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建构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类型 第三节 “上下来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 过程模型 第四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建构,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
公共政策学宁骚版笔记Tag内容描述:
1、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建构 第二节 基于西方经验的政策过程类型 第三节 “上下来去”基于中国经验的政策 过程模型 第四节 公共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第一节 政策过程与理论模型建构,模型及其认识论的意义模型就是对原型的抽象与模仿(仿真),是认识主体为着一定的认识目的,依据相似性原则而构造出来的一种理念系统,以代表作为研究对象的真实系统即实际存在的事物;有实物模型(如地球仪)和理论模式两种。,公共政策分析中运用的模型一般是理论模型。所谓理论模型或概念模型,指的是一组概念或命题按照其相。
2、第三节 公共政策的抉择与合法化,主要内容一 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二 公共政策的抉择原则三 政策论证、政策审议与政策采纳四 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五 常规决策与危机决策,公共政策的抉择的含义P302:是由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根据政策规划建议和要考量的事项,按照一定的决策制度和规定,对解决有关政策问题的行动方案作出决定性选择的过程。这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最具实质意义的阶段。,一 公共政策的抉择主体:P302 国家元首; 行政首长; 民意代表; 法官; 执政党首脑以及军事首长等,二 公共政策抉择的原则:P304 (一)是尊重科学分析的价值;。
3、第四节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及其矫正,课程内容,一 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二 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三 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矫正,一 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公共政策执行偏差的含义:P343是指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其行为效果偏离目标并产生了不良后果的政策现象。,政策执行偏差的表现形式:P344 象征性政策执行(不务实或阳奉阴违,前紧后送,敷衍塞责) 附加式政策执行(土政策) 残缺式政策执行(断章取义,为我所用),替代性政策执行(挂羊头,卖狗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观望式政策执行(软拖) 照搬式政策执。
4、第二节 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与政策分析师,课程内容,一 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 二 应用性政策研究的从业者或政策分析师 三 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与分析师的职业伦理,一 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一)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含义与作用 1.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含义 指的是那些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为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出谋划策、提供政策依据,以期影响其决策行为的社会组织。,2.应用性政策研究组织的作用,最重要职能是为决策者或掌权者服务。一方面是直接填补掌权者的职责与实际能力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是间接起到补强政府职能作用,为政府机构的。
5、目 录第 一 章 政 策 与 公 共 政 策1 .1 复 习 笔 记1 .2 课 后 习 题 答 案第 二 章 政 策 科 学 的 产 生 与 发 展2 .1 复 习 笔 记2 .2 课 后 习 题 答 案第 三 章 政 策 形 成 的 政。
6、目 录第 一 章 公 共 政 策 学 的 学 科 要 素1 .1 复 习 笔 记1 .2 课 后 习 题 详 解1 .3 考 研 真 题 详 解第 二 章 公 共 政 策 的 研 究 视 角 和 路 径2 .1 复 习 笔 记2 .2 课 。
7、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分析 第 1 页 共 36 页公共政策学考试大纲分析00318公共政策学宁骚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版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一)公共政策学的基本概念1.识记 公共政策学:P61 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2.领会 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概念:P59-P61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公共政策学是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政策研究的内涵:研究的主体是学术。
8、1.2 课后习题详解1试述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与区别。答: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是公共政策研究领域里的三个重要概念。在学科发展的早期阶段,学者们倾向于认为这些名词使用不同话语表达的同一概念,而在现阶段,主流认识倾向于认为这三者是在外延和内涵上都有明显差异的三个概念。(1)这三个概念的联系主要为:从对象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关注重点尽管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三者的研究对象都是公共政策;从研究目的上来看,政策研究、政策分析和公共政策学的研究都是为了获得更。
9、1公共政策学(第二版) 宁骚主编1 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的一门学科,它尽可能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权力机关将研究结果转化为政策实践。2 公共政策学包括三个方面:公共政策、政策系统、政策过程。3 公共政策学产生的主要条件: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二、决策科学的形成。三、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四、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五、美国的两党政治。4 公共政策学的创立者是拉。
10、公共政策学 宁骚 (2010 最新版)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第五章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第六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第十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
11、- 1 -公共政策学 宁骚 (2010 最新版)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第二章 公共政策与政策工具第三章 政策系统与公共决策体制第四章 政策过程及其理论模型第五章 政策问题与议程设定第六章 政策方案的规划与抉择第七章 公共政策执行第八章 公共政策的评估与监控第九章 公共政策的稳定、变动与终结第十章 公共政策学知识的应用- 2 -第一章 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公共政策学:公共政策学是这样一门学科,它尽可能的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这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