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篇 陈太丘与友期一、词语积累1通假字尊君在不(通“否” ,读 fu。)2词类活用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3古今异义(1)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2)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3)期日中(古义:约定。今义:日期。)4一词多义不:尊君在不(“不”通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综合训练含答案Tag内容描述:
1、第 1 篇 陈太丘与友期一、词语积累1通假字尊君在不(通“否” ,读 fu。)2词类活用友人惭(意动用法,感到惭愧。 )3古今异义(1)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到、往。)(2)相委而去(古义:丢下、舍弃。今义:委屈、委托。)(3)期日中(古义:约定。今义:日期。)4一词多义不:尊君在不(“不”通“ 否” ,读 fu。)日中不至(没有。)5重点词语(1)去后乃至(乃:才。至:到。)(2)尊君在不(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3)君与家君期日中(君:古代尊称对方 ,现可译为“您”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元方入门不顾(顾:回头看。 )(5)相。
2、七年级上语文期末系统复习资料 文言文阅读篇 七年级上册 1 童趣 一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答案 1 项为之强 项 颈 脖颈 强 通 僵 僵硬 2 徐喷以烟 徐 慢慢地 以 用 3 果如鹤唳云端 果 果真 果然 唳 鸟鸣 4 以从草为林 林 树林 5 兴正浓 兴 兴趣 6 方出神 方 正 7 鞭数十 驱之别院 鞭 用鞭子打 抽打 驱 赶 8 必细察其纹理 细 仔细 察 观察 9 昂首观之 昂 抬 首 。
3、5.童 趣 沈复我回想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很好,能清楚地看到细微的事物,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天的夜晚,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心里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我抬头看着它们,连脖子也因为这样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未染色的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对着烟一边飞一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眼前的景象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我看到这个景象,高兴得连声叫好。我常在土墙高低。
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安徽省舒城县舒城第三中学 涂德根 (搜集整理)童趣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1、项为之强项: 颈,脖颈。强:通“僵”,僵硬。2、徐喷以烟: 徐,慢慢地。以:用3、果如鹤唳云端 果,果真,果然。唳:鸟鸣4、以从草为林 林,树林5、兴正浓兴: 兴,兴趣6、方出神方: 方,正7、鞭数十,驱之别院 鞭:用鞭子打,抽打。 驱:赶8、必细察其纹理 细:仔细。察,观察9、昂首观之 昂:抬。 首:头。之:它,代蚊子10、为之怡然称快 怡然:愉快的样子二、译句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于空中。答:夏天的蚊群飞鸣声。
5、1七年级语文(下)文言文基础知识练习 一、 填空。木兰诗选自 代郭茂倩编的 ,这是 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二、选择下列划线字词理解正确的项。 策勋十二转( )转 A.级 B.回 C.转动 赏赐百千强( )强 A.多 B.大 C.有余 愿为市鞍马( )市 A.市场 B.买 C.集市 愿驰千里足( )愿 A.希望 B.愿意 C.能够三、选择题。1.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
6、苏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练习第五课 古代寓言二则1、基础练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郑人买履( l ) 自度其足 ( du ) 遂不得履( su ) 宁信度( nng ) 涉江者( sh ) 遽契其舟( j )( q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1)先自度其足( 量长短 ) (2)乃曰( 就,才 )(3)而忘操之(表转折)(拿,携带) (4)涉江者( 搭船渡过 )(5)而置之其坐(表承接,译为:就,然后(6)及反(等到,到)(7)宁信度(宁可 ) (8)无自信也( 不 )3、文学知识填空。(1) 郑人买履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作者韩非,是战国末期哲学家,法家的主要代表人物。(2) 。
7、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文言文语段及古诗词鉴赏练习乌鲁木齐市第 74 中学 刘松义一.童趣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 则或千或百果然 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 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余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 齐,定目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 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
8、可编辑版Word 完美格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9、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 隶耕。仲永/ 生五年,未尝/ 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 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 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 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 宾客其父,或/ 以钱币乞之。父利/ 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 /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 “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
