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第三部分.pdf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96414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6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第三部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第三部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第三部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第三部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第三部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第三部分CAP病原学诊断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内科祝你平安一、CAP病原学诊断方法选择1、除群聚性发病或初始经验治疗无效外,在门诊接受治疗的轻症CAP患者不必常规进行病原学检查。2、住院CAP患者(包括需要急诊留观的患者)通常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项目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免疫状态、临床特点、病情严重程度以及先期的抗感染治疗情况等。当经验性抗感染疗效不佳需要进行调整时,合理的病原学检查尤为重要。一、CAP病原学诊断方法选择CAP特定临床情况下建议进行的病原学检查临床情况痰涂片及培养血培养胸腔积液培养支原体/衣原体/

2、军团菌呼吸道病毒筛查LP1尿抗原SP尿抗原真菌抗原结核筛查群聚性发病 初始经验性治疗无效 重症CAP 特殊影像学表现坏死性肺炎或合并空洞 合并胸腔积液 双肺多叶病变 基础疾病合并慢阻肺合并结构性肺疾病 免疫缺陷 发病前2周内外出旅游史一、CAP病原学诊断方法选择3、侵入性病原学标本采集技术仅选择性适用以下患者:肺炎合并胸腔积液,尤其是与肺部感染灶同侧的胸腔积液,可通过胸腔穿刺抽液行胸腔积液病原学检查;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可经支气管镜留取下呼吸道标本【包括气管内吸出物(ETA),BALF,防污染毛刷(PSB)等】进行病原学检查;经验性治疗无效、怀疑特殊病原体感染的CAP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获得的呼吸

3、道标本无法明确致病原时,可经支气管镜留取下呼吸道标本(包括ETA、BALF、PSB等)或通过经皮肺穿刺活检留取肺组织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积极抗感染治疗后病情无好转,需要与非感染性肺部病变(如肿瘤、血管炎、间质病等)鉴别诊断者。一、CAP病原学诊断方法选择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诊断意义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检测方法:直接涂片镜检(革兰染色)、常规培养、肺炎链球菌尿抗原(ICT)采用标本:痰、ETA、BALF、PSB标本、血液、胸腔积液、支气管粘膜活检标本、肺活检标本、新鲜尿液诊断意义:1、可作为病原学确定诊断依据的检测结果:血或其他无菌标本(如胸腔

4、积液、肺活检标本等)培养到病原菌;合格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到土拉热佛朗西斯菌、鼠疫耶尔森菌、炭疽芽孢杆菌;肺炎链球菌尿抗原检测(ICT法)阳性(儿童患者除外)。2、对病原学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测结果:合格下呼吸道标本优势菌重度生长(+)(正常菌群除外);合格下呼吸道标本细菌少量生长,但与涂片镜检结果一致(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合格下呼吸道标本涂片镜检时可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现象。说明:合格下呼吸道标本中,痰标本需要满足: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镜视野,多核白细胞25个/低倍镜视野,或二者比例1:2.5.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厌氧菌检测方法:直接涂片

5、镜检(革兰染色)、厌氧培养采用标本:血、胸腔积液诊断意义:可作为病原学确定诊断依据的检测结果:血、胸腔积液培养到病原菌。说明: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分枝杆菌检测方法:涂片镜检(萋-尼染色镜检、荧光染色镜检)、分枝杆菌培养、核酸检测(建议同时送检分支杆菌培养)、-干扰素释放试验(IGRAs)、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采用标本:痰、ETA、BALF、PSB标本、胸腔积液、支气管黏膜活检标本、肺活检标本、全血标本诊断意义:可作为病原学确定诊断依据的检测结果:涂片镜检发现抗酸杆菌,但不能鉴别结合分枝杆菌(MTB)与非结核分枝杆菌;分枝杆菌培养阳性,可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

