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单元 加与减教学目标:1、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2、能读懂情境中或表格中蕴含的数学信息,会分析数量关系,并运用 100 以内的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能有条例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能计算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4、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学重点:掌握 100 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教学难点:顺联准确计算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时间:7 课时第一课时 谁的得分高11 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
2、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玩套圈游戏,看看谁的得分高。二、 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指名口述题意。2、出示统计表,说
3、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淘气 24 30 41笑笑 23 44 293、小组讨论:谈们谁说的对?4、独立完成:算一算他们分别得了多少分?到底谁获胜?(1)计算淘气的总分24+30+41=95先与同桌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再向全班同学汇报。可以用竖式计算:2 4 + 3 0 25 4先把前两个数抄写来,相同数位要对齐再进行计算,得数是 53。在 54 的下面对齐数位写出 41,54 与 41 相加,先算各位,在算十位。结果是 95、5 4 + 4 1 9 5 也可以把三个数字都抄下来,相同数位对齐,再进行计算。2 4 3 0 + 4 1 9 5 2、计算笑笑的总分
4、。笑笑的三次成绩分别是 23、44、29,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小小最后的总分是多少?列式:23+44+29=96结论:淘气 95 分,笑笑 96 分,笑笑的总分比淘气的高,所以笑笑赢了。3、小结;100 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 10,要向前一位进 1,三、 巩固练习1、竖式计算下面各题34+26+29= 37+28+34= 16+35+57=2、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金牌 银牌 铜牌1996 年 16 22 122000 年 28 16 152004 年 32 17 14(1)先估计一下,哪年获得的奖牌多?(2)1996
5、年获奖牌多少块?16+22+12=50(3)2000 年获奖牌多少块?28+16+15=59(4)2008 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你估计我国运动员将会获得多少金牌?(5)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四、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 100 以内的连续加法,同学们在做题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个位相加满 10,要向前一位进 1,计算时要认真、仔细。第二课时312 教学目标1、能够从图表叙述的具体情境中提取数学信息,会读表格,发展收集信息的能力。2、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3、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4、在计算的过程中初步
6、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掌握连加竖式的写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初步学会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够运用 100 以内数的连加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1、口算练习: 54+19 46+27 30+24 54+4343+40 39+28 26+48 13+24+352、笔算练习:1 7 2 6 3 5 1 92 4 3 5 1 8 3 6+ 2 9 + 1 4 + 4 4 + 2 8 二、 练一练1、投飞镖比赛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奇思 35 23 30妙想 40 26 20(1) 说一说从表中
7、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 你能看出奇思与妙想谁获胜吗?钰同伴交流。(3) 奇思一共得了多少分?妙想呢?2、跳舞小组有 17 人,唱歌小组有 36 人,腰鼓组有 11 人。三个小组一共有多少人?3、计算24+16+27 49+17+3215+26+44 33+29+254、下表是我国运动员在近几届奥运会上获得的奖牌数。金牌 银牌 铜牌1996 年 16 22 122000 年 28 16 152004 年 32 17 142008 年 38 27 23(1)2000 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 2 ) 2000 年一共获得奖牌多少枚?(3) 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三、总结4这节课
