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版语文浙江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5061878 上传时间:2019-02-03 格式:PPTX 页数:264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语文浙江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64页
2020版语文浙江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64页
2020版语文浙江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64页
2020版语文浙江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64页
2020版语文浙江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题十二 古代诗歌阅读,-2-,考纲要求 浙江省的高考考试说明没有单独对古代诗歌阅读作出要求,根据高考命题实际情况,古代诗歌阅读与文言文阅读“共用”了如下几条: 1.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 2.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3.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3-,一、(2018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8分) 送王昌龄李 颀 漕水东去远,送君多暮情。 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数千里,中无蒲稗生。 夕阳满舟楫,但爱微波清。 举酒林月上,解衣沙鸟鸣。 夜来莲花界,梦里金陵城。 叹息此离别,悠悠江海行。 注莲花界:佛寺,诗中指洛阳白马寺。,-4-,1.“

2、淹留野寺出”一句中“淹留”的意思是 ,体现出诗人 的心情。(2分),参考答案:久留(长期逗留) 依依不舍 解析:此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单一“淹”字就有“久留”意,如屈原涉江中有“淹回水而疑滞”的句子,柳永八声甘州中有“何事苦淹留”句。“淹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写不忍离别又不得不别,渲染出空旷苍茫的氛围,强化了友人尚未远去就已有的孤单无依之感。,-5-,2.这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析本诗的点染手法。(6分),参考答案:“送君多暮情”句点出了伤别之情。 “淹留野寺出”至“梦里金陵城”十句,层层铺写暮景,满篇幽淡惆怅,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离情

3、。 结尾“叹息此离别”再次点明别离之情,“悠悠江海行”表达对朋友孤身远去的不舍。 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点染,本指绘画时点缀景物和着色,后也比喻修饰文字。修饰文字时,“点”就是点明,将所要抒写的情感、道理,一语点明,使读者了然于胸;“染”就是渲染、烘托,即以具体的事物、景物将所点明的情感、道理烘托出来。柳永雨霖铃下片,举笔便点明离别的冷落、凄清,接着便以“清秋”作第一重渲染,再用“杨柳岸,晓风残月”作第二重渲染,其冷落、凄清之气氛便具体可感了。在本诗中,“送君多暮情”和末两句是“点”的部分,中间部分则是“染”的内容。,-6-,二、(2017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12题

4、。(8分) 采地黄者白居易 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 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 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 凌晨荷插去,薄暮不盈筐。 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 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 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 注地黄:玄参科植物名,其根可入药。插:通“锸”。铁锹。,-7-,1.本诗前八句叙写 ,后六句叙写 ,反映了中唐时期悲惨的社会现实。(2分),参考答案:采地黄 卖地黄 解析:前六句写采地黄的原因,七、八句写采地黄的情况;九至十二句写卖地黄,最后两句写卖后的希望,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社会贫富悬殊的不平等现象的痛恨。,-8-,2.这首诗的叙述与对比手法特色鲜明,试作赏析。(6分),参考答案:叙述:

5、以采地黄者的口吻叙述,虽无一字怨语,读来却愈觉辛酸。以时间顺序来叙述事情发展过程,层层深入,脉络分明,给人以清晰而深刻的印象。从头到尾都是客观叙述。诗人寓情于事,貌似不动声色却渗透自己的爱憎之情。 对比:朱门与农家、白面郎与采地黄者、肥马食地黄与采地黄者饥肠无食等对比,揭露了贫富差距。着重突出“人不如马”,加强了对比效果,揭露深刻,批判的锋芒更加犀利。 解析:叙述特点应从人称、顺序、线索等方面考虑。叙事诗多把叙事与抒情、议论相结合,而本诗主要是叙述采地黄和卖地黄的过程,没有景物描写,却能够感人至深。本诗对比手法还是比较明显的,其特点在于:短短十几句,却包含几组对比,这些对比都直接反映和深化了主

