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650872 上传时间:2019-08-20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从事乡镇领导工作和基层工作应知应会基本知识及相关素质能力? 推荐答案 1.基本的公文写作(如:会议记录、通知、计划、方案、总结、请示、报告、函等)2.基本的电脑知识(如:办公软件、系统安装等)3.要有顾全大局意识和统筹安排、做事细心4.人员交流沟通的基本技能,如何加强班子团结很重要5.现在基层工作档案资料要求比较严格内容多,所在在资料整理这方面也因有一定的基础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

2、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4、党的宗旨是什么? 答: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5、党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答: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处罚,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答: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7、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3、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什么? 答: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8、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是什么? 答: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9、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 10、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

4、1、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什么? 答: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 12、中国共产党党徽由什么组成? 答: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 13、中国共产党党旗图案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14、入党宣誓誓词是什么? 答: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判党。 15、现阶段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答: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6、毛泽东思想

5、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17、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容及其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

6、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应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始终做到“三个代表” ,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19、 “八荣八耻”的内容是什么? 答: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

7、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0、党的党龄如何计算? 答: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是党员之日起算起。 21、党员的义务是什么? 答:(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 (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 (四)自觉遵守党

8、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严格保守党和国家的秘密,执行党的决定,服从组织分配,积极完成党的任务。 (五)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 (六)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 (七)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宣传党的主张,遇事同群众商量,及时向党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维护群众的正当利益。 (八)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 22、党员享有哪些权利? 答:(一)参加党的有

9、关会议,阅读党的有关文件,接受党的教育和培训。(二)在党的会议上和党报党刊,参加关于党的政策问题的讨论。 (三)对党的工作提出建议和倡议。 (四)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向党负责地揭发、检举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违法乱纪的事实,要求处分违法乱纪的党员,要求罢免或撤换不称职的干部。 (五)行使表决权、选举权,有被选举权。 (六)在党组织讨论决定对党员的党纪处分或作出鉴定时,本人有权参加和进行申辩,其他党员可以为他作证和辩护。 (七)对党的决议和政策如有不同意见,在坚决执行的前提下,可以声明保留,并且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 (八)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

10、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党的任何一级组织直至中央都无权剥夺党员的上述权利。 23、党的纪律处分分几种? 答:党的纪律处分有五种: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 24、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答:坚持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5、什么是党性修养? 党性修养是指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而达到共产党员党性的某种程度,或者可以理解为用共产党员的党性改变自我的过程。党性修养的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组织纪律修养、思想作风修养、文化知识修养、领导艺术修养和管理能力修养等。中国共产党是肩负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使命的

11、党,作为共产党员,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自觉加强党性修养,才能成为合格的共产党员。 26、什么是党的生活? 从广义上讲,党内各种活动,都属于党的生活。党的小组会、支委会、支部党员大会、党委会、党代表大会、党内选举、党的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课、传达党内文件,以及其他党内各种活动等等,都是党的生活。党的生活,就是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民主生活。 27、什么是党的组织生活? 党的组织生活是指党员参加所在党支部的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以及党员的民主生活会。党的组织生活是党的生活的基础,是党的生活中其他活动不能替代的重要部分。通过党的组织生活,可以加强学习、沟通思想

12、、增进团结、提高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的组织生活,也是党的基层组织教育管理党员、监督和保证党员履行义务、享受权利、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的组织措施。党的组织生活既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施党内外监督的一种有效形式。同时,组织生活必须坚持思想性、政治性、原则性和实效性的统一。 28、什么是党课?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一种形式,组织好党课教育,建立党课制度是党支部的一项重要工作。党课制度坚持得好不好,是衡量一个支部党内生活制度是否健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讲课中,不仅要把基本道理讲清,还要联系实际回答党员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党课也是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训的重要形式,

13、通过党课,入党积极分子可以进一步学习和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端正入党动机,努力争取早日加入党的组织,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 29、什么是党费? 党费是党员向党组织交纳的用于党的事业和党的活动的经费。交纳党费是党员对党组织应尽的义务,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一种表现,它不仅可以为党组织提供活动经费,给党组织以经济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按照党章规定,党员向党组织交纳党费,是党员必须具备的起码条件。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预备党员应同正式党员一样按照规定交纳党费,并从支部大会通过其为预

14、备党员之日起开始交纳。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章 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节 哲学和哲学的基本问题1.了解哲学、世界观、方法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等基本概念,正确认识哲学与世界观、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掌握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理论内涵和实际意义。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1.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2.理解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及其意义。3.懂得以科学的求实态度,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第二章 物质和意识第一节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1.理解并掌握列宁提出的物质概念及其哲学意义,理解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惟一特性。2.掌握运动的涵义,理解并掌握