8、你有哪些收获?第三课时 秋游13 教学目标: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运用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计算24+16+27 49+17+3215+26+44 33+29+25三、 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指导学生认
9、真观察,说图意。2、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3、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90-45-25=20(人) 45+25=70(人)90-70=20(人)9 0 4 5 4 5 9 0-4 5 -2 5 +2 5 - 7 0- - - -4 5 2 0 7 0 2 04、70 人乘车返回学校,第一辆车上有 38 人,第二辆车上有 24 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38+24=62(人) 70-62=8(人) 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85-49+27= 57+42-69=64+25-39= 82-45+38=2、
10、看谁算的又对又快。38+42-36= 52-43+77=91-38-25= 97-36+43=46+26+34= 73-49+35=四、 总结:5100 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时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时要认真、仔细。第四课时 练习14教学目标:1、能够从情境图中提取数学信息,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教学难点:
11、运用 100 以内数的连减运算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竖式计算57+42-69 = 91-38-25= 64+25-39= 82-45+38=38+42-36= 52-43+77= 91-38-25= 97-36+43=二、练一练出示课件1、胡萝卜 15 元,鱼 28 元,妈妈带了 50 元,够吗?(1)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2)张阿姨还剩下多少元?2、计算77-33-25= 96-39-45= 100-91-8 36+27-48 3、机灵狗不小心把报刊的统计表弄脏了。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儿童报 26 28 34小画报 32 37 3
12、小故事 39 40 45 2合计 98 99 100(1) 哪个班定的报刊最少?(2) 二班订了多少分儿童画报?(3) 三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4) 四班订了多少分小画报?多少本小故事?三、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五课时 星星合唱队21 教学目标: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6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教学难点:运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
13、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复习导入竖式计算48+42-36= 52-43+77=91-38-25= 97-36+43=46+26+34= 73-49+35=二、 探究新知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说图意。2、说一说,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3、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1)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2)组织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的?15-9=6(人)52+6=58(人)52-9+15=58(人)5 2 4 3- 9 +1 5 4 3 5 8三、巩固练习1、说一说列式算一算(1)淘气今年 8 岁,叔叔比淘气大九岁,阿姨比叔叔小五岁,阿姨今年多少岁?(2)图书角
14、原来有 75 本书,借出 46 本,还回 12 本。图书角现有多少本书?2、竖式计算24+36-19 75-46+25 34+28-4990-65+42 87-69+54 72+25-68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六课时 练 习 课22 教学目标:1、能够在图文叙述的具体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2、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发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7教学难点:运用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实际
15、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 : 一、口算下面各题 45+20+13 59-14-32 45-30+15 65-23+18 81-70+40 84+6-76二、竖式计算下面各题:59 94 100 90+27 -65 -26 - 72 三、笔算下面各题 43+39-46 45+55-7836-28+49 81-65+28四、计算每一竖行的和23 45 17 27 56 48 3718 29 25 43 29 26 2536 17 36 24 14 21 18五、应用题1、车上原有 32 人,到站时下去 19 人,上来 7 人,车上现有多少人?2、二年五班原有 48 人,新学期转来