10、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七年级下文言基础知识归类 1、 通假字:日扳仲永: 通“攀” ,牵,引。策勋十二转 “策”通“册” 出门看火伴 “火”通“伙” 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为博士邪 “邪” 通“耶”满坐寂然:“坐”通“座” ,座位,这里指座位上的人,即宾客;全场静悄悄的“知”通“智” ,孰为汝多知乎?“止”通“只” ,只有,止有剩骨。2、 古今异义: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为“文采和道理” 今义“文科和理科” 。稍稍宾客其父:古义为“渐。
11、1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翻译5、 伤仲永翻译: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代以种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有人指定事物叫他写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作客,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认为那样有利可图,每天牵着方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我听说这件。
12、1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翻译5世说新语 两则咏雪翻译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本文通过写咏雪,表现了谢道韫的聪明智慧, 才华出众。陈太丘与友期.翻译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
13、七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基础练习与答案 寇本义老师 伤仲永 练习参考答案 一 给下边加粗字注音 1 邑人 y 2 环谒于邑人 y 3 不能称前时之闻 chn 4 泯然 m n 5 日扳仲永 p n 二 解释下边加粗字的意思 1 未尝识书具 尝 曾经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就 完成 3 父异焉 异 感到诧异 4 收族 收 团结 5 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 文采和道理 6 邑人奇之 邑 县 乡 7 宾客其父 。
14、七年级上册文言文考点集训一、知识点归类。(一)重点实词练习。1张目对日(张大眼睛)2为之怡然称快(愉快的样子 )3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 )4择其善者而从之(采纳,听从 )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生气,发怒)6学而不思则罔(迷惑)7思而不学则殆(有害)8往来屑屑(匆匆)9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10或凭或立,不一状(靠着 )11见山上人烟市肆(店铺)12然数年恒不一见(经常)13高插青冥(青天,天空)14相顾惊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 )15俄而雪骤(不一会儿)16未若柳絮因风起(比不上 )17太丘舍去,去后乃至(离开 )18与人期行(约定)19下车引之(拉)20元方入。
15、 世说新语 两则 1 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 同 否 句末语气词 表询问 2 一词多义 元方时年七岁 当时 学而时习之 时常 3 古今异义 太丘舍去 古义 离开 今义 前往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 对子侄辈的统称 今义 儿子和女儿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 约定 今义 日期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古义 玩耍 今义 戏剧 杂技 下车引之 古义 拉 今义 引导 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 回头看 今义 照顾或顾客 4。
16、1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和古诗词第5课世说新语两则 作者:刘义庆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17、 http:/www.tongzhuo100.com1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试题(含答案)安徽省舒城县舒城第三中学 涂德根 整编辑理(QQ:764461055)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 求之。父异焉,借/ 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 观之。自是/ 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 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 /称/前时之闻。又。
18、七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 已去 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 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 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 与友期行 2 去后乃至 3 相委而去 4 下车引之 2 写出下列句子的译文 1 日中不至 则是无信 。
19、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之文言文训练文言文训练童趣一、填空。课文童趣选自 ,作者是 代文学家 。课文详细叙述了两件自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帐中”看到“_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 ”的经过。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童稚( ) (2)鹤唳( ) (3)土砾( )(4)丘壑( ) (5)癞蛤蟆( ) (6)藐小( )三、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字词:余忆童稚时( ) 项为之强( ) ( )果如鹤唳云端( ) ( ) 以丛草为林( ) ( )方出神( ) 兴正浓( )驱之别院( ) 则或千或百( )以丛草为林( ) 。
20、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综合训练对于在文言文方面刚起步的初一学生而言,积累和归纳是最重要的学习方法,下面就三个方面对第一册的文言文作简单的总结。 一、文言虚词 第一册的文言虚词主要掌握以下五个即可 之 其 而 于 以 “之”的用法和意义大致有: 用作代词,它(它们) 、他(他们) 、她(她们) ,所指代的人或物因具体情境而变化。 用作结构助词,的;用作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用在时间副词之后,辅助音节,没有实义。 用作动词 到、去。 从“之” 的三种词性及功能来看,可归纳出如下口诀: 之字用法辨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