6、题。,-9-,三、(2016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7分) 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 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 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十口同离仳,今成独雁飞!饥锄荒寺菜,贫著陷蕃衣。 甲第歌钟沸,沙场探骑稀。老身闽地死,不见翠銮归! 注东都:指北宋都城汴梁。宣和:宋徽宗年号。,-10-,1.赏析第一首诗中的画线句。(3分),参考答案:运用对仗(对偶)、拟人的手法,借陵园、宫殿的荒凉残破之景,抒亡国之痛,情景交融。 解析:对诗句的赏析,首先要指明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赏析表达效果。这两句是诗歌的第二联,“残”“泣”用了拟人手法,结合

7、诗歌的题目“北来人”亡国破家之人、沦落之人,可以看出这两句借写残破之景,抒亡国之情。,-11-,2.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4分),参考答案:以对比加强叙事的抒情效果。用权贵歌舞宴饮,不问军情与百姓心系故国作对比,表达忧国忧民之情;以主人公一家亡国前后境况的对比,表现百姓流离之苦。 以“北来人”的口吻叙事,表达情感显得更真实、自然。 叙事中流露出个人的情感。如“今成独雁飞”流露了主人公家破人散的凄凉与孤独。 解析:题目给出了赏析的角度“叙事的特色”,因此要先找出诗中的叙事成分,然后分析是如何叙事的。诗歌以北来人的口吻写所见之景,抒心中之情。第一首诗主要写所见和所想,所见皆凄凉

8、残破之景,所想的都是国运民生。第二首诗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自身的孤单凄凉和“甲第”豪族的歌舞升平、钟鸣鼎食形成对比,表达自己的老年惨景和思归之情。抓住叙事的视角、口吻、对比手法、表露的情感分析即可。,-12-,四、(2015浙江高考)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2题。(7分) 木兰花慢 赠弹琵琶者元张伯淳 爱当垆年少,将雅调,寄幽情。尽百喙春和,群喧夜寂,老凤孤鸣。都来四条弦里,有无穷、旧谱与新声。写出天然律吕,扫空眼底蓁筝。 落红,天气暖犹轻。洗耳为渠听。想关塞风寒,浔阳月色,似醉还醒。轩窗静来偏好,到曲终、怀抱转分明。相见今朝何处?语溪乍雨初晴。 注律吕:此指乐律或音律。蓁:一种弦乐器,如筝

9、。语溪:溪水名,在今浙江桐乡。,-13-,1.下片“浔阳月色”语出白居易琵琶行,写出白诗中与此句匹配的相关诗句。(2分) (1)_ (2)_,参考答案:浔阳江头夜送客(谪居卧病浔阳城/浔阳地僻无音乐) 别时茫茫江浸月(唯见江心秋月白/绕船月明江水寒/春江花朝秋月夜) 解析:抓住“浔阳”这个表地点的词来找答案;抓住“月色”这个意境来找答案,即找有“月”的诗句。,-14-,2.分析上片与下片对琵琶演奏描写角度的差异。(5分),参考答案:上片从乐曲方面来描写(乐曲的演奏者、乐曲旋律的复杂变化、乐曲声律的高雅等),侧重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下片从听者方面来描写(气氛感受、典故联想、景色渲染等),侧重侧

10、面描写、间接描写。 解析:扣住题干中的“描写角度”,分别找出上下片中有关描写琵琶演奏的句子,不难作答。此题相对简单,上片以正面描写乐曲为主,下片写听者反应,侧面描写琵琶演奏。,-15-,五、(2014浙江高考)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第12题。(7分)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唐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 峡 吟南宋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 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注上有青枫林:楚辞招魂中有“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句。,-16-,1.这两首诗都以 来写愁。(2分),答案:猿声 解析:两首诗放在一起考查时,往往要找共同的意象。第一首,未明确写愁,结句用

11、“共听一声猿”表愁,第二首则直接写出了愁与“猿啼”的关系。,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5分),参考答案: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 解析:这是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用情写景,使用典故,抒情、说理都是表现手法,阅读时注意比较。第二首用一小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答题思路,一定要重视。,-17-,考情细目,-18-,命题方向 1.从题目数量和题型来看,五年来都为2题,第1题除2016年外,都为填空题,第2题均为简答题。分值由7分增加为近两年的8分。 2.从选文来看,以唐宋诗文