16、 3 人,转走 5 人,二年五班现有多少人? 六总结教师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的做总结。第七课时 练习一 23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熟练准确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熟练准确计算。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 出示 8 页主题图1、观察主题图说图意。2、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3、讨论交流: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二、出示 8 页第二
17、题1、观察主题图说图意。2、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 、说一说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2) 、给你 100 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的钱最多?剩下多少元?8(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需要花 100 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3、学生汇报、订正。三、竖式计算56+ 21 18 = 39 13 + 47= 9634 35 = 57 +22 -45= 48+32-16 = 100 -69+ 25 =四、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第七课时 练习一 24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2.发展初步的估算以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培
18、养学生熟练准确的计算能力,和认真、细心的计算习惯。教学重点:熟练准确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准确计算。 教学难点:掌握 100 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熟练准确计算。教具准备: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口算: 18+40+31= 42+25-34= 39+6-25=28-14+20= 60-17-34= 24-17+5=二、计算下面各题。45 87 36 40 38 100 + 37 -49 +58 -27 +47 - 65 三、收玉米(9 页 5 题)小猴 狐狸 小熊 小山羊36 根 18 根 45 根 ?根1、小猴、狐狸和小熊一共收了多少根玉米?2、小山羊收的玉米比
19、小猴和狐狸的总数少 10 根,小山羊收了多少根玉米?四、二(一)班开展“争做环保小卫士”活动,下面是三个小队上周末手机的废电池情况。小队 第一小队 第二小队 第三小队 合计数量/节 32 36 951、第三小队手机了多少节废电池?2、第四小队对收集废电池的节数比第一小队和第二小队的综合少 23 节。第四小队手机了多少节?五、9 页 7 题姓名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合计淘气 24 30 90笑笑 29 29 94奇思 26 3091 淘气第三次跳了多少下?2、奇思获得第二名,她的总成绩可能是多少?他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六、在空格里填数,使横着、竖着、斜着三个数相机的和都是 30.12101
20、3七、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约了人们在学习上面浪费的时间与精力。从而高效,快捷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且,本书中有大量的图示, “一幅图抵万言书”的常识乃老少皆知,人们对电影和图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远远大于对纯文字的记忆和理解,这些事实说明人对图像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远远超过文字。 “速读”就是充分利用和开发了这种人人皆有的能力,将传统阅读方法中直接解析文字的模式改变为先以图像方式记忆文字,然后再解析识别的方式,巧妙地将大脑对图像和文字的处理功能都高效的利用起来。来更清晰的帮读者理解书中的内容。所以,从这个方面说,这部书是很能启发读者思考的。如果你是一个喜欢学习的人,但又找不到很适合自己的学习
21、方法时,那么, 高效学习 ,无疑是你的最佳选取,只要你看过一遍,甚至是一段,一句话,一幅图,你绝对会爱上它的。学习的难点在于坚持,而坚持不下去的原因就是找不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不能让自己在学习中得到鼓励。相信我,读了这本书你就对自己以后的学习方法会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让学习照亮你人生的旅途。多读书,读好书,才会开阔视野,充实大脑,增长见识,获得新知。把有限的时间用到去挖掘浩瀚书海总去吧!注重的是全面 发展,之前看过很多整理术,学习方法,等,包括断舍离,方格记事本,再到现在的高效学习,这是我在上学时没有接触过的,从来不知道可以这么学习,是到工作的时候想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入门和达到一种水平和状态
22、,这时候才逐渐发现,上学时学的那一套跟本就是死读书。所以遇到高效学习这本书 立马就入手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本书从如何认识到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重要性开始,希望大家能活到老学到老,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不光能在我们对职业上的突发状况做到临危不乱,还能让我们活的青春有活力。那么如何能持续不断的学习呢,作者告诉我们首先要建立起学习的兴趣,和要有自学的能力,并展开举例说明。这本书让人舒服的地方是,他先告诉读者们学习的重要性,让读者被说服,然后心甘情愿的读这本书,只有认同和想学的意愿产生时,人们接受事物的能力才会达到最高点,所以说这本书不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朋友对你的劝导。快速阅读: 先看目录,对书的
