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八年级上期中语文练习试卷 第 1 卷 积累运用(27 分)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 27 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或者看拼音写汉字。(4 分)(1)锐不可当_ (2)狼藉_(3)阻遏_ (4)差使_(5)fxio _ (6)s s_(7)hungmi_(8)pnshn _2按照课文内容,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下列横线上。(2 分) (1)她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_。 (晃动 摇动 摆动) (2)他的背影_来来往往的人群里。 (混入 挤入 进入) (3)我国的石拱桥,有许多是惊人的_。 (作品 杰作 创举) (4)这样宏伟的建筑群,这样和谐统一的_(排列 设置 布局)3 下列语句没有
2、语病的一句是( )(2 分)A深秋的香山,是人们欣赏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B我们要尽可能地节省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C能否根治网吧“顽症” ,是保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之一。D手机作为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新工具,本身并无利弊对错。4下面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中,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 阿长与山海经 选自散文集 朝花夕拾 ,作者是周树人,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品还有狂人日记 阿 Q 正传 孔乙己等。B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的作者是法国 19 世纪著名的作家,代表作品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欧也妮葛朗台等。 C朱自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散文家、学者,
3、你学过他的作品背影 、 春等。 D 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5请按照原文填空: (5 分)陋室铭中总括全文中心的句子是:_,_。荡胸生层云,_。_,一览众山小。(唐杜甫望岳)国破山河在,_。感时花溅泪,_。 (唐杜甫春望 )存者且偷生,_。_,唯有乳下孙。(唐杜甫石壕吏)予独爱_,_,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宋周敦颐爱莲说)6下面的诗句中,体现诗人积极的人生追求和无畏的探索精神的句是( ) (2 分)A不安分的帆儿却祈求风暴,仿佛风暴里有宁静之邦,(莱蒙托夫帆)B我好似一朵孤独的流云,高高地飘游在山谷之上。(华兹华斯咏水仙)C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
4、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7.下列文言文的翻译中,最准确且没有错误的一项( ) (2 分)A.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译文:船从头到尾大约有八分多长,约有两粒黄米粒那么高。B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译文:莲花的爱好,和我一样的是什么人呢?C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译文:他们的两膝互相比着,隐藏在画幅下边的衣服皱纹中。D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译文:老朋友不单独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单独把自己的儿子当作儿子。8.对句子中加点词的注音和解释有错误的是( ) (2 分)A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苔(ti): 同“饲” ,喂
5、养。B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罔(wng):无,没有。C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属(zh): 不相类似D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糁(sn): 涂。 9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和水浒中各塑造了一位武艺高强的英雄,他们都以使用大刀出名,出自同一姓氏,就连相貌都非常接近,他们是三国之中被后人尊为“武圣”的_和水浒之中位居马军五虎上将之一的_。(2 分)10阅读下面一段话,在规定字数内回答问题。 (2 分)许广平当学生时曾写过一篇论文,题目是罗素的话 ,写完后,她把论文交给鲁迅先生批阅。鲁迅阅后写下这样几句话:“批给 90 分,其中给你 5 分(抄工 3 分,末尾的几句议论
6、2 分) ,其余 85 分都批给罗素。 ”鲁迅这几句批语的主要意思是(不超过 18 个字)_11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专家估计, “和平”号总体价值 30 亿美元,整个资源消耗不到一半,其中, “自然舱”的科学技术潜力只利用了 20。“和平”号设计寿命为 3 年,实际上运行了 15 年,然而它的资源还远远没有用完。放弃这座“人造天宫”实在可惜。现在“和平”号的实际价值仍然有 15 亿美元。这对处于经济困境的俄罗斯无疑是一个痛苦的决定。A BC D第卷 理解感悟(33 分)二、阅读下面现代文,按要求回片断答问题。 (20 分)(一) 背影 (10 分
7、)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了下来。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
