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经皮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七月骨科 徐敏,经皮椎体成形是1984年由法国人(Deramond 和Galibert)发明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它主要用于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其方法是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到病变椎体,达到增强椎体强度的目的,消除或减轻腰部疼痛,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历史 经皮椎体成形术Tag内容描述:

1、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七月骨科 徐敏,经皮椎体成形是1984年由法国人(Deramond 和Galibert)发明的一种新的脊柱微创手术,它主要用于椎体肿瘤及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其方法是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到病变椎体,达到增强椎体强度的目的,消除或减轻腰部疼痛,预防椎体再骨折的发生。它具有安全可靠、操作相对简单、疗效好等特点。,一、适应症与禁忌症,1.1适应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第一适应症)椎体良恶性肿瘤(椎体血管瘤、骨髓瘤、转移性肿瘤等)椎体骨折伴骨坏死(Kummell病)多节段椎体压缩骨折,并可能引起心肺。

2、经皮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注入量,一般一个椎体36ml。 也有的人说310ml。,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椎弓根外途径,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骨折(PKP)是一种在影像设备监视下,利用微创技术把球囊置入压缩的椎体进行扩张复位(椎体后凸成形),再将骨水泥经皮注入压缩性骨折椎体以恢复其高度,增加骨折椎体抗压强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和脊柱畸形,减轻患者疼痛并改善功能的治疗方法。,适应症与禁忌症,适应症:PKP主要用于病程在12个月以内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

3、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病历讨论,经皮椎体成形术费用,经皮椎体成形术 ppt,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pt,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例,pvp椎体成形术手术步骤,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记录。

4、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骨四科2013.06.13,Contents,讨论,前言,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患者逐年增多,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是一种老年常见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法复位、卧床、腰背肌锻炼和止痛药等保守治疗应用,虽可缓解疼痛症状,但随着骨质疏松正进一步加重可造成椎体压缩性骨折以及长期卧床带来的并发症等。经皮椎体成形(PVP)是具有快速缓解疼痛、稳定骨折的一种积极、有效的、新的介入治疗方法。PVP的出现随使OVCF的治疗现状大为改观。,概念,经皮椎体成形是1984年由。

5、经皮椎体成形术,概念和历史,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sneous Verteroplasty,PVP), 即经皮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方法,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概念和历史,1984年法国Deramond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 1994年,PVP开始在美国应用,逐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患者。 1997年,Lane将之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治疗。,概念和历史,国外有人将其用于新鲜的椎体骨折,甚至严重的爆裂性骨折。 国内2001年,滕皋军首次应用PVP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

6、经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和 后凸成形术系 列 研 究中 山 大 学 附 属 第 一 医 院 骨 科 510080 广 州 郑 召 民 作者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经 皮 椎 体 成 形 术 的 临 床 应 用 , 并 进 行 系 列 研 究 ( 见 表 一 、 表 二 ) 。表 一 : 作 者 开 展 PVP和 PKP技 术 的 时 间 表 二 : 各 种 PVP和 PKP技 术 的 病 例 数 一览 * 2001年 3月起应用局部麻醉,C 型臂 X线机监视下经皮经椎弓根注入 PMMA骨水泥,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共 22例。研制出 PVP相关的配套器械,应用可注射性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

7、经皮椎体成形术简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方法以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钙剂保守治疗为主。 椎体血管瘤和转移性肿瘤等由于手术范围窄,创伤大等均造成病人的负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PVP治疗使疼痛缓解率达80%90%,术后672小时内止痛,且病变椎体骨质得到了加强。,经皮椎体成形术作用,骨穿针在透视下行椎体穿刺,将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内,解除或减轻疼痛,加固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经皮椎体成形术机制,骨水泥PMMA,加固椎体,稳定了骨折,减少了对病员痛觉神经末梢的刺激。 PMMA机械作用阻断部。

8、经皮椎体成形术,燕好军,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ns Vertebroplasty, PV)是在影像增强装置监视下,通过经皮放置套管注射骨水泥进入椎体来完成椎体的增强,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椎体血管瘤,椎体恶性肿瘤等的一种新技术。,历史回顾,椎体成形术作为一种开放性手术用于增强椎弓根螺钉和充填肿瘤切除后遗留的缺损已有25年的历史。该手术是将骨组织或骨水泥放入椎体内,以从力学上增强其结构强度。但是,对于某些病例由于开放性手术的风险而不适合用此手术,因此出现了经皮椎体成形术(PV)。,历史回顾,1984年首先在法。

9、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定义,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脊柱解剖,脊椎结构,椎体,椎弓根,椎板,上关节突,棘突,横突,椎孔,机理,(一)、增强椎体强度 (二)、改变椎体稳定性 (三)、缓解脊柱疼痛,适应症及禁忌症,目前PVP绝大多数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vertebral cpmpression fractures,VCF),常见原发疾病有:骨质疏松症:由于60岁以上老年。

10、经皮椎体成形术,历史发展,1984年(1987年文献正式报告)法国神经放射医生Galibert和Deramong首先对C2椎体血管瘤用15G穿刺针穿刺注射骨水泥治疗,获得满意止痛效果,将该方法命名为经皮椎体成形术。 1990年 Deramong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应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并取得满意的止痛效果和强化椎体的作用-开创了这类骨折治疗新纪元。,历史发展,1994年美国Jensen医师首先将经皮椎体成形术引进美国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并迅速被美国介入放射学和骨外科学界广泛认同。 1994年Wong和Reiley等设计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经皮椎体后凸成形。