15、运动和物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及其实际意义;了解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其相互关系。3.掌握规律的涵义及其特点,正确认识人和规律的关系。第二节 意识的本质1.理解意识的本质。2.掌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正确认识物质和意识、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及其对于实际工作的指导意义。3.深刻理解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第三章 物质世界的辩证图景第一节 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理解并掌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的基本要点;了解事物的联系引起事物的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旧事物的死亡和新事物的产生。第二节 世界永恒发展的一般规律1.掌握质、量、度、量变、

16、质变等基本概念;理解质量互变规律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2.理解并掌握对立统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正确认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实际意义,能够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区别与联系,懂得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能够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反对形而上学。第四章 实践、认识、真理第一节 认识和实践1.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着重理解和掌握实践及其特点、实践的基本形式以及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3.理解并掌握认

17、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及其意义,了解认识的辩证发展规律。第二节 认识和真理1.掌握真理概念,理解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并掌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及意义。3.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学会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第五章 唯物主义的社会历史观第一节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掌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理解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2.了解社会存在的具体内容,理解并掌握生产方式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3.掌握社会意识的具体内容及其构成和形式。第二节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理解社会基本矛盾的涵义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2.掌握生产力、生产关

18、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理解并掌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 力状况这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实践的要求。3.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掌握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这一规律的内容及其对社会实践的要求。4.能够运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三节 阶级国家革命1.了解阶级的起源,理解阶级斗争的根源及其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状况。2.了解国家的起源和本质;掌握国体和政体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理解社会革命的实质和发生条件。3.正确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及其处理方法;掌握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

19、本质和作用。第四节 群众、个人的历史作用1.理解并掌握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作用及其表现。2.正确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3.全面准确掌握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性与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的关系。4.理解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掌握人的本质是社会性;正确认识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涵义及二者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5.正确理解社会进步和人类解放的社会条件和历史趋势。第二部分 邓小平理论第一章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第一节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历史地位1.了解中国国情,认识时代特征,理解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了解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一般过程。3.深刻认识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国

20、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第二节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首要问题1.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准确理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涵义。2.了解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要掌握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内容和意义。4.正确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实践中的主要教训。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第一节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了解社会主义各国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的基本经验教训。2.结合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理解并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涵义和特征,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21、3.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及其要求。4.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实际,是我们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第二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了解基本路线的内容及其核心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2.全面理解和掌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内容、相互关系和实际要求。3.结合十五大报告,了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第三章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战略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说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2.全面理解和掌握“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涵义及其意义。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1.了解

2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三步走”的战略步骤。2.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重点,理解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和科教兴国的战略。3.理解并掌握部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客观必然性。4.了解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的主要内容。第四章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一节 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1.掌握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2.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及其意义。3.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理解并掌握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4.了解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方

23、式及其优缺点。5.理解并掌握不同社会制度下市场经济体制的共同特征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第二节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1.了解个人业主制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三种企业制度形式的涵义及其优缺点。2.深刻理解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3.结合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实践,掌握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主要目标与指导方针。4.掌握现代企业制度的涵义和基本特征。5.结合十五届四中全会决定的有关内容,全面理解和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抓好的几个环节。第三节 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1.了解市场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2.理解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大市场的涵义。3.

24、理解并掌握市场体系中各类市场的作用、功能、特点。第四节 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1.掌握宏观经济调控的涵义及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必要性。2.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3.了解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原则和手段。4.掌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涵义、类型及其作用。5.了解产业政策的涵义和主要内容。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了解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的涵义。2.重点掌握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及其确立的原因。3.理解公有制经济的涵义和主体地位、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集体经济及其作用。4.深刻理解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

25、了解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公有制实现形式中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内容。5.了解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涵义、特点和作用。6.结合十五大报告的有关内容,理解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重点掌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2.掌握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及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的特点。3.了解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4.理解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是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也是社会

26、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5.掌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的涵义。第三节 健全社会保障制度1.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涵义。2.深刻理解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3.了解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4.结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实践,了解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的途径。第六章 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1.理解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深刻性和广泛性。2.掌握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内容。3.了解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主要形式和所取得的实践成就。第二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1.了解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及其核心。2.掌握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

27、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面理解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内容、目标、基本方针和重要作用。第四节 社会主义的外交战略1.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2.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原则、目标、方针。第五节 “一国两制” 、统一祖国1.掌握“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2.了解“一国两制”在理论与实践上的成果及意义。第三部分 法律第一章 法理学第一节 法的概念、特征与作用1.掌握法的概念。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望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

