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学时数:1学时,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第五章,孙汉英,郑 邈,1.掌握再障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2.熟悉再障的病因、骨髓特征性病理改变3.了解再障发病机制,讲授目的和要求,讲授主要内容,AA的定义 病因 发病机
内科学课件缺铁性贫血Tag内容描述:
1、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学时数:1学时,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第五章,孙汉英,郑 邈,1.掌握再障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2.熟悉再障的病因、骨髓特征性病理改变3.了解再障发病机制,讲授目的和要求,讲授主要内容,AA的定义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治疗,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 贫血、出血、感染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 重型再障(severe aplastic anemia,SAA)分为非重型再障(non-severe aplastic anemia,NSAA)或称温和型AA(mod。
2、再生障碍性贫血 (Aplastic Anemia, AA),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陈芾珩,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 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 贫血、出血、感染 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定义,流行病学,AA的年发病率在我国0.74/10万人口,在欧美为(4.713.7)/10万,各年龄段均可见,以青壮年多见,男性略多于女性。,分类,按照病因:遗传性再障(先天性)、获得性再障(后天性),后者可分为原发性再障与继发性再障 根据疾病轻重、血象、骨髓象等情况:重型再障(SAA)与非重型再障(NSAA);国内学者则将再障分为:急性型(AAA)与慢性型(CAA),。
3、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陈芾珩,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是指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骨髓造血功能不足以代偿红细胞的耗损 溶血性疾病:发生溶血,骨髓能够代偿(68倍能力),不出现贫血,也称溶血性状态,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循环血液红细胞,正常红细胞代谢,溶血性黄疸发生机理示意图,循环血液红细胞,血红蛋白间接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直接胆红素,网状内皮系统,尿胆原,粪胆素,尿胆原,尿胆素,门静脉,临床分类,按红细胞破坏的原因:遗传性、获得性 按溶血发生的场所:血管外溶血、。
4、1,再生障碍性贫血(578) (Apastic Anemia, AA),目的要求,1 掌握再障的临床特征 2 熟悉再障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主要方法 3 了解再障的发病因素、发病机理,3,正常造血细胞的发育,4,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 是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以及贫血、出血和感染,免疫抑制治疗有效。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分为重型(SAA-、SAA-、VSAA )非重型(NSAA 、CAA )。欧美:4.713.7%万人口、日本:14.724%万人口我国: 7.4%万人口。老年多见,男、女发病率无差别1,5,。
5、9/16/2018,溶 血 性 贫 血 Hemolytic Anemia,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科 邢冲云,9/16/2018,2,教学大纲要求,掌握 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和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步骤 AIHA和PNH的定义 熟悉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实验室检查 AIHA和PNH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了解 各类溶血性贫血的特点和近年治疗,9/16/2018,3,定 义,溶血(Hemolysis) :红细胞遭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 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存在溶血而骨髓能够代偿(6-8倍),仅表现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不发生贫血。 溶血性贫血(H。
6、溶 血 性 贫 血 Hemolytic Anemia,1,教学大纲要求,掌握 溶血性贫血的定义 溶血性贫血的临床分类和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步骤 AIHA和PNH的定义 熟悉 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和实验室检查 AIHA和PNH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了解 各类溶血性贫血的特点和近年治疗,2,定 义,溶血(Hemolysis) :红细胞遭破坏寿命缩短的过程。 溶血性疾病(Hemolytic disease):存在溶血而骨髓能够代偿(6-8倍),仅表现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不发生贫血。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 :溶血超过骨髓代偿能力而出现的贫血。,3,临床分。
7、医学,1,贫血概述,医学,2,血液系统组成:1.血液:血浆+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2.造血器官:骨髓、脾、淋巴结、胸腺,医学,3,血液稀释、浓缩时易致误诊、漏诊。 贫血是一综合征,不是一种疾病,贫血的定义指多种原因引起的外周血中红细胞容量(血红蛋白浓度)低于同性别、同年龄、同地区正常值下限 我国海平面地区:男性Hb120g/L女性Hb110g/L孕妇Hb100g/L,医学,4,诊断贫血的步骤: 确定有无贫血 确定贫血的严重程度 确定贫血的类型,医学,5,确定有无贫血 诊断贫血的主要指标:Hb、 RBC、 HCT 贫血的诊断标准男 女 血红蛋白(g/L) 120 110。
