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教案(全国医学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年级专业:2007 针推本科班学年学期:2010-2011 第二学期主讲教师:张绍梅副教授所在单位:吉大医学院中医教研室2011 年 2 月 25 日时间:2011.3.2地点:402内容: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教学目的与要 求1.掌握意识障碍的概念、维持清
神经病学平时测验Tag内容描述:
1、神经病学教案(全国医学高等学校卫生部规划教材)年级专业:2007 针推本科班学年学期:2010-2011 第二学期主讲教师:张绍梅副教授所在单位:吉大医学院中医教研室2011 年 2 月 25 日时间:2011.3.2地点:402内容:意识障碍、认知障碍教学目的与要 求1.掌握意识障碍的概念、维持清醒的解剖结构、临床分类及特点与闭锁综合征的鉴别,掌握失语症的概念、临床分类及特点2.熟悉了解各类意识障碍、失语症病变部位教学重点意识障碍的概念、失语症的概念,分类及特点教学难点各类意识障碍、失语症的机理及表现特点教学方法及手段多媒体教学第二章。
2、神经病学Neurology专业代码(100204)一、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坚持真理,献身科学,作风严谨,为人正派,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临床神经病学的研究和教学,热爱专业,适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门人才。要求掌握神经病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临床思维和临床临床实践能力,能独立处理神经病学范围内的常见病和一些疑难病症。通过临床工作训练,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严密的逻辑思维,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对下级医师进行业务指导,达到神经病学高年住院医师水平。掌握。
3、一 临床神经病学定义(1) 神经病学(neurology)是专门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2)作为临床医学,它主要以求诊病人为对象,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问题。二 神经病学发展和新进展(1)内科学派生。(2)研究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病因病理等基础学科如神经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神经病理学,神经生物化学,神经药理学和神经遗传学等构成神经科学。(3)神经病学坚实地建立神经科学基础理论之上,它与神经外科的不同仅在于治疗方式上,后者主要为手术治疗。它与精神科共同研究和治疗脑疾病所致的精。
4、十二对脑神经 一嗅二视三动眼, 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 迷走及副舌下全。 痴呆常见的病因:Vitamin (维他命)即 7 项首个字母: Vascular reason 血管性 Infection 感染 Tumor 肿瘤 Alzheimer disease 阿尔茨海默病 metabolism 代谢性 Inheritance 遗传、变性病 Nutrition 营养缺乏 睡眠性头痛的治疗药物选择 李(锂)灵(西比灵)退(褪黑素)休(消炎痛)喝咖啡(咖啡因) 周围神经的分类 感觉神经 128 动 346 副舌下 57910 为混杂 颅神经核团在脑内的分布 嗅入端脑视入间,动眼滑车出中脑,5678 过脑桥,9101112 延髓穿。 。
5、神经病学重点总结霍纳 Horner 综合症:同侧瞳孔缩小,眼球内陷,眼裂变小,及同侧面部出汗减少,见于颈上交感神经径路的损害。周围性和中枢性面神经麻痹的鉴别:前者全部面部表情肌瘫痪使表情动作丧失,舌偏向患侧,可见四肢瘫痪。后者为病灶对侧下面部的表情肌瘫痪,皱眉,皱额和闭眼动作均无障碍。感觉的分类:1 浅感觉。来自皮肤和粘膜的触觉、温度觉和痛觉。2 深感觉。来自肌腱、肌肉、鼓膜和关节的运动觉、位置觉和振动觉。3 复合感觉。是大脑顶叶感觉皮质对各种深浅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整合而产生,包括实体觉、图形觉、定位觉、两点。
