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肉食者鄙 ( )(2)小信未孚 ( )(3)彼竭我盈 ( )(4)忠之属也 ( )(5)公将驰之 ( )(6)弗敢专也 ( )2翻译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文: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
3.9 送行 课时训练苏教版九年级下Tag内容描述:
1、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肉食者鄙 ( )(2)小信未孚 ( )(3)彼竭我盈 ( )(4)忠之属也 ( )(5)公将驰之 ( )(6)弗敢专也 ( )2翻译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译文:_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与鲁庄公的对话,表现了曹刿的远见卓识和很高的军事指挥才能。B.曹刿与同乡人的对话,表明“请见”的原因。C.“齐师伐我”中的“伐”是攻打的意思。D.鲁庄公和曹刿都认为“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是作战的先决条件。4填空。曹刿论战按照曹刿_这一线索,围。
2、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他在一块岩石上 bn( )了一下,由于极端的疲倦和shui( )弱,他摇晃了一下就栽倒了。他侧着身子、一动也不动地躺了一会。接着,他从捆包袱的皮带当中脱出身子,笨拙( )地挣扎起来勉强( )坐着。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他的膝盖已经和他的脚一样鲜血淋漓。淋漓:形容湿淋淋地往下滴。B.他好像半身不遂地哆嗦着。哆嗦: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C.它就像一条大虫子在地上蠕动着前进。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D.真是一种空虚的、转。
3、课时训练基础达标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书斋(zhi) 偌大(ru) 伊始(y) 简陋(lu)B.赐教(c) 揿钮(qn) 请帖(ti) 打量(lin)C.烦躁(zo) 自娱(y) 驽钝(n) 聘请(pn) D.筹划(chu) 秉烛(bn) 书籍(j) 凌乱(ln)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深居简出 有何见教 惟吾德馨B.才疏学浅 心灰意冷 亲顾茅芦C.多此一举 往驾来访 礼贤下士D.翻天覆地 痛心急首 百废待举3.说说下列句中“化学”一词的含义。我以为,齐先生虽是海内外闻名的化学专家,可是有一门化学,齐先生也许一窍不通。答:_。
4、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驾驭(y) 消遣(qin) 百无聊赖(ln)B.潜能(qin) 颠簸(b) 开天辟地(p)C.惬意(ji) 池畔(pn) 哑然失笑(y)D.消弭(m) 挚友(zh) 惟妙惟肖(xio)2根据下列意思,归结恰当的词语。(1)形容对情况非常清楚,好像指着自己的手掌给人看。 ( )(2)形容经过很多忧伤和苦难。 ( )(3)超过一般,高出于众人。 (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我真想义愤填膺地提出抗议,因为我的心仍然充满了热情。B迎风快骑使人感到轻快又有力。
5、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选择下面注音有误的一项( )A凹凼(dn) 门槛(kn) 烟瘾(yn)B晌午(xin) 淌汗(tn) 撬开(qio)C黏性(nin) 尴尬(n) 胯骨(ku)D醒悟(xn) 咯叽() 扁担(dn)2下列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A得意扬扬 引人注目 挈而不舍B微不足道 家喻户晓 全心贯注C锐不可当 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D若有所失 人声顶沸 洁然不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他忽然醒悟,台阶是水泥抹的面,不经磕。醒悟:在认识上由模糊而清楚,由错误而正确。B.(他)那极短的发,似刚收割过的茬,高低不齐,。
6、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朔方(shu) 磬口(qn) 脂粉奁(lin)B.弥漫(m) 褪尽(tu) 目光灼灼(zhu)C.胭脂(yn) 嘻笑(x) 精魂(hn)D.枯草(k) 博识(bo) 凛洌(li)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滋润:_(2)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目光灼灼:_(3)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灿灿:_3.下列句子中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他也就目光灼灼地。
7、送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总体把握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给人带来的启示。(2) 、过程与方法:透过文字去研究文章的内涵,发现渗透在文中的作者思想。(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的需要,学习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点:理解感情的交流和沟通是人的需要,学习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难点: 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实验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送别课件。教法学法:勾画圈点法 讨论启发法 时间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画面导入,激。
8、9.送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3、感受生活的美好,明白人们对于真实情感的渴望,会关心别人、热心帮助别人。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电影中剪辑的几个经典送别的场景,引出送行。
9、9.送行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3、感受生活的美好,明白人们对于真实情感的渴望,会关心别人、热心帮助别人。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一、深入课文,质疑解难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 在学生充分探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炼出几个要点问题,用投影打出,有重点地进。
10、19送行导学案【导学目标】 1.理解文中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2.学习铺垫、对比的表现手法,懂得它们的作用。 3.激发学生体验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关爱他人。4.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导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中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作者的写作目的。 激发学生体验人情美、人性美的美好情感,善待他人,关爱他人。 难点: 指导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一、预习作业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尴( )尬 笨拙( ) 滑稽( ) 邂(。
