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和势能导学案

动能和势能(一)教学目的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二)教具 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怎样才算做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Tag内容描述:

1、动能和势能(一)教学目的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二)教具 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怎样才算做了功“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出示一木块,并将其置于水平桌面上。说明木块受重力的。

2、物理动能和势能 课型:新授课总第 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学习过程一、预习检测活动一、关于能量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1、同学们,请看下面的示例:a.子弹能击穿靶,b.流水能推动竹排,c.滴水穿石,请分析和归纳它们的特征 。2、我们把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3、“能够做功”是说 做功的这种本领做功。不是正在做功或已经做功。练习:高山上的静止的石块有能量吗?任意两个物体能量的多少可以比较吗?关于能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3、 11.4认识动能和势能( 1) 【学习目标】 1. 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 知道什么是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 3. 初步理解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知道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4. 通过实验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 5. 通过科学探究, 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 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

4、动能 势能和内能 一 机械能 1 动能 物体因为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之为动能 2 势能 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重力势能 物体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 3 机械能 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的总合 经典考例 1 判断下列物体分别都具有那种机械能 即说明是具有动能 重力势能还是弹性势能 马路上形式的汽车 被压缩的弹簧 高空悬挂的广告牌 空中飞行的飞机 飞流直下的瀑布 。

5、1动能和势能说课稿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仙鹤学校的曾永科,我今天说的是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五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 。我说课的内容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设计、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功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前面知识的延伸,又为后面机械能及其转化的学习奠定基础。教材用生活实例引出动能、势能的概念,通过探究让学生明白其决定因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体现物理生活化的特点,注重科学探究的新课程理念。

6、第 3 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动能和势能的基本概念,并能识别具有动能和势能物体的事例.2. 理解动能、势能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二、过程与方法1.熟练掌握分类法、控制变量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2.通过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通过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研究探索的意识和敢于创新的精神.2.在与小组成员一起探索的过程中,养成与人共处、协作学习的好习惯.【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动能和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学难点】探究动能和势能的影响因素.【教具。

7、1萨一中初三年级物理科“目标学习法”学案主备人: 备课时间: 授课人: 课时: 授课时间: 题目 15.4、动能和势能 姓名 班级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重点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难点 势能的概念。【导学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 114 页“动能 ”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能。能量的单位是 。2.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和_有关,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_。

8、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2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的现象。学习重点: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概念学习难点: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预习案:(一)动能1、自学教材 67 页,必要时小组进行交流,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1)什么叫能量?你能否举出一些例子,说明哪些物体具有能量?(2)什么叫动能?并举例说明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能够做功,它们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引导学生广泛地列举事例,说明运动的空气、水和各种物体都能够做功,而。

9、动能和势能实验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实验。用两根细绳将小球悬挂起来,拉起小球,当细绳与竖直方向成 角后松手,小球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记下木块移动的距离 s。改变角度 的大小,重复实验。(1)利用如图两根细绳悬挂小球,而不用一根细绳,其好处是 。(2)本实验探究的问题是物体的动能大小与 的关系。(3)利用上述实验,同时还可以探究的问题是 。2.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 A、B、C 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A、h B、h C 。

10、 动能和势能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由 动能 势能 两部分构成 其中 动能 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概念的引入均以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为基础 教科书先简单介绍功和能的关系 然后通过大量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动能 势能的存在 影响动能和势能大小的因素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也是难点 其中涉及测量量的转换问题 教科书安排了相应的实验 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认识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个实验是进一步认识势。

11、1四、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课堂作业1、在载人飞船返回舱减速降落地面时,其动能不断_,重力势能不断_,其机械能的总量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2、如图所示,是北京奥运会射箭项目的图标。运动员射箭时,要用力将弓拉开,然后弓将箭射出,在此过程中是弓的 能转化为箭的 能。3、如右图所示是卫星的轨道示意图,人造卫星沿椭圆轨 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 一点叫远地点。卫星在运行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它的势能_,动 能_,速度_。4、撑杆跳高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体育运动,完整。