6、枝杆菌。对病原学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测结果:分枝杆菌核酸检测阳性,可鉴别结核分枝杆菌与非结核分枝杆菌。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说明:分枝杆菌1.荧光涂片镜检敏感度高于萋尼染色;2.分枝杆菌培养的敏感性优于涂片镜检,可进行体外药敏试验,但耗时较长、操作较复杂,对实验室有较高生物安全要求;3.Xpert MTB/RIF是WHO推荐的分枝杆菌核酸检测方法,可同时提供利福平的耐药信息。4.IGRAs阳性提示宿主已被结核分枝杆菌抗原致敏,TST阳性提示曾感染MTB,WHO均不建议用于活动性结核的诊断。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病毒检测方法:核酸检测、病毒抗原检测(DF

7、A、胶体金法)、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IFA、ELISA、CF、血凝抑制试验)、病毒分离培养采用标本:口咽拭子、鼻咽拭子、鼻炎吸引物、气管吸引物、痰等呼吸道标本;急性期及恢复期双份血清。诊断意义:说明: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病毒诊断意义:可作为病原学确定诊断依据的检测结果:口咽或鼻咽拭子、合格下呼吸道标本或肺组织标本中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1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等核酸检测阳性;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G抗体滴度呈4倍或4倍以上变化;口咽或鼻咽拭子、合格下呼吸道标本中流感病毒快速抗原检测阳性(DFA、胶

8、体金法),并有相关流行病学支持;口咽或鼻咽拭子、合格下呼吸道标本中副流感病毒14型、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人偏肺病毒的快速抗原检测阳性(DFA法);合格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到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对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测结果:血清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呼吸道病毒特异性IgM阳性。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病毒说明:1.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呼吸道病毒感染的金标准,对新发或突发呼吸道传染病病原的发现和确诊具有重要意义,但需时较长、实验条件要求高;2.逆转录PCR/时实定量PCR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是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呼吸道病毒感染的快速

9、诊断的首选方法;3.合格下呼吸道标本的病毒抗原检测可作为早期快速诊断的初筛方法,敏感度低于核酸检测方法,对其结果的解释应结合患者的流行病史和临床症状综合考虑,必要时使用核酸检测或病毒分离培养进一步确认;4.血清特异性病毒抗体检测是回顾性诊断的主要手段。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真菌检测方法:涂片镜检(革兰染、KOH浮载剂镜检、Giemsa染色、GMS染色、黏蛋白卡红染色)、真菌培养、1-3-D葡聚糖抗原、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乳胶凝集法、EIA)采用标本:痰,ETA,BALF,PSB标本,支气管粘膜或肺活检标本,胸腔积液,血液,血清,脑脊液等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

10、意义致病原:真菌诊断意义:1.可作为病原学确定诊断依据的检测结果:血或其他无菌标本(如胸腔积液,肺活检组织标本等)培养到真菌(血培养曲霉阳性应注意除外污染);肺组织标本免疫组化染色发现隐球菌,丝状真菌,人肺孢子菌,且伴有相应的炎症反应;合格下呼吸道标本涂片镜检发现隐球菌或人肺孢子菌;合格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培养到新型隐球菌;血清隐球菌荚膜抗原阳性.2.对病原学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检测结果:血清或BALF半乳甘露聚糖抗原阳性;血清1-3-D葡聚糖抗原阳性,并排除导致假阳性的各种因素.说明:CAP致病原的主要检测方法及其诊断意义致病原:真菌说明:除常规革兰染色镜检外,黏蛋白卡红染色可用于发现隐球菌,

11、GMS染色可用于发现人肺孢子菌,KOH浮载剂镜检可以发现真菌菌丝和孢子,但无法区别菌种;采用无菌技术从通常无菌部位采集的标本培养阳性是诊断的金标准,非无菌标本应注意除外定值或污染;血清1-3-D葡聚糖抗原检测对除外隐球菌和接合菌以外的侵袭性真菌感染有一定参考价值;血清或BALF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对侵袭性曲霉菌感染的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血清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检测在非播散性隐球菌感染中可能存在假阴性,现有研究不支持其用于疗效和预后评估;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虽然并非诊断肺隐球菌的直接依据,但对于脑脊液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阳性患者,应警惕同时合并肺隐球菌病的可能.that is all for toa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