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突破二 鉴赏古诗语言因言得意,得意赏言,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古诗词鉴赏,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题点一 炼字,题点二 炼句,题点三 炼篇(语言风格),题点一 炼字,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
2020版语文浙江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Tag内容描述:
1、核心突破二 鉴赏古诗语言因言得意,得意赏言,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古诗词鉴赏,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题点一 炼字,题点二 炼句,题点三 炼篇(语言风格),题点一 炼字,炼字就是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一般来说,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一、炼实词 1.炼动词 动词往往具有凝练、形象、生动传神的特点,鉴赏古典诗词就是要反复咀嚼品味,体悟含蓄蕴藉、深刻隽永的字词。动词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大的思想”(巴尔扎克)的特点,同时动词在勾勒人。
2、限时综合训练一,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古诗词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九日蓝田崔氏庄 杜 甫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注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注 倩:请。 1.本诗所写的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_节。(2分),重阳,1,2,2.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在诗歌中流露的情感。(6分) 答案 欢。重阳节遇老友,暂把悲伤隐藏,陪友人尽欢。 悲。人已老去,已是悲,面对秋景更生悲。蓝水远来,千涧奔泻,玉山高耸,两峰对峙,令人有高危萧瑟之感,豪。
3、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三 名篇名句默写侧重积累的文化传承阅读, 真题研练, 核心突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解考点考情,磨高考真题,探命题特点,解考点考情,考点要求 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默写(背诵推荐篇目见附录1) 简释:该条规定了默写的范围:推荐篇目(必考)共33篇,几乎全是高中课文;兼及规定外的经典名句;推荐篇目每年略有变化。,考点简释,考情表览,(说明:所谓“规定篇目”与“规定之外”是以当年考试说明为准),1.范围稳定。以当年考试说明规定的33篇为主,兼及规定之外的经典名句。
4、核心突破一 鉴赏古诗形象因象悟境,入境始亲,第二部分 专题十二 古诗词鉴赏, 核心突破 落实比方法更重要,核心内容 导图概览,(说明:在诗歌中,形象与意象是可以合二为一的,但从理论上看,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意象是隶属诗歌形象的,诗歌形象所指范围广,既可是具体的,也可是抽象的情感或理趣;而意象只能是客观的、具体的。诗歌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情、理等,而意象通常只是自然景象、物象。),题点一 人物形象因形悟神,题点二 物象因物寻志,题点三 景象(含意象和意境)融情造境,题点一 人物形象因形悟神,人物形象大致有两类:一是。
5、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2-,-3-,-4-,-5-,考向标近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鲜明的倾向性,也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三年9首诗歌均是唐宋时期的作品,选材均为诗,没有词,体裁以律诗为主,兼有古体诗;命题不避名家作品,唐代三大顶峰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都先后出现,李贺、陆游、欧阳修、苏轼的诗歌也有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均有涉及;自2017年起命题出现了选择题,考查面更宽,更全面。,-6-,古代诗歌的鉴赏流程诗歌鉴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具体每一句都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
6、 整体阅读 读懂比答题更重要,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实用类阅读,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非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连续性实用文本整体阅读,文体一 新闻(含新闻调查报告),文体二 传记,文体三 科普文,文体一 新闻(含新闻调查报告),理解必备知识,说明一: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新闻,也叫消息,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事实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广义新闻是对消息、通讯、特写、时评、调查(报告)和访谈等体裁的统称。 说明二:调查报告作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自有其文体属性。新闻调查报告是其种类之一,因与新闻较近,。
7、 真题研练 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第三部分 专题十二 实用类阅读,解考点考情,磨高考真题,探命题特点,解考点考情,总体要求 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实用类文本,应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考点简释,简释: 圈定文本范围:体裁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类别中外实用类文本。 明确文本重点:注重真实性和实用性。 指出考查重点:准确解读;筛选整合。
8、第二部分 古代诗文阅读,专题十四 文化经典阅读重在理解与传承的经典性阅读, 真题研练, 核心突破,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落实比方法更重要, 真题研练,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解考点考情,磨高考真题,探命题特点,解考点考情,考点要求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的理解和评价 简释:“传统文化经典”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有重要作用并在现在仍有重要影响的文化典籍,上至论语,下至曾国藩家书,涉及经史子集,浩繁庞大,但主要指“子”部分,即先秦时期诸子百家书籍,尤以论语为首为要。加个括号特别说明了这一点。“理解”“评价”点明了考查的重点:一是理解经。
9、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预习做真题,洞悉高考怎么考 1.(2018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 野 歌李 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
