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麻醉工作规范

1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 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3.测量患者生命

临床麻醉工作规范Tag内容描述:

1、1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 规程、工作标准服务规范一、患者入院护理(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二)工作规范要点1.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2.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 顾。

2、 第一部分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 临床操作规程第一节 不孕症的诊断一对夫妇在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情况下,有规律性生活 1 年而未能自然妊娠,即诊断为不孕症(WHO ,1995) 。首诊时详细询问并记录患者的不孕时间、既往性生活史、既往妊娠史、既往检查及结果、遗传病史、家族史,了解患者是否可能暴露于毒性物质,夫妇双方有无酗酒、吸烟、非处方镇静剂的使用、吸毒等,详细询问可能影响生育能力的疾病史,包括糖尿病、内分泌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了解月经周期、经量、经期、是否痛经等,询问患者性生活的频率,了解有无性功能障碍。

3、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快捷指南执 笔:薛庆生,罗艳,张富军专家组:于布为,王国林,田玉科,田鸣,刘进,吴新民,苏帆,连庆泉,岳云,郑宏,俞卫锋,郭曲练,郭向阳,黄宇光,黄文起,熊利泽,薛张纲1目 录一. 吸入麻醉药物和仪器的准备 21 药物 2 氧气3 二氧化碳吸收剂4 检测麻醉机5 检测呼吸机6 检测废气清除系统7 检测麻醉工作站二. 吸入麻醉的实施 41 吸入麻醉诱导1. 准备2. 诱导方法3. 吸入麻醉诱导注意事项2 吸入麻醉维持1. 吸入麻醉维持策略2. 吸入麻醉维持注意事项3 吸入麻醉恢复三. 吸入麻醉监测 13四. 吸入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

4、1为使基因扩增检验技术有效地应用于临床,更好地为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服务,保证检验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一、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规范化设置及其管理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的规范化设置详见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暂行办法(卫医发200210 号文) 附件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基本设置标准 。为避免污染,必须严格遵循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设置标准设置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四个隔开的工作区域中每一区域都须有专用的仪器设备。各区域都必须有明确的标记,以避免设备物品如加样器或试剂等从其各。

5、华西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内临床工作制度 来源 麻醉资讯网 发布时间 2010 03 23 查看次数 2560 华西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内临床工作制度 手术室内临床工作制度 麻醉科实施主治医师负责制 在临床工作中鼓励住院医师向主治医师提问和提出建议 但针对具体临床工作住院医师必须服从主治医师的领导 主治医师对自己所管理的病人全面负责 由于住院医师不服从主治医师的指挥 或擅自处理而导致的医疗差错和事故由住院医。

6、 在临床工作中实施麻醉解剖学教学的体会关键词 麻醉;解剖学;教学 麻醉解剖学是从麻醉学的角度研究人体局部配布规律及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侧重于研究与临床麻醉、疼痛诊疗、危重监护等学科相关的人体形态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和知识对每一位临床麻醉学工作者都是必不可少的1 。作者在对麻醉学专业实习生的教学中,强调了麻醉解剖学的重要性,改进了临床麻醉解剖学的教学方法,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一些在临床工作中施教的经验。 1 结合临床麻醉进行专题教学 作者在实际的临床麻醉工作中,针对实习生的特点。

7、临床病理科工作程序规范一、病理检查申请单和送检标本的接收病理检查申请单是临床科室向病理科送达的会诊单,是病理医师作出病理诊断必备的临床文字资料,是具有法律性意义的文书档案。因此,临床医师应认真逐项填写申请单内的有关项目,并由管理该病员的本院医师签名后随同检查标本送往病理科。病理科在接收申请单及送检标本时, 应对二者 进行第 1 次认真核对。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病理科应及时作出反应,包括与送检科室联系或退回:(一)申请单与送检标本不符,包括盛标本的容器上未贴标记者;(二) 申请单中有重要项目空缺未填写,。