28、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2.了解法的基本特征。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社会规范。3.认识法的作用。理解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具有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社会作用。第二节 法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1.了解法与经济的一般关系;理解法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作用。2.正确认识法与政治的关系;深刻理解法与政策的关系。3.明确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相互关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基础,社

29、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确认和保障。第三节 法的制定1.了解法的制定的概念。法的制定通常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文件的一种专门活动。2.掌握当代中国立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3.了解立法程序。通常包括四个步骤:法律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讨论;法律的通过;法律的公布。4.了解法的渊源与分类。我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行政规章,国际条约。5.了解法律体系。第四节 法的实施1.了解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执行。2.熟悉法律的效力。包括空间上的效力、时间上的效力、对人的效力。3.掌握当代中国法律适用的要求

30、、原则。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正确、合法、及时。适用法律时必须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以及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4.掌握法律关系的概念,法律关系的特征,法律关系的结构,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消灭。5.掌握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了解违法、违法的构成要件及法律责任、法制制裁的分类。6.了解法律实施的监督、法律监督及其构成;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的监督。第二章 宪法第一节 宪法的基本理论1.明确宪法的概念;掌握宪法的法律特征和政治特征。2.了解西方国家宪法的基本原则;明确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3.明确宪法保障制度的概念;理解在我国,一切组织和个人不

31、仅是遵守宪法的主体,而且也是保障宪法实施的主体。4.明确宪法监督的涵义;了解现代国家的宪法监督制度的分类;掌握我国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的机关。5.了解我国第一部宪法是 1954年宪法;了解对现行 1982年宪法进行的三次局部修改。第二节 国家性质1.掌握国家制度和国家性质的概念。2.明确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了解我国的国家性质包含的基本点。3.明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掌握这一制度包括的主要内容;了解在目前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主要形式。4.掌握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性质;明确中国人民政

32、治协商会议的性质;明确政协按其性质不属于国家机构,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明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第三节 经济制度1.重点掌握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掌握宪法确定的所有制经济形式。2.明确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明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宪法规定。第四节 国家形式1.明确政权组织形式的概念;了解现代西方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2.明确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掌握这一制度包括的基本内容。3.明确国家结构形式的概念;了解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的分类。4.掌握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明确我国单一制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大致分类。第五节 公民的基本权利

33、和义务1.掌握公民的概念;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2.明确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的内容;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内容;明确我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指导原则。第六节 国家机构1.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掌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主要职权。2.理解国家主席的性质、地位;了解国家主席的产生、任期和主要职权。3.重点掌握国务院的性质、地位;掌握国务院的组成和任期;明确国务院的主要职权和领导体制。4.了解中央军事委员会的性质、地位、组成和任期。5.掌握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地位;了

34、解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成、任期和主要职权。掌握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性质、地位;了解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任期和主要职权;明确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主要职权和领导体制。掌握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性质。6.明确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的涵义;掌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范围;了解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民族构成和自治权。7.明确人民法院的性质和地位;掌握人民法院的组织;了解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原则。明确人民检察院的性质;掌握人民检察院的组织;了解人民检察院的领导体制。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的关系。第三章 行政法第一节 行政法概述

35、1.了解行政法的概念、渊源及特点。理解行政法是调整行政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监督行政关系的法律规范和原则的总称。了解行政法的一般渊源与特殊渊源。理解行政法形式上的特点与内容上的特点。2.重点理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行政法律关系的分类、行政法律关系的要素构成。掌握监督行政法律关系的概念。3.了解并掌握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合法性原则、行政合理性原则及行政应急性原则。4.了解行政法的作用。保障行政管理有效实施的作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作用。第二节 行政法律关系主体1.掌握行政主体的概念。理解行政主体是指享有国家行政权、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权,并能独立地承担由此而产生的相应法律责

36、任的组织。重点掌握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2.了解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第三节 行政行为概述1.掌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重点理解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其主要特征有:从属法律性、裁量性、单方意志性、效力先定性、强制性。2.掌握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行政行为的内容:赋予权益或科以义务;剥夺权益或免除义务;变更法律地位;确认法律事实与法律地位。行政行为的效力:确定力;拘束力;公定力;执行力。3.了解行政行为的分类:内部行政行为与外部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依职权的行政行为与依申请的行

