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 10 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 的数.能力目标: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 10 的数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科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章有理数 复习与小结Tag内容描述:
1、1.5.2 科学记数法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利用 10 的乘方,进行科学记数,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 的数.能力目标:会解决与科学记数法有关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表现出一丝不苟的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 10 的数教学难点:正确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数教学过程:一、科学记数法用乘方的形式,有时可方便地来表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较大的数,如:太阳的半径约 696 000 千米;富士山可能爆发, 这将造成至少 25 000 亿日元的损失;光的速度大约是 300 000 000 米/秒;全世界。
2、1.5.1 乘方(一)教学目标1通过现实背景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运算;2已知一个数,会求出它的正整数指数幂,渗透转化思想;3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以及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理解乘方的意义,能利用乘方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2教学难点:准确建立底数、指数和幂三个概念,并能求幂的运算;3学生的疑点:乘方和幂的区别以及(a) n 与a n 的区别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提问并引导学生回答:在小学里我们学过一个数的平方和立方是如何定义的?怎样表示。
3、年级 七 科目 数学 任课教师 张辉银来源:学优高考网 来源:学优高考网 授课时间12.21课题 第一章 有理数总复习(1 ) 授课类型 复习课一、教材分析本章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及其运算,教科书首先从实例出发,引入负数,接着引进关于有理数的有关概念,在此基础上,介绍有理数的加减法,乘除法,乘方运算的意义,法则和运算律。本章从实际生活的需要引入负数,并引进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可以加深对有理数的认识,并为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做准备,本章也是研究整式运算的基础。二、学情分析初中数学是中学数学的基础,打好这个基。
4、第 1 页,共 3 页七年级上册有理数复习题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8 小题,共 24.0 分)1. 上海世博会是我国第一次举办的综合类世界博览会据统计自 2010 年 5 月 1 日开幕至 5 月 31 日,累计参观人数约为 8030000 人,将 8030000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应为 ( )A. B. 803104 80.3105C. D. 8.03106 0.8031072. 如果向北走 6 步记作 ,那么向南走 8 步记作+6 ( )A. 步 B. 步+8 8C. 步 D. 步+14 23. 在 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12, 0, 1, 12 ( )A. B. 012C. D. 12 14. 如图,四个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对应点,若点 表示的有理数。
5、课 题 有理数综合复习 主备人 董博智 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本章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适量的练习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发展是实际生活的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教学资源 多媒体重点难点 相关的知识和概念,有理数的运算技巧。教 学 过 程环节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动态修改知识梳理知识框架:有理数的定义:_和_统称为有理数。有理数的分类:按照符号分类,可以分为_、_和_;按照定义分类,可以分为_和_:整数分。
6、第一章 有理数 小结与复习,义务教育教科书(RJ)七年级数学上册,【问题1】本章学习了哪些知识?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什么?,知识回顾,知识结构,比较大小,有理数,数,轴,有理数的运,算,点与数的对应,交换律,结合律,加,法,减,法,分配律,除,法,乘,法,乘,方,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计算,(1)(2)(3)(4),自主预习,解(1),计算,有理数运算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1.把减法转化为加法时,要注意减号和减数的性质符号要同时改变对多个有理数相加减的题目,要观察数的特征,能利用运算律时,要利用运算律使计算简便 (如第(1)题),2.运用运算律时要注。
7、1.2.3 相反数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了解相反数的概念。2能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互为相反数的数,并且发现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点在原点的两侧,到原点的距离相等。3利用互为相反数符号表示方法化简多重符号。(二) 过程方法1利用数轴,直观认识互为相反数的位置特点,理解相反数的代数定义和几何定义的一致性。2渗透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并注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3会正确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并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三)情感态度通过相反数的学习,体会数学符号化和数形结合的思想,进而进一步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1 相反。
8、1.2.2 数轴 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数轴上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会画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整数或分数;2、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有理数在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教学.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重、难点的突破:让学生画数轴进行比较来突破重点,让学生理解数轴上的点组成来突破难点.三、教。
9、有理数考点一 有理数的相关概念【例 1】 填空:(1)- 的相反数是 _;-|- |=_;-1.2 的倒数是_.512013(2)如图,在数轴上与点 A 所表示的数距离为 3 的数是_.【解答】 (1) ;- ; - .(2)5 或-1.512036【方法归纳】 对概念的考查,要紧扣概念的本质属性,掌握概念的展示形式,如绝对值、相反数有时是文字形式,有时是符号形式,还要理解某些概念的“代数,几何”双重意义.1.(2012河北)下列各数中,为负数的是( )A.0 B.-2 C.1 D. 212.(2013黔东南 )|-3|的相反数是( )A.3 B.-3 C.3 D.考点二 有理数的运算【例 2】 计算:( - + )18+3.956-1.456.97。
10、,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复习,有理数复习,重点一:正负数的意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下列语句中,含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是( ) A.盈利1千元和收入2千元 B.上升5米和后退5米 C.存入1千元和取出5千元 D.超过3厘米和上涨3厘米,C,2.如果零上6。c记作+3,则这个 问题中,基准是( ) A.零上3 。c B.零下3 。C C. 0 D.以上都不对,A,那零下6。c记作?,-2,重点二:正负数的概念,判断题: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带“+”号的数都是正数,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表示没有温度。
