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5 课诗五首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 2(语文版七年级上)1教学设计学科名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教学设计2.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我班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
蜀鄙之僧教学设计Tag内容描述:
1、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
3教学内容分析这是诗人二十一岁游蜀之前供职长安时期的作品。
杜少府:名不详。
少府:唐人对县尉的尊称。
蜀川:犹言蜀地。
又作“蜀州” 。
新唐书地理志载:蜀州, “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
垂拱二年为公元六八六年,其时王勃已去世十年,故当以“蜀川”为是。
4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2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6教学课时:1 课时 7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习,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描写,下面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来读他的作。
2、作等学习活动中来。
但由于本单元文言文首次采用集中编排方式,且所有的课文都有背诵要求,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成为必要。
3教学内容分析这是诗人二十一岁游蜀之前供职长安时期的作品。
杜少府:名不详。
少府:唐人对县尉的尊称。
蜀川:犹言蜀地。
又作“蜀州” 。
新唐书地理志载:蜀州, “垂拱二年析益州置”。
垂拱二年为公元六八六年,其时王勃已去世十年,故当以 “蜀川”为是。
4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一些常识。
2、了解诗歌的一些技巧,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及珍视朋友间的友谊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5教学难点分析:1、通过反复吟咏,当堂能够顺利背诵诗歌。
用心 爱心 专心 22、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通过诗歌意境的再加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加强修养,陶冶情操。
6教学课时:1 课时 7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一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唐代诗人王勃在与自己的好友分别时的赠言。
前面我要求大家作了预习,改写了这首诗,要求有人物的。
3、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对于 诗歌的分析欣赏,其实孟子很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和“ 以意逆志” 两种主要方法,同学 们也 经常用,只是不知道具体名称而已。
所谓的知人论世,是指要想理解某诗人的诗,就必须先要了解该诗人的性格、思想、身世、经历,同时还要了解该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必然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
所谓“以意逆志” ,就是要根据诗歌本身的内容“意”去推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志” 。
但是这两种方法又太过于笼统,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能没有具体而全面的资料或者 诗句晦涩,我们不甚理解,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就教大家一种更具体更切合近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 起承 转 合” 法( 近体诗定义弄清楚:近体 诗包括绝句( 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
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
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 李商隐、陆游等。
)“起承转合”分。
4、入新课:古人对于离别是很伤感的,送别是郑重其事的。
那时候,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能否再见很难说,人们如此重视离别时可以理解的。
士大夫阶层送别,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赠,还常常写诗文送给行者或留给居者,借以抒发别情或者相互勉励和安慰。
所以在古代诗歌遗产中,送别的作品有相当大的数量。
二、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的五言律诗,本篇为唐代赠别名作,是王勃在长安送友人去四川时所写。
杜少府,作者的朋友。
少府,官名,县尉的别称。
之,往。
蜀州,地名,今四川。
2、王勃(650676) ,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年十四举幽素科,授朝散郎,时诸王好斗鸡,他为沛王写了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
后任虢州参军,犯死罪,遇赦革职。
往海南探父,因溺水受惊而死。
有王子安集二十卷。
其诗偏于描写个人生活,亦有抒发政治感慨、隐寓对豪门世族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一起倡导文学革新,其中王勃成就最大。
3、学习生字:城阙(qu) 宦游(hun) 歧路(q)4、教师范读、领读,学生自由读。
三、品味感受:1。
5、 唐诗五首 之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教学设计 1 提高朗读能力 背诵累积诗歌 2 以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 体会诗歌的意境 3 理 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理解诗歌的内容 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一 导入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 通信极不发达 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 因此离。
6、本课的教学目标为:1 .感悟“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
2.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
本课的重点、难点为:理解故事的深刻含义,感悟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二、说学情。
文言文学习,在小学阶段不是第一次,但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生活的时代较为久远,而且从词义和表达方式上都与现代文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在读通、读懂文章上学生还是有很大的困难,而且学生对学习古文的兴趣了了。
针对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设计本课时,我在传统的古文教学的基础上,引入了多媒体课件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以求创设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情,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阅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对比教学法、对话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
7、文。
(二)揭题,释题,学习识记生字。
1出示课题:蜀鄙之僧。
2齐读题目。
说题目的意思。
3板书“蜀鄙之僧” ,让学生识记这几个字。
(三)初读,读通全文。
1出示学习目标。
2请同学们放开声音把这个故事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交流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1)开火车认读易错字。
(2)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3)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学生读音,读完后集体正音。
4教师范读课文,总结读文言文的技巧。
5.出示标有节奏的原文:生练读,指名读、齐读。
(四)细读,知古语之意。
1.回忆以前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生自学。
(2)指名逐段说说文章的意思。
(师及时强调重点字的意思)3用文言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出示:此文讲蜀鄙有贫富二僧,皆 ,终,贫者 富者 。
板书: 贫者 至富者 未至(五)品读,悟文章之情。
1同桌分角色练读。
2选派同桌代表分角色朗读课文。
3. 体会“子何恃而往?”和“子何恃而往!”(1)第一个“子何恃而往”中的问号表示什么呢?(2)第二个“子何恃而往”为什么又用叹号?(3)你认为叹号里包含了富和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