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辞 并序一、文学常识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陶渊明(约 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归去来兮辞选自
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总结Tag内容描述:
1、归去来兮辞 并序一、文学常识归去来兮辞是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一篇散文,该作代表了山水田园诗派的最高成就。陶渊明(约 365427) ,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 。辞,即赋,一种讲究句式和押韵的散文。因为起源于战国时期的楚国,又称楚辞、楚辞体。又因屈原所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作,故又称骚体。到了汉代常把辞和赋统称为辞赋,后人一般也将辞赋并称。这种文体,富有抒情。
2、课前语文活动作文审题训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安泰是众所公认的英雄,所向无敌,地神盖娅是他的母亲。安泰在格斗时,只要身不离地。便可源源不断地从大地母亲的身上汲取力量,因而能够击败任何强大的对手。不幸的是,安泰克敌制胜的奥妙被一个叫做赫拉克勒斯的对手发现了,于是安泰被弄到空中扼死了。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立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一、安泰的角度: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要依靠别人或。
3、1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1,瓶无 储粟 2,生生所资 3,未 见其术 4。亲故多劝余为长吏5,脱然有怀 6,求之靡途 7。会有四方之事 8,诸侯以惠爱为德 9,家叔以余贫苦 10,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 11,心惮远役。彭 泽去家百里 12,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13。何则?质性自然 14,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 违己交病 15。尝从人事 16,皆口腹自役 17;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 18,当敛裳宵逝 19。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0,情在 骏奔 21,自免去职。仲秋至冬 22。
4、1十八 归去来兮辞一、基础知识1、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在 任 仅 八 十 五 日 , 就 辞官 回 家 , 从 此 躬 耕 陇 亩 , 不 再 出 仕 。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 。二、一词多义1夫 问征夫以。
5、1归去来兮辞并序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二、词类活用:1、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3、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4、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5、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6、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7、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三、一词多义:1、心 因事顺心(心。
6、1十八 归去来兮辞一、基础知识1、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称“五柳先生”,曾任职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在 任 仅 八 十 五 日 , 就 辞官 回 家 , 从 此 躬 耕 陇 亩 , 不 再 出 仕 。2、辞是战国后期楚国诗人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称楚辞。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好用语气词“兮” 。二、一词多义1夫 问征夫以。
7、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实为古今字)二、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生生: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眄庭柯以怡颜(怡:愉快,使愉快)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审容膝之易安(容膝: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日)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乐:以为乐)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三、一词多义:心 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
8、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一、通假字(1) 曷不委心任去留 (曷,通“何”,为什么)(2) 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二、古今异义1.亲戚 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2.情话 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3.有事 古义:农事;今义:指有事情4.窈窕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5.来者 古义:未来的事情;今义:来的人6.征夫 古义:行人;今义:出征的士兵7.扶老 古义:手杖;今义:扶持老人8.风波古义:指战乱;今义:常用来比喻乱子9.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
9、1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练习)学生版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 )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 ,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乐琴书以消忧(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或棹孤舟(棹: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词作动词,拄着)名词作状语:园日涉以成趣(日:名词作状语,每天)时矫首而遐观(时:名词作状语,常常)情在骏奔(骏:名词作状语,像骏马)当敛裳宵逝(宵:夜晚,这里用作状语,在晚上)形容词作名词:倚南窗以寄傲(傲。
10、1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及知识点总结序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 1 ,瓶无储粟 2 ,生生所资 3 ,未见其术 4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 5 ,脱然有怀 6 ,求之靡途 7 。会有四方之事 8 ,诸侯以惠爱为德 9 ,家叔以余贫苦 10 ,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 11 ,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 12 ,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13 。何则?质性自然 14 ,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15 。尝从人事 16 ,皆口腹自役 17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 18 ,当敛裳宵逝 19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20 ,情在骏。