8、麻醉后复苏室的工作规范一、概述麻醉后复苏室是对麻醉后病人进行严密观察和监测,直至病人完全清醒,生命体征恢复稳定的病室。全麻病人,硬膜外平面在T5以上以及病情不稳定的病人,均需送麻醉复苏室观察治疗。一般白天开放,急诊生命体征不稳定者可转外科重症监护室(SICU)继续治疗。复苏室在麻醉科主任的领导下工作,日常监测治疗工作由麻醉科医师和护士负责,麻醉科医师负责制定该病人的监测和治疗计划,并决定是否转送普通病房或ICU的指征。二、工作内容1、定期进行药品和物资和监护仪设备的检查,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制度2、病人在。

9、麻醉苏醒室工作规范与流程一、 苏醒室收治范围(患者转入标准)1、麻醉结束后尚未清醒,或虽已基本清醒但肌力恢复不满意的患者的恢复。2、高龄、婴幼儿、危重和麻醉后生命体征不平稳的其他麻醉患者。二、患者入室的流程1、当天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手术结束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和主管医生一同将患者送往苏醒室。2、苏醒室护士提前检查好监护仪、呼吸机、吸引器、急救药品、抢救车等做好接受患者的准备工作:1)接收未带气管导管患者:面罩吸氧,连接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电图,血压等。2)接收保留气管导管患者:连接呼吸机(根据患者具。

10、谷城县人民医院临床诊疗工作规范为进一步搞好接诊、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医患沟通等工作,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结合医院的实际,特制订本规范:1、门诊医生必须严格按规定的病种收病人入院,有多种疾病并存时,按主要诊断收入相应的专科。病房医生接诊病人时,若确诊为其他专科疾病,应立即请专科医生会诊并直接转科,但首诊医生必须在病人的门诊病历中续写本科检查、诊断情况;若为危重病人必须就地抢救,完成必须的医疗文件,待病情稳定后再请相应专科会诊。2、病人入院后必须尽快地给予处置。平诊病人。

11、四川省综合医院麻醉科临床麻醉管理规范(试行)(2007 年 4 月 16 日)川卫发20073 号文发布总 则为保证临床麻醉质量的持续改进,医院要强化麻醉质量管理,优化麻醉工作人员结构,完善麻醉科建制,配备麻醉及抢救设备仪器,健全麻醉工作规章制度、工作程序、操作规范、诊疗常规和质量标准,提高麻醉质量,确保麻醉安全。根据我省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规范。 一、医院的麻醉科应根据卫生部关于将麻醉科改为临床科室的通知的要求进行设置。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必须有独立的麻醉科建制。二、各级医疗机构应根据医院特点及所承担的医疗、教学、科。

12、1临床麻醉工作实施的过程管理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 刘功俭麻醉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结构管理、过程管理、结果管理三个部分,也就是Donabedian提出的质量管理三联体。结构必须能足以履行职责,过程必须可操作并且有效率,两者必须对改进结果产生效益,质量持续改进的目标就是监测和提高这些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结构管理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各种设置,通常是指人员、设备及其组织形式。麻醉学科的结构则包括麻醉医师及相关人员的一般素质和业务水平,开展的业务范围和工作量、麻醉仪器及监测设备,手术室、麻醉恢复室、麻醉后监护单元(。

13、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学分册 本规范制作依据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 麻醉学分册 编著 中华医学会 请勿用于商业目的仅做临床参考资料 用完请自行清除 目录 第一章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规范 1 第二章 各种麻醉方法和技术操作常规 5 第一节 基础麻醉 5 第二节 局部麻醉 6 第三节 神经阻滞 7 第四节 蛛网膜下腔阻滞 8 第五节 硬膜外阻滞 10 第六节 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阻滞 11 第七节 全身麻。

14、麻醉科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一.吸入麻醉【适应症和禁忌症】1. 适应症适用于各类手术患者。2. 禁忌症(1) 对吸入性全麻药过敏者。(2) 呼吸道有急性炎症患者慎用。(3)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4) 无合格的吸入性全麻药专用蒸发器。【麻醉前准备】1. 术前访视了解现病史、既往史及各项检查,进行病情评估和 ASA 评级。2. 向患者或家属交代麻醉方法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等。3. 麻醉前禁饮、禁食 68 小时,急诊患者例外。4. 麻醉前用药,选择应用镇静安定、镇痛和抗胆碱能药,特殊手术患者应酌情使用抗生素等药物。5. 备齐麻醉机、监测。

