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8/24,Yanli Li Wuhan University,1,Chapter 2.国际收支,本章内容:*国际收支的概念*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记帐法则*国际收支的分析(原因影响)*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国际收支理论,第一节 国际收支和 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一、国际收支的概念,狭义的国际收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比如一年)的外汇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所发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的系统记录。 要点:1流量概念; 2居民概念;3经济交易概念。,二、国际收支
2、平衡表,定义:一国根据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和范围设置项目和帐户,按照复式簿记原理,系统地记录该国在一定时期内各种对外往来所引起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统计报表。,记帐原则 和记帐符号,记帐符号: 贷方项目 = 正号项目= 资金来源项目= 外汇收入(供给)项目 借方项目 = 负号项目 = 资金运用项目 = 外汇支出(需求)项目,借贷,代表赤字或逆差;借贷,代表赢余或顺差。,记帐原则:复式簿记原则任何一笔交易发生,必然涉及平衡表中借方和贷方两个项目,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本内容,三个基本帐户: 经常项目帐户 资本金融项目帐户 错误和遗漏帐户,1、 经常项目帐户Current A
3、ccount,(1)货物贸易(Goods)。是经常帐户中最重要项目(2)劳务贸易(Service)。包括运输、旅游、通讯服务、建筑服务、保险服务,以及咨询、广告等商业服务等等。,(3)收益(Income)。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益两类。(4)单方转移(Transfers) 。包括政府与民间相互捐赠等等发生的收入转移。,2、资本和金融帐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1)资本帐户 。 内容:资本转移:包括固定资产所有权国际间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债务等资本转移部分.非生产、非金融的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收买和放弃。,(2)金融帐户 。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
4、储备资产,与其他项目记账规则相同: 资产增加反映在借方(-), 资产下降反映在贷方(+),储备资产项目的特殊性:其他项目:类比:家庭储蓄,借方(-),顺差 贷方(+),逆差,借方(-),逆差 贷方(+),顺差,平衡项目,3错误与遗漏项目Errors and Omissions,包括由于资料来源渠道不同、资料遗漏、资料本身不够准确等原因造成的数据错误和遗漏。性质:人为的平衡。记账原理:用其平衡,使统计报表的总净值为零。,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 非法对外经济交易,一个例子,中国向泰国提供100万美元的10年期贷款,泰国存入中国银行。 上海某厂出口100万美元货物到泰国,泰用中国银行的存款支付。 一对
5、中国夫妇到泰国旅游花了1万美元,用中国银行的支票支付。 美华人为中国希望工程捐款10万美元,用花旗银行的支票支付。,平衡表反映,贷方() 借方() 净额 货物 +100(2) 旅游 -1(3) 经常转移 +10(4) 经常帐户 +109 短期资本 +1(3) -100(2)+100(1) -10(4) 长期资本 -100(1) 资本与金融帐户 -109 总额 211万 211万 0,三、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判断该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国际收支失衡原因*制定经济政策参考*预测汇率,利率走向*预测该国经济政策,经济发展趋势,资金流向,分析方法*分析各个项目和类容,尤其是经常和资本项目*分析局部差额
6、和总差额关系*比较分析不同国家国际收支*连续分析一国不同时期的国际收支,判断一国国际收支状况,(1) 理论上,将表中项目按交易目的进行划分,分为自主性的经济交易(事前交易)和调节性的经济交易(事后交易).只有通过自主性的经济交易实现的国际收支平衡才是真正的国际收支平衡.,(2) 实践中,采用划线分析方法.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一个项目与下一项目之间划一水平直线,分析线上项目的贷方和借方净差额。净差额为零,表示国际收支平衡,否则表示国际收支失衡。,常用分析标准,贸易收支差额,经常账户差额,基本差额,综合差额,IMF主张使用的是综合差额标准。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人们所说的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通常
7、指的是综合差额盈余或赤字。,四、中国的国际收支与平衡表,我国从1982年开始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格式和内容编制国际收支平衡报表。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平衡表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收支手册第五版规定的各项原则编制,采用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记录国际经济交易。所有交易均发生在我国大陆居民与非我国大陆居民之间。,目前,国际收支平衡表共分四大类:经常项目、资本与金融项目、储备项目以及误差与遗漏,目前外管局编制把这四大类项目分成200多个子项目,经过整理后对外公布50多个项目,每季度公布一次数据。,第二节 国际收支调节,国际收支对一国国民经济影响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 国际收支的调节原则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
