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共 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 (3)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4)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
高一化学基本反应反应Tag内容描述:
1、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教案(共 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及本质 (3)掌握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和氧化还原反应间的关系 (4)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的概念 (5)了解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分类方法和使用范围(2)引导学生从元素化合价这一角度看化学反应方程式。
2、氧化还原反应1、从得失氧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物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者失去氧,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注: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有氧的得失;3、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电子得失的角度分析,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从共用电子对角度分析,非金属原子间不易得失电子形。
3、高一化学学案氧化还原反应 学习目标 :1、进一步认识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2、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3、进一步理解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学习重点 :氧化性、还原性及其强弱的判断 一、有关概念: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 电子,化合价 ,被 ,发生 反应,得到 产物,具有 性;还原剂 电子,化合价 ,被 ,发生 反应,得到 产物,具有 性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实质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常见的氧化剂: 常见的还原剂: 三、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1)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
4、1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综合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只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70分,1-10 每题 3分、11-20 每题 4分。)1下列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2在下列物质间相互变化中,需要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 442MgSOHB 2lNa C uSO4D 2ClHlO3下列反应中,氧化与还原在同一元素中进行的是( )A HlClaCl 22 BFe+CuSO 4=FeSO4+CuC D4根据下列反应方程式,判断指定的四种物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1)Cl22KI2KClI 2 (2)2FeCl2Cl 22FeCl 3(3)2FeCl32HI2FeCl 22HClI 2 (4)H2S。
5、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盐酸溶液、NaOH溶液、Al、NaCl溶液、石墨、蔗糖溶液、酒精、K2SO4溶液、Cu BaSO4 、 AgCl。,问题1:,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下列哪些属于电解质?KNO3 NaOH H2SO4 FeH2O CO2 CH4 NaCl溶液 BaSO4 NH3,练习1:, ,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导电有一定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是在一定条件下,本身。
6、离子反应 第一课时,马睿东,下列物质中哪些能导电?为什么能导电?盐酸溶液、NaOH溶液、Al、NaCl溶液、石墨、蔗糖溶液、酒精、K2SO4溶液、Cu BaSO4 、 AgCl。,问题1:,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2、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下列哪些属于电解质?KNO3 NaOH H2SO4 FeH2O CO2 CH4 NaCl溶液 BaSO4 NH3,练习1:, ,电解质、非电解质应是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注意:,电解质导电有一定条件: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电解质是在一定条件下。
7、,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强弱判断,课堂小结,基本概念,综合应用,反应规律,主菜单,通过复习达到以下目的,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 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置换反应,电极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返回,有机反应,生物作用,一.基本概念,判断下列哪些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理由?1 Na2O + H2O = 2NaOH 2 2Fe + Al2O3 = 2Al + Fe2O33 IBr + H2O = HBr + HIO 4 CH4 + Cl2 CH3Cl + HCl 5. NaH + NH3 = NaNH2 + H2,光,以5为例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
8、第2课时 化学反应的限度,第2课时,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课前自主学案,探究整合应用,课前自主学案,一、可逆反应 1概念: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_方向 进行,又可以向_方向进行的反应。 2表示:用“ ”连接反应物和生成物。 3特点: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有一定的 _,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正反应,逆反应,限度,思考感悟,【提示】 (1)二者不属于可逆反应,因为可逆反应是在相同条件下进行的。 (2)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故不能生成2 mol NH3。,1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重要特征是( ) A反应停止了 B正、逆反应的速率均为零 C正、逆。
9、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第二课时 氧化剂和还原剂 说课稿博乐市高级中学高一化学胡建华1、说教材1.1、地位和作用教材把氧化还原反应安排在高中化学必修 1(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第一册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中的第三节,有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中学阶段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中学化学中要学习许多重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凡涉及元素价态变化的反应都是氧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
10、离子反应1、在 pH=1 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 +、Na +、SO 42、SO 32 B、NH 4+、Mg 2+、SO 42、Cl C、Na +、K +、HCO 3、Cl D、K +、Na +、OH 、NO 32、能用离子方程式 H OH H 2O 表示的反应是( )A、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 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C、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 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3、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H 、I 、 Br2、Na B、Ag 、NO 3 、 Cl 、K C、K 、Ba 2 、OH 、SO 42 D、Cu 2 、NH 4 、Br 、OH 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向碳酸氢钙溶。
