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知识点一:平均速度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D求平均速度时,要考虑这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2 (2010湖北仙桃中考)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 291 km,计划

1.4 测量平均速度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Tag内容描述:

1、知识点一:平均速度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C平均速度能精确地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D求平均速度时,要考虑这一段时间内速度的变化2 (2010湖北仙桃中考)正在建设的武汉至宜昌的高速铁路全长约 291 km,计划 2012年建成通车。它的建成将会给沿途经过的仙桃、天门、潜江等市带来无限的发展机遇。若通车后某列火车当日午夜从宜昌开往武汉的启程、到站时刻如下图所示,则这列火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 。A120 km/h B150 km/hC200 km/h D5。

2、测量平均速度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 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 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 10s跑完全程D.从 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 2.5s到达地面【解析】选 B。本题考查计算平均速度。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 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 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m/s;从 30m高处竖直下落的100 10 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12m/s。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故选 B。30 2.5 2.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

3、1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 体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2.养成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实验,组织调控学生有序地进行实验。【实验准备】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学生每组需要:长木板一个带刻度尺、机械停表。

4、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时提升练习(含解析)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1.关于平均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求出某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便可知整个路程中的平均速度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C.平均速度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D.前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比后一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小【解析】选 C。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只能代表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能代表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也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计算平均速度时,必须指明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在变速运。

5、1第 4 节 测量平均速度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变加速运动,测得它最后 3 m 所用的时间为 0.5 s,则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A.3 m/s B.6 m/s C.6.3 m/s D.02.神舟十一号的运载火箭长约 58 m,下图是从视频中截取火箭发射前和发射后第 10 s 的位置图像。则火箭发射后 10 s 内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3 m/s B.9 m/s C.12 m/s D.15 m/s3.右图是一个水滴下落过程的示意图,水滴通过 AB 和 BC 所用时间均为 0.1 s。水滴由 A 位置下落到C 位置运动的距离是 cm,则这个过程中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是 m/s。该水滴下落过程是 (选填“匀。

6、测量平均速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3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养成物理知识与实际相联系的意识和习惯,在实际物理情境中体会物理过程,学习物理知识。2通过实。

7、11.4 测量平均速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课前准备:秒表、小红旗、口哨、长。

8、1测量平均速度本节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速度的概念是本章知识的核心,通过测量平均速度,加深学生对速度,平均速度的理解。启下:本节是第一次分组实验课,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收集和分析实验数据等自主活动来提高实验能力,培养合作精神。【知识与能力目标】1.知道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了解平均速度是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某一段路程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2.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和距离。会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过程与方法目标】1.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

9、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目标1 、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能力目标1、掌握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纪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学 习目 标情感 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3、培 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感知目标重 点难 点1、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2、根据数 据求出平均速度。3、计时,绘制表格。4、对平均速度的理解器。

10、 1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1 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1.2 过程与方法 :掌握使用物理仪器停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结果的总过程。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良好作风。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2 教学重点/难点/易考点2.1 教学重点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2.2 教学难点记时,绘制表格。实验数。

11、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课前预习1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常常是变化的。为了粗略表示这个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我们计算 和 的比值也是它的速度,这叫平均速度。2测量平均速度需要用 测量路程,用 测量时间,利用公式 计算物体的平均速度。3. 下表记录的是小刚同学40 m跑的几个路段的时间、路程数据,请做有关计算:(1)他在前6 s内的平均速度是_m/s; (2)他在后20 m内的平均速度是_m/s; (3)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m/s。(4)他在第 m路段速度最快,这个速度是 m/s。4. 某同学跑百米所用的时间是12.5秒,他的平均速度是_米/秒,合_千米/时。

12、1.4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教学教案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知识目标1 、学会使用秒表和刻度尺正确测量时间、距离,并求平均速度。2、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能力目标1、掌握用秒表和刻度尺的基本技能。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纪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的全过程。学 习目 标情感 目标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2、逐步培养学生学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3、培 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感知目标重 点难 点1、会用停表和刻度尺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2、根据数 据求出平均速度。。

13、课题: 测量平均速度 【学习目标】1、在物理知识方面要求加深学生对平均 速度的理解。2、掌握停表的使用,会测时间。3、通过分组实验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学习重点】使学生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体验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计时间的方法,具有初步解决生活简单问题的能力。【学习难点】1、准确计时对学生实验技巧要求较高。2、在课外活动时,保持好学生上课的组织纪律性。3、正确记录测量结果。【实验器材】学生:斜面、停表、米。