8、节,封闭经济下的国民收入帐户: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为 又 S=SP+SG SG=T-G 均衡条件变为,国际收支的影响,总需求=C+I+G,总供给=C+SP+T,C+I+G=C+SP+T,I=S,开放条件下的国民收入帐户: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为 I-S投资储蓄差额;G-T政府收支差额;X-M进出口差额;X-M-R经常帐户差额,总需求=C+I+G+X,总供给=C+Sp+T+M+R,C+I+G+X = C+Sp+T+M+R,(I-Sp)+(G-T)+(X-M-R)=0,一、 国际收支对一国国民经济影响,1. 对汇率的影响.顺差外汇供求外汇贬值,本币升值逆差外汇供求外汇升值,本币贬值2. 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9、.逆差外汇储备减少;顺差外汇储备增加。,3. 对国内投资,经济增长,就业的影响.逆差.国内投资不足,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4. 对物价的影响.顺差外汇资金占款投放增加物价上涨,5. 对利率的影响逆差国资金净流出资金不足利率上涨顺差国资金净流入资金充裕利率下降,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分析,1偶然性的失衡。由于偶发性因素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如战争、自然灾害;,2周期性失衡。由于经济周期使一国经济条件发生变化造成国际收支失衡。繁荣阶段可能出现顺差;萧条阶段可能出现逆差;,3货币性失衡。由于一国货币价值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物价上升-出口下降,进口增加 -逆差,物价下降出口增加,进口减少 顺差,物 价
10、,利率上升-资金流入 -顺差,利率下降-资金流出 -逆差,利 率,进口本币价格下降进口上升,出口外币价格下降出口增加,本 币 升 值,逆 差,本 币 贬 值,进口本币价格上升进口下降,出口外币价格上涨出口下降,顺 差,汇 率,4结构性失衡。当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发生的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结构单一-国际收支不稳定经济结构落后-逆差,5收入性的失衡。由于一国国民收入的相对增长快慢不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收入下降进口下降顺差收入增加进口增加逆差,三. 国际收支的调节原则,1. 根据国际收支失衡的不同原因选择相应调节方式;2. 要考虑所采取调节
11、措施对国内经济影响,尽可能兼顾内外经济的平衡;3.要考虑对其他国家影响,避免采取过分损人利己措施.,四、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一) 自动调节机制 1. 物价调节机制 顺差-国内货币存量-物价-出口下降,进口增加逆差-国内货币存量-物价-出口增加,进口下降 2汇率调节机制逆差-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进口下降顺差-本币升值-出口下降,进口增加,3收入调节机制逆差-收入低-对外进口,投资支出下降顺差-收入高-对外支出增加 4利率调节机制逆差-资金缺乏-利率-资金流入顺差-资金充裕-利率-资金流出,金本位下英国经济学家休谟(D.Hume)所谓的 “价格铸币流动机制”,主要指第一种机制。,-有市场就客观存
12、在自动调节机制-调节作用的发挥依赖于自由的市场,其运行机制一旦某环节遭到破坏,调节作用就可能受阻; -市场的调节有相当的时滞,(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宏观政策调节,1、 财政货币政策(支出增减型政策)紧缩性(扩张性)的财政或货币政策-压缩(刺激)社会总需求-减少(增加)总支出中的对外支出水平-调节逆差(顺差),2、 汇率调整政策逆差-本币法定贬值-促进出口, 限制进口; 顺差相反,3、直接管制政策它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外汇管制主要有对汇价的管制和对外汇交易量的控制,外贸管制是通过关税、配额、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4、外汇缓冲政策动用官方储备或向国际金融市场借款。,5、产业和科技政策改善经济
13、结构,提高科技水平,提高产品长期竞争力和改善投资环境这是从根本上改善国际收支的途径,但需要时间长,难度大 6、国际经济合作,第三节 国际收支理论,弹性理论 吸收理论 货币理论 政策搭配理论,一、国际收支弹性理论(Elasticitics Approach),以琼罗宾逊(Joan Robinson)为代表的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它运用局部均衡分 析法,探讨了汇率变化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 (一)理论假定: 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几乎为无穷大; 没有资本流动,国际收支等于贸易收支 其他条件如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不变。,(二)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本币贬值
14、可以改善本国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本国和外国的需求价格弹性很大,且其和大于1 。即x+m1,(三)J曲线效应J曲线效应的含义是:当一国货币贬值时,最初会使其贸易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不是改善,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贸易收支状况的恶化才会得到控制并开始好转,最终使贸易收支状况得到改善。,本币贬值并对贸易收支状况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货币合同阶段恶化该国的贸易收支。(支出增加而收入下降)在传导阶段,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在签订合同时已开始改变,而数量还没有发生大化。在数量调整阶段,实现贸易收支的顺差。,(四)本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之比。 T=Px/Pm Sx.
