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物理学院 华远杰实验目的用梁弯曲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仪器和用具攸英装置、光杠杆、尺度望远镜、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米尺。实验原理攸英装置如下图左,在二支架上设置相互平行的钢制刀刃,其上放置待测棒和辅助棒,在待测棒的中点挂上有刀刃的挂钩和砝码托盘,往托盘上加砝码时测量棒将被
实验2 梁的弯曲Tag内容描述:
1、弹性模量的测定(梁弯曲法)物理学院 华远杰实验目的用梁弯曲法测定金属的弹性模量。仪器和用具攸英装置、光杠杆、尺度望远镜、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米尺。实验原理攸英装置如下图左,在二支架上设置相互平行的钢制刀刃,其上放置待测棒和辅助棒,在待测棒的中点挂上有刀刃的挂钩和砝码托盘,往托盘上加砝码时测量棒将被压弯,通过在待测棒和辅助棒上放置的光杠杆测量出棒的弯曲情况,从而求出材料的弹性模量。将厚度为 、宽为 b 的金属棒放在相距为 l 的二刀刃上,在棒上二刀刃的中点处挂上质量为 m 的砝码,设砝码处下降 ,称此 为弛。
2、实验名称:实验目的研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的大小所用设备及药品长度、厚度相同、宽度不同的纸条,长度、宽度相同、厚度不同的纸条,铁垫圈,尺子 实验示意图实验步骤1、 将纸梁两端垫起一定的高度,把纸梁受压弯曲到接触桌面作为弯曲的标;用承载垫圈的个数表示纸梁的抗弯曲能力,改变纸梁的宽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纸梁的宽度与抗弯曲能力的测试记录 2,改变纸梁的厚度做实验,并作好记录。结果抵抗弯曲的能力跟材料的宽度和厚度有关:材料越宽、越厚抵抗弯曲的能力就会越强。
3、单一材料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用电测法测量单一材料的矩形截面梁在纯弯曲状态时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与理论计算值比较,从而验证梁的弯曲正应力理论公式。2初步掌握电测法原理和静态电阻应变仪的使用方法。二、预习思考要点1本实验装置是如何实现使梁的某一区段处于纯弯曲状态的?2梁处于纯弯曲状态时其内力分布有何特征?3梁处于纯弯曲状态时,若要测取其上某一点的线应变为何只需在该点布设一枚应变计,且平行于梁的轴线方向?三、实验装置和仪器1纯弯曲实验装置本实验采用低碳钢或中碳钢制成的矩形截面梁,。
4、纯 弯 梁 的 弯 曲 应 力 测 定一 实 验 目 的1 . 掌 握 电 测 法 的 测 试 原 理 , 学 习 运 用 电 阻 应 变 仪 测 量 应 变 的 方 法2 . 测 定 梁 弯 曲 时 的 正 应 力 分 布 , 并 与 理 论 计 算 结 果 镜 像 比 较 , 验 证 弯 梁 正应 力 公 式 。二 实 验 设 备1 . 钢 卷 尺2 . 游 标 卡 尺3 . 静 态 电 阻 应 变 仪4 . 纯 弯 梁 实 验 装 置三 实 验 原 理本 实 验 采 用 的 是 用 低 碳 钢 制 成 的 矩 形 截 面 试 件 , 实 验 装 置 如 图 所示 。计 算 各 点 的 实 测 应 力 增 量 公 式 : ii E 实实 计 算 各 点 的 理 论。
5、ABCDLaa1Lb2F2F2Fh实验四 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电测实验一、实验名称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正应力的电测实验二、实验目的1学习使用电阻应变仪,初步掌握电测方法;2测定矩形截面梁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的正确性。三、实验设备1WSG80 型纯弯曲正应力试验台2静态电阻应变仪四、主要技术指标1矩形截面梁试样图 1 试样受力情况材料:20 号钢,E=20810 9Pa;跨度:L=600mm,a=200mm,L 1=200mm;横截面尺寸:高度 h=28mm,宽度 b=10mm。2载荷增量载荷增量 F=200N(砝码四级加载,每。
6、垒!l兰生!翌竺基于ABAQUS的纯弯曲梁正应力实验模拟Experiment simulation of normal stress on pure bending beambased on ABAQUS鲁华宾,韩金华LU HuabinHAN Jinhua(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南通226010)摘要:本文以实验室XL341 8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为原型,建立纯弯曲梁的三维力学模型,通过ABAQUS软件的前处理、求解器、后处理三个步骤进行了纯弯曲梁正应力分布实验的模拟,并给出详细的实现过程,对降低实验室的维护及增强学生对梁横截面上应力分布的认识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ABAQUSI纯弯曲;正应力中囝分类号:TB302 文献标。
