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汉字与书法

【精品资源套餐】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三 第7课汉字与书法课件3,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 汉字与书法,会徽的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是什么?,舞动的北京,1、构成部分:以人形“京”字构成的中国印Beijing 、奥运五环2、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肖形印、汉字、五环,左图取材于北京奥运

第7课 汉字与书法Tag内容描述:

1、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7课 汉字与书法,会徽的艺术门类和艺术风格是什么?,舞动的北京,1、构成部分:以人形“京”字构成的中国印Beijing 、奥运五环2、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肖形印、汉字、五环,左图取材于北京奥运会场馆的部分标识,其构思取材于() A、楷书 B、草书 C、行书 D、小篆,D,答案分析:,楷书结构形体严谨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行书具有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小篆具有象形表意的功能,文化的承载者:汉字,汉字构型独特,数量繁富,是一种形、义音紧密结合的单体文字,记录着世界上最大。

2、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2008年奥林会徽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寓意是舞动的北京;她是有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神韵的中国汉文化的符号,象征着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她体现了新北京、新奥运的理念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再现了奥林匹克友谊和平进步、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会徽蕴含了哪些传统文化精华与现代意识?,文字;书法艺术;篆刻艺术等等。,第7课 汉字与书法,课 程 标 准 : 概 述 汉 字 。

3、第7课 汉字与书法,宁阳实验高中 刘瑞芝,说 教 材,(一)课标要求 (二)教材和学生分析(三)教学目标(四)教学重点与难点,说 教 法,1、学案导学法 指导学生做好预习,并完成学案上本课网络构建部分的内容。这样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采用课件、多媒体方式辅助教学。因为本课内容直观性强,利用课件、多媒体展示,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采用教师设置问题情景、启发诱导、讲解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时代变迁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因为这部分内容是本节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因此。

4、第七课 汉字与书法,重点:汉字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间的关系,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繁难,随着古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遗忘。,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他们用的“笔”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所以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

5、汉字与书法,第课,、重点: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繁难,随着古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遗忘。,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他们用的“笔”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所以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文字。

6、第七课 汉字与书法,重点:汉字书法艺术的演变历程 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间的关系,埃及的象形文字,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它同苏美尔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国的甲骨文一样,都是独立地从原始社会最简单的图画和花纹产生出来的,但这种文字最初仅仅是一种图画文字,后来才发展成象形文字。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繁难,随着古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遗忘。,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他们用的“笔”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所以落笔处印痕较为深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

7、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第 7课 汉字与书法 1.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 起源:新石器时代陶钵上出现刻画符号 . 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 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 成熟:商代的甲骨文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 );商周时期:金文 (青铜器 )。 1.用铜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 2.在钻孔的一侧凿出枣核形的槽。 3.用燃炽的木枝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 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 各种形状的 裂纹。 4.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 附近。 钻凿卜骨的工具 商代初。

8、2011-2012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三导学案 编写:高二历史组 使用时间 2012 09 班级 姓名 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掌握汉字和绘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秦汉刻石;王羲之、张旭、怀素、欧阳询、柳公权、宋代四大家。【使用说明和学法指导】1、依据预习学案通读教材,进行知识梳理并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到我的疑问处,以备上课集体讨论、突破。2、完成预习自测题目。3、限时 20 分钟独立完成题目。【预习学案】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汉字的起源与发展历程(1。

9、山 东 省 昌 乐 一 中 2012 级高 二 历 史 课 时 学 案班级 小组 姓名_ 使用时间 _ 年_月_日 编号 7 第 1 页编制人 课 题第 7 课 汉字与书法审核人目标及要求是否达标识记 理解 应用概述汉字演变的过程 。 1、3、5了解中国汉字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2学习目标与评价设计 认识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 4、6重点难点重点: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难点:中国汉字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预 习 学 案问 题 导 引 知 识 梳 理1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2汉字发展成为书法的条件是什么?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

10、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二单元,汉字与书法,第7课,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一、 文字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2.商周时期:,金文,籀文,刻画符号,甲骨文,4.秦朝:,小篆,文字混乱,3.春秋战国时期:,隶书,5.东汉:,许慎 “六书理论”,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图画文字“斧”或锛,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动动手,鼠,牛,虎,兔,猴,羊,马,蛇,龙,狗,鸡,猪,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

11、第7课 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 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文字的作用: 记录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 社会现象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时代传承。,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2、发展历程: 演变,起源:新石器时代:,成熟:商周时期:,金文,籀文,陶器上的刻画符号,甲骨文,一、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1、文字的作用:,在甲骨文之后,出现了新 的字体,这种字体多。