10、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2-,-3-,-4-,-5-,考向标近年来,古代诗歌鉴赏试题有鲜明的倾向性,也有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三年9首诗歌均是唐宋时期的作品,选材均为诗,没有词,体裁以律诗为主,兼有古体诗;命题不避名家作品,唐代三大顶峰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都先后出现,李贺、陆游、欧阳修、苏轼的诗歌也有涉及;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均有涉及;自2017年起命题出现了选择题,考查面更宽,更全面。,-6-,古代诗歌的鉴赏流程诗歌鉴赏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是读懂诗歌所写的内容,知道具体每一句都在讲什么;第二步是了解作者是。
11、专题七 古代诗歌阅读,高考语文 (课标专用),五年高考,题组一 课标题组,A组 自主命题课标卷题组,二、(2017课标全国,141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
12、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散文),-2-,考纲要求(同小说),-3-,真题回放 一、(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0分) 汴京的星河叶文玲 孩提时,我有许多美丽的憧憬,天真的梦。那时,我最喜欢看天上的星河。夏夜仰望那缀满星星的夜空,我会几个小时地坐着发痴,小脑瓜里整个儿盘旋着关于星星月亮的种种神话传说。于是,我总相信月宫里有嫦娥,早晚有一天会从那影影绰绰的桂花树下飘飘走出,而那璀璨的星星呢,一定是那些调皮的小仙女随意抛洒的宝石珠贝。我很想什么时候飞上天去,抓住天幕的一角轻轻一抖,让这些明亮得耀眼的珠宝纷纷落下来,穿。
13、专题八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2-,考纲要求 能阅读分析、鉴赏评价中外实用类、论述类文本。 1.文中重要概念含义、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 2.文中信息的筛选和整合。 3.语言特色的分析,文章结构的把握,中心意思的概括。 4.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分析。 5.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评价。 6.对文本所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评价。 7.对文本某种特色的深度思考和判断。 8.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发掘。 9.对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的探讨。 10.对文本中某些问题的探究并提出自己的见解。,-3-,真题回放 。
14、专题规范练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 题。答张十一 韩 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 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 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 觉霜毛一半加。注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踯躅:杜鹃花的一种。恩波: 皇帝的恩泽。斗:通“陡”。(1)赏析颔联的“竞”和“ 闲” 二字的妙处。(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 题。寻西山隐者不遇丘 为绝顶一茅茨,直上。
15、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2-,考纲要求 能阅读理解、分析鉴赏浅易的古代诗文。 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 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 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 5.文中信息的筛选。 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 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3-,真题回放 一、(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16、1专题规范练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答张十一 韩 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 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 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 觉霜毛一半加。注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踯躅:杜鹃花的一种。恩波:皇帝的恩泽。斗:通“陡”。(1)赏析颔联的“竞”和“闲”二字的妙处。(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寻西山隐者不遇丘 为绝顶一茅茨,直上三十。
17、专题规范练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 题。答张十一 韩 愈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 闲开艳艳花。未报恩波 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 觉霜毛一半加。注 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张十一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踯躅:杜鹃花的一种。 恩波: 皇帝的恩泽。 斗:通“陡”。(1)赏析颔联的“竞”和“ 闲” 二字的妙处。(2)分析颈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 题。寻西山隐者不遇丘 为绝顶一茅茨,直。
18、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2-,考纲要求 浙江省的高考考试说明没有单独对古代诗歌阅读作出要求,根据高考命题实际情况,古代诗歌阅读与文言文阅读“共用”了如下几条: 1.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2.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3.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3-,一、(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8分) 送王昌龄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
19、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2-,考纲要求 浙江省的高考考试说明没有单独对古代诗歌阅读作出要求,根据高考命题实际情况,古代诗歌阅读与文言文阅读“共用”了如下几条: 1.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2.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3.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3-,一、(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8分) 送王昌龄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