8、再生障碍性贫血 (AA),医学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血液科,2,1.掌握再障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2.熟悉再障的病因、骨髓特征性病理改变3.了解再障发病机制,讲授目的和要求,医学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血液科,3,概 念,是一种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部分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医学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血液科,4,分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 国内曾将AA分为急性型(AAA)和慢性型(CAA)。后将AAA改称为重型再障I型(SAA-I),将C。
9、溶血性贫血概述,概念溶血:是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的过程。 溶血性疾病:是指溶血发生, 骨髓造血功能尚能代偿,而临床上不发生贫血。 溶血性黄疸:溶血伴有黄疸。溶血性贫血:由于某种原因使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加速,超过造血代偿能力范围时所发生的贫血。,分类一、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两大类 。二、根据发病机制分类,临床多以此分类为主。,溶血性贫血的发病机制分类红细胞内在异常所致溶血性贫血一、 红细胞膜异常1、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等。2、获得性细胞膜锚连膜蛋白(GPI)异常:PNH,二、。
10、再生障碍性贫血 (AA),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血液科,1.掌握再障的临床表现和血液学特点,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治疗方法2.熟悉再障的病因、骨髓特征性病理改变3.了解再障发病机制,讲授目的和要求,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血液科,概 念,是一种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部分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贵阳医学院内科教研室血液科,分重型(SAA)和非重型(NSAA)。 国内曾将AA分为急性型(AAA)和慢性型(CAA)。后将AAA改称为重型再障I型(SAA-I),将CAA进展成的急性型称。
11、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1,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病科,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2,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3,定义: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t anemia IDA)是指机体内贮存铁耗尽( iron depletion ID),继之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 deficient erythropoiesis IDE ) ,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是铁缺乏症(ID IDE IDA )的最终阶段,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医学课件园 www.yxkjy.com,4,流行病学:IDA是最常见的贫血年龄 铁缺乏症 IDA 6个月2岁 75.082.5% 33.845.7% 妊娠3个月。
12、缺铁性贫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重庆医科大学附二院血液科 陈林,概述,一定义:是指体内用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储备缺乏,使血红蛋白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贫血。 二、发病率据WHO调查世界人口的1020存在缺铁。卫生部最新资料,全国约有2亿人口缺铁。育龄妇女和婴幼儿发病率很高。,铁的代谢,一、铁的来源和吸收内源性:衰老和破坏的红细胞,每天可供人体再利用的铁21mg。正常成人含铁总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外源 性:主要来自食物中的肉类,肝、鱼及餐具中铁锅等。,铁的吸收:每日食物中的铁约含10mg,一般为三价铁的有机化合物,。
13、,缺 铁 性 贫 血 IDA,定义 铁代谢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鉴别诊断 治疗,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IDA指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是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的一种。,定义,铁缺乏分三个阶段:1、机体贮存铁耗尽-缺铁期(ID)2、红细胞内铁缺乏-缺铁性红细胞生成期(IDE) 3、HB合成下降,导致缺铁性贫血 (IDA) IDA是铁缺乏的最终阶段。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流行病学,最常见的贫血。 发病率在发展中国家、。
14、缺铁性贫血,付蓉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血液科,主要内容,铁代谢特点 铁缺乏症的定义 缺铁性贫血的流行病学特点 缺铁性贫血的病因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的诊断 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铁代谢,铁的吸收 铁的转运 铁的分布 铁的排泄,铁 吸 收,吸收量: 每日普通饮食中所供给的铁 量 为1520mg,其中510被吸收,吸收量约1mg/d。,吸收形式血红素铁: 来源于血红蛋白、肌红 蛋白、及动物食物的其它血红蛋白。经消化后,游离出血红素,直接被肠粘 膜摄取。 血红素铁一般不受食物成份影响, 吸收率高,非血红素铁:来源于铁盐、铁蛋白、含铁 血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