生主要集中在哪一年?投影 3(3)本年度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哪几部?要。
8、第 1 课时 不等式的性质【教学目标】1、经历通过类比、猜测、验证发现不等式性质的探索过程,掌握不等式的性质;2、初步体会不等式与等式的异同;3、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和实验探究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数学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进学习数学的信心,体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他人交流合作的重要性【教学重点与难点】1. 难点:正确运用不等式的性质。2. 重点:理解并掌握不等式的性质。【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教师出示天平,并请学生仔细观察老师的操作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天平被调整到什么状态?2、给不平衡的天平两边同时加。
9、9.1.1 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地寻找不等式的解,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教学重点与难点】1. 难点:正确理解。
10、第八章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思想本课是第八章的章节复习课,是学生再认知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时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从过程中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认识。首先让学生思考回答: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题思路及基本方法。 列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然后师生共同讲评训练题;最后小结。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熟练地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对本章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进一步感受方程模型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通过反思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于实际的过程(由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逐步抽象”到建。
11、第九章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大小关系了解不等式的意义,并探索不等式的基本性质。会解简单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2、方法与过程:能够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会“逆向”地思考问题,灵活的解答问题.三、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
12、第 10 章复习教案一、本章知识网络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全二、知识要点归纳1、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容易表示出一个对象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条形统计图 可以表示出各种情况下各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 可以表现出同一对象的发展变化情况2、全面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所有考察对象作的全面调查抽样调查 为一特定目的而对部分考察对象作的调查抽样调差中的总体 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 其中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 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样本。
13、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1进一步巩固处理数据的基本步骤和方法;2能对具体问题选用适当的统计方法进行统计;3感受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统计观念;(重点)4能根据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并能从统计图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难点 )一、情境导入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从数据谈节水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且无可替代的营养物质小明同学根据科学家研究成果,将一个成年人每天需用水量来源绘制成如图所示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统计图中,食物。
14、5.1.1 相交线【学习目标】1、经历观察、推理、交流等过程,了解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2、掌握邻补角、对顶角的性质;【学习过程】环节一:复习引入 1、复习提问:若1 和2 互余,则_若1 和2 互补,则_2、画图:作直线 AB、CD 相交于点 O3、探究新知归纳: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互为_。如图中的_和_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 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互为_。如图中的_和_3、想一想:如果改变1 的大小, 1 和2 还是邻补角吗?_,它们的大小关系是_。1 和3 还是对顶角吗。
15、 AB C E FGABCEDF3 2 1FEDCB A5.4 平 移【学习目标】1、了解平移的概念,会进行点的平移。2、理解平移的性质,能解决简单的平移问题【学习重点】平移的概念和作图方法.【学习难点】平移的作图.【自主学习】预习疑难:。【合作探究】(一)平移变换预习课本 P27P29,并完成以下练习1、观察思考:观察上面图形,我们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局部和其他部分重复,如果给你一个局部,你能复制他们吗?2、探索活动:如何在一张半透明的纸上,画出一排形状和大小如图的雪人?3、思考:在所画的相邻的两个图案中,找出三组对应点,连接它们,观察它们的位置。
16、第 1 课时 实 数【教学目标】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2、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体会“集合”的含义;3、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实数的概念。2、 重点:正确理解实数的概念。【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学生以前学过有理数,可以请学生简单地说一说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分类试一试1、使用计算器计算,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3, , , , ,5847195动手试一试,说说你的发现并与同学交流(结论:上。
17、10.2 直方图1.江涛同学统计了他家 10 月份的长途电话明细清单,按通话时间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1)他家这个月一共打了 次长途电话;(2)通话时间不足 10 分钟的 次;(3)通话时间在 分钟范围最多,通话时间在 分钟范围最少.2.下面数据是截止 2012 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29 39 35 33 39 28 33 35 31 31 37 3238 36 31 39 32 38 37 34 29 34 38 3235 36 33 29 32 35 36 37 39 38 40 3837 39 38 34 33 40 36 36 37 40 31 38请根据下面的不同分组方法,你觉得比较哪一种分组能更好地说明费尔兹奖得主获奖的年龄分布,并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
18、10.2 直方图【学习目标】使学生认识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绘制频数分布图.【学习重难点】1、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步骤.2、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及直方图的制作.【学习过程】1、自主学习二、合作探究问题情境: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 63 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 40 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这 63 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8159 167 170 。
19、10.2 直方图教学任务分析知识技能 理解组距、组数等统计概念,能够利用直方图描述数据,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相关信息数学思考 从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会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特点,感受统计图的作用解决问题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独立地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分析数据教学目标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运用统计图的能力以及用数据说话的习惯重点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制作难点 如何确定组数和组距教学流程安排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活动 1 了解用直方图描述数据的意义和作用。活动 2 探索用频数分布描述数据的方法。活动 3 探究不同的分组方法活动 。
20、102 直方图1了解频数分布表及相关的概念;2根据实际问题,会选择合适组距对数据进行等距分组,用表格整理数据表示频数分布;3会画简单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等距分组) ,并利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解释数据中蕴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一、情境导入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 63 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 40 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 63 名同学的身高( 单位:cm)如下:158 158 160 168 159 159 151 158 159 168 158 154 158 154 169 158 158 159 167 170 153 160 160 159 159 160 149 163 163 162 172 161 15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