14、测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目的和要求】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仪器和器材】节拍器(全班共用) ,钢棒 2 根(直径 8 毫米,长 80 厘米一 100 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 ,高、低支架各 1 个,钢球(直径 19 毫米左右) ,垫块,红粉笔,刻度尺。【实验方法】1安装实验器材。将两根钢棒的两端分别插入高、低支架的两孔中,然后将支架平放在实验桌上,当钢球放在高端两棒之间时,钢球会沿两棒滚下,如图 191 所示。2训练反应能力。教师首先调节节拍器每两次响声之间(每拍)的时间间隔为 1 秒。让学生。

15、课题测量平均速度1、知识目标 : 观察做变速运动的物体的运动特征,理解平均速度的物理意 义。2、能力目标: 体验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认识速度概念在实际中的意义。3、情感目标:学习 来源:Zxxk.Com来源:学科网目 来源: 学,科,网 来源:学*科*网标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1、重点:速度的物理意义及速度公式2、难点:导学重点难点建立速度的概念;“频闪摄影“研究物体运动的方法课时安排 1 课时【仪器和器材】节拍器(全班共用) ,钢棒 2 根(直径 8 毫米,长 80 厘米一 100 厘米,或用细木棒代替) ,高、低支架各 1 个,。

16、一、基础题1、正常人平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1.2 m/s B.12 m/s C.1.2 cm/s D.1.2 km/s2、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 400 m 跑道的起点从 8 时 10 分 0 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 ,表针指到 8 时 18 分 20 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A.1.25 m/s B.0.73 m/s C.0.67 m/s D.0.8 m/s3、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又可在水面滑行的实用飞翼船,在以 100 km/h 的速度飞行时开始记时,经0.25 h 完成了 40 km 的航行,速度达 80m/s,那么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km/h.4、 “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某处的上空”,。

17、1、摩托车用 90km/h 的平均速度追赶在它前面 120km 的卡车。追了 270km 才赶上,求卡车的平均速度。2、一列车长 160m,匀速通过一条长 200m 的隧道用了 0.01h。若该列车以同样的速度通过一座长 1040m 的铁路桥要多长时间?3、在一次爆破中用一 条 96cm 长的导火线来使炸药爆炸。导火线燃烧的速度是0.8cm/s。在点火者点燃导火线后,以 5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距爆炸点 500m 远的安全区? 4、小军乘坐一辆汽车行驶在限速为 50km/h 的公路上。他利用手表测得汽车每隔 4s 就驶过路边一根相距 50m 的电线杆。问:小军乘坐的这辆。

18、练基础达标检测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 11m/s 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 50km/h 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 10s 跑完全程D.从 30m 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 2.5s 到达地面【解析】选 B。本 题考查计 算平均速度。航模 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11m/s;汽车 的平均速度为 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m/s;从 30m 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 为100 10 =12m/s。可 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 车的平均速度。故选 B。30 2.5 2.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

19、测量平均速度1.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A.航模飞行器以 11m/s的速度飞行B.汽车以 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 10s跑完全程D.从 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用了 2.5s到达地面【解析】选 B。本题考查计算平均速度。航模飞行器的平均速度为 11m/s;汽车的平均速度为50km/h=13.9m/s;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 =10m/s;从 30m高处竖直下落的物体的平均速度为100 10 =12m/s。可见,平均速度最大的是汽车的平均速度。故选 B。30 2.5 2.天佑同学用下列四种方法测量小球沿桌面滚动时的平均速度,其中你认为最好的是( )A.先。

20、八年级物理第 1 章第 4 节测量平均速度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 一、选择 题 二、实验,探究题 总分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运动物体中,平均速度有可能是 20m/s 的是 ( )A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 B正在快速爬行的蚂蚁C正在进行比赛的短跑运动员 D在高空中正常飞行的波音 747 客机2、用斜面和滑块做“测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当滑块自顶端出发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 7 所示。在此过程中,滑块的平均速度是( )A.10cm/s B.9cm/s C.8cm/s D.7cm/s3、甲乙两个长度相同的光滑弧形槽,一个为 A1B1C1为凸形,一个为 A2B2C。

【1.4 测量平均速度 每课一练】相关DOC文档
标签 > 1.4 测量平均速度 每课一练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编号:347521]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