12、和元词为考查文体,多为律诗,近两年为古体诗。涉及题材有送别怀人诗、羁旅思乡诗等,关心国家民生,体味复杂情感,感受仙乐美妙,角度各异,涉猎面极广。 3.从题目问法来看,越来越注重从古诗歌的艺术手法、写作手法等角度考查,关注考生对古代诗歌的审美分析能力。设问点越来越小,分析越来越细致,不能再笼统地套用答题公式。 4.总的来看,古代诗歌考查难度在增加,分值加大,设题精致,问题专业,复习时要注意全面把握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19-,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诗歌形象的鉴赏 核心知识 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情感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的。因此,鉴赏古诗歌

13、,首先必须把握古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形象,指的是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形成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或自然景象,并借以寄寓作者生活理想或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诗歌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就是形象。,-20-,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五大角度命题: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事物形象鉴赏、画面描述、意境赏析、人物形象鉴赏。,-21-,学案三

14、,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典例导学 1.意象的含义(内涵)及作用的分析 意象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即熔铸了诗人主观思想感情的客观事物,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在诗词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的基本含义是固定的,熟悉这些意象的含义,有助于解读诗歌。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既要把握常见诗词意象的内涵,又要善于分析意象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分析理解意象的作用,要熟悉意象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意方面所起的作用。 分析理解意象的含义和作用是诗歌鉴赏中一种新的考查形式,这类题型命题方式单一,要求指出诗中

15、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或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等。,-22-,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设问方式】 (1)分析意象含义 概括某几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指出诗(词)中某种意象的含义(内涵)。 (2)分析意象作用 全诗(词)重点写了某一意象,在描写上有何特点? 请结合全诗(词)简要分析某一意象的作用。,-23-,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典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水调歌头 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裁作短歌行。何人为我楚舞,听我楚狂声?余既滋兰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秋菊更餐英。门外沧浪水,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问何似,身后名?人间万事,毫

16、发常重泰山轻。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富贵非吾事,归与白鸥盟。 注绍熙三年(壬子),辛弃疾奉召赴临安,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余既”三句出自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概括“兰”“蕙”“菊”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24-,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解析:“兰”“蕙”“菊”都是美好的花草,自古以来美好的花草便寄寓了古人对美好品德、节操的追求。如爱莲说中周敦颐就以莲“出淤泥而不染”象征自己纯洁高尚的节操。结合注释,联系课文离骚中学到的关于这三个意象的特点,由此确定它们的共同内涵。 参考答案:兰、蕙、菊都是花草,在词中都用

17、来象征词人高尚、纯洁的品格和节操。,-25-,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典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江 上董 颖 万顷沧江万顷秋,镜天飞雪一双鸥。 摩挲数尺沙边柳,待汝成阴系钓舟。 注董颖:大致生活在宋高宗绍兴初前后,一生穷困潦倒,迫于生计而常年奔走异乡。摩挲:用手抚摩。 前两句写景寄情,选取意象“一双鸥”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为首句寂静的秋江点缀了生机,组成一幅动静相间的江上秋色图;反衬了诗人的孤单,使诗人孤寂的心情跃然纸上。,-26-,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2.事物形象鉴赏 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所谓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这些

18、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了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托物言志”是其常运用的表达技巧,故此,明确“物”的特征,找出“志”的内容,即鉴赏事物形象的两个关键要素。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描写了怎样的事物形象? (2)这首诗(词)中描写的某物有什么特征?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这首诗(词)中的某物具有什么品格?,-27-,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典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小 孤 山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 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勇士专场立,危比孤臣末世难。 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

19、南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这首诗刻画了小孤山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8-,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参考答案:小孤山身处江中凶险的环境,坚强不屈;虽孤独无依,独立江中,却能阻挡狂风巨澜,实乃中流砥柱。 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合;偶然存留的孤山与没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

20、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29-,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3.画面描述 本题型与后面“意境赏析”有相似之处,但是具体答题时有一定的区别。 画面描述,就是把诗歌中通过意象所构成的有特点的画面描述出来。显而易见,意象和画面特点是画面描述的两大关键要素。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2)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3)这首词的上片用了哪些意象?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30-,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典题】 阅读下

