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节 地形图,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估算某地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2、通过简易模型和图片比较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约200,芙蓉山顶部,山脚,约100,约300,探究:量算山体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第三节 地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Tag内容描述:
1、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 第三节 地形图,学习目标,1、能够运用地图估算某地的海拔和相对高度。 2、通过简易模型和图片比较五种陆地地形的特点。,约200,芙蓉山顶部,山脚,约100,约300,探究:量算山体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第三节 地形图,海拔和相对高度有什么区别和联系?,两者都是两处的垂直距离但是海拔的参照面是海平面,相对高度的参照面是比较点所在的面。,阅读书本23页的第一段话, 找出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定义,五种常见的陆地地形:,地形是指地表各种各样的形态。,丘陵,山。
2、学优中考网(www.xyzkw.com)每天发布最有价值的中考资料!第 1 页 共 7 页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课标与教材分析课标要求: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破的陡缓,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运用地图的习惯。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实力。课标与教材概念体系 行为条件 行为动词 行为程度学会阅读地图 1.21 台湾岛卫星影像,1.22 台湾岛地图,1.23 地平面上的八。
3、1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初步学会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和分层设色地形图判别地形和地势特征。( 2) 能 够 在 等 高 线 地 形 图 上 估 算 某 个 地 点 的 高 程 。( 3) 能够绘制简单的地形剖面图。( 4) 在地形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这五种地形。过程与方法在绘图过程中, 通过教师指点、小组互动合作等形式,学会搜集、查阅资料 并进行整理、加工的方法,建立起地理 事物空间方位概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地形图的 积极性和自觉 性。(2)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
4、1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教学重点】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辨别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地形类型。【教学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教学课时】40 分钟。【教学过程】问:请教同学们一个问题: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上的珠穆朗玛峰高度 8844.13 米 ,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峰高度为 4000 多米?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出现两个高度值? “珠穆朗玛峰高 8844.13 米 ”指的是什么高度? (海拔高度) 。而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 4000 多米”则 指的是什么高度? (根据故事提出海拔,相。
5、1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案课题 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的 使学生知道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通过等高线地形图简单识别各种基本地形类型。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等高线数值大小辨别地势高低;根 据等高线疏密辨别坡度陡缓。难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关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地表各种基本形态。学情分析 新课标标准除对本部分知识的要求外,非常重视学生能力、智力的培养,尤为注重学生观察、探究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去理解学习过程。在该本部分内容,课标注重联系实际和社会调查能力,注重。
6、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相对高度,海拔,等高线概念,2cm,4cm,6cm,8cm,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称等高线。等深线、等高距?,A,B,山谷,山谷,山脊,山脊,鞍部,鞍部,山顶,山顶,等高线图与地形图对比,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等高线密集坡度陡,山顶等高线闭合且数值中间高四周低的部位。 盆地,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线,山脊(山的高处像兽类的脊 梁骨似的高起部分)等高线弯曲部分向 海拔低处凸的部位。,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 海拔高处凸的部位,鞍部两山顶之间的低洼 部位。,陡崖等高线相当密集 或重叠的地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山脊 山谷的。
7、1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课时 等高线地形图【知识与能力】初步学会在等高线上识别地势高低,起伏和坡度陡缓,并能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陡崖等地形部位。【过程与方法】1、 通过亲自参与制作模型,绘制地形图等活动,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2、 启发引导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阅读、分析,识别山地的地形部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动手制作地形模型和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学重点】1、 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的关系。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体的各个部位。【教学难点】1、等高线的绘制原理。2。
8、地形图的判读,教学目标,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地面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等高线,想一想,等高线是如何绘制出来的?,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试一试 在图中找出山顶、山脊、山谷及陡崖。,山顶,山脊,山谷,陡崖,点击文字进相应图片,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山顶,山脊,山谷,陡崖,。
9、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1、海拔与相对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地面高度,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000米。,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甲地的海拔为1500米,乙地的海拔为500米。,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例如,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世界最低点死海海拔(415米),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925943,2、等高线和等深线:,(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
