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判断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方法和能力】1 设计实验,探究动物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知道惩罚在学习中的作用。二、 教学重点1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三、 教学难点1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四、 教学流程设计菜青虫的取食
2.2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同步素材2生物人教版八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
1、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判断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方法和能力】1 设计实验,探究动物的行为。【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尝试与错误”的学习,知道惩罚在学习中的作用。二、 教学重点1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三、 教学难点1探究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四、 教学流程设计菜青虫的取食行为,可以根据家庭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如改成金鱼的取食行为,即改成“*的*行为” 。介绍十字花科植物,菜青虫的变态发育。幼虫对植物危害大,成虫几乎没有。下面按照课本的顺序,一句话一句话分析。找虫卵。将虫卵隔离饲养。
2、1、先天性行为的特征:动物_;由动物体内的_所决定的行为;2、学习行为(又称为后天性行为)的特征:动物_形成的;在_的基础上,通过_的作用,由_而获得的行为。3.刚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 那样大,眼睛还睁不开。它出生时掉在母袋鼠的尾根部,靠_爬 到母袋鼠的尾尖,在从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儿袋中吃奶。 这是_行为4. 在迷宫的一 臂按上电极,另一臂是潮湿的暗室,其中还有食物。当蚯蚓爬到按有电极的一臂时,它会受到电击,_,蚯蚓能够学会直接爬向潮湿 的暗室。 这是_行为5. 多年前,英格兰有一只大山雀,一次偶然的机会打开了牛。
3、来源:Zxxk.Com学习过程【课前准备】要求:5 分钟 先自己独立完成。两人一组相互纠错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主要由 、 、 组成。骨在运动中起杠杆的作用, 是支点, 产生运动的动力。2、运动的形成:当 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 绕活动,于是身体就会产生运动。3、屈肘时,下列骨骼肌的协作关系正确的是 ( )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B二者同时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二者同时舒【自主学习与课堂学习探讨】要求:通读课文,将自学问题答案在书中划出,疑问处用“?”做标记。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
4、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一课时)课前预习填空题1、动物行为的类型:从动物行为的表现上,动物行为可分为: 行为、行为、 行为、 行为等,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为 行为和 行为。2、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如: 。3、学习行为:在 的基础上,通过 的作用,由 和 而获得的行为。如: 。动物越高等,学习行为越 。4、 行为是 行为的基础。学习目标:1、 举例说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的区别。3、 阐述动物的行为对生物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学习重点: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
5、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解析与测评学习导引重点和难点本节学习的重点是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难点是运用研究动 物行为的方法, 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往往是一些简单的、出生时就必不可少的行为;学习行为则是动物不断适应多变的环境,得以更好地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证。动物的生存环境越复杂多变,需要学习的行为也就越多。动物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不断地获得新的行为。所以说,动物的学习行为是比先天性行为更高级的一种行为。。
6、 生物导学案年级:八年级 学科:生物 主备人: 审核人: 班级: 小组: 姓名:课题:第二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课时总编号:【教师复备或学生笔记栏】一、目标导学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说出动物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二、自主学习(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 )A、运动 B、活动 C、行为 D、本能2、。
7、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 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来源:学科网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4认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意识。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自然,亲近动物,增强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先天行为和学习行为一、 回顾已知,引入新课小宠物不教也会吃东西、睡觉,但要学会到指定地方大小便却很费劲,这是为什么?二、 自主学习,边学边导1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如_、_、_、_。
8、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教学实录教学目标本节教学内容在生物新课程标准中规定为: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从教材的内容上看,本课从观察宠物入手,从生活实际出发,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进一步探讨有关问题,提高认识,促进今后的学习 。因此,确定本节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尝试编写探究实验报告。2.能力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9、学习内容:【明标自学】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说出某种动物行为的成因。3.进行“ 探究小鼠走迷宫获取食物的学习行为”的活动。自主 阅读教材,完成综合能力训练知识通览、重点难点。【扣标合作】内容 1: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典例分析: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拉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 对它是疼爱有加 ,每顿。
10、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一、知识点拨与学法指导1 学习目标(1)能说出本节的知识要点:(2)区别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举例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3)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2.实例引路例 1 凡是在争斗中经常获胜的雄狮,其颈部鬃毛呈现棕黑色,而一般的雄狮鬃毛为黄褐色。科学家为了解鬃毛颜色对狮群的意义,制作了一只仿真的黑鬃雄狮立于狮群出没处,通过望远镜观察到,它很快就吸引了几只雌狮到身旁来。这种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和实验法的结合使用分析 研究动物行。