37、政行为;单方行政行为与双方行政行为;要式行政行为与非要式行政行为;作为行政行为与不作为行政行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与行政司法行为;自为的行为、授权的行为与委托的行为。4.掌握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合法要件。 行政行为的成立要件:主体要件;主观要件;客观要件;功能要件。行政行为的生效规则:即时生效;受领生效;告知生效;附条件生效。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主体合法;权限合法;内容合法;程序合法。5.掌握行政行为无效的条件及法律后果、行政行为撤销的条件及法律后果、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及法律后果。第四节 抽象行政行为1.了解抽象行政行为的概念与特征;抽象行政行为的分类。2.明确行政立法行为。了解行政立法的

38、概念、行政立法的主体与分类。重点理解行政立法行为的特征:立法性;行政性。掌握行政立法的原则:依法立法原则;民主立法原则;加强管理与增进权益相协调原则。掌握行政立法的程序:规划;起草;征求意见;审查;通过与签署;发布与备案。第五节 具体行政行为1.理解行政征收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征收与行政征用、行政没收、行政征购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了解行政征收的内容与分类。2.了解行政许可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许可的分类以及行政许可的作用。3.理解行政确认的概念与特征、行政确认与行政许可的关系,了解行政确认的主要形式和基本分类及行政确认的作用。4.理解行政监督检查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监督检查与监督行政的关系、行政

39、监督检查的分类、行政监督检查的方法与作用。5.掌握行政处罚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处罚与行政处分、行政强制执行、执行处罚等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行政处罚的原则:处罚法定;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公正、公开;处罚救济;一事不再罚;过罚相当。熟悉行政处罚的种类与形式:人身自由罚;行为罚;财产罚;声誉罚。了解行政处罚的管辖和行政处罚的适用。掌握行政处罚的程序: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听证程序。了解行政处罚的执行。6.理解行政强制的概念、分类;掌握行政强制与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区别。7.理解行政给付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给付的内容和形式。8.掌握行政奖励的概念与特征、行政奖励的原则;了解行政奖励的构成要件、行政奖励的

40、内容和形式。9.理解行政裁决的概念与特征,了解行政裁决与行政仲裁、行政复议、行政审判的区别,掌握行政裁决的程序。第六节 行政合同与行政指导1.掌握行政合同的概念、特征,理解行政合同的作用。2.了解并掌握行政指导的概念、特征,理解行政指导的作用。第七节 行政程序1.理解行政程序的概念与特征。2.掌握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程序法定原则、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3.掌握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第八节 行政违法与行政责任1.掌握行政违法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违法的构成要件、行政

41、违法的分类。2.明确行政责任的概念与特征、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行政责任的种类与方式。第九节 行政赔偿1.掌握行政赔偿的概念与特征,掌握行政赔偿的构成要件。2.认清行政赔偿的范围,了解对侵犯人身权的行政赔偿、对侵犯财产权的行政赔偿、国家不予赔偿的情形。3.掌握行政赔偿请求人和赔偿义务机关的具体规定。4.明确行政赔偿程序。5.掌握行政赔偿的方式和计算标准。第十节 行政复议1.掌握行政复议的概念及特点。2.理解并掌握行政复议的基本原则:合法、公正、公开、及时、便民。3.了解行政复议的范围,包括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可以提起复议申请的抽象行政行为、不能申请行政复议的事项。4.明确行政复议的管

42、辖。5.了解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行政复议申请人、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行政复议第三人。6.掌握行政复议程序,包括复议申请、复议申请的管辖、复议案件的审理、复议决定的作出。第十一节 行政诉讼1.掌握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及行政诉讼法的概念。2.掌握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注意了解与其他诉讼共同的原则,特别掌握行政诉讼特有的原则。3.明确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明确行政诉讼管辖,了解确立诉讼管辖的原则、行政诉讼管辖的种类。5.掌握行政诉讼参加人,重点掌握行政诉讼中的原告、被告的资格及其转移;了解共同诉讼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6.了解第一审程序。7.了解第二审程序。8.了解审判监督程序。9.掌握行政诉讼的判

43、决、裁定、决定。第四章 刑法第一节 刑法的性质、任务、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1.理解刑法的性质。2.理解刑法的任务。3.掌握我国刑法的基本原则。4.了解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第二节 犯罪的本质和概念1.理解犯罪的本质。2.掌握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第三节 犯罪构成1.明确犯罪的客体。2.了解并掌握犯罪的客观方面。3.明确犯罪的主体。4.了解并掌握犯罪的主观方面。第四节 正当防卫和紧急避险1.了解正当防卫的概念及其特征。2.明确紧急避险的概念及其特征。第五节 犯罪的预备、未遂和中止1.了解犯罪的预备。2.了解犯罪未遂。3.了解犯罪中止。第六节 共同犯罪1.了解共同犯罪的概念。2.掌握共同犯罪人的种类及刑事