7、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系建筑力学多媒体课件 回顾与比较 内力 应力 变形后梁的轴线所在平面与外力作用面重合的弯曲称为平面弯曲 拉压杆 梁 轴 连接件 V A 剪力 扭矩 剪力和弯矩 轴力 一 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 纯弯曲 梁受力弯曲。
8、实验七 叠梁弯曲正应力的测定一、目的1、用应变电测法测定三种不同形式组合梁横截面上的应变,应力分布情况。2、学习依据测试结果建立力学计算模型的思维方法。二、仪器设备1、静态电阻应变仪2、多功能组合实验台三、实验原理与方法实验装置及测试方法和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试验相同,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分析和比较,我们特制了三种组合梁(即钢- 钢叠梁,钢- 铝叠梁,钢-铝胶粘叠梁,叠合面有胶粘剂的为胶粘叠梁) 。并且这三种梁的几何尺寸和受力情况均相同。组合后的整体尺寸也是和纯弯曲整体梁相同。梁的受力情况及几何尺寸见图 5-1 所示。
9、实验 杨氏模量的测定 (梁弯曲法)【实验目的】用梁的弯曲法测定金属的杨氏模量。【仪器用具】攸英装置,光杠杆,望远镜及直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米尺,千分表。【实验原理】将厚为 、宽为 的金属棒放在相距为 的二刀刃abl上(图 1) ,在棒上二刀刃的中点处挂上质量为 的砝m码,棒被压弯,设挂砝码处下降 ,称此 为弛垂度,这时棒材的杨氏模量. (1)bamglE34下面推导上式。图(2)为沿棒方向的纵断面的一部分。在相距 的 二点上的横断面,在棒弯曲前dx21O互相平行,弯曲后则成一小角度 。显然在棒弯曲后,棒的下半部呈现拉伸状态,。
10、实验五 叠(组)合梁弯曲的应力分析实验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进一步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及应变仪的操作与使用。2测定叠梁在纯弯曲时,梁高度各点正应力的大小及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值作比较。3通过实验测定和理论分析,了解两种不同组合梁的内力及应力分布的差别。4学习多点测量技术。二、实验设备和仪器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静态应变仪,游标卡尺等。三、实验原理和方法在实际结构中,由于工作需要,把单一的梁、板、柱等构件组合起来,形成另一种新的构件形式经常被采用。如支承车架的板簧,是由多片微弯的钢板重叠组合而成;厂房。
11、夹层组合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通过电测法测量夹层组合梁横截面上的线应变,总结线应变和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并与单一材料梁的线应变和弯曲正应力的分布规律进行比较分析。2掌握建立夹层组合梁的力学计算模型,推导梁的弯曲正应力计算公式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法。3进一步掌握电阻应变测量技术。二、预习思考要点1夹层组合梁在纯弯曲状态下其横截面变形的平面假设是否仍然成立?2推导单一材料梁弯曲正应力公式时的几何关系,静力平衡关系,物理关系与推导夹层组合梁弯曲正应力公式时的相应关系有何异同点?3夹层组合梁发生弯曲。
12、梁的纯弯曲正应力实验电测法是应力应变测量最常用的方法,其方法简便,技术成熟,已经成为工程中不可缺少的测量手段。纯弯曲时正应力在横截面上线性分布,是弯曲中最简单的应力情况。用电测法测定纯弯曲梁上的正应力,不仅可以验证材料力学理论,也可以熟悉电测法测量的原理、操作方法和注意的问题,为复杂的实验应力分析打下基础。一、预习要求1、YJ 5 电阻应变仪测量前如何进行预调平衡?2、采用半桥接法进行弯曲正应力测量时,如何进行温度补偿?说明原理。二、 实验目的1、初步掌握电测应力分析方法,学习电测接线方法、仪器调试使用。
13、实验四 直梁弯曲实验预习要求:1、复习电测法的组桥方法;2、复习梁的弯曲理论;3、设计本实验的组桥方案;4、拟定本实验的加载方案;5、设计本实验所需数据记录表格。一、 实验目的:1. 电测法测定纯弯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变分布,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公式;2. 电测法测量三点弯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变分布及最大切应变,并 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理论公式;3学习电测法的多点测量方法及组桥练习。二、实验设备:1.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2. 电阻应变仪;三、实验试件: 本实验所用试件为中碳钢矩形截面梁,其横截面设计尺寸为 hb=。