11、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推体压缩骨折【摘要】目的:评价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 年5 月一 2007 年 7 月应用 SKY 骨扩张器系统行单侧椎弓根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30 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男 10 例,女 20 例;年龄 58-86 岁,平均 70.2 岁。患者均有腰背部疼痛,共 34 个椎体骨折,其中单椎体 26 例,两个椎体 4 例,骨折部位 T8-L3。随访观察患者的疼痛、日常功能以及影像学改变情况。结果:有 2 例共 2 个椎体出现骨水泥渗漏,但均未出现临床症状,无其。

12、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王徽 王绍钱 牛磊 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 要: 目的:对老年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 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自2015年 8月-2017年10月的86 例老年椎体 压缩骨折的患者进行研究, 将其分组进行治疗, 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类法, 其中 43例给予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 (PVP组) , 另外43例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 治疗 (PKP 组) , 对治疗后的伤椎 Cobb角、术前术后的 VAS评分、术后伤椎的 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分析。。

13、经皮椎体成形术病人的健康教育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是指经皮通过椎弓根或椎弓根外向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以达到增加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为目的一种微创脊椎外科技术。【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患者应消除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保持乐观情绪和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尽量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坚持进行康复训练。2、饮食指导: 患者应进食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豆、新鲜水果及牛奶等,提供充足的钙源,进食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14、,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的护理,经皮椎体成形术简介,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已成为腰背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传统方法以卧床休息,口服止痛药,钙剂保守治疗为主。 椎体血管瘤和转移性肿瘤等由于手术范围窄,创伤大等均造成病人的负担,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 PVP治疗使疼痛缓解率达80%90%,术后672小时内止痛,且病变椎体骨质得到了加强。,经皮椎体成形术作用,骨穿针在透视下行椎体穿刺,将骨水泥注入病变椎体内,解除或减轻疼痛,加固椎体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经皮椎体成形术机制,骨水泥PMMA,加固椎体,稳定了骨折,减少了对病员痛觉神经末梢。

15、1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骨质疏松的椎体压缩性骨折 常德市第一中医院 刘志军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 简称 O.P ) ,为常见、容易忽视、代谢性骨病。早期诊断难,患者不知,医生不重视,有“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之称。多发生于绝经后的妇女,老年人,糖尿病、肾病、胃肠道疾患、骨肿瘤和严重创伤的病例。 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骨质疏松发病率将日益增高。在我国北京 、上海、天津普查结果:50 岁以上人口中的发病率约为 40%左右,尤以绝经后的妇女更为严重。在美国大约超过半数 45 岁以上的妇女其腰椎、胸椎显。

16、经皮椎体成形术,概念和历史,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sneous Verteroplasty,PVP), 即经皮通过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人工骨方法,以达到增强椎体强度和稳定性、防止塌陷、缓解腰背疼痛,甚至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的目的。,概念和历史,1984年法国Deramond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椎体血管瘤。 1994年,PVP开始在美国应用,逐渐推广用于脊椎血管瘤、骨髓瘤、溶骨性转移瘤患者。 1997年,Lane将之用于椎体骨质疏松治疗。,概念和历史,国外有人将其用于新鲜的椎体骨折,甚至严重的爆裂性骨折。 国内2001年,滕皋军首次应用PVP治疗椎体转移性肿瘤。,。

17、经皮椎体成形术手术记录患者平车入手术室,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俯卧位,胸前垫软枕,双髂棘处垫水袋,先用 C 臂机正侧位透视定位,确定 L4、L1 左侧椎弓根进钉点,并做好标记,常规皮肤消毒,铺无菌巾,取 L1、L4 左侧旁切一约 0.5cm 小切口,在 C 臂机监视穿刺针经左侧椎弓根穿入 L1、L4 椎体中央,见位置满意,调好骨水泥,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约 4ml,正位片透视见 L4 椎体骨水泥分布良好,L1 椎体右侧无骨水泥,遂采用同法再经 L1 右侧椎弓根注入骨水泥约 3ml,再次正位透视见 L1 椎体内骨水泥分布良好,敷贴遮盖伤口。术毕,术中顺利。

18、历史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是近年来脊柱外科发展的一项新的微创技术,通过经皮向压缩骨折的椎体内注入填充物如骨水泥等,来增强稳定压缩骨折的椎体,减轻疼痛。 1984 年法国介入神经放射学家 Deramond 首先应用经皮椎体内注射骨水泥(PMMA)的方法成功治疗了 1 例长期疼痛的颈 2 椎体血管瘤患者,从此开始了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病变的历史,此后该手术还用于治疗椎体转移瘤,骨质疏松症引起的椎体压缩骨折等。以后十年内均为欧洲文献报告,尤其以法国的报告为多,直至 1997 年Jensen 在美国发表第一篇 PV 治疗。

【历史 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关PPT文档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手术配合.pptx
经皮椎体成形术课件_1.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病历讨论.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护理查房.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课件_3.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 - 1.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的护理.ppt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后护理.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ppt
经皮椎体成形术.ppt
【历史 经皮椎体成形术】相关DOC文档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doc
经皮椎体成形术健康教育.doc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doc
经皮椎体成形术.doc
历史  经皮椎体成形术.doc
标签 > 历史 经皮椎体成形术[编号:27254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