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优势与问题探讨摘要 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任务型学习概念的提出,任务型教学掀起了一轮研究和实践的高潮。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入手,介绍了任务的概念和特点、任务的阶段与设计模式,并通过与传统的 3P 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着重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
3p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Tag内容描述:
1、 大学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优势与问题探讨摘要 随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任务型学习概念的提出,任务型教学掀起了一轮研究和实践的高潮。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入手,介绍了任务的概念和特点、任务的阶段与设计模式,并通过与传统的 3P 教学模式进行对比,着重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此外,还结合了实际教学的情况,探讨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 任务型教学法 (一)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多采用“一言堂”、“满堂灌”的形式,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
2、 任务型教学法的推广与研讨各位老师,你们好!现在我就田艳老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说一下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妥之处还请大家指正。我们知道,我们现行的新目标英语是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理念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所以,如何运用、体现任务型教学,就是衡量课堂教学的主要的依据。田艳老师在这堂课中,认真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将任务型教学的一些要求有机的溶入课堂教学中,达到了在新教材下的向新目标 ,新理念,新课堂的转变。下面是对各环节的具体分析:Step ne Free talk: 任务型教学提倡并要求把外语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功能作为教学的核心。
3、1从“3P 模式”到“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研究之三 *复旦大学 吴中伟一、什么是 3P 模式所谓 3P 模式,即 PPP 模式,就是: presentation (展示)- practice (练习)- production(表达) 。我们也可以把这三个阶段理解为:教师教 学生练 学生用。这是目前在世界上运用最为普遍的第二语言教学方法,在对外汉语教学界也是如此。Jane Willis & Dave Willis (1996:v )是这样概括 3P 法的三个阶段的:展示 教师突出展示某个特定的语言形式。为了体现其意义,展示的时候在一定程度上是结合语境的。教师鼓励学生在教 师的严格控制下说 出。
4、从 “ 3P 模 式 ” 到 “ 任 务 教 学 法 ” 任 务 教 学 法 研 究 之 三 吴 中 伟提 要 文 章 讨 论 了 3P 模 式 的 特 点 及 其 与 任 务 教 学 法 的 本 质 区 别 。 主 张 应 该 把 “ 基 于任 务 的 教 学 ( Task Based) ” 和 “ 借 助 任 务 的 教 学 ( Task Supported) ” 联 合 起 来 。关 键 字 3P 模 式 任 务 教 学 法一 、 什 么 是 3P 模 式所 谓 3P 模 式 , 即 PPP 模 式 , 就 是 : presentation( 展 示 ) practice( 练 习 ) production( 表 达 ) 。 我 们 也 可 以 把 这 三 个 阶 段 理 解为 : 教 师 教 。
5、3P 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Xu Yingjun Feb. 19, 2013,3P 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1. Task-based approach2. 3P methods3.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4. Analyses of the two,1. Task-based approach,Five major formations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functional approach 功能型教学法negotiated approach 协商型教学法natural approach 自然型教学法content-based approach 内容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approach originated in mid-1980s represented by Nunan, an America。
6、一 :3p 教学法与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劣性对比1、3P 教学法的优点可操作性强,教师便于组织和控制课堂,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都在教师的预想之中;同时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馈也很便捷,有利于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情况 ,整个课堂井井有条。强调语言结构的分析和词汇、句式、语法的学习,学生的语法概念明晰,大大提高了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基本功扎实。此外,运用阶段也有一定的交际性,学生的交际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锻炼。2、3P 教学法的不足之处语言观及语言学习理论令人质疑,忽视了儿童语言习得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