15、SmEx.Em 贸易条件恶化 Sx.Sm= Ex.Em 贸易条件不变 Sx.Sm Ex.Em 贸易条件改善,对弹性理论的评价,它适合了当时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需要,并在许多国家调节国际收支的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局限性主要表现在:(1)该理论只考虑汇率变动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定其他条件保持不变。(2)该理论没有涉及到国际资本流动。(3)该理论只是一种静态的比较分析。,二、 国际收支吸收理论(Absorption Approach),50年代初,詹姆斯米德(James Meade)、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Alexander)等经济学家,以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从一国国民收入
16、与支出的关系出发,研究国际收支问题,提出了国际收支的吸收理论。,(一)基本理论框架 在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理论中,国民收入恒等式为:经移项整理后得:,Y=C+I+G+X-M,X-M=Y-(C+I+G),以B代表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帐户差额,则有: A代表国内支出总额,即A=C+I+G,结论:国际收支盈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不足的表现,而国际收支赤字则是吸收相对于收入过大的结果。因此,一国国际收支状况最终都是要通过改变收入或吸收来调节。,B=X-M=Y-(C+I+G),B=Y-A,(二)货币贬值效应分析对前面公式增量形式可得:如果货币贬值影响经常项目帐户差额,只可能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收入变化;吸收量变化。
17、,B=Y-A,由于 A=cY+Ad 所以 B=(1-c)Y-Ad 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实际效果要取决于三个因素:贬值对实际收入所产生的直接效应;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贬值对吸收的直效应。,货币贬值对收入的直接效应: 闲置资源效应; (+) 贸易条件效应;(-) 资源配置效应。(+),货币贬值对吸收的直接效应,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货币贬值导致通货膨胀的结果。 -通货膨胀效应(+):-实际现金余额效应 (-),-收入再分配效应 (-)-货币错觉效应 (-),三 、国际收支货币理论(Monetary Approach),假定条件:(1)一国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状态,其实际货币需求是实际收入的
18、稳定函数;(2)购买力平价长期内成立, “一价定律”得以成立。(3)货币供给的变化不会影响到实物产量。,(一)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国际收支货币理论通过下面的简单模型来说明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Ms= m(D+F) Ms=Md Md=m(D+F) F=Md/m-D Md/m D F0国际收支赢余 Md/m D F0国际收支逆差,(二)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 1一国国际收支的失衡现象是暂时的,可以通过货币调节机制自行消除。 2本币贬值对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作用。本币贬值会提高国内价格,这意味着实际货币余额的下降,导致对名义货币余额需求的增加。在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必然会通过减少支出来满足增加的名义货
19、币需求,从而国际收支状况将会改善。,但需要注意的是,本币贬值对改善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效应只有在货币供应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才会发生。,3在浮动汇率制下,国际收支失衡可以立即由汇率的自动变化而得到纠正。国际收支货币理论更赞成浮动汇率制。,四、国际收支调节中的政策搭配,宏观经济政策目标:1、经济增长;,2、保证较高的就业率;,3、低而稳定的物价;,4、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政策搭配目的-兼顾内外经济平衡。 罗伯特.蒙代尔的政策搭配理论 (财政和货币政策的搭配) 一国内外经济出现不平衡的四种情形内部经济 外部经济衰退 逆差衰退 顺差 通货膨胀 顺差 通货膨胀 逆差,IB内部经济平衡线 左下:衰退; 右上
20、:通胀 EB国际收支平衡线 左下:顺差; 右上:逆差,货 币,财政,EB,IB,1,3,4,2,不同区间政策搭配方法,经济状况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衰退逆差 扩张 紧缩衰退顺差 扩张 扩张膨胀顺差 紧缩 扩张膨胀逆差 紧缩 紧缩,本章题库试题 一、名词解释: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综合差额 马歇尔勒纳条件 J曲线效应 居民 自主性经济交易 调节性经济交易,二、思考题: 1、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帐原则 2、 国际收执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3、 国际收支状况对一国国民经济影响 4、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5、 国际收支的调节原则 6、 简述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功能 7、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机制。,8、对内对外经济不平衡时应如何搭配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9、 国际收支弹性理论、吸收论、货币理论的主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