10、海平面,另一个地点,1 500米,500米,1 000米,等高线,密集,稀疏,高,低,低,高,山峰,重叠,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平原,丘陵,高原,山地,盆地,平原,海洋或河湖,起伏,陡缓,C,B,A,B,B,B,D,C,C,A,B,B,A,D,A,D,C,B,A,A,山峰,陡崖,山谷,山脊,570,10,山脊,山谷,A,C,B,D,C,B,。
11、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甲,乙,海平面,1000米,500米,1500米,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山,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高度(绝对高度)。,1、海拔与相对高度,一、等高线地形图,2、等高线和等深线,400米,300米,100米,200米,500米,等高线示意图,等高线地形图,用等高线表示地形的地图。,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为等高距。,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山顶,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400米,3。
12、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课题 1.4 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1.知道海拔(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等高线、等深线的含义。2.能够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3.在地形图上能识别五种主要陆地地形的类型。重点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步骤 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 复备导入前面我们了解了地图的基本要素,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对地形图如何判读。自主学习一地面高度的两种计算方法1.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 的垂直距离。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2. 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_的垂直距离。二等高线:把各个地点的_标注在地图上,再把_。
13、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学习目标,了解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区别,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山坡的陡缓,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山体部位,预习导学,独立完成导学案预习导学题目,阅读课文P24-26地形图的判读完成下列填空。 、在地图上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常用 来表示。 、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 。 、在地图上,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用 表示地形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 (4)把海洋中 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
14、备课教师 备课日期 9.25 共( 1 )课时备课内容 地形图的判读 章节 第一章第四节教学设计 复备内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能力目标:学会制作等高线地形图,学习判读地形图的基本方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对空间地理事物的认识和想象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精神。【重点】掌握等高线形态与地势高低、坡度陡缓及不同地形的关系;【难点】掌握不同地形等高线的形态特点;识别。
15、第4节 地形图的判读,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8844.43米,可是,住在高原上的人们却说它只有4000米。 这是为什么呢?,一.海拔和相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丙,丁,甲、乙、丁的海拔高度分别为:,甲相对于乙的高度:,丙相对于乙的高度:,乙相对于丁的高度:,1500m、500m、0m,1000m,500m,0m,8844.43米是珠穆朗玛峰的_高度;4000米是珠穆朗玛峰_高度。,海拔,相对青藏高原的,思考: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为8844.43米,而位于新疆的艾丁湖为海平面以下155米,那么这两个地方的相对高度是多少呢?,8844.43m+155m=8999.43m,100,100,100,100,10。
16、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今天,何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爬山。,赏 山,绘 山,识 山,走进大明山,大明山主峰龙头山海拔1785米,可是常去游玩的同学却说主峰高只有1185米左右,为什么同一座山峰却有两个高度呢?,1785米是指龙头山的_高度,而常爬山的同学说的1185米是指龙头山与山脚处的_高度。,赏 山,赏 山,1785米是指龙头山的_高度,而常爬山的同学说的1185米是指龙头山与山脚处的_高度。,海拔,龙头山,1185,600,山脚,1785 米,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 离,叫海拔,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珠穆朗玛峰海。
17、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第一章 地球和地球仪,学习目标,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 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1.海拔( 绝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 的垂直距离; 等高线:把 高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高线; 等深线:把 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就是等深线。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较陡的地方,等高线就 ;坡度较缓的地方,等高线就 (等深线的情况类似)。 3.山峰等高线 ,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 。 山脊等高线的弯曲。
18、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1、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山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等。2、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地形图面面观,活动一:自主阅读教材24页第一段-第二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5分钟) 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 2、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抢答),(2号),(4号),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100,100,100,100,100,100,100,200,200,200,200,小组谈论:等高线的特征 (2分钟),等高线的绘制,等高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