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送行》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433356 上传时间:2018-12-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送行》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送行》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送行》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送行》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送行》同步练习(苏教版九年级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送行自我测验(100 分)一、 基本技能考查(10 分)1、 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1)笨拙( ) (2)饯行( ) (3)凄怆( ) (4)熙攘( ) (5)尴尬( ) (6)邂逅( )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4 分)不谙世故:溢于言表:若有所思:邂逅:3、概括文章大意,述说作者在写作本文所蕴含的对生活的深刻思考。(2 分)二、课内语段阅读(24 分)(1)可现在,在月台上,我们又变得局促不安了。我们的朋友的脸出现在车窗口,但那已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一个巴望讨好、哀哀求助的、笨拙的陌生人。“你东西都拿了吗?”我们中有人打破了沉默。“拿了,都拿了。”“你将要在车上吃午饭。”我说,尽管这

2、个“预言”已经重复过几次。“啊,是啊!”他坚信不疑地应道,还补充说那趟车是直达利物浦的。这句相当奇怪的话使我们很吃惊,我们互相递着眼色,有人问:“它在克鲁不停吗?”“不停。”那位朋友简短地答道。他几乎变得叫人讨厌了。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们之中有个人强作笑颜,对旅行者点点头,打了个哈哈,对方同样应一声,报之以点头和微笑。又一个人一阵咳嗽,打断了又一次沉默,显然,那是故意做作的,不过也能挨点时间。月台上的嘈杂熙攘不见静息,离开车还早,我们的,也是我们那位朋友的“解脱”还没到来。(2)我游移的目光落在一个肥胖的中年人身上。他站在月台上,正与车厢里一位年轻的小姐热切地说着什么,和我们只隔开一个车窗。

3、他那硕大的侧影好像有点面熟。一望而知,那位小姐是美国人,他是英国人。要不,凭他那感人的表情,我会猜想他是她的父亲。我真希望能听到他在说些什么,我断定他正给予最好的忠告,他眼神里深挚的慈爱实在动人。临别赠言从他口中一泻而出,使他那么吸引人,以致在我站着的地方也能感觉到他的魅力。1、 解释下列词语:(6 分)局促不安: 嘈杂熙攘: 做作:2、 以上两段分别写了两种送别,请你简单概括出来:第一写 ,第二段写 。(4 分)3、两种送别在场面上有很大的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3 分)4、人们常说,“礼多人不怪”,课文却写出了“礼多人也怪”,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为朋友送行常常会成为“一出滑稽戏”?(4

4、 分)5、对于勒罗在给美国小姐送行过程中的表现,你是怎样评价的?这是不是他真实感情的流露? (3 分)6、古诗文中,写送别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两句。(4 分)学优中考网 三、课外语段阅读(26 分)送行(节选)梁实秋“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遥想古人送别,也是一种雅人深致。古时交通不便,一去不知多久,再见不知何年,所以南浦唱只骊歌,灞桥折条杨柳,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都有意味。李白的船刚要启碇,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那幅情景真是历历如在目前。其妙处在于纯朴真挚,出之以潇洒自然。平夙莫逆于心,临别难分难舍。如果平常我看着你面目可憎,你觉着我语言无味,一旦远离,那是最好不过,只恨世界太小,唯恐将

5、来又要碰头,何必送行?在现代人的生活里,送行是和拜寿送殡等等一样的成为应酬的礼节之一。“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的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烘烘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在被送的那一方面,觉得热闹,人缘好,没白混,而且体面,有这么多人舍不得我走,斜眼看着旁边的没人送的旅客,相形之下,尤其容易起一种优越之感,不禁精神抖擞,恨不得对每一个送行的人要握八次手,道十回谢。死人出殡,都讲究要有多少亲友执绋,表示恋恋不舍,何况活人?行色不可不壮。悄然而行似是不大舒服,如果别的旅客在你身旁耀武扬威的与送行的话别,那会增加旅中