8、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文段共写了两次“背影” ,第一次写的是: ,第二次写的是: 。 (2 分)2、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写父亲心里轻松与写父亲艰难地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是否矛盾?谈谈你的看法。 (2 分)3、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和“我便进来坐下,我的
9、眼泪又来了” ,请你说说两次流泪的原因是什么?(2 分)4、文中对父亲的外貌描写是“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而“我”带的是父亲为“我”所订做的“皮大衣” ,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5、文中有许多描写父亲的行动和对话的句子,请你结合原文,选一处说说其在文中的所起到的作用?(可以从人物性格,语言特色,描写方法等方面入手) (2 分)(二) (10) 母亲桥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当我起床时,已经来不及从从容容走大路上学,我气急败坏地抄近路赶往学校。河上的冰看上去还没有融化,我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冰面。刚刚走到河中央, “扑哧”一声,一处冰面塌落了,我的两条腿踏进了冷彻骨髓的
10、河水里。教室里供暖不足,平常就十分冷。我穿着湿透的棉裤坐在椅子上,全身仿佛都麻木了,我沉默地挺着,脸和唇肯定都变成了青紫色。中午回到家,母亲很惊讶,却什么也没有问,只是让我围着被褥坐在烧得热热的炕上暖和,她坐在火炉前为我烘烤棉裤。炉火灼灼,不时爆出一些响声来,而母亲却始终一言不发。当母亲把烘干的棉裤交给我时,眼圈有些红肿,不知是被炉火烤的,还是刚刚哭过。那以后,有一两个月我没有抄近路上学。日子一天天过去。高考迫在眉睫。有一夜下了暴雨,清早上学时盼望母亲能关照几句,诸如“要走大路,千万别抄近路淌河”之类,可母亲不停地忙前忙后,根本不理会随她转来转去的目光。于是我睹气地再一次来到那条河边。突然我发
11、现已有人在暴涨的河水里放了一些大石头。那石头一块块紧密地挨着,水深的地方甚至是用好些块石块垒起来的,石面高出水面数厘米,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简陋的石桥。我踏石而过的时候,心里淌过一股无名的感激。那天晚上回到家,我无意中看到母亲手上缠着白纱布,血透过来,红红的一片。我惊问她什么会受伤,母亲淡淡地答道:“不小心碰的。 ”站在一边的妹妹抢着告诉我:“妈妈的手是搬石头碰伤的。 ”妈搬石头干什么?”我不解地追问。 “搬石头搭桥呀!”那一瞬间,我的心轰响着,久久说不出一句话来。那年九月,我踏过“母亲桥”去远方上大学。独在异乡漂泊,仍是母亲用无言的关注帮我渡过每一次的疲惫和寂寞。渐渐地,我知道,母亲用青春搭起我
12、的生命之桥,还执着地用希望和奉献为我搭起通向成功和幸福之桥。如今,河上的“母亲桥”已经为风雨侵蚀残旧,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 “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1我弄湿了衣裤,母亲没问原因,后来母亲又在河上架设石头桥表明了什么?(2 分)答: 2母亲烤棉裤时眼圈红肿了,是炉火烤的还是哭过?理由是什么?(2 分)答: 3文中多次提到“母亲桥” 是一座什么样的桥?它的具体含义是什么?(2 分)4作者说“而在我成长的心灵中, 母亲桥却永远踏不断。 ”这是为什么?请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简要的分析(2 分) 。答: 5在我们课外的阅读中,还有那些文章或者诗词表现了母爱的伟大?请举一例。并概括其内容。 (2 分)三、
13、阅读下面桃花源记 ,按要求回答 1-6 题。( 共 13 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
14、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2 分)屋舍俨然( ) 阡陌交通( )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2桃花源人为什么“见渔人,乃大惊,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暗示了这一点?(2 分)3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 “不足为外人道也” ,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4 分)4在陆游诗
15、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 、 “仿佛若有光” 、 “初极狭” 、 “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2 分)5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 ,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3 分)第卷 表达交流(40 分)四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作文。如果小鸟拥有一片天空,就能自由飞翔;如果你拥有一片广阔的天空,就能充分展现自我,探究创造,实现理想亲爱的同学,也许你已拥有了一片广阔的天空,在追求、拼搏中获得了成功和喜悦;也许你拥有的天空还不够宽广,在限制、束缚中感到了烦恼和困惑。这其间定会有你难以忘怀的故事、深刻独到的见解和发自肺腑的心声。 请以“我的一片天空” 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经历,发表议论,抒发感情,展开想象等等。要求: 除诗歌和戏剧外,文体不限,题目自拟。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受或者独到的见解。字数 6009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