12、,第七课 汉字与书法,张秀允,一、从汉字的起源到“书同文” (实用性),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与后来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二里头遗址出土陶器上的刻划符号,山东大汶口遗址出土的灰陶尊和上面刻画的符号,2、成熟:,一、汉字演变,1、起源: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 画符号,商朝的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金文(铭文、钟鼎文;字体:大篆),甲骨文,与纺织有关的甲骨文字,蚕,桑,丝,裘,衣,(商周时期)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大多颂扬天子功绩或世记载重大事件,多。

13、1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课文核心知识】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课文知识要点】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1、发展历程:甲骨文 金文 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1) 小篆 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14、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二单元,汉字与书法,第7课,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一、 文字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2.商周时期:,金文,籀文,刻画符号,甲骨文,4.秦朝:,小篆,文字混乱,3.春秋战国时期:,隶书,5.东汉:,许慎 “六书理论”,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图画文字“斧”或锛,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动动手,鼠,牛,虎,兔,猴,羊,马,蛇,龙,狗,鸡,猪,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

15、中国古代文艺长廊,第二单元,汉字与书法,第7课,怎样理解鲁迅先生的这段话?,一、 文字的发展历程,1.新石器时代:,2.商周时期:,金文,籀文,刻画符号,甲骨文,4.秦朝:,小篆,文字混乱,3.春秋战国时期:,隶书,5.东汉:,许慎 “六书理论”,图为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于省吾先生考证:“五作,七作,十作|,二十作|,示作,矛作等我认为这是文字起源阶段所产生的一些简单文字。”,图画文字“斧”或锛,甲骨文之父王懿荣,根据自己的属相,学写甲骨文,动动手,鼠,牛,虎,兔,猴,羊,马,蛇,龙,狗,鸡,猪,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

16、第七课 汉字与书法,课标要求: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你知道汉字有哪些功用吗?,一、汉字起源到“书同文”,汉字起源:神话传说,仓颉造字,结绳记事,劳动创造,发展历程之新石器时代:刻画符号,半坡、马家窑、姜寨等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文。 虽然还不能准确识读,但却与后来的成熟文字有一定的渊源。,一、汉字起源到“书同文”,一、汉字起源到“书同文”,发展历程之商周时期: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辞,一、汉字起源到“书同文”,发展历。

17、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第7课 汉字与书法,当前我国文字之多是非常惊人的,比较常用的新华字典就有10000多个汉字;1990年出版的辞海有14872个汉字;1716年编撰的康熙字典有47035个汉字;郭沫若生前曾根据日本朋友的估计,我国大约有60000多个汉字;1994年出版的中华字海有87019个汉字(其中重复字320个);近来,根据北京国安资讯设备公司汉字库公布,共收入有出处的汉字91251个汉字。有人估计实际汉字约在10万个以上;也有人估计在12万个以上;我国究竟有多少汉字至今尚没有定论。,汉字。

18、岳麓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第7课 汉字与书法,“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周易系辞下,一、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1.汉字起源 (1)结绳记事 (2)仓颉造字 (3)劳动创造,时间:新石器时代 起源:刻画符号,2.演变过程,甲骨文,金文 铭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商代,商周,秦朝,秦朝,汉代,字形瘦长,线条细硬,平直瘦劲,带有较明显图画意味.,字形长圆,线条肥粗,体势雍容,字体略长,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蚕头燕尾”即起笔重而方圆,收笔轻而上翘,字形宽扁,平衡对称。,字形方正,规矩严整,结构匀称 笔画详备,可作楷模。,笔。

【第7课 汉字与书法】相关PPT文档
文科第7课汉字与书法邬劲军讲课稿.ppt
7. 汉字与书法课件.ppt
7汉字与书法PPT课件.ppt
第7课 汉字和书法(蓝).ppt
第7课·汉字与书法2.ppt
7课 汉字与书法(D).ppt
第7课汉字和书法.ppt
第7课 汉字与书法40777.ppt
第7课 汉字与书法40823.ppt
第7课 汉字与书法40813.ppt
第7课 汉字与书法42638.ppt
第7课 汉字与书法.ppt
【第7课 汉字与书法】相关DOC文档
第7课--汉字与书法导学案.doc
第7课  汉字与书法35938.doc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doc
标签 > 第7课 汉字与书法[编号:26672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