6、第一章 绪论1 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A. 包括大脑半球和小脑两部分.B 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C 包括锥体系统和锥体外系统两部分。D 包括运动科研经费纩感觉系统两部分。E 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下列哪项不正确?E神经系统包括中柢神经节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中枢神经包括脑和脊神经周围神经包括脑神经节和脊神经有些神经疾病影像学检查可始终无阳性发现磁共振检查能取代临床方法来诊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症状按发病机制可分为:BCDE缺血症状 B.缺损症状 C.刺激症状 D.释放症状 E 休克症状二简答题1。
7、1一神经病学概论1运动系统(1)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A1 型题110高位截瘫病人排尿障碍表现为 2002A尿失禁B尿潴留C无尿D尿崩症E少尿解析:选 B 高位截瘫病人主要症状为受损平面以下各种感觉缺失,上运动神经元瘫痪以及括约肌障碍等,括约肌障碍表现为尿潴留;脊髓圆锥为括约肌功能的副交感中枢,当病变累及脊髓圆锥时将出现真性尿失禁,故选 B。47无眩晕无听力障碍和肌力完好的患者,出现右上肢指鼻试验不正确和轮替动作差右下肢跟膝胫试验差。病损部位在 2003A小脑蚓部B右侧小脑半球C左侧小脑半球D左侧脑桥前庭神。
8、神经病学第一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单选题)发布日期:2008-2-28 1影响意识的最重要的结构是:A脑干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B脑干下行性网状激活系统C大脑半球D小脑E基底节2某患者能唤醒,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识状态是:A嗜睡B昏睡C昏迷D谵妄E意识模糊3患者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能唤醒,醒后模糊做答,旋即熟睡。此时为:A嗜睡B昏睡C浅昏迷D中昏迷E深昏迷4以下关于失语症正确的病变部位是:ABroca 失语在优势半球额下回后部BWernicke 失语在优势半球缘上回后部C传导性失语在优。
9、神经病学1.女,50 岁. 二天前开始头痛, 服止痛片可缓解.2 小时前打麻将时又忽然头痛加剧, 并呕吐, 继之倒地, 呼之不应. 急送医院就诊. 查体: 神志清楚, 痛苦表情 , 能被唤醒,对答切题,停止刺激后又入睡; 眼底正常, 左睑下垂,瞳孔散大, 光反射消失 ; 无面瘫, 伸舌居中; 右上下肢轻瘫, 感觉正常; 颈反抗,Kernig 征阳性.可能的诊断:AA. subarachnoid hemorrhageB. cerebral infarctionC. epilepsyD. migraine2.该患者意识障碍属于:AA. somnolenceB. stuporC. comaD. confusion3.患者男性,60 岁,晨起家人发现其不能讲话,但似能听懂他人。
10、神经病学0【第一章 绪论】1、神经病学所涉及的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肌肉疾病2、神经病学的特性:疾病的复杂性 症状的广泛性 诊断的依赖性 疾病的严重性 疾病的难治性【第二章】缺损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损时,正常功能的减弱或消失。如面神经炎时引起面肌瘫痪。刺激症状:指神经结构受激惹后所引起的过度兴奋表现,如大脑皮质运动区受肿瘤、瘢痕刺激后引起的癫痫,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释放症状:指高级中枢受损后,原来受其抑制的低级中枢因抑制解除而出现功能亢进。如基底核病变引起的舞蹈症和手足徐动症。 断联休克症状:指中。
11、 神经系统疾病总结 第2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 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概述 一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 病变部位诊断 和定性诊断 病因诊断 两个部分 二 定位诊断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第一步 正确完成定位诊断取决于三个因素 1 对神经系统解剖 生理和病理的理解 2 对这些结构病损后症状的掌握 3 临床基本功的扎实运用 三 神经结构病损后出现的症状 按其表现可分为以下四组 1 缺损症状 指神经结构。
12、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鉴别: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要点: 真性球麻痹和假性痹的鉴别要点痉挛性瘫痪与弛缓性瘫痪的鉴别:(上运动 N 元瘫与下运动 N 元瘫,中枢性瘫痪与周围性瘫痪)痉挛性瘫痪 弛缓性瘫痪瘫痪分布范围 较广、偏瘫、单瘫、截瘫和四肢瘫 多局限(肌群为主) ,或为四肢瘫,如 GBS肌张力 增高,呈痉挛性瘫痪 减低,呈弛缓性瘫痪反射 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 + 肌萎缩 无,可见轻度废用性萎缩 显著,早期出现肌束震颤 无 可有皮肤营养障碍 多数无 常有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