21、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次石湖书扇韵姜 夔 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 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 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31-,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参考答案:描绘了一幅山环水绕、楼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的恬静优雅的隐居风光图。 分别写了溪桥横跃,曲水弯流,楼阁隐约,浮萍漂碧

22、,藕花飘香。从视觉与嗅觉等角度渲染出闲适雅寂的石湖风景。,-32-,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4.意境赏析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命题者常常考查考生对景物形象特点的整体把握,或者对某种意境的描述。要注意的是,诗中的景物作为“意象”,已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诗中多个意象的组合,已营造出某种意境。因而,对诗中景物形象的赏析,不能只停留在景物的形态等外部特征上,还应揭示出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

23、思想感情? (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词)。,-33-,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典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度破讷沙(其二)李 益 破讷沙头雁正飞,辟鸟鹈泉上战初归。 平明日出东南地,满碛寒光生铁衣。 注破讷沙:沙漠名。辟鸟鹈泉:泉水名。 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 解析:意境要从“情”和“景”两方面入手解答。前两句写部队凯旋度过破讷沙的情景,后两句写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宛如游龙,战士的盔甲如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冷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何等有生气的壮观景象!,-34-,学案三,学案四,学

24、案一,学案二,参考答案:步骤一: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 步骤二: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中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 步骤三: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35-,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5.人物形象鉴赏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1)鉴赏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诗歌是诗人主观情感的产物,必然带有诗人的痕迹。诗人以此表达自己的爱憎、价值和人

25、生追求,因此,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往往实际上就是诗人自己的形象。鉴赏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就是把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时所感悟和想象的诗人的形象用语言准确形象地描述出来。 (2)鉴赏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在偏重叙事或诗人隐身的诗歌作品中,诗人往往借助笔下塑造的人物或隐喻的人物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对社会的看法、对人生的领悟,或者寄托自己的理想。,-36-,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主人公)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4)某

26、一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37-,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典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竹轩诗兴张 钅兹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38-,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解析:把握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对诗歌中关于其生活环境的描写及人物的一些表现来进行概括和分析。 开头两句通过对“柴门”“狭径”等生活环境的描写,突出了环境的优雅,足以引起诗人的诗兴。 颔联写诗人观赏“

27、梢影”细落院中,“叶声”轻轻飘来,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通过颈联,作者告诉人们:暑天,这里宜于乘凉倦卧,冬天,可以坐在这里吟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人生态度。 通观全诗,“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了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 参考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柴门”“狭径”等描写了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39-,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解题指津 分析意象含义的方法及步骤 理解意象的含义时,需要联想到平时学习中积累的常见意象的含义,

28、然后再抓住诗歌中描述该意象的关键性词语,结合诗人经历或背景,找到“物”与“志”“情”的契合点,把握其在特定语境中的深层含义。答题步骤如下: 步骤一:分析表层属性 步骤二:探求深层含义,-40-,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分析意象作用的五角度 描述意象,并指出意象的特色。 分析作用,点出效果。 分析时主要从以下五个角度: 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等营造意境方面的作用。 塑造环境或背景的作用。它通常表现为通过多个意象组成群,为人物的活动提供环境或背景。 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一些传统意象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往往是固定的,如“江湖扁舟”“月落乌啼”传达出“诗人的羁旅之苦”,“空城落花”传达出“作者对国势

29、衰危的哀叹”及“一腔的爱国情”。意象在具体诗歌中传达情感方面的作用,则由具体诗歌决定。 衬托人物节操或性格的作用,多表现在咏物诗中。 结构上的线索作用。有的意象贯串始终,则往往为线索。,-41-,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鉴赏事物形象三步骤 步骤一: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自然属性) 这一步主要是提炼体现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描写物象的形态、色泽、特征以及所处的环境等),概括其外在特色,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和精神。 步骤二:链接“物”的特点与“人”的品格 这一步主要是将“物”与“人”之间的相似点或相关点连接起来。 步骤三:点出物象的意义(社会属性) 这一步主要是明确诗人借助物象所抒发的感情或表现