14、姓名: 班级: 学号:实验报告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2.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公式二、实验设备及工具:1.材料力学多功能试验台中的纯弯曲梁实验装置2.数字测力仪、电阻应变仪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在纯弯曲条件下,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梁横截面上任意一点的正应力,计算公式:=My/I z为测量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在梁的弯曲段沿梁侧面不同高度,平行于轴线贴有应变片。贴法:中性层一片,中性层上下 1/4 梁高处各一片,梁上下两侧各一片,共计。
15、实验七 梁的弯曲正应力实验一、实验目的1测定梁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分布规律,并与理论计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弯曲正应力公式。2掌握电测法的基本原理。二、实验设备1纯弯曲梁实验装置。2静态电阻应变仪。三、实验原理已知梁受纯弯曲时的正应力公式为 zIyM式中 为纯弯曲梁横截面上的弯矩, 为横截面对中性轴 Z 的惯性矩,Mz为横截面中性轴到欲测点的距离。y本实验采用铝制的箱形梁,在梁承受纯弯曲段的侧面,沿轴向贴上五个电阻变应片,如图 71 所示, 和 分别贴在梁的顶部和低部, 、 贴1R5 2R4在 的位置, 在中性层处。当梁受弯曲时,即可。
16、梁的弯曲变形测定实验一、预习要求1、复习材料力学有关弯曲变形内容和关于百分表的内容。2、预习本节弄懂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二、实验目的1、测定钢梁在弯曲受力时的挠度 f 和转角 ,并与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以验证理论计算方法的正确性。2、学习挠度和转角的测试方法。三、实验装置和仪器1、弯曲梁实验装置如图 1 所示。2、百分表 2 只、5N 砝码 3 块。3、直尺、扳手等工具。四、实验原理及方法1、实验原理弯曲梁实验装置简图如图 2 所示。可以看出,钢梁 AD(标号 1)是外伸梁,A 、 B 两处用铰链支承,载荷通过砝码 2 加在 C 截面处。
17、实验五 纯弯曲梁的正应力实验1、实验目的1、 测定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大小和分布规律。2、 验证纯弯曲梁的正应力计算公式。3、 测定泊松比 。4、 测量矩形截面梁在纯弯曲时最大应变值,比较和掌握运用不同组桥方式时提高测量灵敏度的方法。2、实验设备1、材料力学组合实验台;2、电阻应变测力仪;3、实验原理和方法1、测定弯曲正应力在纯弯曲条件下,根据平面假设和纵向纤维间无挤压的假设,可得到梁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1)M=yzI式中:M 为弯矩; Iz 为横截面对中性轴的惯性矩;y 为所求应力点至中性轴的距离。由上式。
18、实验二 矩形截面梁的纯弯曲一、实验目的1.测定纯弯曲下矩形截面梁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并与理论值比较。2.测定泊松比 。3.熟悉电测法基本原理和电阻应变仪的使用。二、实验仪器1.CLDT-C 型材料力学多功能实验台2.DH-3818 型静态电阻应变仪3.矩形截面梁实验装置一套( )205EGPa4.游标卡尺三、实验原理在纯弯曲段,见图 2-1,梁横截面上任一点的正应力计算公式为 zMyI式中: 为弯矩; 为横截面对中性轴 的惯性矩; 为所求应力点至中性轴的距MzI离。 2Pa312zbhI图 2-1为了测量梁在纯弯曲时横截面上正应力的分布规律,在梁的纯弯曲段沿。
19、力学创新实验实验二小组成员:王志伟 20104340刘 灿 20104344陈 晨 20104336席冠华 20104327指导老师: 高 芳 清 2012 年 月 日实验题目: 关于梁弯矩控制的校核实验实验二关于梁弯矩控制的校核实验 实验方案:1、通过弯矩控制的梁,其根本原因是由弯矩产生的最大正应力超过了材料的容许应力,通过假设控制弯矩的大小,计算可以得到 以及 。通过材料力学的理论知识可以计算出纯弯曲梁的最大正应力产生在距离中性轴最远的部位,其大小可通过式(1-1)计算出来。2 、为了检验是否是最大弯矩控制,同时需要检验剪力产生的可能破坏。通过材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