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过程与方法:寻找故事中相关语段,体会人物精神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1Tag内容描述:
1、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过程与方法:寻找故事中相关语段,体会人物精神品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以牛郎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重难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善良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交流星空中的发现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回家后有没有仰望过星空?都有什么发现?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 。 (课。
2、1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了解民间故事幻想奇丽、情节动人的特点;掌握“棚、咧、梭、酿、腮、偎、眶、礁、拗”等字。 2、能力训练:初步学会阅读、分析和复述民间故事,注意叙述语言的正确运用。 3、思想情感教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并为之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学会阅读、分析、复述民间故事。 2、难点:对本文中神话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具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等。 教学时数 3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故事及其特点。 2、掌握“棚、。
3、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13.牛郎织女设计者: 东航 xx 小学 思雨悠然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会用“心急如焚”、“霎时间”造句。(识字学词、读文、复述认知目标)2. 仔细阅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说说从课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牛郎和老牛很亲密。3.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能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并通过抓住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读懂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能力、情感目标)4. 在品味人物形象的同时,学习作者通。
4、1苏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牛郎织女一、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
5、牛郎织女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与白蛇传、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并列我国四大民间故事,故事通过记叙牛郎和织女从相识到分离,以至变成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赞扬了他俩的勤劳、善良,歌颂了他们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目标: 1在熟读课文,了解故事条理的基础上复述故事,做到内容完整,语句流畅。 2抓住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语句感受人物性格,有感情朗读。 3抓住文中的问句,初步感受设置悬念给故事带来的变化,了解这样表达能够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 4通过想象鹊桥相会的美好,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拓展两首描写牵牛织女的。
6、牛郎织女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读懂课文,感受人物特点,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这个流传千古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有哪些?(板书:牛郎 织女 老牛 王母)3、昨天我们已经学过课文第一小节,谁能说说在文字里你感受到什么?让我们一齐带着这种感受读好第 1 小节。二、感受人物形象1、自读课文 25 小节,思考:牛郎织女走到一起与哪些因素有关?圈画批注,写写感受。交。
7、部编版牛郎织女(一)精品教案 1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9 牛郎织女(一)人教(部编版)9 牛郎织女(一)文本分析:本文叙述了牛郎从童年到成人的痛苦生活和织女在天宫没有自由、欢乐的生活,以及他们在老牛的帮助下结成夫妻的故事,表现了牛郎和织女善良、勤劳的品格,反映了人们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是一段流传久远的民间故事,它以完整曲折的情节、朴素自然的语言、奇幻的神话色彩、积极进步的主题深深赢得人民群众的喜爱。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故事情节;。
8、 1 / 511.牛郎织女(二) 教学设计课题 牛郎织女(二) 课型 略读课文 课时 1教学目标1.认识“偎、衰”等 9 个生字,理解“珊瑚礁” “玉簪”等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3.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学重点1.认识“偎、衰”等 9 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2.快速默读课文,掌握主要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教学难点 了解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感受它们的魅力。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一、导入揭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他们在老牛的指点下,终于走在了一起。那么,他们。
9、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初步感受到民间故事的完美熏陶。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文预习资料:1、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生词意思并解释下列词语:美中不足、好歹、一五一十、无拘无束、相依为命、恋恋不舍2、初步阅读,了解故事情节。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问:同学们喜欢过节吗?答:喜欢问:为什么啊?答:因为过节有好。