6、的寂寞。这种情形,中外皆然。Max Bccrbohm 写过一篇谈送行,他说他在车站上遇见一位以演剧为业的老朋友在送一位女客,始而喁喁情话,俄而泪湿双颊,终乃汽笛一声,勉强抑止哽咽,向女郎频频挥手,目送良久而别。原来这位演员是在作戏,他并不认识那位女郎,他是属于“送行会”的一个职员,凡是旅客孤身在外而愿有人到站相送的,都可以到“送行会”去雇人来送。这位演员出身的人当然是送行的高手,他能放进感情,表演逼真。客人纳费无多,在精神上受惠不浅。尤其是美国旅客,用金钱在国外可以购买一切,如果“送行会”真的普遍设立起来,送行的人也不虞缺乏了。送行既是人生中所不可少的一桩事,送行的技术也便不可不注意到。如果送

7、行只限于到车站码头报到,握手而别,那么问题就简单,但是我们中国的一切礼节都把“吃”列为最重要的一个项目。一个朋友远别,生怕他饿着走,饯行是不可少的,恨不得把若干天的营养都一次 tn( )积在他肚里。我想任何人都有这种经验,如有远行而消息外露(多半还是自己宣扬),他有理由期望着饯行的帖子纷至沓来,短期间家里可以不必开伙。还有些思虑更周到的人,把食物 xi( )在手上,亲自送到车上船上,好像是你在半路上会要挨饿的样子。我永远不能忘记最悲惨的一幕送行。一个严寒的冬夜,车站上并不热闹,客人和送客的人大都在车厢里取暖,但是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黑查查的一堆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戴着风帽,有的脚

8、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原来在这一晚她还有几处饯行的宴会。在最后的一分钟,她来了。送行的人们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一见她来到大家都表示喜欢,所有惜别之意都来不及表现了。她手上抱着一个孩子,吓得直哭,另一只手扯着一个孩子,连跑带拖,她的头发 png( )松着,嘴里喷着热气像是冬天载重的骡子,她顾不得和送行的人周旋,三步两步的就跳上了车。这时候车已在 r( )动。送行的人大部份都手里提着一点东西,无法交付,可巧我站在离车门最近的地方,大家把礼物都交给了我,“请您偏劳给送上去罢!”我好像是一个圣诞老人,抱着一大堆礼物,我一

9、个箭步窜上了车,我来不及致辞,把东西往她身上一扔,回头就走,从车上跳下来的时候,打了几个转才立定脚跟。事后我接到她一封信,她说: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一堆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堆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我愿意知道哪一件东西是哪一位送的,你既是代表送上车的,你当然知道,盼速见告。计开水果三筐,泰康罐头四个,果露两瓶,蜜饯四盒,饼干四罐,豆腐乳四罐,蛋糕四盒,西点八盒,纸烟八厅,信纸信封一匣,丝袜两双,香水一瓶,烟灰碟一套,小钟一具,衣料两块,酱菜四篓,绣花拖鞋一双,大面包四个,咖啡一厅,小宝剑两把这问题我无法答复,至今是个悬案

10、。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对于自己真正舍不得离开的人,离别的那一刹那像是开刀,凡是开刀的场合照例是应该先用麻醉剂,使病人在迷蒙中度过那场痛苦,所以离别的苦痛最好避免。一个朋友说,“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我最赏识那种心情。1、 据拼音写出汉字。(4 分)tn( )积 xi( )在手上 png( )松 r( )动 2、 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6 分)骊歌:耀武扬威:纷至沓来:3、 请写出下列语句的出处和作者。(4 分)甚至在阳关敬一杯酒 汪伦老远的在岸上踏歌而来 4、 文章提到课文所写的勒罗的送行,可以看出作者与比尔博姆相比也对送行有着同样的感受,请找出相关的语句

11、。(4 分)5、 文章语言比较幽默犀利,请举例说明,并简单评析。(4 分)6、 对于送行,作者的态度是“我不愿送人,亦不愿人送我”,你是否赞同?说说理由。(4 分)四、专题活动(10 分)古往今来,很多诗词歌赋中都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深情。请你搜集整理,与同学们交流。五、口语交际(10 分)期中考试前夕,李斌同学到办公室问王老师:“王老师,这次语文考试有没有口语交际方面的题目?”王老师笑着对他说:“你是不是希望通过考试来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听了王老师的回答,李斌同学若有所悟地离开了办公室。你悟出了王老师的言外之意吗?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解释。六、写作练习(20 分)你有没有给亲人朋友送行过?有