30、的寓意,要注意联系诗人的经历或相关背景。,-42-,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画面描述鉴赏题答题两步骤 步骤一:概述画面 概述画面时可采用“一幅+修饰语+画面”的格式,比如:描绘了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描绘了一幅清新秀丽的江南乡村初春生活画面。其中修饰语根据诗歌特点,往往包括“时间(如深秋)”“地点(如边塞)”“景物特点(如萧瑟荒凉)”等。 附:景物特点(意境)术语,-43-,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步骤二:描绘景物 描绘景物,指描摹出诗中的主要景物,不必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把主要景物找出来加以描述。 特别提示若题干中还要求分析画面(或者分析画面蕴含的情感),则应不仅限于上

31、面两步,要根据题干要求答出诗歌描绘景物时所运用的技巧,并分析画面景物所蕴含的情感。,-44-,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意境赏析题答题三步骤 步骤一:描景 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描绘时可参照“画面描述鉴赏题答题两步骤”的步骤一。 步骤二:构境 概括分析诗中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概括时所用术语可采用“画面描述鉴赏题答题两步骤”中所列术语。分析时要注意重点是将诗中意象、所用表达技巧分析出来。 步骤三:析情 点明意境所蕴含的感情。注意:不要仅说表达了什么情感,还要答出情感产生的原因。,-45-,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鉴赏人物形象的四角度 (1)看标题、注释,初步揣摩形象。 有的诗歌标题

32、有极强的暗示性,对于形象、情感都有提示。如最爱东山晴后雪,很明显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如劳停驿(欧阳修)的注释“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劳停驿,驿站名”,据此可以揣摩,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体是“被贬蛮荒、漂泊在外”的形象。 (2)赏景物(意象),分析形象。 要抓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运用的意象来分析形象。景物描写能够对人物的心理起烘托作用,是人物心境的直接流露。比如诗中若出现“菊”“狭径”“柴门”等形象,则极可能是“远离官场、热爱自然的隐者形象”。,-46-,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3)抓描写,分析形象。 要抓

33、住诗歌中人物的“肖像”“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描写,特别是细节描写,仔细分析相应的关键词,探寻人物的形象特点。“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两句中“醉眼”就是神态描写,很明显这个描写能够体现出人物的“旷达洒脱”。 (4)析典故,分析形象。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借他人(事)来比况自己,为用典。比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作者以廉颇自比,雄心不减当年,渴望为国效力,叹无人前来问讯,徒有英雄豪情。,-47-,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特别提示要适当地想象补充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

34、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48-,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鉴赏人物形象答题的三个步骤 步骤一: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概括时采用“性格+身份”的格式,比如:为国杀敌的边关将士形象。 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形象 在本步骤中,要联系上面的“鉴赏人物形象的四角度”,分点概括分析。 步骤三:概括形象的意义 意义,主要是指形象中诗人所寄寓的感情或蕴含的哲理。步骤三有时可以不涉及。,-49-,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古代诗歌常见意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

35、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 (1)写景咏物诗常用意象 哀鸿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zhn,悲痛)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 野渡 常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生活。韦应物滁州西涧: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渔舟 表现一种恬静幽美的景象。王维山居秋暝: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50-,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鸳鸯 表现自然界一派生机、和谐宁静的景象。杜甫绝句: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桃花 表现充满着蓬勃生机的春天景象。张

36、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山 表现赏心悦目的绚丽景色。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蝴蝶 表现一种宁静安谧的生活环境。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早莺 表现一种融和骀荡的春意。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草木 常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51-,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烂柯 喻离家时间之长。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双鲤 借代远方来信。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 西风 表现思念与离乡之愁

37、。李璟山花子: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夕阳 表现对年华易老的慨叹。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彩袖 表现对心上人的一种爱恋、珍惜之情。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拚却醉颜红。 锦瑟 表现一种美好的往事或青春年华。贺铸青玉案: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52-,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蝉 常用来表现品行的高洁。虞世南的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梅花 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卜算子: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用以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

38、相公:后来富贵已零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竹子 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表现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菊花 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郑思肖画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53-,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杨花 飘零之意。郑谷淮上与友人别: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采薇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

