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法制教案依法保护自然资源5

【课题】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课型】 新授课【课标要求】1.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开展野外地理观察、讨论等活动。 3.认清我国国情,并进行保护与节约资源的教育。 4.围绕某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自然灾害防治、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等主题,自拟题目,撰写小论文。【教学目标】1.

八年级法制教案依法保护自然资源5Tag内容描述:

1、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4.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分组竞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 读图分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日常生活中你了解哪些自然界中的资源?回答:土地,水,矿产,煤炭,石油,天然气,风,空气,气候资源导入新课讲授问:刚才大家提到的土地、生物、水、气候、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思考后回答:矿产类的资源是用一点就少一点。
启发思考不竭的吗?引导阅读:请大家读课本 72 页:找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和特点。
阅读后总结:1.可再生资源能够生长繁衍或者循环利用,利用合理可以实现永续利用。
2.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历史时期不能再生,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过渡1.知道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定义和特点,你对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常识有哪些新的想法?2.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新的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
我国是人口大国,自然资源虽然种类多数量大,但是也要珍惜和合理利用。
学法指导大家阅读课本 69 页活动课前两段,找出这种学习方法的名称。

2、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亟待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下面我们采用“问题-解决”式的学习方法来探讨这一课题。
介绍“问题-解决”式学习基本流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了解“问题-解决”式学习基本流程:发发现问题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二、探究研讨,质疑问难知识点一:了解国情,发现问题读课文 P69-70 材料,完成下面内容:1、 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生产中的原料、燃料,哪些属于自然资源?2、 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种类( ) 、总量( ) 、许多自然资源居世界前列,但人均占有量( ) 。
3、 根据材料二找到石油消费大于生产分界点及其与汽车保有量的关系,明确我国石油需要大量进口,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口的数量( ) 。
4、 根据材料三了解我国煤、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引导学生我国中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丰富,但经济相对落后:东部地区自然资源相对贫乏,但经济发达。
说明重要自 然资源集中分布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 ) 。
5、 活动“观察身边的资源浪费现象”按照课本给出的数据知道中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认识我国人均资源量不足的现状。
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应采。

3、 1.掌握“问题-解决”式学习方法的基本流程。
(难点)2.知道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重难点)3.针对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措施。
(重难点)4.了解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重点)【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合作达标【教学方法】问题导学【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1.出示提纲,引导复习: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适当复述,总结强调。
2.引入:上节课对我国水资源的学习,我们可以叫做“问题-解决”式学习,出示解读“问题-解决”式学习“问题-解决”式学习基本流程:1.发现问题: 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2.分析问题: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3.解决问题: 解决水资源时空分配不均的措施。
通过这一模式,了解了我国水资源的不足不均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令人。

4、可再生资源的特点,能辨别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3运用资料,说出我国自然资源概况及自然资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重点)4. 根据相关资料,了解解决我国资源问题的主要措施,初步形成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结合国情、针对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重难点) 5.能够自觉运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措施的思维过程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解决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讲解法。
【教具准备】学案、图片和视频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导入】出示资料:我国资源告急:1.水资源:人均占有淡水资源 2330 立方米,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 1/4,6000 多万农民和 500 万牲畜缺少足够的清洁饮用水。
蚌埠、淮南就在淮河边,在缺水、污染严重时矿泉水、饮料脱销,真是应了漫画“缺水怎么办?” , “喝矿泉水、饮料” 。
2.耕地:全国 1/3 的省、自治区人均耕地不足 0.067 公顷。
3.能源:供需结构矛盾大,资源短缺浪费严重,效率低。
4.生物:森林质量不高,草原过度放牧。
从我国的资源总量来看,淡。

5、识。
内容点析1.自然资源与我们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
并以图 3.1 四组图片代表性的说明了自然资源从自然界中的原始状态到各种利用形式的转化。
图 3.2 以土地和小河流水的例子让学生体会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差别,并提出了对于不同种类的资源应有区别的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可再生资源,要注意培育和保护;对于非可再生资源,要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对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说法进行讨论。
以此层层深入地把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渗透给学生。
图 3.3 以黄河断流、淮。

6、教学重点:全面认识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完的;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意义;切实感受到自然资源的价值及其有限性,从而把这种认识真正转化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行动中去。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自然资源利用的资料,进行社会调查。
提前一周进行废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实验。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思考播放公益短片:拍卖世界上最后一瓶纯净的空气。
激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导致上述情况的发生?你觉得有没有可能发生上述情况?观看短片;在教师引导下产生对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考和产生相应的危机感。
(一)认识自然资源1、体会:自然资源的价值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所调查的我国汽油和水的价格,然后阅读下列资料,进行分析:伊朗境内石油储量相当丰富,约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十分之一。
作为世界第四大石油出口国的伊朗每天出口 250 万桶原油。
伊朗百姓处处能享受到廉价汽油。
目前的汽油价格相当于每升 0.8 元(注:本文未标注的货币单位均为人民币) ,过去的汽油价格更便宜。
如六年前,汽油价格每升才 0.4 至 0.5 元。
然而,伊朗是个。

7、法律法规(至少 5 部)4、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为环境保护做贡献?学习过程:1、面对全球性的严峻的环境形势,如何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呢?2、阅读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 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 地位。
(2)、为保护环境,目前我国形成了怎样的环保法律体系?(3)、你能列举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吗?(至少 5 部)(4)、形成环保法律体系的意义是什么?(5)、请你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有哪些?3、小组讨论归纳:作为中学生,我们如何为环境保护做贡献?4、六月五日是世界环境日,某校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决定开展“环境保护活动周”活动。
请你为“环境保护活动周”设计两条宣传标语。
5、违反相关禁止性规定,依法应承担民事、行政及刑事责任。
(请同学阅读教材,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6、课堂小结(由学生总结)教学反思:本节课基本由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感兴趣的知识中,学会了相关的知识。

标签 > 八年级法制教案依法保护自然资源5[编号:293968]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