13、神经病学一系重点1 / 261.总论 定位诊断、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12.周围神经病 .73.脊髓疾病 .94.脑血管疾病 .125.运动障碍疾病 .156.癫痫 .177.重症肌无力 .198.其他 .21注释:本文档页码标注以八年制第 2 版神经病学为准。 问答 选择 名解 记忆(仅供参考) (总论很重要!)1.总论 定位诊断、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绪论 症状分类 P11. 缺失(破坏)症状(Destruction)2. 释放症状(Release )3. 刺激症状(Irritation)4. 休克症状(Shock) 急性、严重第二章 第一节 脑神经 大脑分叶:Frontal lobe,Temporal lobe ,Parietal lobe ,Occip。
14、神经病学重点整理1、每个脑叶的所主功能及发生病损的定位1.额叶:精神、语言、随意运动有关2.顶叶:皮质感觉区:中央后回为深浅感觉的皮质中枢。接受对侧肢体的深浅感觉,各部位的排列呈倒人状,脚在顶端头在下运用中枢:优势半球的缘上回,与复杂动作和劳动技巧有关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3:第 3 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第 5 节 眩晕1.系统性眩晕的鉴别临床特征 周围性眩晕 中枢性眩晕病变位置 前庭感受器以及前庭神经颅 外段(未出内听道)前庭神经颅内段、前庭神经核、核上纤维、内侧纵束、大脑、小脑皮质常见疾病迷路炎、中耳炎。
15、神经病学习题一、选择题 1 对意识障碍程度判断正确的是: A.嗜睡;患者处于睡眠状态,强疼痛刺激或高声可将其唤醒,醒后能含糊对话 B.昏睡:对各种语言刺激无应答,各种生理反射正常,生命体征无变化 C.浅昏迷;对疼痛刺激有反应,不能回答问话,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及生理反射 D.中度昏迷:对强刺激及高声语言仅有轻微反应,瞳孔扩大,光反射消失 E.重度昏迷:对疼痛刺激及语言呼唤无反应,存在无意识自发动作,生命体征改变 2一患者能被唤醒,醒后能简单回答问题及勉强配合检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这种意识状态是: A.嗜睡 B.昏睡 C.昏。
16、中国神经病学发展史尽管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障碍,但中国神经病学的诞生和发展及其应用很好地反映了我国的现代史。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科研实体,神经病学的发展及其实践开始进入一个独特的时期。在这个所谓的摇篮时期,神经病学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在北京成立,该学科讲授神经系统科学及疾病。现代神经病学的概念与其他医学学科一样,是由费城的一名优秀的神经学家 Andrew H. Woods 引入北京协和医学院这样的机构,并开启了中国早期的神经病学实践。此外,大量在欧洲、美国和加拿大接受部分医疗培训的。
17、神经病学绪言第一章 病史采集第二章 神经系统检查附录神经系统检查格式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第一节 腰椎穿刺术和脑脊液检查第二节 电生理检查第三节 影象学检查第四章 神经系统病变的 定位定性诊断第五章 周围神经病第一节 头面神经痛第二节 面神经炎第三节 末梢 神经炎第四节 急性感 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第五节 脊 神经根炎第六节 坐 骨神经痛第六章 脊髓疾病第 一节 急性脊髓炎第二节 脊髓压迫症第三节 脊髓空 洞症第四节 运动 神经元病第五节 遗传性共济失 调症第七章 脱髓鞘疾病第一节 多发性硬化第二节 散发 性脑炎第三节 急性。
18、1、名词解释: Wallenberg syndrome One and a half syndrome TIA 分离性感觉障碍 分水岭梗死 2、选择题: 一侧三叉神经脊束核的病损表现为【b 】A 同侧面部感觉障碍 B 同侧面部呈现洋葱皮样的分离性感觉障碍 C 同侧面部呈洋葱皮样的感觉障碍 D 对侧面部呈洋葱皮样的感觉障碍 同向性偏盲病损位于【 b 】 A 视交叉 B 对侧视束 C 对侧颞叶视辐射 D 对侧顶叶视辐射 滑车神经受损时眼球出现向哪一方向的运动障碍【 a 】 A 向外上 B 向外下 C 向内上 D 向内下 Weber 综合征的病损部位【 d】 A 皮质脊髓束 B 桥脑 C 延髓 D 中脑 男性 32 岁,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