39、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文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事,梦中行采薇。 折桂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 红叶 代称传情之物。朱淑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到秋。,-54-,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莲花 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如水”象征爱情的纯洁。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55-,学案三,学案四,

40、学案一,学案二,(2)伤春作别诗常用意象 水晶帘 闺中的一种帘子,借以表现思妇的寂寞之情。李白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辽西 边关地名,借以表达思妇怀念出征在外的丈夫。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玉阶 台阶,借以表现思妇远眺而思念丈夫。李白菩萨蛮: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屏风 古代用来隔离或挡风的饰物,借以表现闺中人思念亲人。李商隐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蛾眉 女子的眉毛,多指美人梳洗或揽镜自照、顾影自怜的情景。温庭筠菩萨蛮:赖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56-,学

41、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罗幕 精美的帘子,多表现思妇对远人的思念。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乱红 指落花,借以表现女主人公对花慨叹年华的逝去。欧阳修蝶恋花: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危楼 高楼,多指女主人公眺望远处,思念心上人。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落花 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对于死亡的焦虑、忧伤。诗人由花落而感叹人生的无常,这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典型主题。如李煜浪淘沙: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57-,学案三,学案四,

42、学案一,学案二,南浦 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表达送别之意。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 长亭 长亭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芳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用来比喻离恨。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绵绵思远道。 班马 班马意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58-,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3)山水田园诗常用意象 绿树 常表现一种幽静的环境。孟浩然过故人庄: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鹂 常以黄鹂鸣叫强化环境的幽静。曾幾三衢道中: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空山 常表现空旷、幽静的环境。王

43、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 常以明月渲染一种清幽的环境。王维竹里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柳绿 渲染一种如诗如画的意境。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桂花 表现一种宁静、清远的情境。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59-,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春山 渲染静寂的环境。于良史春山夜月: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竹 常寄托主人公一种清高脱俗的情怀。柳宗元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云 常表现主人公的恬淡隐逸之情。王维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海棠 表现对美好景物的珍惜。苏轼海棠

44、: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白鸥 一种水鸟,多借来表现自由恬静的生活。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白鹭 一种飞在水田或沙滩上的鸟,常表现一种安谧清幽的环境。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60-,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稻香 表现农村环境及农村生活的恬静与清幽。辛弃疾西江月: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细雨 写环境的宁静、恬淡。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蛙 写农村风光与环境,衬托人的悠闲心情。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61-,学案三,学案四,学案

45、一,学案二,(4)羁旅行役诗常用意象 月亮 对月思亲,常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柳树 以折柳表惜别。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丁香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李璟浣溪沙: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芭蕉 常表达孤独忧愁的离情别绪。李商隐代赠: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和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62-,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杜鹃 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

46、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鹧鸪 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一般而言,古代诗歌中的鹧鸪已不是纯粹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了。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乌鸦 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猿啼 在诗歌中常象征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63-,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水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常和绵绵的愁思联系在一起。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鸿雁 鸿雁是大型候鸟,每

47、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怀之感。赵嘏长安秋望: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也用来指代书信、音讯。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红豆 又名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日暮 常用来表现游子思乡。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落日 表现迟暮的老年。杜甫江汉: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64-,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高楼 借人在楼上或登楼远眺表现思乡之情。范仲淹苏幕遮: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茅店

48、指荒郊野外,多表达漂泊之意与思乡之情。温庭筠商山早行: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青鸟 青鸟是传书的信使。李商隐无题: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莼羹、鲈脍 指家乡风味,借指思乡之情。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 沙鸥 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杜甫旅夜书怀: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65-,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白云 望云思友,是古代诗词中常表现的情感。杜甫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白云也往往同隐者联系在一起,白云自由不羁,洁白无瑕,是隐者品格的最好象征。李白白

49、云歌送刘十六归山: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66-,学案三,学案四,学案一,学案二,(5)咏史诗与边塞诗常用意象 吴钩 泛指宝刀、利剑,借指诗人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乌衣巷 原是东晋王谢两大豪门的住宅地,借指极其繁华之所在。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秦淮河 是历代王公贵族醉生梦死、彻夜笙歌的游乐场,常借指繁华之所。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山河 指国家或祖国。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