44、责任。第七节 单位犯罪1.了解单位犯罪的概念。2.掌握单位犯罪及刑罚。第八节 刑罚的概念和目的1.了解刑罚的概念。2.理解刑罚的目的。第九节 刑罚的种类1.掌握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2.掌握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第十节 刑罚的具体运用1.了解量刑的概念和一般原则。2.了解累犯的概念、分类。3.掌握自首的概念、条件及立功的概念。4.懂得数罪并罚。5.明确缓刑的概念、适用条件。6.掌握减刑的概念、适用条件。7.弄清假释的概念、适用条件。8.了解时效,重点了解追诉时效及其具体规定。第十一节 犯罪的种类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犯罪1.了解犯罪的种类。2.掌握贪污贿赂罪

45、的概念、特征、种类。3.掌握渎职罪的概念、特征、种类。第五章 民法第一节 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则1.了解民法的概念。重点理解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掌握民法的基本原则:保护公民、法人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平等、自愿、等价有偿原则,公平、诚实信用原则,遵守法律和国家政策的原则,尊重社会公德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第二节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1.明确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2.掌握法人的概念、法人应具备的条件、法人的特征。3.理解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法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理解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

46、和特征,熟悉民事法律行乡镇干部必须具备的几种基本能力?卢建民新时期新形势下,政府的主要职能从管理逐步转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上来,并要渐渐地转化到服务为中心上去。作为基层的乡镇干部则是落实政府职能最关键的节点,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随着职能的转变,乡镇干部的具体技能也悄然地发生变化。而要做好当前乡镇工作,乡镇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基本能力。一是学习总结能力。这是最基本的能力。学习的知识要围绕着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提高办事与处理能力的角度去把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善于想、善于问、善于做,这样收效才能快而且大。漫无目的的学习是没有效果的。要带着问题去学习。学习哲学、政治理论、法律、科学技术等,尤其是政策

47、理论知识,紧紧把握其精神实质,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抓好落实。不但要从书本上学习,更要从实践中学习,特别是向一线的干部群众学习。同时还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善于总结,使知识与经验成为自己的东西。提倡多读书,但不要读死书,要把知识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用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又从实践中提升理论,以此来互促共进。二是操作项目能力。项目已经成为新时期促进农村发展不可或缺的载体。如今各类政策扶持资金、新农村建设发展都要靠项目支撑。操作项目也就成了乡镇干部不能或缺的一项重要技能。从思路谋划开始到项目顺利实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是要积极争取项目。充分了解相关政策背景,紧密结合当地实际,

48、精心谋划,然后向上争取立项。并着力做好前期工作,包括政策处理等工作,必须细致又认真,不能出现一点马虎。二是要认真实施项目。通过法定程序,完成相关的程序,落实施工单位,明确相关责任人员。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要不断地抓好质量、进度、安全、廉政等工作,确保实施到位。三是要持之以恒地推进项目建设。从一开始谋划到全面完成建设,要坚定不移地、一以贯之地做好具体各项细节。也就是必须要有详细的计划、清楚的段落、坚定的意志和力量,这样才能操作到位。三是梳理关系能力。乡镇干部每天直接面对人民群众,还有无数各个层面的社会人员。对象的复杂迫使乡镇干部必须切实提高分析梳理社会关系的能力,从中理顺各类关系,使其都为社会和

49、谐发展贡献力量,形成整体合力,这十分关键,也可以说是党执政基础稳固与执政能力不断增强的具体体现。一是要维护公平正义。乡镇干部的一言一行代表着党与政府的形象,始终要本着公平正义的原则与崇高的标准,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具体工作,大到项目的建设,小到为村民办一件小事上,都要体现这样的原则。始终维护绝大多数群众的利益,维护好、保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二是要始终把握舆论导向。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教育人、用健康正面的典型带领人。对于违法乱纪的行为坚决予以打击,对于游走在法律与纪律边缘的人进行积极教育劝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其向着好的方面发展。抓两头促中间,形成做好事做善事,人人和谐共处共谋发展的良好氛围。四是廉洁从政能力。廉洁从政是每个领导干部的基本操守,本不应成为一种能力,然而新形势下,出现许多新情况,乡镇干部必须时时刻刻挡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有人曾经说过,不怕领导与权力部门廉洁,就怕他们没有兴趣与爱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不法分子会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攻击,想方设法拉你下水,迫使你成为他的奴隶。虽然乡镇干部权力不大,但是具体操作者,事权不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