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散文,(1)歷史散文 尚書 逸周書 編年體: 春秋 國別體 國語 戰國策 個人言行:晏子春秋,(2)諸子散文 論語 墨子 老子 孟子 莊子 荀子 韓非子 孫子兵法 呂覽,先秦散文兩大類,歷史散文的緣源,一、 甲骨卜辭,1899(清光緒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陽縣小屯村發現刻有文字的獸骨,龜殼,這便是甲
先秦历史散文左传Tag内容描述:
1、先秦散文,(1)歷史散文 尚書 逸周書 編年體: 春秋 國別體 國語 戰國策 個人言行:晏子春秋,(2)諸子散文 論語 墨子 老子 孟子 莊子 荀子 韓非子 孫子兵法 呂覽,先秦散文兩大類,歷史散文的緣源,一、 甲骨卜辭,1899(清光緒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陽縣小屯村發現刻有文字的獸骨,龜殼,這便是甲骨文的發現。已發現約3500多字,能識者約2000。甲骨文是灼龜甲占卜的記錄。,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龜腹甲,殷虛文字乙編(64): 戊戌卜,貞:今日旦,王疾目,不喪明?其喪明?,5,商周收錄的的卦爻辭,癸已卜,殼殳貞,旬亡田(咎)? 王曰,(有)(祟),其。
2、历史散文,历史散文的基本问题,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先秦称书,汉始称尚书或书经。,尚书和春秋,尚书的特点: 1、由简到繁,说理日趋细密,具备了完整的篇章; 2、采用了一些修辞手段,说理带有一定的形象性; 3、语气词汇的运用,表现了说话人的口气,带有一定感情色彩。 尚书文字古奥典雅,大多单独成篇,有完整结构,标志着古代散文正在走向成熟。,尚书和春秋,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它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至哀公十。
3、供参考,自己编在鉴赏和创作诗歌时,受字数的限制,诗歌语言通常要做到音、形、意的统一,即要言简意赅,以少胜多,注意词语的锤炼,又要讲究节奏、押韵、平仄,讲究抑扬顿挫,回环蕴藉。因此在鉴赏和写作诗歌时,特别要注意动词的作用和使用的。 作品成功的一个标志就是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准确,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活”的印象。那么“活”的标志是什么呢?那就动词的运用 。从直观的、形象的角度来看,人和物“活” 的主要标志是“会动”“ 能动”。动词是体现人、物这一特征的主要语言成分。捕捉人、物具有动感的行为、动作。
4、第三讲 先秦历史散文,古代散文:我国古代,为区别于韵文、骈文,凡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包括经、传、史书在内,一律称之为散文。,一、先秦散文发展脉络,卜辞 (殷商、巫师),尚书 (商周、史官),诸子散文 (说理)历史散文 (记事) (春秋战国 哲学家、史学家),1、散文的萌芽,(1)甲骨卜辞 (2)铜器铭文 (3)易经卦爻词,(1)甲骨卜辞,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甲骨卜辞,癸卯卜(叙词),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命词),记十三月的甲骨卜辞,甲子表残玉版,旬壬申月夕有食。,祭祀武丁的甲骨。
5、先 秦 散 文,历史散文: 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先秦散文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历史散文 以叙事纪实为主,但常穿插说理内容,如游说论辩之辞、书信等。 诸子散文 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历史散文的基本问题,先秦历史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历史散文发展概况,甲骨卜辞,1、甲骨卜辞 散文的最早源头把占卜日期、占卜人,占卜的事情,甚至日后应验的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这就是甲骨卜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
6、第二、三讲 先秦历史和诸子散文,第一节 先秦历史散文 一、简介:文字产生后,文学得到突破性发展。我国现在发现最早的文字记录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文,为三千多年前殷代王室占卜的记录(甲骨卜辞),可看作散文的雏形和萌芽。散文是在文字发明后才产生的,是最适合于实用的文学形式。 中国最古最早的散文是尚书。古者 “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这就有了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尚书和春秋。春秋战国时,从前专门记王朝诸侯誥命大事、言语简约的尚书春秋已不能满足时代需要,于是产生了新型历史著作左传、。
7、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第一节 尚书,李民、王健尚书译注 喻中风与草喻中读 孔颖达尚书正义 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尚书的名称 书:先秦一般称为书,有时根据篇目时代归属分别称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尚书:有两种解释,一是“以其上古之书,谓之尚书”(孔安国尚书序),二是“尚者上也,尊而重之,若天书然,故曰尚书”(郑玄)。透露了经典的双重身份:古典与圣典。 书经:尚书为“五经”之一,故宋人称书经。,二、版本今古文源流及真伪1.今文尚书:汉初伏生所献尚书二十八篇,后民间收集一篇,共二十九篇,用汉隶写成,称为今文尚书,又称。
8、先秦历史散文,尚书 春秋 左传 国语 战国策,第一节 尚书与春秋,我国散文的源头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 一、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尚书 1、尚书释义:意即“上古的历史”。它主要记录上古时期的誓、命、训、诰等历史文献。春秋战国时称书,到了汉代,才改称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书经。,2、尚书的流传:,据说原有100篇,秦代焚书后,汉初仅搜集到29篇(后亡佚1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的烂墙壁里发现用先秦时的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16篇,称为古文尚书,这16篇不久亡佚。晋人伪造古文尚书25。
9、第三章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一、中国散文的开端 甲骨卜辞 甲骨卜辞,是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内容很丰富,包括战争、田猎、祭祀、疾病等,真实地记录了殷代的生产状况、社会制度等,对研究古代文化有很重大的意义。 戊辰卜,及今夕雨?弗及今夕雨?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郭沫若卜辞通篡这些卜辞记事虽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铜器铭文 除甲骨卜辞外,商周青铜器具上的铭文也是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未经。
10、第二章 先秦历史散文,散文的概念:散文在古代专指不押韵的散体文,与韵文、骈文相对。包括史传文、论说文、书信、序跋等。 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的不同体例。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散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第一节 从甲骨卜辞到春秋,甲骨卜辞叙事散文的萌芽。 铜器铭文铸之鼎器重宝之文字。 易卦爻辞卜筮文字,亦事亦理,亦韵亦散。 尚书记言文之祖。 春秋记事文之祖。,1、甲骨卜辞1899(清光绪二十五年)在河南安阳县小屯村发现刻有文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