11、送行自我测验(100 分)一、 基本技能考查(10 分)1、 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1)笨拙( ) (2)饯行( ) (3)凄怆( ) (4)熙攘( ) (5)尴尬( ) (6)邂逅(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4 分)不谙世故:溢于言表:若有所思:邂逅:3、概括文章大意,述说作者在写作本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2 分)二、课内语段阅读(24 分)(1)可现在,在月台上,我们又变得局促不安了。我们的朋友的脸出现在车窗口,但那已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一个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的、笨拙的陌生人。“你东西都拿了吗?”我们中有人打破了。
12、送行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是英国作家比尔博姆的送行一课的第一课时。一、说教材 (一) 教材内容及地位 比尔博姆这一课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这是一篇幽默散文,它描写了作者送别友人的两种不同感受,以及在车站遇到勒罗从事专职送行的表演,蕴含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表现了现实生活人们对真情实感的渴望。九年级语文下册在阅读方面每单元为学生学会读书提出一个标,第三单元的总目标就是:疑为学之始。而这一课正是为承载这一教学任务所精心设计的鲜活文本。(二)教学目标新课标要求中学生要具有独立的阅。
13、送行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积累生字词,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理解能力;3、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本文主旨,学会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取生活哲理。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我国从古至今一直有着丰富的送行文化,请同学们背诵古诗中有关送行的诗,然后激疑:这些千古传诵的送行诗写得多么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啊,然而课文却把送行写成十分尴尬的滑稽。
14、送行学习目标:1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2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3感受生活的美好,明白人们对于真实情感的渴望,会关心别人、热心帮助别人。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理解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课文所蕴含的作者对生活的思考。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第一课时课堂学习: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电影中剪辑的几个经典送别的场景,引出送行的话题,。
15、送行教学目标:1、学习文中出现的“不谙世故、凄怆、邂逅”等生字词。2、讨论理解文中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体会散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的问题。3、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训练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学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没有给亲人朋友送行过?有没有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在送行亲人朋友时,在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时,你们有什么发现和感触?谁来说说你们发现和感触?(让学生说说他们在送行亲人朋友和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时的发现和感。
16、 教学目标:1、熟悉文本,梳理文章思路。2、体会文章用意,从世间百态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物。3、在阅读过程中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教学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培养独立思考,善于发现和提出疑问,并解决疑问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复习中国古代送别的诗(强调名句) 感知:送别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深厚的情谊,缠绵的叮咛;豪迈的情怀,忧伤的眼神。一切是这样的令人感动令人难忘。这就是中国式的送别,但难道所有的送别都是这样的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英国漫画家,作家比尔博姆的一篇幽默散文送行。
17、 1、了解幽默的不同形式、内涵,学会从中提取生活哲理。教学重难点:对勒罗受雇送别的感情问题的理解,生活哲理。一、复习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文中真正的送行者反而尴尬,扮演的送行者勒罗却能动真情,他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二、分析“勒罗”形象1、根据你对课文的解读,请为勒罗写一段简单的介绍,使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了解他,也希望他的生意更加兴隆。最后一句是你对他的总体评价。 明确:刻画勒罗的形象,一是通过车站送行的动作神态的描写。此时“我”并不知道勒罗是受雇送客,因而完全被他的形。
18、课后达标训练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雇员() 笨拙(zhu) 窘困(jin)B.滑稽(j) 饯行(jin) 叮咛(nn)C.棘手(j) 邂逅(xi) 凄怆(chun)D.尴尬(ji) 雪茄(ji) 硕大(shu)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溢于言表 局促不安 不可思义B.无话可说 坚信不疑 强作笑颜C.引人注目 一本正经 若有所思D.不谙世故 神采奕奕 泪水盈眶3.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1)他那_(硕大 高大 肥大)的侧影好像有点面熟。(2)我真希望能听到他在说什么,我断定他正给予最好的忠告,他眼神里_(诚挚 深挚 深情)的慈爱实在动人。(3)席间,欢宴的气氛里_。
19、课时训练基础达标一、积累运用试一试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雇员() 笨拙(zhu) 窘困(jin)B滑稽(j) 饯行(jin) 叮咛(nn)C棘手(j) 邂逅(xi) 凄怆(chun)D尴尬(ji) 雪茄(ji) 硕大(shu)2.下列词语书写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悬想 角色 熙攘 泪水盈框B.拘瑾 槽杂 指教 局促不安C.模样 英磅 巴望 一泻而出D.吝惜 精美 解骋 万马齐喑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可如果我们信以为真,离去的朋友就会认为我们太不谙世故了,况且他们也确实希望再见我们一次。不谙世故:_(2)我们感谢他光临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