10、牛郎织女阅读交流课一、聊一聊讲故事1、喜欢听故事吗?讲故事有什么好处?2、怎样才能把故事讲好?(预设:脱稿、语气、语调)2、梳理情节、概括大意1、牛郎织女是一个“传说故事”,什么是传说故事?(口口相传、津津乐道)2、要把故事讲得引人入胜,就要抓住有意思、重要的情节讲清楚。你们认为哪些情节要讲得特别好?(生自主梳理,拟小标题) 板书:抓重点3、预设:老牛点迷津、王母抓织女,王母划天河4、明确,把小标题串起来就是故事内容。3、聚焦精彩,感受幻想【情节一】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忽然听到一声“牛郎!”是谁叫他。
11、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 本文是关于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之二,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佚名 教学要求: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 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一)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揭题。
12、教学目标:1.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2.学习猎人海力布热心助人、舍己为人地美好品质。3.使学生认识到乐于助人,舍己为人是一种美德,教学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领悟海力布的高尚品质,受到熏陶感染。教学难点:抓住文中描写人物言行的词句,细心体会人物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门喜欢听故事吗?谁来说一说你读过哪些故事,为什么会喜欢它呢?你的故事讲的真好,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故事,名字叫猎人海力布。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蒙古族民间故事,而且具有。
1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搜集资料,了解牛郎织女的相关内容。1、研读文本,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性格特点。2、体会牛郎、织女及老牛之间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一、导入揭题。在漫漫星际中,有这样两颗星星,一颗是(牵牛星) ,一颗是(织女星) 。千百年来,人们用歌声,人们用戏曲,人们用诗句来赞美他们,谱写他们。这两个人就是牛郎织女。好,让我们用嘹亮的声音换出他们的名字。这是一篇(民间故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民间故事的方式走进他们二位。二、预学在预学中有这样三项选择。出示(1、搜集牛郎织女相。
14、13、牛郎织女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想象牛郎、织女的生活,体会牛郎与织女之间纯真的感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故事内容,弄清文章线索,体会文中人物的性格。2.引导学生想象牛郎、织女美好的生活以及被王母拆散后的悲伤。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板书课题师:在晴朗的夏天夜晚里,我们仰望星空,可以看见一条银色的天河, (出示课件)在银河东岸有一颗明亮的星星牛郎星,牛郎星的两边各有一颗小星星,据说是牛郎用扁担挑着的两个孩子。在。
15、1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出示 1:图片师:夏天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一条银色的天河,在银河东岸有一颗明亮的星星牛郎星,牛郎星的两边各有一颗小星星,据说是牛郎用扁担挑着的两个孩子。与牛郎星隔河相望的这颗星星就是织女星,每当看到牛郎星织女星时,我就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出示 2:“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师读古诗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许多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些美丽的传说代代口耳相传,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二、讲读课文。1。
16、1牛郎织女教学设计一、谈话导入出示 1、2:图片 师:夏天的夜晚,我们可以看见一条银色的天河,在银河东岸有一颗明亮的星星牛郎星,牛郎星的两边各有一颗小星星,据说是牛郎用扁担挑着的两个孩子。与牛郎星隔河相望的这颗星星就是织女星,每当看到牛郎星织女星时,我就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出示 3:“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师读古诗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许多关于牛郎织女的传说,这些美丽的传说代代口耳相传,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出示 4 、 牛郎和织女。
17、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教材13、牛郎织女(第一课时)【教材简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具有传奇色彩。作者在情节安排上曲折尽致:牛郎孤苦伶仃,幸逢织女,组成家庭,过上美满生活,这是一喜;王母勃然大怒,抓回织女,拆散家庭,践踏人间美好,这是一悲;牛郎织女隔河相望,化为牵牛星和织女星,而喜鹊相助,搭起鹊桥让他们能有一年一度的相会,这儿又悲喜同在了。在这样的曲折情节之中塑造人物,更显形象鲜明,感人至深。文章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教学要求】1、能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在默。
18、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牛郎织女是一个民间故事。它有一个特点,它透过平淡的语言,反映了人物丰富的精神内涵。课文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孤儿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认识了美丽的姑娘织女。他们男耕女织,过着美满的生活。王母娘娘知道后,拆散了他们,带着天兵天将抓走了织女。牛郎急忙披上老牛的皮,用竹筐挑着两个孩子去追赶织女,被王母娘娘用玉簪划的天河隔开。从此,牛郎织女只能隔河想望,天长日久,他们就成了天河边上的牵牛星和织女星。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人们对破坏美好生活的专。
19、牛郎织女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二,了解作者资料.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