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哲学思考,本章学习目标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了解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学习从哲学高度思考语言与文学的关系,进而理解在语文课程中应如何处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哲学思考,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背景”与“领域,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列维 斯特劳斯的归纳 1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
课程与教学论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Tag内容描述:
1、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哲学思考,本章学习目标了解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了解语言与文学的关系学习从哲学高度思考语言与文学的关系,进而理解在语文课程中应如何处理语言与文学的关系。,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哲学思考,第一节 语言与文化:“背景”与“领域,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列维 斯特劳斯的归纳 1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2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 3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条件,第一章 语文课程的哲学思考,1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和重要组成部分(1)语言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属于文化的一部分; (2)语言是人们后天习。
2、第 1 章 语文课程的哲学思考第 1 节 语言与文化:“背景”与“领域”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列维 斯特劳斯的归纳1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结果2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部分 3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条件 (二)本杰明沃尔夫的假设1语言是文化的“背景”2语言决定人们的思维,语言提供人们认识世界、思考问题的“陈规(既定规则) ”3语言是一切文化类型生长和发展的“共有知识背景”2、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但是人们并不是直接面对客观世界,而是通过语言这种中介。使用同一种语言的人,就拥有同一种关于这个世界。
3、第一章 绪言,第一章 绪言,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第二节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和方法,第一节 什么是课程与教学论,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二、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演进三、我国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发展,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 规律国内对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对象的三种观点: 1.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现象,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现象。 2.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问题,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问题。 3.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规律,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规律。,(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1.事实问题主要涉及课程与教。
4、语文课程与教学论,2010年3月,丽水学院 方相成,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第一节 古代语文教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经验、问题和弊端,中国现、当代语文教育的萌发诞生、艰难成长、曲折发展、走向成熟的历史。,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沿革,一、古代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 原始社会没有严格意义的课程,但语文教育教学的内容已经存在。 奴隶社会有专门的学校和课程:六艺 封建社会以儒家经典为主,基本特点是:先教蒙学读物,集中识字;再学“五经”“四书”,传道明理;以文选为补充读物和写作范本。,第一章 语。
5、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初等教育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课程与教学论概述 本章学习建议您关注以下问题: 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课程与教学论的逻辑起点 课程与教学论的发展历程 影响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与方法 第一节 课程与教学论内涵及其发展 课程与教学论是教育学下属学科,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根据学科自身发展趋势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课程论、教学论两个相对独立学科整合的产物。 一、两个核心概念:课程与教学 一课程的内涵 1课程概念。
6、1第一章 课程与课程理论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1 分)1.关于“课程” ,有如下说法:对课程内涵本身的歧见,会导致课程实践重心的摇移;在我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于明朝时期;斯考特说“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 ;课程必须追求精确的定义;在西方,课程最早起源于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 ”;课程的理解是分层次的;课程定义的产生不受时代背景的影响;课程定义的确定和哲学没有关系。其中,说法完全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B2. 提出“课程是一个用得最为普遍但却定义最差的教育术语”的人是A.斯宾塞 B.杜威 C.斯。
7、1第一章1918 年,美国教育家博比特出版课程一书,这被认为是课程作为独立研究领域诞生的标志。博比特课程开发理论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第一、教育为成人的生活做准备 第二、教育是促进儿童的活动与经验发展的过程第三、教育即生产博比特关于课程本质的论述课程是儿童及青年为准备完美的成人生活而从事的一系列的活动及由此取得的相应经验。博比特课程分析的方法活动分析:把人的活动分析为具体的、特定的行为单位与过程。步骤:1 人类经验的分析 2 具体活动或具体工作的分析 3 课程目标的获得 4 课程目标的选择 5 教育计划的制定查特斯课程。
8、一、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一)现象问题规律 关于课程论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问题,国内有三种常见观点:,第一种观点是: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现象,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现象。 第二种观点是: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问题,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问题。 第三种观点是:课程论研究的是课程规律,教学论研究的是教学规律。,绪 论,现象,问题,规律,现象定义为主体意识到的存在。课程与教学有哪些现象?,规律一般解释为普遍的内在联系。,问题定义为现象背后存在或隐含的矛盾冲突。课程与教学有哪些问题?,现象、问题与规律的关系,例如:一个班级40名学。
9、课程与教学论课件 第一章 课程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菏泽学院教育科学系 苏堪宇 E-mail:sukanyu163.com,热烈欢迎,课程与教学的涵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历史发展,课 程,教 学,教学的历史发展,课程研究的历史发展,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概述,课程理论与教学理论的关系,课程的词源分析 课程定义的基本类型 课程的定义 课程定义的发展,教学的词源分析 教学涵义的规定性 教学本质的涵义,课程研究的阶段及特点 当代课程理论建构方式,教学研究的早期成果 教学理论形成的基本阶段 当代教学论的发展轨迹,主要观点 课程与教学分离的原因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