11、1.5.3 近似数教学目标:1、理解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2、要准确第说出精确位及按要求进行四舍五入取近似数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近似数、精确度和有效数字的意义,难点:由给出的近似数求其精确度及有效数字,按给定的精确或有效数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近似数的定义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1)初一(4)班有 42 名同学;(2)每个三角形都有 3 个内角.这里的 42、3 都是与实际完全符合的准确数.我们还会遇到这样的问题:(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 960 万平方千米;(4)王强的体重是约 49 千克.960 万、49 是准确数吗? 这里的 960 万、4。
12、,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一章复习,有理数复习,重点一:正负数的意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1.下列语句中,含有相反意义的两个量是( ) A.盈利1千元和收入2千元 B.上升5米和后退5米 C.存入1千元和取出5千元 D.超过3厘米和上涨3厘米,C,2.如果零上6。c记作+3,则这个 问题中,基准是( ) A.零上3 。c B.零下3 。C C. 0 D.以上都不对,A,那零下6。c记作?,-2,重点二:正负数的概念,判断题:不带“”号的数都是正数,带“+”号的数都是正数,如果a是正数,那么a一定是负数,不存在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一个有理数不是正数就是负数,表示没有温度。
13、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 3.1 有理数的加法第 1 课时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理解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合理性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阅读教材 P1618,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结合教材对两个有理数相加的 7 个算式,类似地再列举出相应的算式并结合数轴解释,得出结果如(3) (4)、(3)(4)、(3)(4)、(3) ( 4) 、( 3) ( 3) 、(3)0 、 (3)0,根据以上 7 个算式,思考:你能总结出有理数相加的符号如何确定?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一个有理数和 0 相加,和分别为多少?知识探究有理数加法法则:。
14、1.4 有理数的乘除法1 4.1 有理数的乘法第 1 课时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了解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2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法则3能熟练的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阅读教材 P2830,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知识探究1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通过有理数的乘法,进一步体会有理数运算包含两步思考: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积的绝对值3乘积为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如:3 的倒数是 ,0.5 的倒数是 2,2 的倒数是 13 12 25自学反馈计算:(1 )( )1, (3)( 2)6,14 450(4)0, 1 (1 )2,23 15(15)( )5, 3(2)6 13(1)运用乘法法则,。
15、第 1 页 共 3 页第一章复习课课题 第一章复习课 授课日期: 年 月 日 星期 1、进一步理解并运用有理数、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等概念,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有理数有关的知识;教学目标 3、运用有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绝对值、有理数大小比较有关知识。难点 运用有理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案、粉笔、直尺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 知识回顾1为什么要引入负数?温度为4是什么意思?答: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温度为4表示温度是零下 4 摄氏度。2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集包括哪些数?。
16、我们学过的数有:正整数:1,2,3零:0负整数:-1,-2 ,-3正分数:1/2,2/3,3/4负分数:-1/2,-2/3,-3/4正整数、哦、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从小学开始,我们首先认识了正整数,后来又增加了 0和正分数,在认识了负整数和负分数后,对数的认识就扩充到了有理数范围。知识点 1: 有理数的有关概念注意: 有理数只包括整数和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不是有理数,如圆周率 不是有理数。知识点 2: 有理数的分类引入负数后,数扩充到了有理数,有理数可分为以下两种:1.按有理数的定义为标准进。
17、1.5 有理数的乘方1 5.1 乘方第 1 课时 乘方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2理解乘方运算、幂、底数等概念的意义3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阅读教材 P4142,思考下列问题1某种细胞每过 30 分钟便由 1 个分裂成 2 个,经过 5 小时后,这种细胞 1 个能分裂成多少个?(1)细胞每 30 分钟分裂一次,则 5 个小时共分裂 10 次;(2)5 个小时后,细胞的个数一共有 2222,sdo4( 10 )个 2)1_024 个,为了简便,可以记作 210个2 (1)边长为 a 的正方形的面积为:a2;(2)棱长为 a 的正方体的体积为:a3 ;(3)把一张纸对折 1 次可裁成两张,对折 2 次可裁成 4 张,问。
18、1.2 有理数1 2.1 有理数1理解有理数的概念2会判断一个数是整数还是分数,是正数还是负数3懂得有理数的两种分类方法阅读教材 P6,请你认真思考,你认为整数包括哪些?分数包括哪些?有理数按数的形式可以怎样来分类?你认为正有理数包括哪些?负有理数包括哪些?有理数按性质(符号) 可以怎样来分类?知识探究1正整数、0 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为分数2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自学反馈1把下列各数写在相应的集合里5 , 10,4.5,0,2 ,2.15,0.01,66 , ,15%, ,2 009,16.35 35 227正整数集合:10,66,2 009,负整数。
19、课题 第一章小结 课型 复习课 课时 1 课时知识目标来源:学优高考网让学生在自我复习,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各种概念,梳理知识,将新学的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去来源:学优高考网解决问题通过学生的讨论和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体会“转化”、 “数形结合 ”及“分类” 的数学思想教学目标来源:学优高考网 来源: 学优高考网 gkstk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用意识以及实践能力重点难点回顾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反思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体会数学思想方法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学情分析学法指导教具、学具通案 。
20、池河中学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年级 七 科目 数学 任课教师 陈昌林 授课时间 10.18课题 第一章 有理数 小结 授课类型 复习课标依据(1 )理解有理数的意义,能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能比较有理数的大小。(2 )借助数轴理解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掌握求有理数的相反数与绝对值的方法,知道a的含义(这里 a 表示有理数)。(3 )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简单的混合运算(以三步以内为主)。(4 )理解有理数的运算律,能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5 )能运用有理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问题。知识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