11、主备人:教学目标:来源:Z*xx*k.Com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2运用研究 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尝 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4认 同人类学习和自身学习的重要性。5通过参加探究活动,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 习的意识。6通过活动使学生更亲近大 自然,亲近动物,增强 热爱动物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和难点:先 天行为和学习行为1、 自主探究:来源:学科网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存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 )A、运动 B、活动 C、行 为 D、本能2、决定动。
12、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课标中要求学生明确动物获得行为的两种方式,学会区分动物的两种行为 ,初步把握两种行为的要领,但不能要求过高,因为学生还缺少一些基础知识,如什么是遗传物质他们并不懂。因此,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对两种行为的形成,两种行为对动物维持生存的意义,以及不同动物学习能力的差别进行了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的重要性。本节从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人们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深入体会。在教学中,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从对动物的趣味性为切入。
13、动物的行为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动物的行为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第三节的教学内容。刘恩山教授讲到:这部分知识于每个人的现实生活有直接和间接的相关。通过对动物行为的研究,可以在与动物建立更好的关系上起到很好作用。从学科知识教育来说,动物行为的知识与我们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动物行这部分内容,课程标准有具体的要求。一是要求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第二是能够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这是两个具体要求。学情分析:知识源于生活,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引导学。
14、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第二章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在动物界里,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这种行为叫做,攻击行为,取食行为,鸟类中的某些种类,每年春季和秋季,有规律的、沿相对固定的路线、定时地在繁殖地区和越冬地区之间进行的长距离的往返移居的行为,,与获得食物和处理食物有关的行为,,迁徙行为,繁殖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
15、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情境导入,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大小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呢。,想想议议,1.小狗生下来就会吃饭、睡觉么?,2.小狗生下来就会到指定地点去大小便么?,3.小狗生下来就会简单的加减法么?,不会,不会,会,以上这三种行为一样么?有哪些种行为是相似的?,行为的类型,一、按功能分:取食行为、攻击行。
16、八年级_ 生物 科 探究式 学案 主备: 时间: 2013 年 9 月 日学习内容: 第二节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区别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明这些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 义。2运用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探究动物行为的成因。3尝试制定探究计划,编写探究报告。重难点:重点: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 难点:探究实验1、 【自主学习】学习任务一: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1、动物行为的类型: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可分 为 行为和 行为。2、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 所决定的行为。如: 。。
17、一、 教学目标1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概念。2了解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对动物生活的意义。3判断哪些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哪些是学习行为。二、 教学重点1判断哪些行为是先天性的哪些是学习性的。三、 教学难点1判断动物行为的类型。四、教学流程设计小故事: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狗,来到陌生的主人家,刚开始有点怕人,只会乖乖的吃饭、睡觉。后来经过主人的训练以后,它学会了到指定的地方去拉屎、撒尿,还学会了简单的加减法,它还经常在客人面前表演节目呢!于是,这家的主人对它是疼爱有加,每顿饭都有好吃的,还直夸它聪明。
18、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可分为两类: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要求观察者精确、真实、详尽、客观地反复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也就是说要求观察者在观察某种动物时,将这种动物的所作所为不加渲染的如实记录,即见到什么就记下什么。在研究动物行为的初期,这种观察、记录工作几乎全部由观察者去做。例如,19 世纪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亨利法布尔(18231915)是用观察法研究昆虫生活的第一位科学家,他被称为“昆虫世界的荷马”。伟大的进化论创始人查理达尔文说法布尔是一个“卓越的观察家”,他研究的是活着的动物,他是在“蓝。
19、菜青虫的无公害防治危害特点菜青虫是蔬菜最重要的害虫,它取食植株叶片,严重时能把叶片食光,仅剩下叶脉或叶柄。此外,菜青虫造成的伤口,易招致软腐病菌的侵入引起病害流行。菜青虫一年有二个危害高峰,春季随气温升高,虫口迅速上升,在春夏之间达到高峰,盛夏或雨季虫口密度迅速下降,到秋季又回升达高峰。由于长期使用化学农药,杀伤了大量天敌,菜青虫抗药性很强,以致于不得不加大用药量与次数,形成恶性循环,造成蔬菜中农药残留量大,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其实,菜青虫天敌种类很多,仅寄生性的就达 20 多种,对其种群数量有很大的。
20、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说课稿河北省涞水求成中学 郭晓晨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本课题是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中的第二节,本课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学会区分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并通过学习认识到任何一种动物包括我们人类要更好地适应环境而不被淘汰,都必须具备学习能力,特别是我们人类要提高生存本领,认识世界,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在这一课题内容中,我认为应该分 2 课时进行讲授,其中第一课时主要任务解决如何区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及对二者关系的探讨。第二课时主要任务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