15、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为了保证临床麻醉顺利的进行,确保病人的安全,做每例麻醉都应在麻醉前,麻醉手术期和麻醉后按以下常规进行。一、麻醉前准备工作(一)手术前一天麻醉科医师必须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并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阅读病历全面了解病人手术与麻醉相关情况(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发育, 营养,精神状态,脊柱四肢,活动情况,血 压,心率,呼吸,体温等。(2)现病史,既往史,既往麻醉手术史,家族史,药物过敏史,烟酒嗜好等。是否伴随有神经,呼吸,心血管,内分泌及其他系统疾病,及其严重程度和对目前机体的影。

16、临床麻醉管理规范与技术常规 【陈昆渊】此书是安徽省麻醉专家、专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各级医院领导的智慧结晶,集临床麻醉管理规范、技术常规和操作规程于一体,是麻醉执业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循的业务规范和行为准则,也是卫生部门对麻醉科技进行质量评估、技术指导、行政监督和等级医院评审的依据,实施 3 年多来,在规范服务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确保麻醉安全方面成效显著,深受大家欢迎。但是,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深入、麻醉技术的进展、行政管理要求的提高和法治意识的增强,许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临床麻醉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要求,经。

17、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快捷指南执 笔:薛庆生,罗艳,张富军专家组:于布为,王国林,田玉科,田鸣,刘进,吴新民,苏帆,连庆泉,岳云,郑宏,俞卫锋,郭曲练,郭向阳,黄宇光,黄文起,熊利泽,薛张纲1目 录一. 吸入麻醉药物和仪器的准备 21 药物 2 氧气3 二氧化碳吸收剂4 检测麻醉机5 检测呼吸机6 检测废气清除系统7 检测麻醉工作站二. 吸入麻醉的实施 41 吸入麻醉诱导1. 准备2. 诱导方法3. 吸入麻醉诱导注意事项2 吸入麻醉维持1. 吸入麻醉维持策略2. 吸入麻醉维持注意事项3 吸入麻醉恢复三. 吸入麻醉监测 13四. 吸入麻醉相关不良反应的。

18、临床麻醉工作规范,赵士强,第一章 麻醉前准备,一、麻醉前访视,(一)对住院择期手术病人,司理麻醉者在麻醉前必须访视病人。访视一般在术前12日进行,对一些病情复杂或新开展的手术则宜在术前数日进行会诊,以便有时间完善麻醉前必要的准备。有条件的单位也可通过手术前麻醉门诊进行。对急症手术也应尽可能在麻醉前抓紧时间访视病人。 (二)麻醉医师访视病人时应注意仪表端正、衣着整洁、态度和蔼、言行得体。,(三)应明确麻醉前访视的目的性。 1、根据病人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特殊检查、病人精神状态、拟施手术等各种资料和情。

19、第一章 总 则 一、为规范临床麻醉工作流程,确保病人手术治疗的顺利与安全,根据麻醉质量控制与评价标准要求,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特制定本规范。 二、麻醉科应按照本规范的规定,做好临床麻醉工作,提高麻醉工作质量。 三、临床麻醉医师在医疗活动中必须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道德,认真履行职责,增强责任感;努力学习专业及相关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实施人性化和个性化的麻醉服务,提高麻醉工作满意度。 四、临床麻醉工作实行三级医师责任制。上级医师有责任指导下级医师开展工作。 第二。

【临床麻醉工作规范】相关PPT文档
临床麻醉工作规范课件.ppt
【临床麻醉工作规范】相关DOC文档
辅助生殖临床及实验室人员工作规范.doc
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工作规范.doc
华西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内临床工作制度.doc
临床病理科工作程序规范.doc
麻醉后复苏室的工作规范.doc
麻醉恢复室工作规范与流程.doc
临床诊疗工作规范.doc
临床麻醉工作实施的过程管理.doc
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doc
麻醉科常用临床技术操作规范.doc
临床麻醉日常工作常规.doc
临床麻醉管理规范与技术常规.doc
吸入麻醉临床操作规范专家共识.doc
临床麻醉工作规范.doc
标签 > 临床麻醉工作规范[编号:157096]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