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庄子》故事两则.ppt

上传人:hwpkd79526 文档编号:9996919 上传时间:2019-09-2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9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庄子》故事两则.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庄子》故事两则.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庄子》故事两则.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庄子》故事两则.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庄子》故事两则.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56年),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到封建制的大转折时期,是各种政治主张、哲学观点、学术思想异常活跃的时期,形成了儒、道、法、墨、名、兵等诸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道、法、墨、兵,孔子,老子 庄子,韩 非子,墨子,孙子,先秦诸子散文,论语平实质朴、富含哲理; 孟子笔力雄健,铿锵有力; 荀子行文气魄雄浑; 老子哲思清远深邃; 墨子质朴; 庄子,庄子,名周,是继老子之后,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哲学家。世称“老庄”。庄子思想比较复杂,基本上属于主观唯心主义;主张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

2、化知识。在人类生存方式上主张返朴归真。 庄子的文章,想像力很强,文笔变化多端,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并采用寓言故事形式,富有幽默讽刺的意味。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是道家经典之一。,读一读,并给红体字注音相梁( ) 鹓鶵( )( )醴泉( ) 鸱( )濠梁( ) 鯈鱼( )从容( ) 吓( ),xing,yun,ch,l,ch,ho,tio,cng,h,庄子 故事两则,惠子相梁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 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

3、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吓我邪?”,做宰相(名作动),他,有人,国都,你,叫做,它,从,到,栖息,竹子所结的子,甘泉,在这时,这里,1.解释词语,翻译: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鹓鶵,你知道吗?鹓鶵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鹓鶵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鹓鶵,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魏国来吓我吧?”,2.庄子去看望惠子,惠子心态怎

4、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态?他对庄子来梁国有何反应?说明了什么?,问题探究,害怕。怕庄子取代他的位置。起初的反应可能也是欣喜。可是在别人的挑拨下,他马上对庄子起了疑心,进而大动干戈,在城里进行大搜捕,非要把庄子拿捏在自己手里不可。说明惠子薄情寡义,见利忘义。,3.庄子对此的反应呢?,他没有躲,没有逃,没有破口大骂、当面痛斥,而是大大方方地主动来到惠子面前。面对利欲熏心、薄情寡义的惠子,给他讲了一个鹓鶵的故事,极其辛辣的讽刺了惠子醉心功名利禄,心胸狭小,让惠子自己去感悟故事的用意。,问题探究,4.(理解惠子相梁这则故事的寓意):庄子讲鹓鶵故事的用意是什么?这则故事对什么样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鹓

5、鶵比喻志向高洁之士(庄子自己) 鸱比喻醉心利禄猜忌君子的小人(惠子) 腐鼠比喻功名利禄(魏国)辛辣讥讽了心胸狭小、醉心于功名富贵者(惠子)的嘴脸,表现了自己(庄子)淡泊功名利禄的态度(立场和志趣)。,惠子为相,庄子看望,受人挑拨,搜捕庄子,从容往见,奇鸟之喻,辛辣讽刺,起因:,经过:,结果:,故事发展出人意料, 富有趣味性。,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文章的美点:1、情节出人意料。朋友来贺,不喜却疑;搜捕在即,不躲自迎;义愤填膺,泰然相答;委婉相叙,一针见血。2、人物形象鲜明。惠子利欲熏心,庄子清高自守。3、比喻巧妙贴切。巧借鹓鶵故事尖锐地批评了惠子的卑劣。4、描摹生动传神。鸱卫护“腐鼠”,丑

6、态十足,让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桥,这,怎么,固然,本来,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遵循,沿袭,你,如此如此,已经,5.解释词语,翻译:庄子与惠施在濠水的桥上游玩。庄子说:“白鱼在河水中游得多么悠闲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

7、呢?”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可以肯定的!”庄子说:“请从我们最初的话题说起。你说你哪儿知道鱼快乐的话,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在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6.(理解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这则故事的寓意):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关于这一点,历来争论不休。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看法:(1)从故事本身来看,庄子占了上风。结尾处,在惠子巧妙地援引庄子的反驳建立起符合逻辑的推理后,庄子似乎应该无言以对而就此认输了,可是他却又返回

8、争论的起始,借偷换概念而避重就轻地将惠子的发难化解了。所谓偷换概念,指他把惠子说的“安知”,解释成“哪里知道”或“怎样知道”,而惠子的本意却是“怎么(能)知道”。,7.你认为在庄子和惠子的辩论中,谁是胜者?,(2)从逻辑上看,惠子是胜者。前面说过,庄子是靠故意曲解惠子的意思,才在争论中得以维持自己最初的判断,而这种做法显然是有悖于逻辑判断规则的,所以说,惠子才是胜者。(3)从逻辑上看,庄子其实并不应该输,只是他没找准方向,以至给惠子留下了可乘之机。惠子最初的发问是这样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这里暗含有这样的判断:惠子能够知道庄子“非鱼”。因此,庄子完全可以这样回敬惠子:你既然可以知道我不是

9、鱼,我当然也可以知道鱼快乐。,7、 比较庄子与惠子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的差异,理解庄子的人生态度。惠子相梁中,惠子利欲熏心,薄情寡义,以自己的心思猜度庄子,却不知庄子清高自守,视利禄如“腐鼠”,避之惟恐不及。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惠子好辩,重分析,对于事物有一种寻根究底的认知态度,重在知识的探讨。庄子智辩,重观赏,对于外界的认识,带有欣赏的态度,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如果说惠子带有逻辑家的个性,那么庄子则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总结:庄子心境旷达,视荣华富贵如敝屣,他有着高雅的生活情趣。,是鱼之乐也 古义:_,今义:判断词。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古义:_,今义:儿子、子夜

10、。 或谓惠子曰 古义:_,今义:常用于选择连词。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古义:_ ,今义:国家。,古今异义,代词,“这”,你,不定代词,有人,国都、京城,惠子相梁 名词作动词,做宰相的意思。 句意:惠子在梁国当宰相。,词类活用,吓,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拟声词,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作动词 吓唬,子,子非鱼,庄子与惠子游,对男子的尊称,您,之,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安知鱼之乐,仰而视之,庄子往见之,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的,它,代鹓鶵,他,代惠子,于,于是鸱得腐鼠,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在,从,到,一词多义:,句式,1.判断句 是鱼之乐也 “也”表判断。句意:这是鱼的快乐。 2.倒装句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介宾短语后置。句意:在国都中搜捕了三天三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