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2016 年发布的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 (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年出版)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痞闷、嗳气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Tag内容描述:

1、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 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2016 年发布的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 (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年出版)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痞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难以根治。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 2012 年发布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 及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014,京都) 。。

2、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胃脘痛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首批“13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 2014 年 10 月至 12 月,湖南省湘潭县中医医院在八病室应用“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 49 例,患者平均住院日 5 天。辨证分型统计如下: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 49 例:肝胃气滞证 20 例,脾胃湿热证 10 例,脾胃气虚证 15 例,脾胃虚寒证 4 例。应用的主要辨证施护方法:评估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嗳气、反酸的频率、程度、伴随症状及与饮食的关系。。

3、-1-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效果总结分析报告一、基本情况胃脘痛是我院内科“5 个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中的病种之一,自 2015年 1月至 12月,我院内科“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护理住院患者共 55例,患者平均住院日 8.3天。辨证分型统计如下:1与诊疗方案一致的病例数 44例:肝胃气滞证 10例,脾胃气虚证 10例,肝胃郁热证 10例,肝胃湿热证 5例,脾胃虚寒证 5例,胃阴不足证 2例,胃络瘀阻证 2例,其它补充诊断 11例、瘀血停胃证 2例,饮食伤胃证1例,肝气郁滞证 1例,瘀阻肠络证 1例,肝气犯胃证 4例,肝胃气虚证 1例,气虚血瘀证 1例。。

4、脾胃科中医临床路径第 1 页 共 7 页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实施方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 编码:K29.5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 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5、1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不和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善叹息,遇情志不遂胃痛加重,嗳气频繁,口苦,性急易怒,嘈杂泛酸,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二)脾胃气虚证:胃脘隐痛,腹胀纳少,食后尤甚,大便溏薄,肢体倦怠,少气懒言,面色萎黄,消瘦,舌质淡苔白,脉缓弱。(三)脾胃虚寒证: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纳呆食少,畏寒肢冷,头晕或肢倦,泛吐清水,便溏腹泻,舌质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或迟。(四)肝胃郁热证:胃脘痛势急迫,有灼热感,口干口苦,吞酸嘈杂。

6、2014年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 、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年) 。主要症状:不同程度和性质的胃脘部疼痛。次要症状:可兼有胃脘部胀满、胀闷、嗳气、吐酸、纳呆、胁胀腹胀等。本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以中老年多见,常反复发作。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

7、胃脘痛的中医护理方案胃脘痛是由外邪、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该病在脾胃肠病证中最为常见,以胃脘疼痛为主证,兼见胃脘部痞子满、嗳气、吐酸、纳呆、大便不调等症,并易反复发作。西医学中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痉挛、胃癌、胃下垂、胃神经官能症等等疾病,当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可参考本节辩证施护。一、临床表现1、胃脘部胀满、胀闷2、吐酸3、納呆4、胁痛腹胀二、病因外邪犯胃 寒湿暑邪,侵袭胃腑 饮食伤胃 脾失健运,胃失和降 情志不畅 肝气。

8、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沉弱。(。

9、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肝胃气滞证:胃脘胀满或胀痛,胁肋胀痛,症状因情绪因素诱发或加重,嗳气频作,胸闷不舒。舌苔薄白,脉弦。(二)肝胃郁热证:胃脘饥嘈不适或灼痛,心烦易怒,嘈杂反酸,口干口苦,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数。(三)脾胃湿热证:脘腹痞满,食少纳呆,口干口苦,身重困倦,小便短黄,恶心欲呕。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或数。(四)脾胃气虚证:胃脘胀满或胃痛隐隐,餐后明显,饮食不慎后易加重或发作,纳呆,疲倦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或有齿印,苔薄白,脉。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相关DOC文档
胃脘痛(胃溃疡)中医护理方案.doc
2014年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doc
胃脘痛的中医护理方案.doc
胃脘痛中医护理方案.doc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doc
标签 >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护理方案[编号:235259]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