11、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归纳,滕王阁序文言知识归纳,逍遥游文言知识归纳,陈情表文言知识归纳,归去来兮辞教案,归去来兮辞文言现象,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归去来兮辞词类活用,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12、归去来兮辞知识点练习一、 文学常识 陶潜,时代-,又名-,字-,世称-,号-。辞是-时-国诗人-在-的基础上创造的新诗体,故称-,形式自由,句式-,-句为一小节,每句-拍,以-字句为主,多用“-”字。-时代产生了赋(有韵的散文)。 三、课下注释(划线字释义) 1、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2、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3、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4、 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5、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6、 三径就荒7、 引壶觞以自酌8、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9、 感吾生之行休10、帝乡不可期11、怀良辰以孤往12、登东皋以。
13、归去来兮辞作者简介陶渊明(约 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归去来兮辞选自陶渊明集。陶渊明陶渊明像曾任职祭酒、参军、彭泽县令,故又称“陶彭泽” 。其曾祖 陶侃,任职大司马。陶潜是第一位田园诗人,创建了“田园诗派 ”。东晋大诗人,生活在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期。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潜为彭泽县令,在任仅八十五日,就辞官回家,从此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在传统道德理想消失殆尽。
14、归去来兮辞文言知识点1、 通假字:乃瞻衡宇景翳翳以将入2、 词类活用:瓶无储粟,生生所资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乐琴书以消忧或棹孤舟3、一词多义:心 因事顺心既自以心为形役夫 问征夫以前路乐夫天命复奚疑故 故便求之(所以)亲故多劝余为长吏之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求之靡途四方之事奚 奚惆怅而独悲乐夫天命复奚疑而 门虽设而常关觉今是而昨非时矫首而遐观鸟倦飞而知还4、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 (2)尝从人事 (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4)悦亲戚之情话 (5)幼稚盈室 幼稚(6)于是怅然慷慨 慷慨(7)。
15、,L/O/G/O,高考第一轮复习之文言文梳理,归去来兮辞,通假字,(一)通假字 (1)乃瞻衡宇 (衡,通“横”,横木) (2)景翳翳以将入 (景,通“影”,日光),古今异义,1.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内亲外戚;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庭或它的成员 2.悦亲戚之情话 古义:知心话; 今义: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 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指女子文静而美好 4. 尝从人事 古义:指做官;今义:指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调配、奖惩等工作 5.曷不委心任去留 古义:指生死; 今义:离开留下,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
16、归去来兮辞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乃瞻衡宇 衡,通“横”2、古今异义1、幼稚盈室 古义,小孩;今义,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2、于是风波未静 古义,战乱;今义,风浪,常比喻纠纷或乱子。3、尝从人事 古义,做官;今义,事理人情等。4、于是怅然慷慨 古义,感慨叹息;今义,情绪激昂等。5、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今义,扶持老人。6、悦亲戚之情话。亲戚:古义,指包括父母兄弟在内的内外亲属;今义,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成员。情话:古义,知心话;今义,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7、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指耕种之。
17、归去来兮辞,一、作者简介,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文学家。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名潜,一名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先生,他出生于没落的地主家庭,少年时曾怀有“大志济于苍生”的志向。29岁开始入仕,从此的13个年头,时官时隐,历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建威将军、彭泽县令之类的小官。在彭泽县令任上仅85天,就辞官回家,躬耕陇亩,从此不再出仕。,他长于诗文辞赋。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另一类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散文以桃花源记最有名,辞赋归去来兮辞。
18、归去来兮辞知识点归纳,通假字,乃瞻衡宇(衡,通“横”),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 乐琴书以消忧:弹琴,读书 或棹孤舟:用桨划形容词作名词: 倚南窗以寄傲:傲然自得的情怀,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 当敛裳宵逝:在夜里 园日涉以成趣:在园中,每日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使愉快,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 审容膝之易安: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为动用法: 命篇曰:为命名,特殊句式,判断句: 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 被动句: 遂见用于小邑 以心为形役,特殊句式,倒装句: 宾语前置: 耕植不足以自给 皆口腹自役 复驾言兮焉求:即“求焉”。
19、归去来兮辞知识点: 1归去来兮辞中的通假字 (1)衡通“横”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2)景通“影” (景翳翳以将入) 2归去来兮辞中的古今异义的词 (1)亲戚 古:包括父母在内的内外亲属。 “亲”是指父母亲, “戚”是指包括兄弟在内 的内外亲属。 今:不包括父母,指自己家庭有婚烟关系或血缘关系的人。 (2)有事 古:指有农事。 今:有事情。 3归去来兮辞中的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 眄庭柯以怡颜(怡,使现出愉快) 审容膝之易安(易安,使和悦安适) (2)名词用作状语 园日涉以成趣(园,到园中,在园中 日,每天) 时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