23、内容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才能局部把握,带着问题,边看边思考,才能吸收的多,记得牢。从目录上看就已大概知道本书的内容, 通过对框架的阅读对整本书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包括本书所讲的内容,划分,实例,总结,而且通过目录能清楚地知道作者的逻辑,目的选择我喜欢和感兴趣的内容来看,也可以带着自己的问题和对标题的好奇来看,不仅加强了对本书内容的记忆,也明确了自己通过本书能得到什么的目标,知道自己要重点看哪几个部分,粗略了解哪些部分,对重点的部分,着重来记忆,这样即能节省时间,还能记住重点。再通过对框架的浓缩和重点的提取,使大脑不得不进行思,刺激大脑的记忆,也可提升归纳总结能力 。再通过 采用 5W2H 的提问
24、方法来进行 关键词的提取,让大脑记的更多,更久不以花费到学习的时间长短来评判收获,要以效率为主,并找到自己的黄金学习时间,避免熬夜,早睡早起,利用早晨五点到七点钟这段时间,可以说这是最高效的一段时间,完成一天中最重要的工作,并写日计划,列清单,利用番茄钟来提高自己的专注度,使办公室环境整洁,尽可能减少影响学习的任何外界因素,有时间的书友们,可以系统的学习一下时间管理这里讲的是入门级别,想要深入学习和掌握,就要不断的学习了。输出知识可以帮助整理输入知识,在跟别人分享或者整理成笔记时,之前以为自己懂了,结果好多印象变模糊了,好多概念模棱两可,好多东西没有抓住重点,只有当你整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的时
25、候,你才算真正的掌握,所以不管怎样,尝试去讲述,尝试去写笔记。多读,多写, 人生没有白读的书,每一本都算数。读书和学习的意义,就藏在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里,它会穿过你的血肉,融入你的骨髓,塑造你的气质,改变你的容颜,即使被忘记的知识的影子也会成为你的铠甲,帮助你去认识更大的世界,了解未知的事物,变得更明事理。人不能死读书,勤读书也是要有好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这本书可以给人启发,发现不一样的学习世界前段时间,拿下两本关于学习方面的书,都是日本人写的,上一本看的是云山雾罩,不知所云,好生失望,这一本在打开之前,只是强迫症发作,抱着扫一眼,知道这本书讲什么就行了,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一晚上看完,且收获
26、满满。一直以来的一些观点,跟作者不谋而合,看书能看到这样的书,也是一种幸福。什么意思?简单的讲,比方说你熟读上下五千年,问起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在位发生了什么事,都一清二楚,这个阶段可以理解为输入式,你把知识都吸收进自己脑子了,也是俗称的“才高八斗” 。同样是熟读历史,有人把这些知识整合,通过一个独特的视角讲出来,就是输出式了。比方当年明月熟读明史,然后写出了轰动几时的明朝那些事儿 ,易中天喜欢三国,结果有了广为人知的“易中天讲三国” 。据说易老师在厦门大学讲历史时,走廊里门口都站满人,如果每个老师都是这样的讲课风格,还有什么“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屁话,学习本身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最近一年,看书很
27、快,也看的很多,一周看书 2-3 本,有时更多,前期也只是看,看后书就放那里了,属于作者讲的输入式学习,后来看的多,就跟一个垃圾桶一样,溢了,脑子里东西多了,就想写一写感受看法,慢慢的形成习惯,每本书看完,都要写一写,不论纸质的还是电子的,也不论是朋友赠送或者是自己买的。在书中作者讲到,学校教育把每个人教育的认为,看书就是看不务正业的小说,写文章,就是散文写故事等抒发自己的感情,搞的很多人听到些东西,就胆怯,说自己文笔不好。其实,写东西,把自己的想法观点,讲解清楚就可以了,如果能配上优10美的文笔更好。写东西,排在第一位的是,把道理讲解清楚。这个道理,在网上看到过一次,深以为然,第二次是在这本
28、书上,感谢作者,这才是接地气的实战派。我们应该学习有用的知识,还是适合自己的?勉强自己学习自己不喜欢的知识,只会伤害自恋的感情,就算考过了,也可能是极其无聊不感兴趣的工作。前段时间看到一本书,关于知识变现方面的书,看完之后,猛然发现了一个新的了解世界的角度。比方说抖音上的网红,有的会唱歌,有的会跳舞,有的会做菜,有的搞笑,有的讲解人生道理等等,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发光发热,有了曝光度,就有了粉丝,有了粉丝就可以变现,把你当初的兴趣爱好,现在的技能,转变为财富。在抖音上,一个几十岁的阿伯就曾说,之前村里的人都调侃他几十岁的跳什么舞,结果现在跳跳舞发下视频,就能赚几百万。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
29、是最好的时代。只要你有出众的才艺,都可以变现。所以,成年的人课外学习,还是坚持自己喜欢的为好,又快乐,又能学习,说不定还能变现。书应该通读还是选择性的读?因书而异,因人而异。喜欢的书就多看,不喜欢的了解个大概,或者直接放弃。有时看书有强迫症,如果不看完,就跟少了点儿什么似的。但有的书,绝大部分是翻译过来的书,不知道是作者的水平问题,翻译者的水平问题,还是出版社编辑的问题,把人看的“欲仙欲死” ,碰到这样的书,果断放弃,再看下去,把人都看抑郁了。如果碰到喜欢的书,看了有收获的书,就 must 或者多看几遍了,比方和田秀树的这本高效学习:高效能人士的 7 个学习习惯 ,之前也看到过几本不错的书,有时间也拿出,旧书重温,孔老师不也讲过,“温故而知新” , “不亦说乎” ,哈哈。读书是本身一件快乐的事,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喜欢的书,别世俗的人左右,尤其对那些从来不学习不看书人的说三道四。