12、没有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在送行亲人朋友时,在接受过亲人朋友的送行时,你有什么发现和感触?请写出来。 精彩链接送别古人的每一次送别,都是一次诗情画意。以前总会想象太子丹送荆轲于易水的情景:太子丹给荆轲满一盏酒,荆轲一饮而尽,将酒盏一摔,击节而歌,一去不复还。这是送别的一学优中考网 种,虽然作态,但确定了一种老爷们儿之间送别的模式,果断决绝,一往无前。还有梁祝的十八相送,是小儿女式的送别,一路上祝英台眉目含情,路边的花也开得艳了。梁山伯心里没事儿,但受了这种气息的熏,也意气风发起来,头上的纶巾沐在春风里抖得欢快。我们从小熟读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是李白相送他的偶像孟浩然,由于被李

13、白写成了诗,就传诵了千古。那时候,我们所向往的盛唐啊,每一场送别都能引发一次磅礴的诗情。李白送友人,送出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王勃送杜少府时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维对朋友元二说,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还有一个落第的张继,在姑苏城枫桥下面的小客船里遥听寒山寺的钟声,愁绪满肠,做诗来将自己相送,这一夜,经典诞生,台湾的张晓风称之为“伟大的失眠”。即使不是十里古道长亭,送别也是一个可以入诗的过程。只是现如今交通便利,去到世界另一端也不过是朝夕而已,没有了古人长途跋涉的困苦与浪漫,没有了布满车辙的古道上马车吱吱哑哑的韵律,也没有了船橹轻摇与水花飞溅的交响。现代远行者的手中是一本时尚

14、杂志,到了目的地随手扔掉,全没了古人旅途上展卷夜读、掩卷长叹的古风。今人朋友之间的相送,没有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的感伤,代之以一桌酒席,赠言一句:“早日发财!”转头各自相忘,不会再像杜甫梦到李白一样,担心他在满是冠盖的京华独自憔悴。真正称得上有离别意的,是至亲至爱的人们之间的送别。第一次出国上飞机那天,我咬着牙默不做声,但是管不住泪如泉涌。奶奶含着眼泪训斥我:“不许哭!”爸爸微笑着用温热的手把我的手握紧。妈妈怕我难过,笑着看我,眼里脸上却也都是眼泪。这种场面,一生一次,就让我怕了离别。再有要送的朋友,我要道声珍重,之后赠言一句:“早日发财,不必远送。”送行一、略 、不谙世故:不熟悉处世经验。

15、溢于言表:感情流露在言辞上、神情上。若有所思:好像有所思考的样子。邂逅:偶然遇见。、在生活中,人们有着良好的愿望,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人与人之间需要真情实感,需要沟通。二、1、略。2、我们送行远行的朋友 中年人(勒罗)送行陌生的小姐 3、前一种送别:局促不安、说多余的话、长时间沉默、强作欢颜。 后一种送别:热切地说着、感人的表情、给予最好的忠告、深挚慈爱的眼神。4、有时候,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仅停留在形式上。与人告别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形式多样,但是演变成了“不得不送”“不敢不送”,强作笑颜,因此没有话找话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浑身不自在,这都是因为过于拘从理节而然。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

16、这样难以捉摸的事。 5、这是开放性的问题,只要能言之成理,言之有据即可。6、略 三、略 、略 3、略 4、“揪着公鸡尾巴”起个大早,迷迷糊糊的赶到车站码头,挤在乱烘烘人群里面,找到你的对象,扯几句淡话,好容易耗到汽笛一叫,然后鸟兽散,吐一口轻松气,噘着大嘴回家。这叫做周到。5、“在长得没有止境的月台上却有黑查查的一堆送行的人,有的围着斗篷,有的戴着风帽,有的脚尖在洋灰地上敲鼓似的乱动,我走近一看全是熟人,都是来送一位太太的。车快开了,不见她的踪影”,以送行者的早与被送者的晚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语言的幽默性。“觉得是在接一个人,不是在送一个人”更突出了这种幽默性。“那些送行的都是谁?你丢给我那一堆东西,到底是谁送的?我在车上整理了好半天,才把那堆东西聚拢起来打成一个大包袱。朋友们的盛情算是给我添了一件行李。”读罢让人啼笑皆非,可见作者的幽默诙谐。 6、略 四、略 五、略 六、略学优中考网 学优中 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