11、 1高一化学离子反应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电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NaHCO 3 Na+H+CO32 BNaHSO 4 Na+H+SO42 CH 2SO4 2H+SO42 DKClO 3 K+Cl +3O2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H 3COOH 与 NaOH 在相同条件下电离程度相等BNaCl 溶液能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 Na+和 ClCH 2SO4在电流作用下在水中电离出 H+ 和 SO42D检验 CO32 或 HCO3 离子的方法是取少许样品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碳酸钙与盐酸反应 CO 32 +2H+ CO2+H 2O B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 Ba 2+SO42 BaSO4 C氢氧化钠和少量氢硫酸反应 2OH +H2S 。
12、 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 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提供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一文,供大家参考使用: 高一化学学习: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一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有电子转移 ( 得失或偏移 )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不一定有氧的得 失 ) 升失氧 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 ( 升价 ) 、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成氧化产物 降得还 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
13、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的含义2.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与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l、离子反应 2、离子方程式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4、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5、离子共存问题的判断,l、离子反应,l、离子反应离子反应常指在水溶液中离子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其发生的条件是:(1)生成难溶性物质(见课本溶解性表);(2)生成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3)生成气体;(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配合反应、水解反应等。,2、离子方。
14、,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高中化学必修,2.3.1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 巩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知识。 学会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3学会用“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重点】: 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熟练地判断和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并理解其实质。2“双线桥法”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方法】:启发式讲述法,C2H8N2+ 2N2O4 = 2CO2 + 3N2 + 4H2O ,请判断下列反应哪些是氧化反应?哪些是还原反应? C +O2 CO2 CuO H2 Cu H2O 2CuO。
15、第1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第1课时,课堂互动讲练,知能优化训练,课前自主学案,探究整合应用,课前自主学案,浓度的减少,浓度的增加,mol(Ls)1或mol(Lmin)1,1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消耗的物质的量越多,是不是反应速率越快? 【提示】 不一定。反应物物质的量变化大,浓度不一定变化大。,思考感悟,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主要原因):_的性质。 2外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反应物,越大,越大,越大,增大,越大,越大,2(1)对于有固体参与的化学反应,能否用固体物质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2)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为了提高产生氢气。
16、氧化还原反应(1)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列各氧化还原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也不作还原剂的是 ( )A. 2F2+2H2O=4HF+O2 B. C+H2OCO+H2C. 2Na+2H2O=2NaOH+H2 D. Cl 2+H2O=HCl+HClO2下列变化需加入还原剂的是 ( )A. HCO3-CO 2 B. MnO4-Mn 2+ C. FeOFe 3O4 D. H3AlO3HAlO 23已知有如下反应:2BrO 3-+Cl2=Br2+2ClO3-,ClO 3-+5Cl-+6H+=3Cl2+3H2O,2FeCl 3+2KI=2FeCl2+2KCl+I2,2FeCl 2+Cl2=2FeCl3。下列各微粒氧化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ClO3-BrO3-Cl2Fe3+I2 B.。
17、1.4 氧化还原反应 高一( )班 姓名 学号_1下列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ONO 22NaOH 2NaNO 2H 2O B2KClO 3 2KCl3O 2 CBrClH 2OHCl HBrO D2FeCl 2Cl 22FeCl 32下列反应中,水既不作氧化剂,亦不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为:ACl 2+H2O=HCl+HClO B 2F2+2H2O=4HF+O2CH 2O+CaO=Ca(OH)2 D2Na+2H 2O=2NaOH+H23下列变化过程不需要加入还原剂就能实现的有:ACl Cl2 BFe 3+ Fe2+CKClO 3 KCl DKI I24I 比 Cl 有较强的: A 非金属性 B 金属性 C还原性 D 氧化性5有反应 2A +C2=2C +A2,2C +B2=2B +C2,2D +。
18、第二节 离子反应第一讲: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教案方案(设计)课 题 酸、碱、盐在水溶液中的电解 课型 新课授课教师教材版本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 章节 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讲 学生情况(分析)在初中化学(第十章)中,学生已做过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对溶液导电原因有一定得了解。在此基础上,介绍氯化钠、硝酸钾、氢氧化钠等固体分别加热至熔化后能导电,结合这些固体在水溶液中能导电这两个特点,就可以很顺利的引出电解质的概念。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过物质的分类这一节课,对分类的方法有了一定得了解,这样子就。
19、 基本反应分类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根据反应物中的物质是否得氧(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 化合反应(有单质) 分解反应(有单质)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反应物与生成物有单质-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无单质) 分解反应(无单质)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变化(升高 降低)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反应过程中或者物质变换过程中,物质得氧反应。还原反应:物质反应过程中或者物质变换过程中,物质失氧反应。有单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