12、动能和势能(一)教学目的 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 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3.知道什么是势能及影响势能大小的因素。 4.知道什么是机械能及机械能的单位。(二)教具 斜槽,钢球,木块,橡皮筋,压缩弹簧等。(三)教学过程 1.复习 鉴于能量和功的概念有密切的联系,所以通过“怎样才算做了功“的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力的作用成效、功的两要素。 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这个力的作用有了成效,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出示一木块,并将其置于水平桌面上。说明木块受重力的。

13、动能和势能【学习目标】:1.了解能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2.知道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知道什么是重力势能及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4.了解什么是弹性势能及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5.能用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教学重点】: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能的概念的建立及动能、势能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课前预习】:(一)能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到能,你能说出几种来? (二)动能什么样的物体具有动能?急流的河水能把石头冲走,流水能做功;飞行的子弹能把木板打穿,飞。

14、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能和内能 第一节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编写人:李冰 张洪伟 朱梅 年 月 日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学活动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1课 题: 动能 势能 机械能 第二课时班级: 姓名: 使用时间: 总计: 学习目标:1进一步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2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并理解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3能解释一些有关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相互转化的简单物理现象4.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说出大海中机械能的形式及应用。学习重点:能量转化过程学习难点:机械能总量变化原因,机械能守。

15、人教版初中物理 九年级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15.4、动能和势能 课时:1 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实例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和势能的因素。【重点难点】1.重点是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2.难点是势能的概念。【导学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 114 页“动能 ”部分,回答下面的问题:1.一个物体如果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_。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_能。能量的单位是 。2.物体的动能大小与_和_有关,物体的动能越大,它可以对其他物体做的功就越_。 (填“多。

16、 刘海庄中学 物理 学科教学设计活页 教研组长: 年级领导:备课设计提示 课后补充及反思课题:11.3 动能和势能 主备人: 时间: 同年级同学科意见及签名: 课型:预习+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2、了解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并能解释简单现象。预习课:知识积累与分析教师的见地a.预见困难,方法,亮点,设计亮点原因等b.学习措施:优化,多元化设计及原因c.达标测试,备课反思展示课:回顾板演,达标点评文本理解,文本挖掘文本提升,文本创新点面结合,达标测评反思课:回顾板演,达标点评重点反馈,弱。

17、永和中学物理导学案 第十一章 11.3 节 审核人:赵文江 课型:新授 主备人:冯曾宝 年级:八年级 使用日期:2013 年 5 月 日1第八章 功和机械能 第三节 动能和势能 学习目标:1. 知道能量的概念,能说出物体是否具有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2. 知道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大小各与什么因素有关。重点: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及其影响因素。知识准备:前面我们学过,要对一个物体做功,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 二是_。现在我们定义,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对另一个物体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表示它的能量越大。

18、第十五章 第四节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说出能量的初步概念及单位;2.能说出什么是动能及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3. 能说出什么是重力势能及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4.能用动能和势能的相关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现象。【温故知新】1、 用细绳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前进时,木块受到几个力的作用?用力的示意图画出.。2、 在这些力当中,什么力对木块的移动作出了贡献?【课堂导学】一、自主学习自学课本 P114 页至 P116 页,完成下面知识填空。1、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 。2、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 。3、物。

19、第 3 节 动能和势能【教学目标】1、知道动能势能的概念。2、在探究实验中理解影响动能势能的因素。3、用能量的初步知识理解分析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动能和势能的概念;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教学难点】势能的概念。【自主学习】1、物体 ,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在物理学中,能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是 。2、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物体动能的大小跟它的 和 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 。3、物体由于被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相关DOC文档
动能和势能.doc.doc
动能、势能和内能.doc
《动能和势能》说课稿.doc
动能和势能教案.doc
15.4、动能和势能.doc
动能和势能实验.doc
《动能和势能》教案.doc
动能和势能转化.doc
动能和势能.doc
第3节动能和势能学案.doc
动能 势能 机械能2 导学案.doc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5.4 动能和势能.doc
11.3 动能和势能(使用)学案.doc
11.3.4动能和势能导学案.doc
四、《动能和势能》导学案.doc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doc
标签 > 动能和势能导学案[编号:288972]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